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部放低身段迎合观众的商业片,题材是全社会关注的“剩女现象”,且女主演是性感女神舒淇,男主演是肌肉帅哥彭于晏,导演还是一位畅销书作家,电影也是根据她的畅销书改编的,监制更是大名鼎鼎的青年吸金名导滕华弢,这一系列条件摆在这里,这电影没有理由不火啊!
可居然,票房就是不尽如人意。
这部电影叫《剩者为王》,要说票房数字也差强人意,但是跟全明星阵容带来的预期还是略有差异。反思再三,我觉得《剩者为王》的问题出在“想得太多了”。这世道,电影市场认的就是穷开心、傻欢乐、瞎吹牛、滥寻欢、伪善良、假纯洁,只要豁得出去糟践自己,就能赚得盆满钵满。反之,电影一思考,观众就跺脚,没人关心你的深意和你想传达的思想。
坦率地说,在看电影《剩者为王》之前,我是抱着谨慎乐观的。虽然金士杰、郝蕾、邢佳栋都是我特别喜欢的演员,可这片子主演是港台明星舒淇和彭于晏,话题也是滥俗的“剩女现象”,深恐这又是一部在商言商的“走肾”之作。结果却让我看到了一部在娱乐精神之外还不忘“走心”的诚意之作,堪称物有所值。
“剩女现象”其实是一个伪命题,为什么没有“剩男现象”与之相对呢?很多人把“剩女现象”当成一个社会学的问题,其实这是一个心理学的问题。“剩女现象”的凸显有三个关键的心理障碍:一是全社会约定俗成的男强女弱的婚配定式;二是类似民谚“男人四十一枝花,女人四十豆腐渣”所传达的一种心理暗示;三是女性独立的女权主义思想还仅仅停留在口号层面而并未真正深入人心。基于以上三点,我们便可得出如下三条结论:第一,所谓“剩女”,剩下的往往都是女性中用世俗眼光看起来综合条件最好的那一部分“女强人”或“女丽人”;第二,这些“剩女”并不是被什么客观原因耽误了而是她们不愿意凑活着找个人嫁了;第三,她们在现阶段还修炼不成像朴槿惠那样独立且对婚姻一副“爱谁谁”态度的境界。以上这几点,观众们从《剩者为王》中不难一一体会。
可能很多观众懒得琢磨那些微言大义的主题,那么我们就来说说演员。这一年看舒淇心情太糟,年伊始爱姜文《一步之遥》,《聂隐娘》诛张震生死两难,到了《剩者为王》想跟“小鲜肉”彭于晏爱得死去活来一把却也还是很悲催。看面相早已不见当年风尘,可舒淇演这几部戏都还是一脸苦大仇深。看起来起名字十分重要,人生就是一局棋,舒淇为什么要“输棋”呢?再看她这几个角色,无论是民国时期选秀的“花国皇后”还是唐朝出神入化的女侠高手乃至当代的职场女强人,最终难得修成婚姻正果,还是前述那些社会心理问题。其实在今天乃至今后的中国社会里,“剩男”问题远比“剩女”问题更加严峻。但“围观者”天生都是势利眼:“剩女”剩的是女性中的金字塔尖部分,于是感慨者有之、嗟叹者有之、痛惜者有之;而“剩男”多是男性中的金字塔底,所以不但没人同情,还有专家开出药方说可以多个“剩男”合娶一个妻子。
相比舒淇的痛苦表情,彭于晏只能算是正常发挥了自己的表演水平。但是看完首映,我自觉颇无悔当初对金士杰、郝蕾、邢佳栋的“偏爱”:邢佳栋对舒淇说的那一段关于男女婚姻生活真相的阐述和夫妻相处之道或许在内容上有些消极,出场很少的郝蕾在她的准新郎出轨被曝光后与舒淇那一段关于爱情的对话也是发自肺腑,这样的表演尽显话剧演员的光芒,现在市面上风光无限的偶像鲜肉们是绝对表达不到这个高度的。最让我揪心的是影片已过大半,金士杰好像还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打酱油配角,可就最后长长那一段关于父爱的独白,不仅掀起了全片的高潮、赚足了全场的眼泪,而且无可争议地代表了这部电影最高的演技水平。好电影还是离不开好演员,这也是那些用电脑画出来的电影不论票房多高都不能打动我的原因。在《剩者为王》的首映式上,连用惯了缺乏演技的偶像明星的郭敬明都对金士杰的表演赞不绝口,可见他还是知道什么叫好,只不过不愿意采用而已。
值得一提的还有潘虹。我觉得人有两样东西是不能争的,一是不能和命运争,二是不能跟时间争,因为这种争是徒劳的。遥想潘虹当年,因为主演《人到中年》而名满天下,演出来的就是女性的自尊、自立与自强。而三十年后到了《剩者为王》里,她演的这个慈爱而又唠叨、关心以至包揽的“妈妈”则完全走向了当年的对立面。虽然是剧本规定的,但她演得那么形象,还是很说明问题。
当然,《剩者为王》还远远称不上伟大的作品,只是一个在轻松中见思考的小品。要说不足,首先《剩者为王》这个片名就还是与影片中很多精彩的台词及思想内涵相悖,纠结于“剩者”就对不起金士杰、邢佳栋和郝蕾那几段声泪俱下的杰出表演。再有就是影片最后那个有情人终又重逢的光明尾巴,也实属画蛇添足,与全片一贯的反思背道而驰。
