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张载的教育观,正是其哲学思想在教育问题上的反映。他的哲学思想是比较复杂的,既有其"气一元论"的唯物主义宇宙观和辩证的"两端"说,又有其唯心的人性论和认识论,所以,他的教育观也便存在着这种两重性的矛盾。
【关键词】气一元论 变化气质之说 人性二元论。
【中图分类号】G641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科研 基金项目(编号2013009Z)资助
作为理学家,张载的"道"、"理"观念和当时的程颢、程颐以及后来的朱熹等正统理学家的"道"、"理"观念有所不同。张载把"气"作为宇宙万物的本体,论证了世界的物质性和运动性,他说:"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正蒙太和》)他把这种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规律称作"道"或"理","由气化有道之名。"(《正蒙太和》)"运于无形之谓道。"(《正蒙天道》)"循天下之理之谓道"。(《正蒙至当》)显然,他所谓的道或理,不是指精神意识范畴的理念或伦理道德,而是指物质"气化"的过程及其规律。所以他说:"事无大小,皆有道在其间。""万物皆有理","理不在人,皆在物"(《张子语录》)。从张载的理论体系看,他主张物是第一性的,道是气之道,道不离气;理是物之理,理寓于物。也就是说,离开了客观事物,道和理是不存在的。王夫之在《张子正蒙注》中对张载的"理"有更为明确的阐释:"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理者,天之所以必然也"。这是说张载的所谓道和理,是指客观事物固有的、必然的规律。
张载的教育观,正是基于他这种唯物的宇宙观。张载论学,多有"适道"、"循理"之说。他说:"志学然后可与适道","志道则进据者不止"(《正蒙中正》)他认为有志于学、通过学,便可以认识和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唯其如此,方可进而不止。"惟知学然后能勉,能勉然后日进而不息可期矣。"(《正蒙中正》)这就以唯物的观点揭示了"学"的本质意义。就"教"而言,宋明理学家多以"教以明理"为号召。至于明什么理,怎样明理,却有唯物、唯心的分野。张载的观点是"即其固然而研穷以求其至极则理明"(《张子正蒙注》)这是说深入研求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就会明白事理。所以,张载有"事豫则立,必有教以先之"(《正蒙中正》)的论断,即对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认识了,把握了,就可循其事理立身处事。而要能如此,"教"是一个必要的前提。这就从哲学的高度概括了"教"的本质意义。
学和教是教育问题的两个方面。从上述关于张载学和教的观点的简析,便可看出他教育观点的唯物主义性质。
张载的教育观在当时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它本身就是对程颐"心是理,理是心"而学在"主敬""穷理"的唯心主义教育观的批判。正因如此,张载及其关学人物,在教学和其他社会实践上主张"贵于有用",倡导"躬行""实学"之风,反对崇尚空谈的时弊。所以他不仅重视经学的教学、研究和道德教育,而且比较重视自然科学,对天文、历算有很深的研究。晚年,在他的《正蒙》一书中,肯定了地球运动的"地动"学说。《正蒙参两篇》几乎通篇论述的是天文学问题,他的"气化"学说中涉及了许多物理学 问题 及其知识。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不论从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显示出张载思想和学术观点的先进性。
正是基于这样的观点,张载对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主张和原则,反映出他进步的教育观。
