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问题

来源 :资治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en5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宅基地除去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居住的功能外,还一直被视为农民的保障,是农民安身立命之本。但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提高,对建设用地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所以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问题也就受到了各方的关注。本文首先对宅基地使用权的相关概念及其特性、设立条件等进行了解释,其次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所引发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再次,提出完善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性问题,最后,对完善现行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收益分配
  一、概论
  1宅基地的概念
  宅基地是指由集体共同所有的土地,宅基地不可以是耕地,也不得占用耕地。《土地管理法》中有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能超过规定的标准。
  2宅基地使用权
  (一)宅基地使用权内涵
  宅基地使用权是农村集体组织对分配给组织内成员的宅基地的占有、使用的权利。宅基地使用权主要满足组织成员的居住需求及其他与之相关的附属物。
  (二)宅基地使用权特性
  宅基地使用权具有以下五个特性:(1)使用权主体特定性。宅基地使用权的主体是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2)使用权客体特定性。宅基地使用权的客体是集体所有的土地。(3)使用权内容特定性,只能用于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4)使用权的初始取得具有无偿性,成员无需为此付出任何费用。(5)使用权没有期限性。相关法律法规法律未对宅基地的使用权设定使用期限。
  (三)宅基地使用权的设立条件
  宅基地使用权的设立条件有以下三种情况:(1)子女结婚,需要分户而居。(2)外来人口落户,成为本集体组织成员,而且没有宅基地。(3)因发生自然灾害或进行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需要搬迁。不能设立宅基地使用权的情况有以下几种:(1)非本集体的村民。(2)已拥有一片达到规定标准面积的宅基地。(3)农村村民转让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情况。
  二、宅基地流转中问题及原因
  1宅基地流转非市场化,农民权益受损
  在相关法律中,虽然没有禁止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但是在有关土地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农民不能与开发商直接进行土地交易,一般是由政府主导从农民手中征得土地,然后政府与开发商进行土地交易。这样的过程是先将集体所有的土地性质变为国有土地,这样流转就有了相关法律的保障。
  2土地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在我國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城市化率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同时也有不少农民落户城镇,这样就造成了进城务工并落户城镇的农民的住房的闲置,这使得农村出现了这样的情形,有大量的空置房,城镇居民却不可在农村购买住房,农村土地资源得不到很好的利用,造成了浪费。
  三、完善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1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对象问题
  关于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对象,有的观点认为宅基地使用权只能在本集体组织中的成员间进行流转,也有的观点认为,除了在本集体组织成员间进行流转,也可以流转给城镇居民。
  2宅基地使用权的无偿取得与有偿转让是否会产生一些隐性问题
  集体土地归集体组织成员共同所有,宅基地是集体组织分给每户的,具有无偿取得的特性,而宅基地的流转是有偿的,所以在这样情况下,一些隐性问题可能出现,宅基地无偿取得,使得集体组织村民想多占地,于是纷纷扩张自己的宅基地,出现了人均宅基地面积大大超出规定最高面积的现状。
  四、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1完善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相关法律法规
  当前我国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出现种种问题,一部分原因是没有具体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应明确宅基地取得、变更等细节性的问题。此外,还应该加强宅基地的规范管理,明确宅基地产权,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对象等。
  2建立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后,随之而来的是经济利益如何分配的问题。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必然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没有明确的分配机制,就可能产生矛盾与纠纷,所以要加强对收益各个环节的管理,建立合理收益分配机制,保障各方主体的利益。
其他文献
【摘要】群众文化活动是由群众自己开发、自己参与,最终满足自已的精神生活,一般都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其不仅能够娱乐群众的精神生活,提升群众的审美水平,同时还具有文化传递的功能,对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群众在当前社会中的文化活动所具有的时代价值进行探讨,进而深入研究推动活动创新的管理方式。  【关键词】群众文化活动;时代价值;管理创新  引言  创新是文化继承和发展的
