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封电子邮件的发出,第一条网络专线的建成,今天看来那么简单的事,当初难得“超乎想象”。
“越过长城,走向世界”
在ALEPH当年的档案中,可以查到,从1986年8月到1986年底,北京与ALEPH之间总共的通讯时间是1821分钟,传输数据80567单元,费用是7732.29元。
总共约30小时多的通讯,费用达7700多元,那是因为这里的远程登录是通过航天部的卫星地面站连接通讯卫星,通过国际长途电话线到欧洲去登录人家的服务器,当然费用昂贵。而且,线路的带宽也非常有限。最开始时,只能通信,连文件都发不了。若想根本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建立起自己的计算机数据专线。
1991年秋,有8所美国大学和科研机构加入到高能所的研究项目中来,对于计算机网络的需求的急剧增加,促使中美高能合作会谈决定上马中美间的Internet项目。高能所的那条属于“中国第一”的64K的计算机数据专线,就这样被催生出来——当时谁也没想到,这条线路的诞生,竟然整整用了18个月——那是另一个漫长的故事。
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末的这些事情,在中国的普通民众中没人知道。但是,这些隐秘的变化与进展,在不远的将来就要变成不可遏制的时代洪流,在中国大地上汹涌奔腾。
第一条线路:漫长的18个月
在1987年9月14日,当王运丰在北京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时,这封信竟然在路上走了6天,才到达它的德国目的地。为什么这么慢?“那时收费很贵啊。这封信要经过好几个服务器来转送,因为线路贵,服务器并不是24小时都开,每天只开一会儿。所以往往到了一个服务器,就要再等一天。”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高级研究顾问王恩海说。
在不少介绍中国互联网历史的文章中,都把中国第一个发出电子邮件的人说成是钱天白。王恩海经过调查考证,澄清说发信的人是王运丰,钱天白与王运丰在一个组里,是同事。到了1990年11月28日,王运丰在措恩教授的帮助下,注册了中国的顶级域名:.cn,管理这个域名的行政联络员,就是钱天白。但是在当时,中国尚未实现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联接,这个中国的CN域名顶级服务器,只是暂时放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的机房里。
与此同时,在中科院的高能物理研究所,建设互联网专线的工程,拉开了序幕。
高能所的研究员许榕生是1988年年底从国外回来的,不久就受命建立高能所的这条64K互联网专线。他到北京电信局去提出申请,发现高能所已是北京的第9家申请单位了,前8家都是外国驻京机构。1991年9月,工程开始上马。当年这条线路的设计,是从美国的斯坦福SLAC计算中心,通过地面光缆到达旧金山市,再租用AT&T公司的卫星专线到达北京三元桥的国际通信局,再走光缆到达离高能所最近的五棵松电话局。但是从五棵松电话局到高能所,大约二三千米的距离,就没有光缆了,要专门铺设一条线路,他们决定,这一段线路用一对电话线来解决。在跟电话局谈这件事时,许榕生回忆说,“我们说要做计算机的联网,他们不懂,说你们加两根电话线不就完了?当时我们直播电话只有三条线。那时电话的一条线,只有9.6K的带宽,而我们提出的,是一条64K的专线,虽然今天看来64K是多么可怜的带宽,可他们问,你们要这么大干什么?我们把那个黑黑的路由器给他们看,尽力解释互联网是一种什么技术。”
“用两根电话线来代替光纤,中间就有很多接口,接口会造成信号衰减。他们就测试、调试,一直在解决误码率的问题。这个调试竟然一做就是18个月,误码率不断升上去又降下来。实际美国人一直在帮我们做这个事情,只是他们的人不可能18个月一直呆在这里。我们的物理实验也一直没停,外国人不断来到北京,一旦有了问题,也叫他们来看看。这样他们也到我们电信局的机房去看,一看遍地是线路,就说,在我们那边可不能这样乱呢——当年的机房也确实比较粗糙。这是18个月啊,我都没法给美国人解释为什么这么慢。有的是手续批准问题,有的是技术问题,有的是管理问题,我们就该跑的跑,该追的追,该请人就请人,学着搞关系。后来美国人觉得简直不可能在中国建立起互联网线路了。就在我们大家信心都快没了的时候,1993年的3月2日,线路突然通了。”许榕生回忆道。
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的郭良,是中国最早在家里架设BBS开网上论坛的“骨灰级”网友之一。“我当年也是中科院高能所的一个用户。最早只能收E-mail,不能浏览。需要预交几千元钱,按流量来收费。”能上高能所的网,是早期网友们的资质标志之一,就像参加过长征是老革命的标志一样。
在这个时候,中国科学院方面与美国人就联通互联网的谈判也颇有进展。
1989年,中国有一个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的项目,叫做“中关村示范网络工程”,把北大、清华和中国科学院的网络联起来共享资源,建起一个名为NCFC的网络。但这还不是互联网,可以称它是一种中国互联网的最初雏形。这个项目的负责人就是中国科学院的钱华林教授。
