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王进喜为代表的第一代石油人,为国分忧,为油而战,有条件要上,没条件也要上,以“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的夫无畏精神一举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以王启明为代表的第二代石油人,讲究科学,讲究办法,通过大庆油田的稳产,高产,使技术采油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而以秦文贵为代表的第三代打油人,则代表若当代的大学毕生扎跟基层,奋发作为,并在改革中锐意创新,不断进取,将中国的改革事业推向深入。
2009年9月1 4日,人民大会堂西大厅华灯绚丽气氛热烈,“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代表座谈会隆重举行。
下午3时,胡锦涛总书记迈步走进大厅全场响起阵阵掌声。总书记高兴地向代表们挥手致意向他们表示热烈的祝贺。
静静地站在代表们中间,秦文贵异常激动他不时扶下自己的眼镜,仔细检查获奖锦带是不是戴歪了……秦文贵告诉记者当总书记向他走来并和他握手时他有些紧张。
四天后中石油总部大厦20层,秦文贵正在办公室里阅读着技术材料。这时,一个陌生电话打了进来。
打电话的是青海《西海都市报》的记者张晓娟。“不知道他会不会接受采访,感觉自己有点冒失。”张晓娟说。
自从当选了“双百”人物,接受采访已成了秦文贵生活内容的一部分,他却总是对采访能推就推。
“听说我们是青海的媒体后,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了采访,告诉我们‘再怎么忙也要和家乡人说说话’。”张晓娟说。
谈到自己获得的一系列荣誉,秦文贵感慨地说,如果当时没被组织发现和宣传,很有可能还在花土沟的钻井队继续工作呢。获得荣誉,对我是鞭策,也是压力。作报告、搞宣传,这都不是我擅长的。我还是喜欢做自己的专业工作。
您现在还怀念在柴达木的那段岁月吗?
“那种‘仰天大笑出门去的’情怀一辈子也忘不了呀!”提起当年的油田岁月,秦文贵仍激动不已。
北京柴达木相距千里分隔8年秦文贵说,自己的内心从未离开过那片青春燃烧的土地,自己的所有荣誉与成功,也都是从那里起步。
那天,他正在田里埋头干活。班主任匆匆走过来,在地头冲他大喊:“文贵,别干了!你小子考上大学了!”
考上大学
秦文贵从未想过能上大学。
“我一个农村孩子说实在话小时候连饭都吃不饱上大学想都不敢想。我们家虽然(阶级)成分不高,但保送上大学根本不可能。”他双手摆道出了那个年代掌握自身命运的无力。
转折点在1978年。
那年秦文贵被挑中做班干部。学校那时正盖教室他作为班干部整天忙着带同学东村买木头西村买砖头,拉回去修地盖教室。
那是
个雪花飞舞的初冬秦文贵正在工地上忙活,老师匆匆走过来说:“哎,文贵,别干了!高考恢复了,大家都推荐你去考试,赶紧复习去吧!
秦文贵亦惊亦喜。复习什么呢?此时,他刚上高二,没有备考课本,老师也都是中专毕业的工农兵学员,教不了什么。“无习可复”的秦文贵只好在家支了个桌子自学。此时,距高考不过20天。
对于秦文贵,那是段高兴又紧张还忐忑不安的日子。恢复中断了11年的高考,到底该怎么考,考什么,谁都没谱。
有一道考题是:y=f(x),这个等式是什么?我看那个式子就想,可能这两个有变化关系。后来问老师,他说:你这个答对了。“历时30余年,秦文贵仍能清晰记得改变自身命运的那些考题。
一个月后的晌午,成为了秦文贵生难忘的时刻。那天,他正在田里埋头干活班主任匆匆走过来,在地头冲他大喊:“文贵,别干了!你小子考上大学了!”一身泥土头戴草帽的秦文贵一下愣在了那里,不断地自言自语:我考上大学了?”
