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众所周知,实践是检验整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途径,更是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式。通过分析园林绿化实践对整个教学的影响,引起园林专业的教师,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并改革原有的教学观念和方法,促进园林教学的良性发展。本文重点从园林绿化实践对园林教学的重要影响进行探析。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实践;园林教学;理论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由基本型的满足温饱的追求,逐步向提升生活品味的方向迈进。与此同时,国家越来越重视环境的保护,比如,垃圾分类的实行。园林课程的设置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又能与当今时代的发展趋势相吻合,进而为打造出“花园城市”、“园林城市”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与此同时,我们更应意识到:实践对理论的完善具有良好的反作用。本文基于实践的角度,開展园林论理教学调整论述。
一、透过园林绿化施工,发现园林课程安排不合理
(一)综合性科目缺乏,理论实践分配不合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差
通过学生的园林绿化实践,我们发现虽然园林课程涉及的科目较多,而且内容多样,但是综合性的课程相对较少,即各个科目的设置缺乏联系性,各个科目独立存在。与此同时,在理论和实践科目的时间分配上,学校将大部分的时间应用到理论课程的布置上,实践课程较少,导致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出现不能及时完成实践任务的状况。以上情况说明,学校应设立具有综合性的科目,合理分配理论和实践的时间。
(二)学生知识单一,选修课程较少,学生综合素质低
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发现大部分学生往往只擅长一门学科的知识,缺乏相对完善的知识体系,造成学生不能及时解决复杂问题的情况。与此同时,通过和学生沟通,教师了解到在园林课程中,只有几门主修科目,没有主修课目相关的其他学科。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只是依靠主要科目的讲授思路,开展相应实践问题的探究。由此可见,在这种环境下培育出的学生,其综合素质相对较低。为此,学校可以适时地增加选修科,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三)教学内容落后,园林知识复杂,整体学习效果差
通过实践发现,在遇到园林实践问题时,学生常常出现摸不到头脑的状况,究其原因是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接触过相关的知识点。这说明园林知识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与此同时,有些园林知识点较为复杂,不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延伸性。学生会花费较长的时间学习这部分内容。但是,学生在学习后,很容易忘记这些内容。此外,还有部分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相似性,但是其并不具备相关性。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常常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由此可见,园林专业课程内容需要精简,并加入新的知识。
二、基于以上问题,采取的合理化理论教学建议
(一)科学布置实践课程
教师根据上述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调整不合理的部分,注重实践操作和理论知识教学的融合性,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具体做出如下几点安排。第一,开展教学实践。教师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灵活地设置课堂训练课程、课外课程、学生训练课程以及室外测量等课程,并注重在此过程中,合理调整理论和实践的时间分配比例。第二,重视社会实践。本校积极重视社会实践,并运用教师跟踪指导的方式,及时发现学生实践问题,并及时反思教学问题,让实践反作用于理论教学的完善。第三,关注就业前的定岗实习。学校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地设置与学生个性和特长相适应的岗位,
(二)科学开展理论授课
通过上述的实践,教师有意识地对一些较为复杂且没有实际效用的课程进行删减,并适时地压缩理论课程的授课时间。与此同时,教师将新的符合实际的工艺,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值得注意的是,在理论课程的授课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相应的知识点,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广度、深度和高度。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各个学科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制作相关知识点的框架,为增强学生综合运用园林知识,打下基础。
(三)科学调整课程安排
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发现有些课程的教学与时令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植物的绿化养护、植物的生长、植物的病虫害等等。为此,教师在理论教学的内容中,挑选出此部分内容,并结合季节时令,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
此外,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教师定期的开展实践课程,并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相关活动。与此同时,教师可以运用跟踪指导的方式,让学生在园林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并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完善教学理论,提升教学能力。
总而言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教师在园林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以实践为突破口,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及时对现有的理论教学进行完善和优化,进而再次运用到实践教学中,从而不断总结和提升理论的科学性,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风景园林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毕翼飞,赵学琴,赵普天《学周刊.C》2013-12.
