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地方在施工,建筑工程项目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经济的重要部分。现在建筑施工企业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处于不败地位,必须管理好工程项目。工程项目管理是我国建筑业在施工管理体制改革中移植和创新的一种既符合国际惯例,又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管理方式。
关键词:标准化管理创新管理化性质工程项目
中图分类号:G35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企业管理基础
强化企业管理基础建设的必然要求,标准化工作是企业管理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一些工程项目亏损的重要原因,是管理基础工作薄弱所致。因此,实行工程项目全面标准化管理,是施工企业扭亏增盈的有效途径。推进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型管理转变的必然要求 纵观以往传统施工管理方法的弊端,无一不与管理无标准、不规范相关联。实施工程项目全面标准化管理,即是倡导应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推动项目管理趋向规范,促进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2.我国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2.1管理模式不合理
我国建筑企业经济效益不高,其主要原因是管理模式不合理,而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的管理模式是由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传承下来的,大型国有企业在这一点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具体表现为:以行政手段和硬性指令代替科学的管理方法,建筑企业按固定建制组织生产,违背了工程建设的客观规律,使建筑施工企业无法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优化配置生产要素,不可避免地造成资产利用率低下。
2.2 管理方法的落后
2.2.1工期制定方面
制定进度计划依靠以往积累的经验,“拍脑袋”定工期。编制方法只使用简单的横道图,而不使用先进的网络计划技术。
2.2.2人员素质方面
施工项目的直接作业人员普遍存在素质不高的現象。技术人员流动性非常大,难以进行统一的技术业务培训,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施工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因此有些技术方案难以实行,造成每个工程项目之间的质量差别非常大。
2.2.3控制方面
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控制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得比较少,尤其是前馈控制和日常控制没有落实到具体的应用上。量化的控制手段更是不多见,采用的控制方法随意性非常大。
2.3组织形式不科学
2.3.1管理上高度集权
地域性公司和各工程公司没有独立经营权,易导致决策不及时,难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同时也难以调动各分公司的积极性.
2.3.2组织机构的设计不合理
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适用于产品固定的生产制造型企业,对于市场变化快、产品具有单件性的建筑业是不适用的.
2.3.3部门设置不科学
一些建筑工程公司没有考虑新产品的开发和新事业的开拓而科学设置部门,工程公司中各部门多数按专业划分,每建设一个项目就要调动所有专业的工程公司,造成资源的浪费。
2.3.4用工制度不灵活
由于建筑行业具有生产能力的不均衡性,在任务不饱满的情况下,企业也要承担大量固定工的工资,加重企业负担。
2.3.5材料供应缺乏系统管理
在材料供应上突出的问题是不急需的材料被大量囤积,而急需的材料往往因为资金的原因不能及时进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大多数建筑公司的供应缺乏系统管理,材料计划和仓储计划没有纳入进度计划体系中,材料的进场时间、数量和使用部位落实得不具体。如钢材、水泥等大宗材料,往往采取大批量进货的方式,这样既占用大量资金和场地,还容易造成材料损失和二次倒运。而且,当工程进度和工期变化时,材料供应计划难以得到相应的调整,造成大量暂时不用的材料涌入现场。由于资金被大量占用,一旦后续资金出现困难,工程项目的建设将受到影响。
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企业赢得竞争胜利和保持优势的可靠保证。目前,我们的企业管理还过于粗放、松弛、缺乏科学管理,远远适应不了市场形势的发展要求,因而加强和创新企业管理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接下来所述是关于工程项目全面标准化管理创新:
3.1项目管理创新基本特征
3.1.1工程项目全面标准化管理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科学性 →创新性→系统性→实用性
科学性:工程项目全面标准化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式,其核心是制定标准,而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是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而形成的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创新性:工程项目全面标准化管理是对以往传统管理方式的一种扬弃和创新,突出制度标准管理,较好地克服了人治管理的随意性弊端。以全面标准化管理为切入点,即是对工程项目管理机制的一种探索、创新和有效结合;
系统性:工程项目全面标准化管理是按照系统工程的要求。根据项目管理的实际需要,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将项目管理规章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归类,形成一套与项目管理相适应的标准体系,从而使工程项目全过程各项工作的开展、各种管理的实施、各种技术规范的执行,全面纳入标准化管理的范畴;