秦文贵考上的是华东石油学院,当时中国仅有的几所石油院校之一,不久他吃上了每月43斤的商品粮,人生也由此步入了前所未有的新阶段。
“高考,上大学!”是那个年代最令人激动的事情。据记载1978年全国共有570万青年走入高考考场,最终录取人数27万录取率仅有4.7%。对众多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来说,这是一场迟来的考试,而秦文贵则幸运般地提前了。
“关闭了11年之久的大学校门开始重启以最公平公正的考试来选拔人才我能赶上真是太幸运不过了!”秦文贵感叹,“转折”,“拐点”和“幸运 ”也成了他谈及那场高考用得最多的三个词。
如果没有恢复高考,你会做什么?
“能过上老婆孩子热炕头,一亩地来两头牛的生活就不错了。秦文贵的回答异常干脆。
“‘文革’期间去的大学生更惨!北油(北京石油学院)有个班到了油田,直接—二三报数。报一的,去农场种地,报二的到食堂做饭,报三的去养猪。”
油田岁月
1982年,秦文贵大学毕业。
人生的十字口上,秦文贵却不知道自己将要去哪儿,当时的高校毕业生采取“统包统分”模式,由国家包下来分配工作负责到底。不久他得知,自己将要去遠隔千里的青海油田。
“油田没有好地方,学钻井的就得呆在野外,分到哪儿都差不多。从个人感情看,谁都想在离家近的,可是既然学了这专业了,就得听国家安排。回忆往昔,秦文贵如是说。
除此之外一个月92块钱的工资也让他怦然心动,这在那时不是个小数农村出身的秦文贵深知这笔钱对农村家庭的意义。
去油田前,还发生了个小插曲。临行前,秦文贵的老父亲说买本地图,看看他要去的油田(位于柴达木的花土沟)在哪里。找了几遍都没能找到,老人家郑重地对他说:“不管到哪里,去了就要对得起国家。”
地图上都找不到的花土沟是个什么样子?
秦文贵同班同学,同事,青海油田副总工程师江鲁生这样对记者说:用现代广告语来形容,你想到月球上去观光吗?你想了解月球的荒凉吗?请到柴达木来。”
青海油田所在的柴达木盆地是个既穷又富的地方。穷在环境艰苦,经济发展落后,“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同时,柴达木又蕴藏着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被称为中国西部的“聚宝盆”。
经过6个昼夜的跋涉秦文贵走进了令他无限退想的柴达木。这个“聚宝盆迎接他的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先是坐三天火车又坐了三天汽车,秦文贵懵懵懂懂走下班车已经晚上11点多了。什么都看不到,有的只是打得脸颊生疼的漫漫黄沙。
油田只有几间低矮破旧的泥坯房,工人在荒滩上挖个坑,上面用钢管和木棍一棚,扪上毛毡,再铺上沙子就是个家了,俗称“地窝子”。刚来时,秦文贵经常被从“地窝子”钻出来的人训斥和埋怨,因为他一不小心就踩到人家“房顶”了。
初来乍到,钻井队长让他从最小的事儿做起——扫钻台、擦机器,收工具打吊钳……白天忙了一天,晚上却睡不着觉,还总流鼻血。别人告诉他,这叫高原反应。
“大学毕业却去干杂活,有没有落 差?。”
“‘文革’期间去的大学生更惨!北油(北京石油学院)有个班到了油田,直接二三报数。报一的,去农场种地,报二的到食堂做饭,报三的去养猪。”秦文贵笑着说,“我们去了之后,国家搞正规建设,重用知识,重用人才。能直接去钻井台干这些杂活,已经很好了!”
