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卓越课堂”是指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发展、能力为重、以人为本、与时俱进,超出普通的课堂,是杰出的高效课堂,它突出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从本质上转变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建立了师生学习的共同体,彰显着多元、开放、包容的课堂教学文化,最大程度地优化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形成最优化的课堂形态,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育人质量。
关键词:反思;卓越;创新;课堂
“卓越课堂”突出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从本质上转变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建立了师生学习的共同体,彰显着多元、开放、包容的课堂教学文化,最大程度地优化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形成最优化的课堂形态,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育人质量。
一、真情流露的课堂
(一)真情传递给孩子
教师要善于营造情感交融的良好氛围,给学生以足够的心理安全感,让学生带着信心和勇气主动地投入到自主性的学习活动中去。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要和孩子更亲近,与他们一起分担生活中的苦与乐,获得孩子们的喜欢与信任。其次,充分挖掘课文中所蕴含的真挚感情,将作者之情化为自己之情,用自己之情感染学生之情,并将三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二)赏识与尊重孩子
希望别人赏识是人的本性,赏识能使人愉悦,激发人的潜能,使人开启心智,灵感涌动!“赏识”、“尊重”是教师示爱的一种有效方式。教师的口中要多几句赞美的话、表扬的词!教师还要舍得放下架子,走进学生的心灵,尊重学生的见解,“蹲下来和学生交流”。这样,课堂充满了“爱意”,教学才会由此变得轻松,教师才会游刃有余地教,学生才能自由自在地学;课堂充满了“爱意”,师生间才会尊重与理解,;课堂充满了“爱意”,教师才不会将目光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上,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体的存在。
二、互动生成的课堂
(一)彰显个性的互动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的任务不是告知学生问题的答案,让学生停留在理解课文的层面,而是激发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觉,去体验,去思考,去交往,使语文教学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彰显个性,透射出生命的活力。
(二)动态的生成
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中提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长性资源。”而这些生成性的资源是转瞬即逝,稍不留神就容易忽视的,要捕捉它,就必须学会倾听,在丰富而又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常会有许多预料不到的现象产生。面对这些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如何及时捕捉,让它成为教育教学的契机,而不成为夜空中一颗美丽的流星?这时,教师要善于倾听,善于发现学生问答中富有价值和意义的、充满童趣的世界,体验学生的情绪,组织好动态生成中的课堂教学。
三、回归生活的课堂
(一)让生活走进课堂
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对课本所记录的生活和自身的生活经历进行阐释。学生要在学习中体会生活的苦与乐,感受生活的悲与喜,从中获得生活的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从一定意义上说,学生的生活体验越丰富,他能感悟到的语文内涵也就越丰富。我们应当推开窗户,让语文课堂荡漾着生活的气息。
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这一单元,我就尝到了甜头。在这一单元,我让学生在生活中去搜集“字谜”、“歇后语”、 在生活中去寻找用错汉字的“笑话”、甚至是游戏表演等等,让他们在课堂上互相交流。在这里,没有了老师一本正经的讲解,没有了学生正襟危坐的沉闷,让笑话、谜语、歇后语、生活中的汉字笑话、游戏等等进入了学习,让生活走进了课堂。我们感受着孩子们张扬的个性和鲜活的思维,收获着孩子们多彩的想象和灵动的语言。
(二)让课堂回归生活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语文课堂相对于孩子丰富的生活世界,是渺小的。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读好生活这本“大书”,让他们在父母的带领下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让他们饱览更深邃的语文视野。如新课标倡导的低年级“生活识字”这一教学实验,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因此,教师因地制宜,要求孩子在大街上的商店标牌、电视上的广告用语、车厢里的宣传标语识字……这样生活中无时不刻都成了孩子们识字的天地。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我们的课堂就无处不在。
四、人文和谐的课堂
语文教学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者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学生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价值观和人生观。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只有我们不断地学习、实践、总结,我们的课堂才会源源不断地注入新鲜的“活水”,我们“卓越课堂”下的创新课堂才会让新课程改革更有高效和实效。
参考文献:
[1] 朱小蔓著: 《教育的问题与挑战》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版。发表于《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2] 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豆丁网:“教学相长,共达卓越”解读.