实用性:工程项目全面标准化管理是依据项目实际制定各项标准,每项标准做到细节要求,既有原则性规定,又有具体性规定,同时还具备两大指标定性与定量。这样制定的标准,不仅仅是针对性与操作性能强,同时还便与考核。因而职工们心里都会有一个确切的标准去坚持落实,从而强有力的证明它的实用性。
3.2.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创新实施
3.2.1加强思想导向,营造良好的实施氛围 。一种新的管理方式的实施,须有强有力的思想和组织保证,才能步入正常运行轨道。为此要正确导向,必须针对职工思想出现的各种模糊认识和消极反映,采取多种形式反复宣传实行标准化管理的必要性,以澄清认识,形成共识,营造良好的实施氛围。工程项目全面标准化管理涉及面宽,内容广泛,如果没有重点泛泛而抓,往往难以奏效,必须在顾及全面的同时,坚持把对全局影响最大、尚属薄弱环节的管理标准作为重点落实。
3.2.2依据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在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标准化管理体系。
3.2.3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增强标准化管理的强制力。,以典型引路,做到每一年召开一次现场会,表彰先进,树立样板,交流经验,取长补短。指导和推动工程项目全面标准化管理在其他项目部的开展。在运作实施中,为使各项标准都能充分发挥效能,各项目部制定有贯彻标准化管理的激励与约束措施,把落实标准化管理与职工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基本原则和做法是严格按标准办事,奖惩分明。形成互相督促、互相监控、共同运行机制,使项目生产力要素的配置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
3.3.实施工程项目全面标准化管理的主要效果
3.3.1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改善管理状况;
增强管理实效;
提高管理素质。
3.3.2加快工程施工完成生产任务;
3.3.3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和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实施;
3.3.4强化施工队伍的全面建设;
3.3.5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4.结语
实行工程项目全面标准化管理,是推进施工企业管理创新的一种有效形式。创新是项目管理永恒的主题,企业的管理体系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不断改进和提高项目管理的水平,保持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才能推动公司运作的规范化,从而提升公司整体管理平台,更好地拓展业务,参与市场竞争。
关键词:标准化管理创新管理化性质工程项目
中图分类号:G35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企业管理基础
强化企业管理基础建设的必然要求,标准化工作是企业管理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一些工程项目亏损的重要原因,是管理基础工作薄弱所致。因此,实行工程项目全面标准化管理,是施工企业扭亏增盈的有效途径。推进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型管理转变的必然要求 纵观以往传统施工管理方法的弊端,无一不与管理无标准、不规范相关联。实施工程项目全面标准化管理,即是倡导应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推动项目管理趋向规范,促进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2.我国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2.1管理模式不合理
我国建筑企业经济效益不高,其主要原因是管理模式不合理,而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的管理模式是由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传承下来的,大型国有企业在这一点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具体表现为:以行政手段和硬性指令代替科学的管理方法,建筑企业按固定建制组织生产,违背了工程建设的客观规律,使建筑施工企业无法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优化配置生产要素,不可避免地造成资产利用率低下。
2.2 管理方法的落后
2.2.1工期制定方面
制定进度计划依靠以往积累的经验,“拍脑袋”定工期。编制方法只使用简单的横道图,而不使用先进的网络计划技术。
2.2.2人员素质方面
施工项目的直接作业人员普遍存在素质不高的現象。技术人员流动性非常大,难以进行统一的技术业务培训,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施工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因此有些技术方案难以实行,造成每个工程项目之间的质量差别非常大。
2.2.3控制方面
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控制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得比较少,尤其是前馈控制和日常控制没有落实到具体的应用上。量化的控制手段更是不多见,采用的控制方法随意性非常大。
2.3组织形式不科学
2.3.1管理上高度集权
地域性公司和各工程公司没有独立经营权,易导致决策不及时,难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同时也难以调动各分公司的积极性.
2.3.2组织机构的设计不合理
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适用于产品固定的生产制造型企业,对于市场变化快、产品具有单件性的建筑业是不适用的.