秦文贵到柴达木的第一关是爬上45米高的钻井架。
“当时越爬越高,越高风越大,风就在耳边呼呼地响,时刻就担心着,我可别像断线的风筝让风给吹跑了。”秦文贵回忆说。从井架下来后,工友们向他竖起了大拇指,秦文贵却还惊魂未定。
重晶石粉是制伏井喷的主要材料,但是要靠肩膀扛到井上。油田高价雇来的民工刚扛了两袋石粉,就不干了,卷起铺盖往戈壁里跑。钻工们追上去,这些甘肃山丹来的民工说:“我们那儿驴子也不干這活儿。”秦文贵就只能和师傅们一起扛。三个月下来,他们硬是扛了一万多吨的重晶石粉,相当于200辆解放卡车的运量。
“真正的石油人,还得耐得住寂寞。”秦文贵告诉记者,“井队都在荒山野外离基地近的几十公里,远的几百公里。天天就是这些人,熟到什么程度呢?一看对方眼神就知道要说什么话。”
荒凉的环境创造寂寞,也造就了绝好的学习环境。
“我大学毕业把教科书都带到了油田,图书馆有些不要的书也都买来带了过去。我们钻井指挥部技术科订的外文杂志没人看,我就自己去看。”秦文贵说。
他还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凌晨四点多钟,秦文贵怎么也睡不着就从床上爬起来,在桌上摊开资料,可钢笔冻得写不出水,吸水管成了冰棒。秦文贵用手捂,用口气哈,折腾了20多分钟钢笔下水了手却冻僵了。第二天,领导找他谈语说有人说他老是
个人在那里叽哩咕噜的,不合群脱离集体。秦文贵哭笑不得。
那时的秦文贵也曾想过逃离。
1983年的年三十,秦文贵下夜班后搭便车到花土沟基地买了些年货,准备在钻井队过第一个春节。当天下午,秦文贵从基地搭车到通往钻井队的路口下车想再搭个去自己井队的便车,然而,却死活等不来
辆车。天黑了,风也刮得更大了,他只好在夜幕里背着年货徒步行走在通往并队的戈壁滩上。走到半夜,秦文贵哭了
这哪是人呆的地方啊
环境那么艰苦,为什么不一走了之?
秦文贵下子激动起来,“我们钻井队的指导员叫李忠祥在搬迁安装(作业)时不小心(从架子上)掉了下来,摔了一跤。当时,大家想摔一跤可能没啥事他接着坚持了个星期把整个设备都安装好了,回到基地到医院去检查,检查,医院大夫说你四根肋骨都摔断了你都不知道啊!”
“我们有个副司钻叫金淑君,在钻井上搞技术试验的时候,结果烧碱块把管子给堵了。他就挽起袖子,用手一块一块地把烧碱块掏出来。结果,烧碱块掏出来了,他的手也被烧碱烧烂了。”
“在柴达木,任何植物都难以生存唯有骆驼刺可以,它们把根须牢牢扎在任何可能扎下的地方,吸取养分,然后挺一身傲骨,蔑视寒风黄沙。它们没一点虚华,却是大漠戈壁中最有实用价值的植物,秦文贵就是这样棵踏踏实实扎根油田的骆驼刺。曾经采访过秦文贵的记者张建伟说。
一个中石油高层官员对赴加拿大留学人员们说:“你们要珍惜这个机会,中国一万个农民才能养活你们一个留学生!”
留学生涯
1992年2月,波涛万顷的太平洋上一架客机正飞往加拿大秦文贵就在这架客机上。他是去留学的。
秦文贵能有这个机会,还要追溯得更早些。
1978年6月23日,邓小平在听取汇报时指出“我赞成留学生的数量增大,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自此拉开了中国大规模派遣留学人员的序幕。
到了1992年,中国进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并确立了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方针。中石油正是这一年首次选派人员参加中加人才开发培训项目。在送行会上一个中石油高层官员对赴加拿大留学人员们说:“你们要珍惜这个机会,中国万个农民才能养活你们个留学生!”