[2]肖开学.高职高专园林专业课程建设及人才培养研究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9,25(3).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实践;园林教学;理论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由基本型的满足温饱的追求,逐步向提升生活品味的方向迈进。与此同时,国家越来越重视环境的保护,比如,垃圾分类的实行。园林课程的设置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又能与当今时代的发展趋势相吻合,进而为打造出“花园城市”、“园林城市”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与此同时,我们更应意识到:实践对理论的完善具有良好的反作用。本文基于实践的角度,開展园林论理教学调整论述。
一、透过园林绿化施工,发现园林课程安排不合理
(一)综合性科目缺乏,理论实践分配不合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差
通过学生的园林绿化实践,我们发现虽然园林课程涉及的科目较多,而且内容多样,但是综合性的课程相对较少,即各个科目的设置缺乏联系性,各个科目独立存在。与此同时,在理论和实践科目的时间分配上,学校将大部分的时间应用到理论课程的布置上,实践课程较少,导致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出现不能及时完成实践任务的状况。以上情况说明,学校应设立具有综合性的科目,合理分配理论和实践的时间。
(二)学生知识单一,选修课程较少,学生综合素质低
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发现大部分学生往往只擅长一门学科的知识,缺乏相对完善的知识体系,造成学生不能及时解决复杂问题的情况。与此同时,通过和学生沟通,教师了解到在园林课程中,只有几门主修科目,没有主修课目相关的其他学科。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只是依靠主要科目的讲授思路,开展相应实践问题的探究。由此可见,在这种环境下培育出的学生,其综合素质相对较低。为此,学校可以适时地增加选修科,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三)教学内容落后,园林知识复杂,整体学习效果差
通过实践发现,在遇到园林实践问题时,学生常常出现摸不到头脑的状况,究其原因是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接触过相关的知识点。这说明园林知识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与此同时,有些园林知识点较为复杂,不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延伸性。学生会花费较长的时间学习这部分内容。但是,学生在学习后,很容易忘记这些内容。此外,还有部分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相似性,但是其并不具备相关性。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常常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由此可见,园林专业课程内容需要精简,并加入新的知识。
二、基于以上问题,采取的合理化理论教学建议
(一)科学布置实践课程
教师根据上述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调整不合理的部分,注重实践操作和理论知识教学的融合性,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具体做出如下几点安排。第一,开展教学实践。教师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灵活地设置课堂训练课程、课外课程、学生训练课程以及室外测量等课程,并注重在此过程中,合理调整理论和实践的时间分配比例。第二,重视社会实践。本校积极重视社会实践,并运用教师跟踪指导的方式,及时发现学生实践问题,并及时反思教学问题,让实践反作用于理论教学的完善。第三,关注就业前的定岗实习。学校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地设置与学生个性和特长相适应的岗位,
(二)科学开展理论授课
通过上述的实践,教师有意识地对一些较为复杂且没有实际效用的课程进行删减,并适时地压缩理论课程的授课时间。与此同时,教师将新的符合实际的工艺,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值得注意的是,在理论课程的授课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相应的知识点,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广度、深度和高度。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各个学科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制作相关知识点的框架,为增强学生综合运用园林知识,打下基础。
(三)科学调整课程安排
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发现有些课程的教学与时令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植物的绿化养护、植物的生长、植物的病虫害等等。为此,教师在理论教学的内容中,挑选出此部分内容,并结合季节时令,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
此外,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教师定期的开展实践课程,并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相关活动。与此同时,教师可以运用跟踪指导的方式,让学生在园林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并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完善教学理论,提升教学能力。
总而言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教师在园林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以实践为突破口,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及时对现有的理论教学进行完善和优化,进而再次运用到实践教学中,从而不断总结和提升理论的科学性,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风景园林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毕翼飞,赵学琴,赵普天《学周刊.C》2013-12.
[2]肖开学.高职高专园林专业课程建设及人才培养研究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9,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