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的管理,尤其是生产企业的管理工作面临着诸多因素的影响,生产管理的质量对生产制造企业的生存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对目前生产制造企业中生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根据问题提出几点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企业生产管理的模式是在根据市场形势与市场环境的变化中不断进行改革与优化。不同方向的机械制造企业所需要的生产管理方式也不同,但是总体上在成本控制、生产计划、管理制度上的需求是大致相同的。
一、目前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产计划与作业计划相脱节
目前我国的机械制造企业在进行生产计划的编排与制定中,通常是以产品为独立单位,按照产品整体的数量来制定生产计划并将生产几乎传达到各个机械生产的阶段,但是生产计划不能够直接传到落实到各个生产车间。因此,生产车间自己的生产计划就是按照厂里总体的生产计划来进行拆解,將机械零件作为生产单位来确定自己车间的实际生产作业计划。但是不同的零件会有不同的生产工艺、生产难度、生产时长等因素,以此各个车间生产作业独立的情况下,产量、进度等会有巨大的差异。这也就导致了厂级的生产计划难以真正实现,生产计划无法真正有效的执行,计划控制能力较弱。这也就使得生产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另外也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与资金浪费,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生产中成本控制的水平较低
我国机械设备生产中的成本控制工作是建立在成本核算的工作之上,随着生产技术的复杂性与难度的提高,生产成本的核算的难度也在不断提高,传统人工核算方式已经不适应与复杂成本的核对与计算,需要有信息化管理系统来进行更为便捷、更为精确的成本核算。但是目前我国机械生产制造厂这类国企有企业的,生产成品具有定向供应性质的生产厂在成本核算工作中的重视程度并不高,对成本核算信息化需求并没有加以足够的重视,成本核算信息化所需要的硬件、软件设备并不具备。因此在进行成本核算时,更多的是以人工统计的方式进行,这也就导致成本核算的结果不够及时、不够准确、不够真实,这也就导致最终的核算结果对成本控制工作并没有什么参考价值。并且,大部分的机械生产企业仍然是通过生产量的提高来降低生产成本,这只是在表面平均到单位上的成本降低,但是没有从根源上进行成本管理,没有从传统粗放型管理模式为转变至现代化管理模式上,这也导致成本管理并没有真正的实现,生产中成本浪费严重。
(三)企业范畴扩大,生产管理难度增加
传统的生产管理仅仅针对的是制造厂内部机械生产制造的工作管理。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与市场多样性的需求,现代化的机械制造企业的生产管理内容已经跳出了单纯的制造环节的生产管理,将生产制造前伸及后延,前伸的指的是在生产制造之前的环节,例如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规划、产品审计与开发以及资源供应的工作,而后延指的是机械制造厂不仅仅供应机械设备,也提供相关的售后服务例如安装、调试与维修等工作。而业务范围的扩大也给我国机械制造厂的生产管理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二、生产管理中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科学安排生产计划
机械尤其是特殊设备机械市场需求有限,生产制造厂需要根据实际的需求量进行生产计划的安排与制定。在进行生产计划的编制中,首先需要考虑的是目前的库存量以及零件的存储量,根据需求将生产计划细化至每一个生产车间,对机械设备生产中每一个零件的生产计划以整体生产计划为参考,同时考虑库存以及实际需求编制生产计划。另外,各个车间也需要进行生产计划的沟通,根据试产难度与生产时间制定适合的生产进度,确保机械生产计划与市场需求相符合。科学安排生产计划,一方面能够减少库存的积压产品和零部件,做到资源的结语与成本节约,另一方面也能够做到合理安排生产进度,提高生产制造的效率,对机械设备生产的成本投入节约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这也对生产制造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以及未来长时期的持续健康发展产生重要的积极意义。
另外,如今市场环境下,产品需求种类的增加以及客户对产品的个性化要求的多样性也使得传统“大批量、少品种”的生产计划模式不在适应于现代化生产中,如今的生产企业必须要面向市场、面向用户,改变传统的市场用户适应生产的观念,转变为生产适应市场,根据市场以及用户的实际需要不断优化自身的产品结构以及相配套的各项服务,尽最大程度满足用户对产品的品种、服务、售后等个性化的需求。另外,这样的有指向性的机械设备生产厂,就需要改变传统仅仅进行机械制造与售后维修的生产模式,将生产进行优化,生产模式逐渐向多品种、小批量、个性化转变。