1992年6月,钱华林到日本开互联网年会(INET92’),见到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负责国际联网的主管(当时美国的互联网已经不再属于美国国防部管,转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管理)。在钱华林提出中国要加入国际互联网后,这位主管表示,因为美国国防部、政府部门都联在里面,他们担心机密外泄,所以中国接入互联网有政治障碍。
然而,在会下,很多国外的科学家都在帮助中国,他们不断给白宫写信。而钱华林他们则一个一个部门地做说服工作。1993年,互联网年会在美国的旧金山召开,钱华林再次见到那位主管。会后有个国际网络协调委员会的会议,关于中国加入联网的议题,得到了各国科学家的一致赞成。
这样到了1993年底,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来信了,同意中国联进互联网。1994年初,正值中美双边科技联合会议召开之际,当时的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胡启衡率中国科学家代表团来到美国,她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重申了加入互联网的要求。这一次,中国人得到了认可。4月20日,中国的NCFC网通过美国的一家公司接通了一条国际互联网的专线,虽然只有64K的带宽,尚不及我们今天普通网络用户带宽的一个零头,但它的意义是历史性的: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是一个有全功能互联网的国家了。
又过了一个月,1994年5月21日,在钱天白和德国布卡斯鲁厄大学的协助下,中国互联网的顶级域名服务器从德国回到了中国。这台服务器,就安放在中国科学院的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钱天白和钱华林分别担任了中国.cn域名的行政联络员和技术联络员。
1994年9月,中国邮电部电信总局与美国商务部签订了中美双方关于国际互联网的协议,规定电信总局将通过美国Sprint公司开通两条64K专线,一条出口在北京,一条出口在上海。这后来成为中国公用计算机网(即CHINANET)的国际出口。1995年1月,这两条专线开通,并且开始向全社会提供互联网的接入服务。
实际上,在1994年的时候,在中国境内的互联网,除了邮电部的中国宽带互联网(CHINANET)出口、中科院的NCFC网出口、中科院高能所的出口,还有北京化工大学在日本东京理科大学帮助下建立的一个出口。
“越过长城,走向世界”
在ALEPH当年的档案中,可以查到,从1986年8月到1986年底,北京与ALEPH之间总共的通讯时间是1821分钟,传输数据80567单元,费用是7732.29元。
总共约30小时多的通讯,费用达7700多元,那是因为这里的远程登录是通过航天部的卫星地面站连接通讯卫星,通过国际长途电话线到欧洲去登录人家的服务器,当然费用昂贵。而且,线路的带宽也非常有限。最开始时,只能通信,连文件都发不了。若想根本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建立起自己的计算机数据专线。
1991年秋,有8所美国大学和科研机构加入到高能所的研究项目中来,对于计算机网络的需求的急剧增加,促使中美高能合作会谈决定上马中美间的Internet项目。高能所的那条属于“中国第一”的64K的计算机数据专线,就这样被催生出来——当时谁也没想到,这条线路的诞生,竟然整整用了18个月——那是另一个漫长的故事。
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末的这些事情,在中国的普通民众中没人知道。但是,这些隐秘的变化与进展,在不远的将来就要变成不可遏制的时代洪流,在中国大地上汹涌奔腾。
第一条线路:漫长的18个月
在1987年9月14日,当王运丰在北京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时,这封信竟然在路上走了6天,才到达它的德国目的地。为什么这么慢?“那时收费很贵啊。这封信要经过好几个服务器来转送,因为线路贵,服务器并不是24小时都开,每天只开一会儿。所以往往到了一个服务器,就要再等一天。”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高级研究顾问王恩海说。
在不少介绍中国互联网历史的文章中,都把中国第一个发出电子邮件的人说成是钱天白。王恩海经过调查考证,澄清说发信的人是王运丰,钱天白与王运丰在一个组里,是同事。到了1990年11月28日,王运丰在措恩教授的帮助下,注册了中国的顶级域名:.cn,管理这个域名的行政联络员,就是钱天白。但是在当时,中国尚未实现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联接,这个中国的CN域名顶级服务器,只是暂时放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的机房里。
与此同时,在中科院的高能物理研究所,建设互联网专线的工程,拉开了序幕。