期刊
【摘要】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历史上著名水利工程,记录了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历史信息,产生了丰富多彩的运河文化,形成了种类多样、数量庞大的文化遗产。本文以运河城市聊城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目前运河聊城段文化道产保护的机遇和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保护措施,以期对聊城段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京杭大运河;聊城;文化遗产;构成;保护  一、运河聊城段的历史及现状  从历史
期刊
【摘要】“互联网+”是信息时代的一种形态,互联网与大学课堂的融合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本文在“互联网+教育”的形态下,阐述“教”与“学”的新观念以及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几种新型的授课模式。  【关键词】互联网’;智慧教学环境;慕课  互联网经济的蓬勃发展对传统行业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也重塑了人类自身。教育界也展开了“互联网+教育”的讨论。2015年5月24
期刊
【摘要】水稻倒伏是多方面、综合性因素造成的,是阻断营养运输、产生空瘪粒、影响米质的重要原因,是增加劳动成本、制约产量提高的重要瓶颈。2010年,全县耕地倒伏现象十分突出。为了有效避免和减轻这种现象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保障功能叶片光合作用强劲,养分输送籽粒充实度完好等高产性状的稳定表现,增强应对“大风、多雨”等自然条件的抵御能力,根据当前水稻倒伏发生的规律和特征,围绕品种、灌木、施肥、防病、
期刊
【摘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味着我国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需求侧发力转变为依靠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时发力,更加注重解决深层次结构性矛盾。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最大的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所在,推進新型城镇化能够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民工市民化,将带来巨大的消费需求,能够为就地脱贫、异地搬迁脱贫等精准扶贫机制插上翅膀、增添动力,从而促进“补短板”。可见,新型城镇化是化解即期经济下行压力与推进
期刊
【摘要】目前我国许多单位中人事档案存在着很多弊端,主要是人事档案管理不规范,现代化管理程度不高,造成这一状态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管理的意识、管理的技术、管理的标准化等诸多因素造成的。  【关键词】人事档案;规范化;管理  一、当前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信息化改造不完善,还有很大一部分的人工纸质档案建档没有数字化处理,与数字化网络平台结合不好,没有充分发挥出网络平台的快捷效能,自然造成
期刊
【摘要】地域文化下的文化博物馆是地域文化的典型载体,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地域文化的发展历程和特点,所以,利用科学合理方式对地域文化下的文化博物馆进行设计和研究具有现实的意义,是新时代下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展示地域文化语言,以当前文化博物馆建设的成功经验为基础,创新设计理念,将新的地域文化元素融合进设计之中,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地域文化;文化博物馆;设
期刊
【摘要】文章首先从法律意识的概念角度出发,就其对国家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做出了深入的分析,而后进一步以此作为基础,对于如何切实加强强少年法律意识的培养进行了讨论。  【关键字】法律意识;法制建设;重要性  改革开放的近四十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治国方略之后,我国对于法律的关注也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经过党和政府多年来不懈的努力,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已
期刊
【摘要】长颈族是缅甸与泰国北部接壤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克伦族中的一支巴东族所组成的,目前只能在湄宏顺镇能够看到这个独特的缅甸少数民族。长颈族人信仰着纤长的脖颈会给人一种独特的美感。长颈族的女性从5-6岁开始,就开始了铜圈套脖这种仪式,一年将一个铜圈加在脖颈处,使得在视觉上脖子不断被拉长。每一种文化信仰都是和这个民族所尊崇的宗教崇拜有着重要的联系,长颈族也不例外。  【关键词】长颈族;缅北少数民族;原
期刊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群体突发事件频发,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破坏了校园的和谐稳定。本文从社会、高校、学生三个方面对突发事件的成因进行初步分析,以期从社会、高校、学生三个方面探索到有效的预警机制和防控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突发事件;学生  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市场经济转型,社会变迁不断加剧,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矛盾也与日俱增。受社会因素影响,高校内外部的生态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致使高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