临行前,秦文贵还来到了冷湖烈士陵园这里长眠着柴达木油田的开拓者包括他尊敬的师傅迟文政。秦文贵用白方巾包了把沙土。有人说,倘若你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害怕水土不服带上
把家乡的土,它会在你生病的时候救助你的生命。当然还有说不清的种复杂情感,只想让这把带着油香的沙土陪我去远行。
客机降落舱门打开一切都是陌生的……
“从来没见过那么好的环境。树都剪得有模有样的,跟咱们国内显然不是一个档次。”秦文贵至今仍对加拿大的环境赞赏不已,然而,真正吸引他的却不是迷人的异国风情,而是先进的现代化技术。
“他们的设备相对的要比我们的好一些。我们当时用的设备除了进口苏联和罗马尼亚的,就是自己产的相对破烂一些。他们的设备尽管用的时间很长但管理得很好,自动化的设备也多一些。这些都深深吸引着秦文贵,”总觉得切都很新鲜学也学不够。
技术之外更让秦文贵惊奇也更痴迷的是他们的实用主义发展理念。
我有一次跟管安全的副总到油田看到
个钻井队还在用很原始的一些设备,就问你们有先进的设备为啥不用呢?那个副总说:那家业主是个小公司,用那些设备成本太高,用不起,只能实事求是,一步步发展,“这对秦文贵震动很大,”并不是越先进越好,要注重实用性
味追求昂贵的设备只会得不偿失。
埋头学习的秦文贵也在时时关注着祖国的发展变化。
一到加拿大他就听到邓小平南巡的新闻。那些日子里,中国人碰到一块,谈得最热火朝天的话题也是南巡。只要有点空闲,秦文贵就到当地的图书馆去阅读有关邓小平南巡的新闻,他感觉祖国正在掀起改革开放的第二次浪潮
我注意到,邓小平南巡时视察的都是科技企业。他讲得最多的话就是要发展科技事业,这对我太重要了!我正在学世界上最先进的石油科学技术,只要我回国,将大有作为。有人说我经过了多少激烈的思想斗争才选择回国,那不是真实的。思想斗争有,但没多激烈。
秦文贵说的是他在加拿大面临的一次特殊考验。
在卡尔加里大学,格力克教授很快注意到这个来自中国的学生。他发现这个学生听课总不停地记笔记,作业也总是最认真的。教授想,这个来自中国的学生只会死记硬背吗?那天,教授终于看到了秦文贵用英文写的学术报告。第二天,他抱着一堆复印“文件”走进了课堂:都是秦文贵的学术报告,教授给每一个同学复印一份,作为其他同学学习的范本。
在阿凯塔钻井公司,董事长哈拉乌卡先生也很快注意到这个来自中国的学生,他听钻井队长说过,这个来实习的中国人总是带着个小本子,对什么都打破砂锅问到底,然后记在本子上。
1993年4月,经过13个月的学习和实习生活秦文贵和一同留学的同事都要写作能够代表自己学习和实习最高水平的毕业论文。秦文贵把他的论文交给自己的导师也是公司的副总经理格里克征求意见,没想到导师看完之后直接交给了哈拉乌卡先生。
那天下午,哈拉乌卡让秘书把秦文贵叫进了他的办公室。秦文贵一眼就看到自己的论文正摆在办公桌上。在这篇不足一万字的论文中,他不仅论及这家钻井公司的经验更重点论述了钻井工程方面的四大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正是这一点使迈克感到震惊,秦文贵在加拿大学习和实践的时间如此之短,竟能有如此敏锐的见识董事长觉得这简直不可思议。
哈拉乌卡没有拐弯抹角,他直接向秦文贵抛出了橄榄枝:“秦,你看出来了我公司要有大的发展,我特别需要你这样的专业人才。”
秦文贵没有接受。
哈拉乌卡仍然不死心,他又让格力克教授去劝秦文贵。格力克不等他说点什么,就把起草好的合同拿了出来,开始的时候,月薪不很高,只有3600加元但你可以把妻子和孩子都接过来定居。公司可以负责提供必要的协助。
秦文贵说:“教授,谢谢你,但我不能留下来。”
格力克教授沉默了一下,说:“秦,按照我们的习惯,对一个人的决定,不必问为什么。但你能否允许我破例问一句为什么?”
为什么?千言万语涌上心头。秦文贵觉得还真不好回答。
如果说秦文贵一点没受到这种舒舒服服的物质生活诱惑,那是不真实的。在学习之余,秦文贵去定居加拿大的侨胞家中做过客。他们仅仅早来了几年,就住上了别墅,开上了小轿车生活非常富裕。他们都劝秦文贵说:“你有专业技术知识,你比我们强。你只要留在加拿大过不了多久,你的日子会比我们过得还好!”