他强调"见闻之知",强调"笃行"、"人为"。他认为"见而识其善而未果于行,愈于不知者尔"(《正蒙中正》),所以他说:"闻始行,好学之徒也"。(《正蒙中正》),可见张载正确的认识和把握了学与行,即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这正是他所坚持的一条不同于当时其他理学家的重要教学原则。在他看来,即便圣人,"苟不用思虑忧患以经世,则何用圣人?。。。。。。盖圣人成能,所以异于天地"。(《易说系辞上》)至于一般学者,更应"不以天能为能,而以人谋为能"(《正蒙诚明》),不息的学习,不懈的实践,应当"言有教,动有法,昼有为,宵有得,息有养,瞬息存"(《正蒙有德》)。他自己一生于学习研究、教育教学便是这样坚持实践的。
他认为学者"穷理"则必须"顺理","精义"则必须"徙义",要像自然那样运行不息地笃行义理。如果穷理、精义而不按事物的客观规律努力实践,即是无知,也就是不智。所以他说:"将穷理而不顺理,将精义而不徙义,欲资深且习察,吾不知其智也。行之笃者,敦笃云乎哉?如天道不已而然,笃之至也。"(《正蒙中正》)
张载的宇宙观不仅是唯物的,而且有辩证的因素。他认为物质世界发展变化的动因在于事物自身矛盾对立(阴、阳)的斗争,而不在于外力和人意。这就是他"一物两体"、"动非自外"的光辉命题。他指出:"凡圜转之物,动必有机;既谓之机,则动非自外也。"(《正蒙参两》)这是说宇宙间的日月星辰等星球的运动圜转,是因为各有其内在的动因,而并非外力的作用。张载在这里虽然对内因的作用没有同外因的关系作出辩证的认识和论述,但他强调了事物发展变化的主导在于内因。这在当时,不能不说是难能可贵的伟大发现。
张载的这些教育主张和教学原则,正是在他哲学思想基础上形成的唯物主义教育观的体现。而教育观又总是最直接的体现于对教育目的及其作用的看法上。
张载从他的人性论出发,提出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他认为教育的功夫在于变化气质:"为学大益,在自能变化气质;不尔,卒无所发明,不得见圣人之奥"。(《经学理窟义理》)这是因为他认为人的气质有美有恶,教育有改变恶气质使之向美向善的作用,所以他说:"人之气质美恶,气质恶者,学即能移,今人所以多为气所使而不得为贤者,盖不知为学。"(《经学理窟气质》)变化气质之说,表明了他对教育的重视和肯定,特别是对道德教育的必要与可能的肯定。
张载还对如何变化气质,以其唯物论的反映论作了阐述。他认为获得知识,是人的耳目感官感受外物的结果,即所谓"物交而知"(《正蒙大心》),作出"感亦须有物,有物则有感"(《语录》)的论断。他说:"人谓己有知,由耳目有受也。人之有受,由内外之合也。"(《正蒙大心》)这就强调了人的认识是以客观世界为其对象和基础,又强调了人在感受外物时主观思维的作用。所以他又提出"变化气质与虚心相表里"(《经学理窟义理》),主张"学者当无我"(《经学理窟学大原》)。因为认识既以外物为基础而不在自心之理,那么要认识世界,就要"无我"--客观的、虚心的实事求是,而不能主观的、武断的自以为是。因此,他在教学上很强调一个"矫"字。他说:"天资美不足为功,唯矫恶为善,矫惰为勤,方足为功。"(《经学理窟气质》)指出教和学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不断地纠正不正之处,这便是变化气质的关键。 人的气质各不相同,所以他于教学又很重视因材施教和正确掌握难易顺序。他说:"教人者,必知至学之难易,知人之美恶,当知谁可先传此,谁将后倦此。若洒扫应对,乃幼儿孙弟之事;长后教之,人必倦弊。始学之人,未必能继,妄以大道教之,是诬也。知至学之难易,知德也;知其美恶,知人也。知其人且知德,故能教人使入德。仲尼所以问同答异,以此。(《正蒙中正》)"基于此,他对幼儿教育和教育中师长的表率作用以及强调养成良好的习惯等,都有很好的见解。
这些变化气质之说,反映了张载教育观唯物的一面。但是他的人性论和认识论却是混乱的,虽有其唯物的因素,而主要又是唯心的。人性论和认识论的混乱,导致了他教育思想的混乱,人性问题上的二元论,导致了他教育观的两重性。
张载把人性分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两种。他认为天地之性是太虚本性,是天赋的、永恒的、"无不善"的本然之性;而气质之性是人形成后才有的。"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故气质之性,君子有弗性者焉。人之刚柔缓急有才与不才,气之偏也。天本参和不偏,养其气,反之本而不偏,则尽性而天矣。"(《正蒙诚明》)他是说,由于人们在物质世界中感受外物,气质便有正有偏、有善有恶,教育则在于纠其偏、变其恶,使之复归于"无不善"的、本然的天地之性,而成为"有才"的人,否则就会发展成为"不才"的人。