(二)科学管理生产成本
科学制定并确定生产计划之后,生产管理部门将生产计划传达至各生产车间后,需要各个车间根据生产计划进行车间生产计划的材料上报,其中需要包括目前成品库存、原材料库存、生产需求以及生产预算等,生产管理工作人员根据各个车间的生产计划材料进行严格的审核与确定,根据需求进行资金划拨、一方面尽量减少库存原材与成本的挤压,另一方面通过预算管理规范资金投入与使用,防止出现资金使用随意的问题,有效的实现生产成本的科学管理。
另外,成本的管理还需要信息化系统的技术支持。对机械设备的要求不断提高,机械设备生产中技术难度、零件制造难度与原材料特殊等因素的影响下,机械设备的生产难度与生产要素也不断增加,因此也就使得生产成本核算的内容也越来越复杂。传统人工已经无法适用于现代成本管理工作中。因此,企业中生产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也需要不断的提高与优化。通过信息化技术,不仅仅是原材料等成本,也把其他生产相关要素利于水电、人工、技术等要素进行综合,生产的实际情况也就十分清晰,这对生产成本的控制与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
(三)科学制定生产管理制度
影响我国目前生产管理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缺乏科学有效的生产管理制度。在管理工作的内容、管理方法、生产流程管理、生产陈本管理、生产资料管理以及涉及到的各项数据报表、文件资料等的管理都没有一个完整的、制度化的管理要求进行工作标准的指导。因此,提高生产管理水平的最重要工作就是建立起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和标准化的管理制度,所有生产经营活动都需要根据制度来进行具体的生产计划的制定,所有生产、工作行为都必须有章可循、根据制度的约束进行工作安排,按照程序进行科学的生产管理,促进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促进生产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生产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局面,同时也迎来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具有国企性质的机械制造厂在如今市场环境下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生产管理,促进自身集约化、科学化生产的实现,促进企业整体实力的增长,才能够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自身的长远发展。(作者单位:广州市长岛光电机械厂)
企业生产管理的模式是在根据市场形势与市场环境的变化中不断进行改革与优化。不同方向的机械制造企业所需要的生产管理方式也不同,但是总体上在成本控制、生产计划、管理制度上的需求是大致相同的。
一、目前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产计划与作业计划相脱节
目前我国的机械制造企业在进行生产计划的编排与制定中,通常是以产品为独立单位,按照产品整体的数量来制定生产计划并将生产几乎传达到各个机械生产的阶段,但是生产计划不能够直接传到落实到各个生产车间。因此,生产车间自己的生产计划就是按照厂里总体的生产计划来进行拆解,將机械零件作为生产单位来确定自己车间的实际生产作业计划。但是不同的零件会有不同的生产工艺、生产难度、生产时长等因素,以此各个车间生产作业独立的情况下,产量、进度等会有巨大的差异。这也就导致了厂级的生产计划难以真正实现,生产计划无法真正有效的执行,计划控制能力较弱。这也就使得生产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另外也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与资金浪费,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生产中成本控制的水平较低
我国机械设备生产中的成本控制工作是建立在成本核算的工作之上,随着生产技术的复杂性与难度的提高,生产成本的核算的难度也在不断提高,传统人工核算方式已经不适应与复杂成本的核对与计算,需要有信息化管理系统来进行更为便捷、更为精确的成本核算。但是目前我国机械生产制造厂这类国企有企业的,生产成品具有定向供应性质的生产厂在成本核算工作中的重视程度并不高,对成本核算信息化需求并没有加以足够的重视,成本核算信息化所需要的硬件、软件设备并不具备。因此在进行成本核算时,更多的是以人工统计的方式进行,这也就导致成本核算的结果不够及时、不够准确、不够真实,这也就导致最终的核算结果对成本控制工作并没有什么参考价值。并且,大部分的机械生产企业仍然是通过生产量的提高来降低生产成本,这只是在表面平均到单位上的成本降低,但是没有从根源上进行成本管理,没有从传统粗放型管理模式为转变至现代化管理模式上,这也导致成本管理并没有真正的实现,生产中成本浪费严重。
(三)企业范畴扩大,生产管理难度增加