秦文贵当然知道,他留在加拿大的物质生活会比国内好得多。但他的生活中,不仅仅需要物质,还需要精神需要一种信仰,而后者只有祖国能够给予他,这几乎是“科学家是无国界的,但科学家却有祖国”这句话最好的注脚。
离开加拿大之前,格力克教授再次见到了秦文贵。他说:“秦,从你身上,我已经能看到你所在油田的希望,还有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前景。我祝福你,中国人!”
2009年9月1 4日,人民大会堂西大厅华灯绚丽气氛热烈,“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代表座谈会隆重举行。
下午3时,胡锦涛总书记迈步走进大厅全场响起阵阵掌声。总书记高兴地向代表们挥手致意向他们表示热烈的祝贺。
静静地站在代表们中间,秦文贵异常激动他不时扶下自己的眼镜,仔细检查获奖锦带是不是戴歪了……秦文贵告诉记者当总书记向他走来并和他握手时他有些紧张。
四天后中石油总部大厦20层,秦文贵正在办公室里阅读着技术材料。这时,一个陌生电话打了进来。
打电话的是青海《西海都市报》的记者张晓娟。“不知道他会不会接受采访,感觉自己有点冒失。”张晓娟说。
自从当选了“双百”人物,接受采访已成了秦文贵生活内容的一部分,他却总是对采访能推就推。
“听说我们是青海的媒体后,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了采访,告诉我们‘再怎么忙也要和家乡人说说话’。”张晓娟说。
谈到自己获得的一系列荣誉,秦文贵感慨地说,如果当时没被组织发现和宣传,很有可能还在花土沟的钻井队继续工作呢。获得荣誉,对我是鞭策,也是压力。作报告、搞宣传,这都不是我擅长的。我还是喜欢做自己的专业工作。
您现在还怀念在柴达木的那段岁月吗?
“那种‘仰天大笑出门去的’情怀一辈子也忘不了呀!”提起当年的油田岁月,秦文贵仍激动不已。
北京柴达木相距千里分隔8年秦文贵说,自己的内心从未离开过那片青春燃烧的土地,自己的所有荣誉与成功,也都是从那里起步。
那天,他正在田里埋头干活。班主任匆匆走过来,在地头冲他大喊:“文贵,别干了!你小子考上大学了!”
考上大学
秦文贵从未想过能上大学。
“我一个农村孩子说实在话小时候连饭都吃不饱上大学想都不敢想。我们家虽然(阶级)成分不高,但保送上大学根本不可能。”他双手摆道出了那个年代掌握自身命运的无力。
转折点在1978年。
那年秦文贵被挑中做班干部。学校那时正盖教室他作为班干部整天忙着带同学东村买木头西村买砖头,拉回去修地盖教室。
那是
个雪花飞舞的初冬秦文贵正在工地上忙活,老师匆匆走过来说:“哎,文贵,别干了!高考恢复了,大家都推荐你去考试,赶紧复习去吧!
秦文贵亦惊亦喜。复习什么呢?此时,他刚上高二,没有备考课本,老师也都是中专毕业的工农兵学员,教不了什么。“无习可复”的秦文贵只好在家支了个桌子自学。此时,距高考不过20天。
对于秦文贵,那是段高兴又紧张还忐忑不安的日子。恢复中断了11年的高考,到底该怎么考,考什么,谁都没谱。
有一道考题是:y=f(x),这个等式是什么?我看那个式子就想,可能这两个有变化关系。后来问老师,他说:你这个答对了。“历时30余年,秦文贵仍能清晰记得改变自身命运的那些考题。
一个月后的晌午,成为了秦文贵生难忘的时刻。那天,他正在田里埋头干活班主任匆匆走过来,在地头冲他大喊:“文贵,别干了!你小子考上大学了!”一身泥土头戴草帽的秦文贵一下愣在了那里,不断地自言自语:我考上大学了?”