由此,她又把人的认识,即"知"也分为"见闻之知"和"德性所知"两种,而不是作为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他认为耳目感知外物的见闻之知是"小知",而"德性所知"才是"天德良知"的"大知"。这种大知不是源于和基于见闻之知,而是"天地之性"所禀赋。他说:"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非德性所知。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正蒙大心》)"诚明所知,乃天德良知,非见闻小知而已。"(《正蒙诚明》)
张载虽然从变化气质强调了教育的作用,阐发了教育的意义,然而变化气质以恢复天地之性的观点,却是唯心的、先验的。他赋予"天地之性"和天地之性所禀赋的"德性所知"以封建的道德含义,实际上是说封建的伦理道德是出于人的本性,而又是永恒不变和"无不善"的。他认为圣人正是比较快的复归和保持了这种天地之性的人,所以他提出了"学必为圣人而后已"的教育目的。如何达到"学为圣人"的目的?他认为主要应是学"礼","动作皆中礼,则气质自然全好",因为在他看来,"礼所以持性,盖礼本出于性。持性,反本也。凡未成性,须礼以守之。能守礼,已不畔道矣。"(《经学理窟礼乐》)
张载就是这样最终把"性"、""知、"礼"唯心的统一了起来:天地之性是天赋的、纯善的、永恒的本性;德性所知为天地之性所禀赋而"不萌于见闻";礼因为"本出于性",所以学礼则为变化气质而复归天地之性的必然途径。因此他提出"其学以《易》为宗,以《中庸》为的,以礼为本,以孔孟为极"的教育主张。(《宋史》本传)显然张载"以礼持性""变化气质"而"学为圣人"的教育主张,陷入了唯心主义泥沼,其根本目的不外维护封建秩序。这就给他光辉的教育思想投上了阴影,而导致其教育观的两重性。
张载一生发愤读书著述,致力于讲学育人。在他的教学生涯中,师生间充满了至深的尊师爱生气氛。其卓著的教育业绩和他所创立的关中学派重气节、重德行、重科学、重躬行实践的学风,不能说与他的教育观无关。张载进步的教育观及其教育实践,给予后世教育以积极的影响。
当然,对于张载教育思想中唯心、保守、消极的一面,也需今人加以鉴别和批判。
参考文献:
[1] 《学而思札记》 李俊 著
[2] 《气化之道 张载哲学新论》 陕西教育出版社 1992.11
【关键词】气一元论 变化气质之说 人性二元论。
【中图分类号】G641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科研 基金项目(编号2013009Z)资助
作为理学家,张载的"道"、"理"观念和当时的程颢、程颐以及后来的朱熹等正统理学家的"道"、"理"观念有所不同。张载把"气"作为宇宙万物的本体,论证了世界的物质性和运动性,他说:"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正蒙太和》)他把这种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规律称作"道"或"理","由气化有道之名。"(《正蒙太和》)"运于无形之谓道。"(《正蒙天道》)"循天下之理之谓道"。(《正蒙至当》)显然,他所谓的道或理,不是指精神意识范畴的理念或伦理道德,而是指物质"气化"的过程及其规律。所以他说:"事无大小,皆有道在其间。""万物皆有理","理不在人,皆在物"(《张子语录》)。从张载的理论体系看,他主张物是第一性的,道是气之道,道不离气;理是物之理,理寓于物。也就是说,离开了客观事物,道和理是不存在的。王夫之在《张子正蒙注》中对张载的"理"有更为明确的阐释:"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理者,天之所以必然也"。这是说张载的所谓道和理,是指客观事物固有的、必然的规律。
张载的教育观,正是基于他这种唯物的宇宙观。张载论学,多有"适道"、"循理"之说。他说:"志学然后可与适道","志道则进据者不止"(《正蒙中正》)他认为有志于学、通过学,便可以认识和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唯其如此,方可进而不止。"惟知学然后能勉,能勉然后日进而不息可期矣。"(《正蒙中正》)这就以唯物的观点揭示了"学"的本质意义。就"教"而言,宋明理学家多以"教以明理"为号召。至于明什么理,怎样明理,却有唯物、唯心的分野。张载的观点是"即其固然而研穷以求其至极则理明"(《张子正蒙注》)这是说深入研求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就会明白事理。所以,张载有"事豫则立,必有教以先之"(《正蒙中正》)的论断,即对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认识了,把握了,就可循其事理立身处事。而要能如此,"教"是一个必要的前提。这就从哲学的高度概括了"教"的本质意义。