传统的生产管理仅仅针对的是制造厂内部机械生产制造的工作管理。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与市场多样性的需求,现代化的机械制造企业的生产管理内容已经跳出了单纯的制造环节的生产管理,将生产制造前伸及后延,前伸的指的是在生产制造之前的环节,例如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规划、产品审计与开发以及资源供应的工作,而后延指的是机械制造厂不仅仅供应机械设备,也提供相关的售后服务例如安装、调试与维修等工作。而业务范围的扩大也给我国机械制造厂的生产管理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二、生产管理中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科学安排生产计划
机械尤其是特殊设备机械市场需求有限,生产制造厂需要根据实际的需求量进行生产计划的安排与制定。在进行生产计划的编制中,首先需要考虑的是目前的库存量以及零件的存储量,根据需求将生产计划细化至每一个生产车间,对机械设备生产中每一个零件的生产计划以整体生产计划为参考,同时考虑库存以及实际需求编制生产计划。另外,各个车间也需要进行生产计划的沟通,根据试产难度与生产时间制定适合的生产进度,确保机械生产计划与市场需求相符合。科学安排生产计划,一方面能够减少库存的积压产品和零部件,做到资源的结语与成本节约,另一方面也能够做到合理安排生产进度,提高生产制造的效率,对机械设备生产的成本投入节约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这也对生产制造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以及未来长时期的持续健康发展产生重要的积极意义。
另外,如今市场环境下,产品需求种类的增加以及客户对产品的个性化要求的多样性也使得传统“大批量、少品种”的生产计划模式不在适应于现代化生产中,如今的生产企业必须要面向市场、面向用户,改变传统的市场用户适应生产的观念,转变为生产适应市场,根据市场以及用户的实际需要不断优化自身的产品结构以及相配套的各项服务,尽最大程度满足用户对产品的品种、服务、售后等个性化的需求。另外,这样的有指向性的机械设备生产厂,就需要改变传统仅仅进行机械制造与售后维修的生产模式,将生产进行优化,生产模式逐渐向多品种、小批量、个性化转变。
(二)科学管理生产成本
科学制定并确定生产计划之后,生产管理部门将生产计划传达至各生产车间后,需要各个车间根据生产计划进行车间生产计划的材料上报,其中需要包括目前成品库存、原材料库存、生产需求以及生产预算等,生产管理工作人员根据各个车间的生产计划材料进行严格的审核与确定,根据需求进行资金划拨、一方面尽量减少库存原材与成本的挤压,另一方面通过预算管理规范资金投入与使用,防止出现资金使用随意的问题,有效的实现生产成本的科学管理。
另外,成本的管理还需要信息化系统的技术支持。对机械设备的要求不断提高,机械设备生产中技术难度、零件制造难度与原材料特殊等因素的影响下,机械设备的生产难度与生产要素也不断增加,因此也就使得生产成本核算的内容也越来越复杂。传统人工已经无法适用于现代成本管理工作中。因此,企业中生产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也需要不断的提高与优化。通过信息化技术,不仅仅是原材料等成本,也把其他生产相关要素利于水电、人工、技术等要素进行综合,生产的实际情况也就十分清晰,这对生产成本的控制与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
(三)科学制定生产管理制度
影响我国目前生产管理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缺乏科学有效的生产管理制度。在管理工作的内容、管理方法、生产流程管理、生产陈本管理、生产资料管理以及涉及到的各项数据报表、文件资料等的管理都没有一个完整的、制度化的管理要求进行工作标准的指导。因此,提高生产管理水平的最重要工作就是建立起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和标准化的管理制度,所有生产经营活动都需要根据制度来进行具体的生产计划的制定,所有生产、工作行为都必须有章可循、根据制度的约束进行工作安排,按照程序进行科学的生产管理,促进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促进生产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生产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局面,同时也迎来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具有国企性质的机械制造厂在如今市场环境下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生产管理,促进自身集约化、科学化生产的实现,促进企业整体实力的增长,才能够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自身的长远发展。(作者单位:广州市长岛光电机械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