秦文贵考上的是华东石油学院,当时中国仅有的几所石油院校之一,不久他吃上了每月43斤的商品粮,人生也由此步入了前所未有的新阶段。
“高考,上大学!”是那个年代最令人激动的事情。据记载1978年全国共有570万青年走入高考考场,最终录取人数27万录取率仅有4.7%。对众多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来说,这是一场迟来的考试,而秦文贵则幸运般地提前了。
“关闭了11年之久的大学校门开始重启以最公平公正的考试来选拔人才我能赶上真是太幸运不过了!”秦文贵感叹,“转折”,“拐点”和“幸运 ”也成了他谈及那场高考用得最多的三个词。
如果没有恢复高考,你会做什么?
“能过上老婆孩子热炕头,一亩地来两头牛的生活就不错了。秦文贵的回答异常干脆。
“‘文革’期间去的大学生更惨!北油(北京石油学院)有个班到了油田,直接—二三报数。报一的,去农场种地,报二的到食堂做饭,报三的去养猪。”
油田岁月
1982年,秦文贵大学毕业。
人生的十字口上,秦文贵却不知道自己将要去哪儿,当时的高校毕业生采取“统包统分”模式,由国家包下来分配工作负责到底。不久他得知,自己将要去遠隔千里的青海油田。
“油田没有好地方,学钻井的就得呆在野外,分到哪儿都差不多。从个人感情看,谁都想在离家近的,可是既然学了这专业了,就得听国家安排。回忆往昔,秦文贵如是说。
除此之外一个月92块钱的工资也让他怦然心动,这在那时不是个小数农村出身的秦文贵深知这笔钱对农村家庭的意义。
去油田前,还发生了个小插曲。临行前,秦文贵的老父亲说买本地图,看看他要去的油田(位于柴达木的花土沟)在哪里。找了几遍都没能找到,老人家郑重地对他说:“不管到哪里,去了就要对得起国家。”
地图上都找不到的花土沟是个什么样子?
秦文贵同班同学,同事,青海油田副总工程师江鲁生这样对记者说:用现代广告语来形容,你想到月球上去观光吗?你想了解月球的荒凉吗?请到柴达木来。”
青海油田所在的柴达木盆地是个既穷又富的地方。穷在环境艰苦,经济发展落后,“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同时,柴达木又蕴藏着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被称为中国西部的“聚宝盆”。
经过6个昼夜的跋涉秦文贵走进了令他无限退想的柴达木。这个“聚宝盆迎接他的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先是坐三天火车又坐了三天汽车,秦文贵懵懵懂懂走下班车已经晚上11点多了。什么都看不到,有的只是打得脸颊生疼的漫漫黄沙。
油田只有几间低矮破旧的泥坯房,工人在荒滩上挖个坑,上面用钢管和木棍一棚,扪上毛毡,再铺上沙子就是个家了,俗称“地窝子”。刚来时,秦文贵经常被从“地窝子”钻出来的人训斥和埋怨,因为他一不小心就踩到人家“房顶”了。
初来乍到,钻井队长让他从最小的事儿做起——扫钻台、擦机器,收工具打吊钳……白天忙了一天,晚上却睡不着觉,还总流鼻血。别人告诉他,这叫高原反应。
“大学毕业却去干杂活,有没有落 差?。”
“‘文革’期间去的大学生更惨!北油(北京石油学院)有个班到了油田,直接二三报数。报一的,去农场种地,报二的到食堂做饭,报三的去养猪。”秦文贵笑着说,“我们去了之后,国家搞正规建设,重用知识,重用人才。能直接去钻井台干这些杂活,已经很好了!”