学和教是教育问题的两个方面。从上述关于张载学和教的观点的简析,便可看出他教育观点的唯物主义性质。
张载的教育观在当时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它本身就是对程颐"心是理,理是心"而学在"主敬""穷理"的唯心主义教育观的批判。正因如此,张载及其关学人物,在教学和其他社会实践上主张"贵于有用",倡导"躬行""实学"之风,反对崇尚空谈的时弊。所以他不仅重视经学的教学、研究和道德教育,而且比较重视自然科学,对天文、历算有很深的研究。晚年,在他的《正蒙》一书中,肯定了地球运动的"地动"学说。《正蒙参两篇》几乎通篇论述的是天文学问题,他的"气化"学说中涉及了许多物理学 问题 及其知识。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不论从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显示出张载思想和学术观点的先进性。
正是基于这样的观点,张载对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主张和原则,反映出他进步的教育观。
他强调"见闻之知",强调"笃行"、"人为"。他认为"见而识其善而未果于行,愈于不知者尔"(《正蒙中正》),所以他说:"闻始行,好学之徒也"。(《正蒙中正》),可见张载正确的认识和把握了学与行,即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这正是他所坚持的一条不同于当时其他理学家的重要教学原则。在他看来,即便圣人,"苟不用思虑忧患以经世,则何用圣人?。。。。。。盖圣人成能,所以异于天地"。(《易说系辞上》)至于一般学者,更应"不以天能为能,而以人谋为能"(《正蒙诚明》),不息的学习,不懈的实践,应当"言有教,动有法,昼有为,宵有得,息有养,瞬息存"(《正蒙有德》)。他自己一生于学习研究、教育教学便是这样坚持实践的。
他认为学者"穷理"则必须"顺理","精义"则必须"徙义",要像自然那样运行不息地笃行义理。如果穷理、精义而不按事物的客观规律努力实践,即是无知,也就是不智。所以他说:"将穷理而不顺理,将精义而不徙义,欲资深且习察,吾不知其智也。行之笃者,敦笃云乎哉?如天道不已而然,笃之至也。"(《正蒙中正》)
张载的宇宙观不仅是唯物的,而且有辩证的因素。他认为物质世界发展变化的动因在于事物自身矛盾对立(阴、阳)的斗争,而不在于外力和人意。这就是他"一物两体"、"动非自外"的光辉命题。他指出:"凡圜转之物,动必有机;既谓之机,则动非自外也。"(《正蒙参两》)这是说宇宙间的日月星辰等星球的运动圜转,是因为各有其内在的动因,而并非外力的作用。张载在这里虽然对内因的作用没有同外因的关系作出辩证的认识和论述,但他强调了事物发展变化的主导在于内因。这在当时,不能不说是难能可贵的伟大发现。
张载的这些教育主张和教学原则,正是在他哲学思想基础上形成的唯物主义教育观的体现。而教育观又总是最直接的体现于对教育目的及其作用的看法上。
张载从他的人性论出发,提出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他认为教育的功夫在于变化气质:"为学大益,在自能变化气质;不尔,卒无所发明,不得见圣人之奥"。(《经学理窟义理》)这是因为他认为人的气质有美有恶,教育有改变恶气质使之向美向善的作用,所以他说:"人之气质美恶,气质恶者,学即能移,今人所以多为气所使而不得为贤者,盖不知为学。"(《经学理窟气质》)变化气质之说,表明了他对教育的重视和肯定,特别是对道德教育的必要与可能的肯定。
