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4岁的黄关辉是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夷望溪镇幸福苑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小区的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在一次工伤事故中,他失去了左臂,在外求职屡屡遇挫,眼看面临返贫风险。让黄关辉感到惊喜的是,最近安置小区门口建起了扶贫车间,主动为他提供了就业岗位。为方便他一只手操作,扶贫车间还对生产设备进行了专门改造,这让他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像黄关辉这样的情况,只是桃源县依托扶贫车间巩固脱贫成效、防止返贫致贫的一个缩影。桃源县是省级扶贫工作面上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9444户、57339人,其中贫困劳动力23339人,务工收入仍然是家庭收入主要来源。部分劳动力因照顾小孩和护理老人,不得不留守在家,特别是2020年受疫情影响,赋闲在家的劳动力增多,少數家庭致贫返贫的风险增大,如何解决留守劳动力照顾家庭与务工增收的难题,成为基层政府亟待解决的难题。桃源县依托特色产业带动,通过大力发展扶贫车间,将就业岗位转移到贫困户家门口,走出了一条带领贫困户就近就业、防止返贫的新路子。
顶层谋划 “多维度”设车间
高位推进定好“主基调” 县委、县政府多次开会专题研究,以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脱贫增速为目标,顶层谋划扶贫车间建设蓝图,率先在全市出台《扶贫车间管理办法(试行)》,明确扶贫车间申报流程、建设标准、管理制度和安全要求,确保扶贫车间建设方向不偏、步调不乱、政策不走样。
协作联动弹出“和弦音” 成立了桃源县扶贫车间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县政府办协调,县发改、人社、财政、工信、农业、商务等多部门联动配合的工作机制,明确了各乡镇管理职责,营造了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突出特色演好“地方戏” 紧扣“两山”发展理念,充分利用农业大县、林业大县、人口大县的资源禀赋,按照“宜工则工、宜养则养、宜种则种、宜游则游”原则,让符合条件的乡村合作社提质转型为扶贫车间,建成了电子元件加工、制鞋、制茶、养蜂等11种不同类型的扶贫车间,涵盖加工业、养殖业、旅游业等多个行业。从黄石镇富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到热市镇大艳猕猴桃种植基地,再到沙坪镇芦花潭文杰竹业,桃源县一村一品突出特色演好了“地方戏”。
因地制宜 “多业态”建车间
建设“厂房式”车间,让“乡村”变“厂区” 通过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落户乡镇,采取“企业+车间+贫困劳动力”模式创办扶贫车间,将工作岗位送到群众家门口。目前,该县累计创办金磁电器、骏威鞋厂、杰远科技、双华玩具等“厂房式”扶贫车间30个,共吸纳本地劳动力就业1500余人。
建设“合作社式”车间,让“农民”变“股东” 引导贫困户以土地、林地、扶贫资金等入股成立合作社,采取“养殖基地+土地流转+贫困户入股+基地务工”的模式创办扶贫车间,除年终领分红外,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还能在合作社务工获得收入。目前,该县累计创办菊之味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俊树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社式”扶贫车间20个,共吸纳本地劳动力就业400余人。
建设“居家式”车间,让“民房”变“厂房” 鼓励村民利用闲置的农家庭院、民居民宅设置居家式扶贫车间,实现贫困劳动力足不出村就业增收。该县理公港镇杨公桥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61人,是全县贫困人口最多村。在驻村工作队帮扶下,该村引进专家团队,结合当地蜜源植物丰富的特点,大力发展蜂蜜产业,并租用闲置民房,将原村办合作社打造成“居家型”扶贫车间。
优化环境 “多形式”扶车间
做好成本“减法”,把车间“引进来” 在依法依规降低企业准入门槛的基础上,通过提供厂房、流转土地、金融支持、简化手续等方式,送出优惠减负“大礼包”筑巢引凤。2020年,县财政划拨扶贫车间建设专项资金500万元,促成西安镇、理公港镇、热市镇等乡镇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6个扶贫车间顺利落地。
做好奖补“加法”,把车间“扶上马”出台扶贫车间奖补办法,对符合资质的车间经申报批准后可享受场租补贴、培训补贴、社保补贴、岗位补贴以及贴息贷款等金融支持,以此引导扶贫车间企业积极吸收带动贫困户就业。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各类扶贫车间奖补资金100余万元,发放扶贫车间创业贷款175万元,吸收带动贫困劳动力比例达到25%以上。
做好管理“除法”,把车间“发展好” 按照“企业信誉好、提供岗位多、就业门槛低、群众收益快、发展前景大”的标准,严把企业准入关口。同时,对车间运营情况进行动态监管,确保扶贫车间良性发展。近两年来,驳回不合格申请企业20余家。
完善服务 “多举措”强车间
帮宣传招聘,确保用工有“人”成立了28支就业扶贫小分队,通过在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举办招聘会,组织贫困户到扶贫车间参观,上门发放扶贫车间招工信息,为扶贫车间招聘员工800余名,有效解决了车间建成初期招工难的问题。
帮培训指导,确保生产有“技”整合人社、工会、妇联、残联等部门培训资源,根据扶贫车间生产加工技能和工艺要求,先后组织实施扶贫车间岗前技能培训350余名,有效解决车间建成初期缺乏熟练工人的问题。