2.3.3部门设置不科学
一些建筑工程公司没有考虑新产品的开发和新事业的开拓而科学设置部门,工程公司中各部门多数按专业划分,每建设一个项目就要调动所有专业的工程公司,造成资源的浪费。
2.3.4用工制度不灵活
由于建筑行业具有生产能力的不均衡性,在任务不饱满的情况下,企业也要承担大量固定工的工资,加重企业负担。
2.3.5材料供应缺乏系统管理
在材料供应上突出的问题是不急需的材料被大量囤积,而急需的材料往往因为资金的原因不能及时进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大多数建筑公司的供应缺乏系统管理,材料计划和仓储计划没有纳入进度计划体系中,材料的进场时间、数量和使用部位落实得不具体。如钢材、水泥等大宗材料,往往采取大批量进货的方式,这样既占用大量资金和场地,还容易造成材料损失和二次倒运。而且,当工程进度和工期变化时,材料供应计划难以得到相应的调整,造成大量暂时不用的材料涌入现场。由于资金被大量占用,一旦后续资金出现困难,工程项目的建设将受到影响。
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企业赢得竞争胜利和保持优势的可靠保证。目前,我们的企业管理还过于粗放、松弛、缺乏科学管理,远远适应不了市场形势的发展要求,因而加强和创新企业管理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接下来所述是关于工程项目全面标准化管理创新:
3.1项目管理创新基本特征
3.1.1工程项目全面标准化管理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科学性 →创新性→系统性→实用性
科学性:工程项目全面标准化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式,其核心是制定标准,而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是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而形成的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创新性:工程项目全面标准化管理是对以往传统管理方式的一种扬弃和创新,突出制度标准管理,较好地克服了人治管理的随意性弊端。以全面标准化管理为切入点,即是对工程项目管理机制的一种探索、创新和有效结合;
系统性:工程项目全面标准化管理是按照系统工程的要求。根据项目管理的实际需要,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将项目管理规章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归类,形成一套与项目管理相适应的标准体系,从而使工程项目全过程各项工作的开展、各种管理的实施、各种技术规范的执行,全面纳入标准化管理的范畴;
实用性:工程项目全面标准化管理是依据项目实际制定各项标准,每项标准做到细节要求,既有原则性规定,又有具体性规定,同时还具备两大指标定性与定量。这样制定的标准,不仅仅是针对性与操作性能强,同时还便与考核。因而职工们心里都会有一个确切的标准去坚持落实,从而强有力的证明它的实用性。
3.2.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创新实施
3.2.1加强思想导向,营造良好的实施氛围 。一种新的管理方式的实施,须有强有力的思想和组织保证,才能步入正常运行轨道。为此要正确导向,必须针对职工思想出现的各种模糊认识和消极反映,采取多种形式反复宣传实行标准化管理的必要性,以澄清认识,形成共识,营造良好的实施氛围。工程项目全面标准化管理涉及面宽,内容广泛,如果没有重点泛泛而抓,往往难以奏效,必须在顾及全面的同时,坚持把对全局影响最大、尚属薄弱环节的管理标准作为重点落实。
3.2.2依据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在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标准化管理体系。
3.2.3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增强标准化管理的强制力。,以典型引路,做到每一年召开一次现场会,表彰先进,树立样板,交流经验,取长补短。指导和推动工程项目全面标准化管理在其他项目部的开展。在运作实施中,为使各项标准都能充分发挥效能,各项目部制定有贯彻标准化管理的激励与约束措施,把落实标准化管理与职工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基本原则和做法是严格按标准办事,奖惩分明。形成互相督促、互相监控、共同运行机制,使项目生产力要素的配置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
3.3.实施工程项目全面标准化管理的主要效果
3.3.1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改善管理状况;
增强管理实效;
提高管理素质。
3.3.2加快工程施工完成生产任务;
3.3.3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和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实施;
3.3.4强化施工队伍的全面建设;
3.3.5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4.结语
实行工程项目全面标准化管理,是推进施工企业管理创新的一种有效形式。创新是项目管理永恒的主题,企业的管理体系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不断改进和提高项目管理的水平,保持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才能推动公司运作的规范化,从而提升公司整体管理平台,更好地拓展业务,参与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