秦文贵到柴达木的第一关是爬上45米高的钻井架。
“当时越爬越高,越高风越大,风就在耳边呼呼地响,时刻就担心着,我可别像断线的风筝让风给吹跑了。”秦文贵回忆说。从井架下来后,工友们向他竖起了大拇指,秦文贵却还惊魂未定。
重晶石粉是制伏井喷的主要材料,但是要靠肩膀扛到井上。油田高价雇来的民工刚扛了两袋石粉,就不干了,卷起铺盖往戈壁里跑。钻工们追上去,这些甘肃山丹来的民工说:“我们那儿驴子也不干這活儿。”秦文贵就只能和师傅们一起扛。三个月下来,他们硬是扛了一万多吨的重晶石粉,相当于200辆解放卡车的运量。
“真正的石油人,还得耐得住寂寞。”秦文贵告诉记者,“井队都在荒山野外离基地近的几十公里,远的几百公里。天天就是这些人,熟到什么程度呢?一看对方眼神就知道要说什么话。”
荒凉的环境创造寂寞,也造就了绝好的学习环境。
“我大学毕业把教科书都带到了油田,图书馆有些不要的书也都买来带了过去。我们钻井指挥部技术科订的外文杂志没人看,我就自己去看。”秦文贵说。
他还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凌晨四点多钟,秦文贵怎么也睡不着就从床上爬起来,在桌上摊开资料,可钢笔冻得写不出水,吸水管成了冰棒。秦文贵用手捂,用口气哈,折腾了20多分钟钢笔下水了手却冻僵了。第二天,领导找他谈语说有人说他老是
个人在那里叽哩咕噜的,不合群脱离集体。秦文贵哭笑不得。
那时的秦文贵也曾想过逃离。
1983年的年三十,秦文贵下夜班后搭便车到花土沟基地买了些年货,准备在钻井队过第一个春节。当天下午,秦文贵从基地搭车到通往钻井队的路口下车想再搭个去自己井队的便车,然而,却死活等不来
辆车。天黑了,风也刮得更大了,他只好在夜幕里背着年货徒步行走在通往并队的戈壁滩上。走到半夜,秦文贵哭了
这哪是人呆的地方啊
环境那么艰苦,为什么不一走了之?
秦文贵下子激动起来,“我们钻井队的指导员叫李忠祥在搬迁安装(作业)时不小心(从架子上)掉了下来,摔了一跤。当时,大家想摔一跤可能没啥事他接着坚持了个星期把整个设备都安装好了,回到基地到医院去检查,检查,医院大夫说你四根肋骨都摔断了你都不知道啊!”
“我们有个副司钻叫金淑君,在钻井上搞技术试验的时候,结果烧碱块把管子给堵了。他就挽起袖子,用手一块一块地把烧碱块掏出来。结果,烧碱块掏出来了,他的手也被烧碱烧烂了。”
“在柴达木,任何植物都难以生存唯有骆驼刺可以,它们把根须牢牢扎在任何可能扎下的地方,吸取养分,然后挺一身傲骨,蔑视寒风黄沙。它们没一点虚华,却是大漠戈壁中最有实用价值的植物,秦文贵就是这样棵踏踏实实扎根油田的骆驼刺。曾经采访过秦文贵的记者张建伟说。
一个中石油高层官员对赴加拿大留学人员们说:“你们要珍惜这个机会,中国一万个农民才能养活你们一个留学生!”
留学生涯
1992年2月,波涛万顷的太平洋上一架客机正飞往加拿大秦文贵就在这架客机上。他是去留学的。
秦文贵能有这个机会,还要追溯得更早些。
1978年6月23日,邓小平在听取汇报时指出“我赞成留学生的数量增大,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自此拉开了中国大规模派遣留学人员的序幕。
到了1992年,中国进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并确立了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方针。中石油正是这一年首次选派人员参加中加人才开发培训项目。在送行会上一个中石油高层官员对赴加拿大留学人员们说:“你们要珍惜这个机会,中国万个农民才能养活你们个留学生!”