可居然,票房就是不尽如人意。
这部电影叫《剩者为王》,要说票房数字也差强人意,但是跟全明星阵容带来的预期还是略有差异。反思再三,我觉得《剩者为王》的问题出在“想得太多了”。这世道,电影市场认的就是穷开心、傻欢乐、瞎吹牛、滥寻欢、伪善良、假纯洁,只要豁得出去糟践自己,就能赚得盆满钵满。反之,电影一思考,观众就跺脚,没人关心你的深意和你想传达的思想。
坦率地说,在看电影《剩者为王》之前,我是抱着谨慎乐观的。虽然金士杰、郝蕾、邢佳栋都是我特别喜欢的演员,可这片子主演是港台明星舒淇和彭于晏,话题也是滥俗的“剩女现象”,深恐这又是一部在商言商的“走肾”之作。结果却让我看到了一部在娱乐精神之外还不忘“走心”的诚意之作,堪称物有所值。
“剩女现象”其实是一个伪命题,为什么没有“剩男现象”与之相对呢?很多人把“剩女现象”当成一个社会学的问题,其实这是一个心理学的问题。“剩女现象”的凸显有三个关键的心理障碍:一是全社会约定俗成的男强女弱的婚配定式;二是类似民谚“男人四十一枝花,女人四十豆腐渣”所传达的一种心理暗示;三是女性独立的女权主义思想还仅仅停留在口号层面而并未真正深入人心。基于以上三点,我们便可得出如下三条结论:第一,所谓“剩女”,剩下的往往都是女性中用世俗眼光看起来综合条件最好的那一部分“女强人”或“女丽人”;第二,这些“剩女”并不是被什么客观原因耽误了而是她们不愿意凑活着找个人嫁了;第三,她们在现阶段还修炼不成像朴槿惠那样独立且对婚姻一副“爱谁谁”态度的境界。以上这几点,观众们从《剩者为王》中不难一一体会。
可能很多观众懒得琢磨那些微言大义的主题,那么我们就来说说演员。这一年看舒淇心情太糟,年伊始爱姜文《一步之遥》,《聂隐娘》诛张震生死两难,到了《剩者为王》想跟“小鲜肉”彭于晏爱得死去活来一把却也还是很悲催。看面相早已不见当年风尘,可舒淇演这几部戏都还是一脸苦大仇深。看起来起名字十分重要,人生就是一局棋,舒淇为什么要“输棋”呢?再看她这几个角色,无论是民国时期选秀的“花国皇后”还是唐朝出神入化的女侠高手乃至当代的职场女强人,最终难得修成婚姻正果,还是前述那些社会心理问题。其实在今天乃至今后的中国社会里,“剩男”问题远比“剩女”问题更加严峻。但“围观者”天生都是势利眼:“剩女”剩的是女性中的金字塔尖部分,于是感慨者有之、嗟叹者有之、痛惜者有之;而“剩男”多是男性中的金字塔底,所以不但没人同情,还有专家开出药方说可以多个“剩男”合娶一个妻子。
相比舒淇的痛苦表情,彭于晏只能算是正常发挥了自己的表演水平。但是看完首映,我自觉颇无悔当初对金士杰、郝蕾、邢佳栋的“偏爱”:邢佳栋对舒淇说的那一段关于男女婚姻生活真相的阐述和夫妻相处之道或许在内容上有些消极,出场很少的郝蕾在她的准新郎出轨被曝光后与舒淇那一段关于爱情的对话也是发自肺腑,这样的表演尽显话剧演员的光芒,现在市面上风光无限的偶像鲜肉们是绝对表达不到这个高度的。最让我揪心的是影片已过大半,金士杰好像还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打酱油配角,可就最后长长那一段关于父爱的独白,不仅掀起了全片的高潮、赚足了全场的眼泪,而且无可争议地代表了这部电影最高的演技水平。好电影还是离不开好演员,这也是那些用电脑画出来的电影不论票房多高都不能打动我的原因。在《剩者为王》的首映式上,连用惯了缺乏演技的偶像明星的郭敬明都对金士杰的表演赞不绝口,可见他还是知道什么叫好,只不过不愿意采用而已。
值得一提的还有潘虹。我觉得人有两样东西是不能争的,一是不能和命运争,二是不能跟时间争,因为这种争是徒劳的。遥想潘虹当年,因为主演《人到中年》而名满天下,演出来的就是女性的自尊、自立与自强。而三十年后到了《剩者为王》里,她演的这个慈爱而又唠叨、关心以至包揽的“妈妈”则完全走向了当年的对立面。虽然是剧本规定的,但她演得那么形象,还是很说明问题。
当然,《剩者为王》还远远称不上伟大的作品,只是一个在轻松中见思考的小品。要说不足,首先《剩者为王》这个片名就还是与影片中很多精彩的台词及思想内涵相悖,纠结于“剩者”就对不起金士杰、邢佳栋和郝蕾那几段声泪俱下的杰出表演。再有就是影片最后那个有情人终又重逢的光明尾巴,也实属画蛇添足,与全片一贯的反思背道而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