高能所的研究员许榕生是1988年年底从国外回来的,不久就受命建立高能所的这条64K互联网专线。他到北京电信局去提出申请,发现高能所已是北京的第9家申请单位了,前8家都是外国驻京机构。1991年9月,工程开始上马。当年这条线路的设计,是从美国的斯坦福SLAC计算中心,通过地面光缆到达旧金山市,再租用AT&T公司的卫星专线到达北京三元桥的国际通信局,再走光缆到达离高能所最近的五棵松电话局。但是从五棵松电话局到高能所,大约二三千米的距离,就没有光缆了,要专门铺设一条线路,他们决定,这一段线路用一对电话线来解决。在跟电话局谈这件事时,许榕生回忆说,“我们说要做计算机的联网,他们不懂,说你们加两根电话线不就完了?当时我们直播电话只有三条线。那时电话的一条线,只有9.6K的带宽,而我们提出的,是一条64K的专线,虽然今天看来64K是多么可怜的带宽,可他们问,你们要这么大干什么?我们把那个黑黑的路由器给他们看,尽力解释互联网是一种什么技术。”
“用两根电话线来代替光纤,中间就有很多接口,接口会造成信号衰减。他们就测试、调试,一直在解决误码率的问题。这个调试竟然一做就是18个月,误码率不断升上去又降下来。实际美国人一直在帮我们做这个事情,只是他们的人不可能18个月一直呆在这里。我们的物理实验也一直没停,外国人不断来到北京,一旦有了问题,也叫他们来看看。这样他们也到我们电信局的机房去看,一看遍地是线路,就说,在我们那边可不能这样乱呢——当年的机房也确实比较粗糙。这是18个月啊,我都没法给美国人解释为什么这么慢。有的是手续批准问题,有的是技术问题,有的是管理问题,我们就该跑的跑,该追的追,该请人就请人,学着搞关系。后来美国人觉得简直不可能在中国建立起互联网线路了。就在我们大家信心都快没了的时候,1993年的3月2日,线路突然通了。”许榕生回忆道。
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的郭良,是中国最早在家里架设BBS开网上论坛的“骨灰级”网友之一。“我当年也是中科院高能所的一个用户。最早只能收E-mail,不能浏览。需要预交几千元钱,按流量来收费。”能上高能所的网,是早期网友们的资质标志之一,就像参加过长征是老革命的标志一样。
在这个时候,中国科学院方面与美国人就联通互联网的谈判也颇有进展。
1989年,中国有一个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的项目,叫做“中关村示范网络工程”,把北大、清华和中国科学院的网络联起来共享资源,建起一个名为NCFC的网络。但这还不是互联网,可以称它是一种中国互联网的最初雏形。这个项目的负责人就是中国科学院的钱华林教授。
1992年6月,钱华林到日本开互联网年会(INET92’),见到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负责国际联网的主管(当时美国的互联网已经不再属于美国国防部管,转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管理)。在钱华林提出中国要加入国际互联网后,这位主管表示,因为美国国防部、政府部门都联在里面,他们担心机密外泄,所以中国接入互联网有政治障碍。
然而,在会下,很多国外的科学家都在帮助中国,他们不断给白宫写信。而钱华林他们则一个一个部门地做说服工作。1993年,互联网年会在美国的旧金山召开,钱华林再次见到那位主管。会后有个国际网络协调委员会的会议,关于中国加入联网的议题,得到了各国科学家的一致赞成。
这样到了1993年底,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来信了,同意中国联进互联网。1994年初,正值中美双边科技联合会议召开之际,当时的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胡启衡率中国科学家代表团来到美国,她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重申了加入互联网的要求。这一次,中国人得到了认可。4月20日,中国的NCFC网通过美国的一家公司接通了一条国际互联网的专线,虽然只有64K的带宽,尚不及我们今天普通网络用户带宽的一个零头,但它的意义是历史性的: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是一个有全功能互联网的国家了。
又过了一个月,1994年5月21日,在钱天白和德国布卡斯鲁厄大学的协助下,中国互联网的顶级域名服务器从德国回到了中国。这台服务器,就安放在中国科学院的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钱天白和钱华林分别担任了中国.cn域名的行政联络员和技术联络员。
1994年9月,中国邮电部电信总局与美国商务部签订了中美双方关于国际互联网的协议,规定电信总局将通过美国Sprint公司开通两条64K专线,一条出口在北京,一条出口在上海。这后来成为中国公用计算机网(即CHINANET)的国际出口。1995年1月,这两条专线开通,并且开始向全社会提供互联网的接入服务。
实际上,在1994年的时候,在中国境内的互联网,除了邮电部的中国宽带互联网(CHINANET)出口、中科院的NCFC网出口、中科院高能所的出口,还有北京化工大学在日本东京理科大学帮助下建立的一个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