张载还对如何变化气质,以其唯物论的反映论作了阐述。他认为获得知识,是人的耳目感官感受外物的结果,即所谓"物交而知"(《正蒙大心》),作出"感亦须有物,有物则有感"(《语录》)的论断。他说:"人谓己有知,由耳目有受也。人之有受,由内外之合也。"(《正蒙大心》)这就强调了人的认识是以客观世界为其对象和基础,又强调了人在感受外物时主观思维的作用。所以他又提出"变化气质与虚心相表里"(《经学理窟义理》),主张"学者当无我"(《经学理窟学大原》)。因为认识既以外物为基础而不在自心之理,那么要认识世界,就要"无我"--客观的、虚心的实事求是,而不能主观的、武断的自以为是。因此,他在教学上很强调一个"矫"字。他说:"天资美不足为功,唯矫恶为善,矫惰为勤,方足为功。"(《经学理窟气质》)指出教和学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不断地纠正不正之处,这便是变化气质的关键。 人的气质各不相同,所以他于教学又很重视因材施教和正确掌握难易顺序。他说:"教人者,必知至学之难易,知人之美恶,当知谁可先传此,谁将后倦此。若洒扫应对,乃幼儿孙弟之事;长后教之,人必倦弊。始学之人,未必能继,妄以大道教之,是诬也。知至学之难易,知德也;知其美恶,知人也。知其人且知德,故能教人使入德。仲尼所以问同答异,以此。(《正蒙中正》)"基于此,他对幼儿教育和教育中师长的表率作用以及强调养成良好的习惯等,都有很好的见解。
这些变化气质之说,反映了张载教育观唯物的一面。但是他的人性论和认识论却是混乱的,虽有其唯物的因素,而主要又是唯心的。人性论和认识论的混乱,导致了他教育思想的混乱,人性问题上的二元论,导致了他教育观的两重性。
张载把人性分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两种。他认为天地之性是太虚本性,是天赋的、永恒的、"无不善"的本然之性;而气质之性是人形成后才有的。"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故气质之性,君子有弗性者焉。人之刚柔缓急有才与不才,气之偏也。天本参和不偏,养其气,反之本而不偏,则尽性而天矣。"(《正蒙诚明》)他是说,由于人们在物质世界中感受外物,气质便有正有偏、有善有恶,教育则在于纠其偏、变其恶,使之复归于"无不善"的、本然的天地之性,而成为"有才"的人,否则就会发展成为"不才"的人。
由此,她又把人的认识,即"知"也分为"见闻之知"和"德性所知"两种,而不是作为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他认为耳目感知外物的见闻之知是"小知",而"德性所知"才是"天德良知"的"大知"。这种大知不是源于和基于见闻之知,而是"天地之性"所禀赋。他说:"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非德性所知。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正蒙大心》)"诚明所知,乃天德良知,非见闻小知而已。"(《正蒙诚明》)
张载虽然从变化气质强调了教育的作用,阐发了教育的意义,然而变化气质以恢复天地之性的观点,却是唯心的、先验的。他赋予"天地之性"和天地之性所禀赋的"德性所知"以封建的道德含义,实际上是说封建的伦理道德是出于人的本性,而又是永恒不变和"无不善"的。他认为圣人正是比较快的复归和保持了这种天地之性的人,所以他提出了"学必为圣人而后已"的教育目的。如何达到"学为圣人"的目的?他认为主要应是学"礼","动作皆中礼,则气质自然全好",因为在他看来,"礼所以持性,盖礼本出于性。持性,反本也。凡未成性,须礼以守之。能守礼,已不畔道矣。"(《经学理窟礼乐》)
张载就是这样最终把"性"、""知、"礼"唯心的统一了起来:天地之性是天赋的、纯善的、永恒的本性;德性所知为天地之性所禀赋而"不萌于见闻";礼因为"本出于性",所以学礼则为变化气质而复归天地之性的必然途径。因此他提出"其学以《易》为宗,以《中庸》为的,以礼为本,以孔孟为极"的教育主张。(《宋史》本传)显然张载"以礼持性""变化气质"而"学为圣人"的教育主张,陷入了唯心主义泥沼,其根本目的不外维护封建秩序。这就给他光辉的教育思想投上了阴影,而导致其教育观的两重性。
张载一生发愤读书著述,致力于讲学育人。在他的教学生涯中,师生间充满了至深的尊师爱生气氛。其卓著的教育业绩和他所创立的关中学派重气节、重德行、重科学、重躬行实践的学风,不能说与他的教育观无关。张载进步的教育观及其教育实践,给予后世教育以积极的影响。
当然,对于张载教育思想中唯心、保守、消极的一面,也需今人加以鉴别和批判。
参考文献:
[1] 《学而思札记》 李俊 著
[2] 《气化之道 张载哲学新论》 陕西教育出版社 199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