帮产品推介,确保销售有“路”以“成品牌、成特色、成优势”为目标,通过开展电商直播特训营活动、联系下游企业拉订单、助推车间入驻“淘宝”“京东”“抖音”“快手”等电商平台、协调产品在县内超市上架、直播带货等方式,帮助扶贫车间产品找销路,打通了“扶贫车间”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截至目前,全县共在6个集中安置点、24个贫困村建成扶贫车间42个,吸纳就业近2000余人,人均月工资达2000元以上。形成了芭茅洲红薯粉、菊之味富硒皇菊、唐氏胡蜂等多个推得出、叫得响的扶贫车间品牌。
像黄关辉这样的情况,只是桃源县依托扶贫车间巩固脱贫成效、防止返贫致贫的一个缩影。桃源县是省级扶贫工作面上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9444户、57339人,其中贫困劳动力23339人,务工收入仍然是家庭收入主要来源。部分劳动力因照顾小孩和护理老人,不得不留守在家,特别是2020年受疫情影响,赋闲在家的劳动力增多,少數家庭致贫返贫的风险增大,如何解决留守劳动力照顾家庭与务工增收的难题,成为基层政府亟待解决的难题。桃源县依托特色产业带动,通过大力发展扶贫车间,将就业岗位转移到贫困户家门口,走出了一条带领贫困户就近就业、防止返贫的新路子。
顶层谋划 “多维度”设车间
高位推进定好“主基调” 县委、县政府多次开会专题研究,以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脱贫增速为目标,顶层谋划扶贫车间建设蓝图,率先在全市出台《扶贫车间管理办法(试行)》,明确扶贫车间申报流程、建设标准、管理制度和安全要求,确保扶贫车间建设方向不偏、步调不乱、政策不走样。
协作联动弹出“和弦音” 成立了桃源县扶贫车间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县政府办协调,县发改、人社、财政、工信、农业、商务等多部门联动配合的工作机制,明确了各乡镇管理职责,营造了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突出特色演好“地方戏” 紧扣“两山”发展理念,充分利用农业大县、林业大县、人口大县的资源禀赋,按照“宜工则工、宜养则养、宜种则种、宜游则游”原则,让符合条件的乡村合作社提质转型为扶贫车间,建成了电子元件加工、制鞋、制茶、养蜂等11种不同类型的扶贫车间,涵盖加工业、养殖业、旅游业等多个行业。从黄石镇富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到热市镇大艳猕猴桃种植基地,再到沙坪镇芦花潭文杰竹业,桃源县一村一品突出特色演好了“地方戏”。
因地制宜 “多业态”建车间
建设“厂房式”车间,让“乡村”变“厂区” 通过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落户乡镇,采取“企业+车间+贫困劳动力”模式创办扶贫车间,将工作岗位送到群众家门口。目前,该县累计创办金磁电器、骏威鞋厂、杰远科技、双华玩具等“厂房式”扶贫车间30个,共吸纳本地劳动力就业1500余人。
建设“合作社式”车间,让“农民”变“股东” 引导贫困户以土地、林地、扶贫资金等入股成立合作社,采取“养殖基地+土地流转+贫困户入股+基地务工”的模式创办扶贫车间,除年终领分红外,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还能在合作社务工获得收入。目前,该县累计创办菊之味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俊树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社式”扶贫车间20个,共吸纳本地劳动力就业400余人。
建设“居家式”车间,让“民房”变“厂房” 鼓励村民利用闲置的农家庭院、民居民宅设置居家式扶贫车间,实现贫困劳动力足不出村就业增收。该县理公港镇杨公桥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61人,是全县贫困人口最多村。在驻村工作队帮扶下,该村引进专家团队,结合当地蜜源植物丰富的特点,大力发展蜂蜜产业,并租用闲置民房,将原村办合作社打造成“居家型”扶贫车间。
优化环境 “多形式”扶车间
做好成本“减法”,把车间“引进来” 在依法依规降低企业准入门槛的基础上,通过提供厂房、流转土地、金融支持、简化手续等方式,送出优惠减负“大礼包”筑巢引凤。2020年,县财政划拨扶贫车间建设专项资金500万元,促成西安镇、理公港镇、热市镇等乡镇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6个扶贫车间顺利落地。
做好奖补“加法”,把车间“扶上马”出台扶贫车间奖补办法,对符合资质的车间经申报批准后可享受场租补贴、培训补贴、社保补贴、岗位补贴以及贴息贷款等金融支持,以此引导扶贫车间企业积极吸收带动贫困户就业。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各类扶贫车间奖补资金100余万元,发放扶贫车间创业贷款175万元,吸收带动贫困劳动力比例达到25%以上。
做好管理“除法”,把车间“发展好” 按照“企业信誉好、提供岗位多、就业门槛低、群众收益快、发展前景大”的标准,严把企业准入关口。同时,对车间运营情况进行动态监管,确保扶贫车间良性发展。近两年来,驳回不合格申请企业20余家。
完善服务 “多举措”强车间
帮宣传招聘,确保用工有“人”成立了28支就业扶贫小分队,通过在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举办招聘会,组织贫困户到扶贫车间参观,上门发放扶贫车间招工信息,为扶贫车间招聘员工800余名,有效解决了车间建成初期招工难的问题。
帮培训指导,确保生产有“技”整合人社、工会、妇联、残联等部门培训资源,根据扶贫车间生产加工技能和工艺要求,先后组织实施扶贫车间岗前技能培训350余名,有效解决车间建成初期缺乏熟练工人的问题。
帮产品推介,确保销售有“路”以“成品牌、成特色、成优势”为目标,通过开展电商直播特训营活动、联系下游企业拉订单、助推车间入驻“淘宝”“京东”“抖音”“快手”等电商平台、协调产品在县内超市上架、直播带货等方式,帮助扶贫车间产品找销路,打通了“扶贫车间”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截至目前,全县共在6个集中安置点、24个贫困村建成扶贫车间42个,吸纳就业近2000余人,人均月工资达2000元以上。形成了芭茅洲红薯粉、菊之味富硒皇菊、唐氏胡蜂等多个推得出、叫得响的扶贫车间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