关键词:反思;卓越;创新;课堂
“卓越课堂”突出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从本质上转变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建立了师生学习的共同体,彰显着多元、开放、包容的课堂教学文化,最大程度地优化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形成最优化的课堂形态,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育人质量。
一、真情流露的课堂
(一)真情传递给孩子
教师要善于营造情感交融的良好氛围,给学生以足够的心理安全感,让学生带着信心和勇气主动地投入到自主性的学习活动中去。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要和孩子更亲近,与他们一起分担生活中的苦与乐,获得孩子们的喜欢与信任。其次,充分挖掘课文中所蕴含的真挚感情,将作者之情化为自己之情,用自己之情感染学生之情,并将三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二)赏识与尊重孩子
希望别人赏识是人的本性,赏识能使人愉悦,激发人的潜能,使人开启心智,灵感涌动!“赏识”、“尊重”是教师示爱的一种有效方式。教师的口中要多几句赞美的话、表扬的词!教师还要舍得放下架子,走进学生的心灵,尊重学生的见解,“蹲下来和学生交流”。这样,课堂充满了“爱意”,教学才会由此变得轻松,教师才会游刃有余地教,学生才能自由自在地学;课堂充满了“爱意”,师生间才会尊重与理解,;课堂充满了“爱意”,教师才不会将目光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上,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体的存在。
二、互动生成的课堂
(一)彰显个性的互动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的任务不是告知学生问题的答案,让学生停留在理解课文的层面,而是激发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觉,去体验,去思考,去交往,使语文教学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彰显个性,透射出生命的活力。
(二)动态的生成
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中提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长性资源。”而这些生成性的资源是转瞬即逝,稍不留神就容易忽视的,要捕捉它,就必须学会倾听,在丰富而又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常会有许多预料不到的现象产生。面对这些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如何及时捕捉,让它成为教育教学的契机,而不成为夜空中一颗美丽的流星?这时,教师要善于倾听,善于发现学生问答中富有价值和意义的、充满童趣的世界,体验学生的情绪,组织好动态生成中的课堂教学。
三、回归生活的课堂
(一)让生活走进课堂
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对课本所记录的生活和自身的生活经历进行阐释。学生要在学习中体会生活的苦与乐,感受生活的悲与喜,从中获得生活的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从一定意义上说,学生的生活体验越丰富,他能感悟到的语文内涵也就越丰富。我们应当推开窗户,让语文课堂荡漾着生活的气息。
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这一单元,我就尝到了甜头。在这一单元,我让学生在生活中去搜集“字谜”、“歇后语”、 在生活中去寻找用错汉字的“笑话”、甚至是游戏表演等等,让他们在课堂上互相交流。在这里,没有了老师一本正经的讲解,没有了学生正襟危坐的沉闷,让笑话、谜语、歇后语、生活中的汉字笑话、游戏等等进入了学习,让生活走进了课堂。我们感受着孩子们张扬的个性和鲜活的思维,收获着孩子们多彩的想象和灵动的语言。
(二)让课堂回归生活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语文课堂相对于孩子丰富的生活世界,是渺小的。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读好生活这本“大书”,让他们在父母的带领下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让他们饱览更深邃的语文视野。如新课标倡导的低年级“生活识字”这一教学实验,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因此,教师因地制宜,要求孩子在大街上的商店标牌、电视上的广告用语、车厢里的宣传标语识字……这样生活中无时不刻都成了孩子们识字的天地。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我们的课堂就无处不在。
四、人文和谐的课堂
语文教学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者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学生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价值观和人生观。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只有我们不断地学习、实践、总结,我们的课堂才会源源不断地注入新鲜的“活水”,我们“卓越课堂”下的创新课堂才会让新课程改革更有高效和实效。
参考文献:
[1] 朱小蔓著: 《教育的问题与挑战》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版。发表于《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2] 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豆丁网:“教学相长,共达卓越”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