临行前,秦文贵还来到了冷湖烈士陵园这里长眠着柴达木油田的开拓者包括他尊敬的师傅迟文政。秦文贵用白方巾包了把沙土。有人说,倘若你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害怕水土不服带上
把家乡的土,它会在你生病的时候救助你的生命。当然还有说不清的种复杂情感,只想让这把带着油香的沙土陪我去远行。
客机降落舱门打开一切都是陌生的……
“从来没见过那么好的环境。树都剪得有模有样的,跟咱们国内显然不是一个档次。”秦文贵至今仍对加拿大的环境赞赏不已,然而,真正吸引他的却不是迷人的异国风情,而是先进的现代化技术。
“他们的设备相对的要比我们的好一些。我们当时用的设备除了进口苏联和罗马尼亚的,就是自己产的相对破烂一些。他们的设备尽管用的时间很长但管理得很好,自动化的设备也多一些。这些都深深吸引着秦文贵,”总觉得切都很新鲜学也学不够。
技术之外更让秦文贵惊奇也更痴迷的是他们的实用主义发展理念。
我有一次跟管安全的副总到油田看到
个钻井队还在用很原始的一些设备,就问你们有先进的设备为啥不用呢?那个副总说:那家业主是个小公司,用那些设备成本太高,用不起,只能实事求是,一步步发展,“这对秦文贵震动很大,”并不是越先进越好,要注重实用性
味追求昂贵的设备只会得不偿失。
埋头学习的秦文贵也在时时关注着祖国的发展变化。
一到加拿大他就听到邓小平南巡的新闻。那些日子里,中国人碰到一块,谈得最热火朝天的话题也是南巡。只要有点空闲,秦文贵就到当地的图书馆去阅读有关邓小平南巡的新闻,他感觉祖国正在掀起改革开放的第二次浪潮
我注意到,邓小平南巡时视察的都是科技企业。他讲得最多的话就是要发展科技事业,这对我太重要了!我正在学世界上最先进的石油科学技术,只要我回国,将大有作为。有人说我经过了多少激烈的思想斗争才选择回国,那不是真实的。思想斗争有,但没多激烈。
秦文贵说的是他在加拿大面临的一次特殊考验。
在卡尔加里大学,格力克教授很快注意到这个来自中国的学生。他发现这个学生听课总不停地记笔记,作业也总是最认真的。教授想,这个来自中国的学生只会死记硬背吗?那天,教授终于看到了秦文贵用英文写的学术报告。第二天,他抱着一堆复印“文件”走进了课堂:都是秦文贵的学术报告,教授给每一个同学复印一份,作为其他同学学习的范本。
在阿凯塔钻井公司,董事长哈拉乌卡先生也很快注意到这个来自中国的学生,他听钻井队长说过,这个来实习的中国人总是带着个小本子,对什么都打破砂锅问到底,然后记在本子上。
1993年4月,经过13个月的学习和实习生活秦文贵和一同留学的同事都要写作能够代表自己学习和实习最高水平的毕业论文。秦文贵把他的论文交给自己的导师也是公司的副总经理格里克征求意见,没想到导师看完之后直接交给了哈拉乌卡先生。
那天下午,哈拉乌卡让秘书把秦文贵叫进了他的办公室。秦文贵一眼就看到自己的论文正摆在办公桌上。在这篇不足一万字的论文中,他不仅论及这家钻井公司的经验更重点论述了钻井工程方面的四大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正是这一点使迈克感到震惊,秦文贵在加拿大学习和实践的时间如此之短,竟能有如此敏锐的见识董事长觉得这简直不可思议。
哈拉乌卡没有拐弯抹角,他直接向秦文贵抛出了橄榄枝:“秦,你看出来了我公司要有大的发展,我特别需要你这样的专业人才。”
秦文贵没有接受。
哈拉乌卡仍然不死心,他又让格力克教授去劝秦文贵。格力克不等他说点什么,就把起草好的合同拿了出来,开始的时候,月薪不很高,只有3600加元但你可以把妻子和孩子都接过来定居。公司可以负责提供必要的协助。
秦文贵说:“教授,谢谢你,但我不能留下来。”
格力克教授沉默了一下,说:“秦,按照我们的习惯,对一个人的决定,不必问为什么。但你能否允许我破例问一句为什么?”
为什么?千言万语涌上心头。秦文贵觉得还真不好回答。
如果说秦文贵一点没受到这种舒舒服服的物质生活诱惑,那是不真实的。在学习之余,秦文贵去定居加拿大的侨胞家中做过客。他们仅仅早来了几年,就住上了别墅,开上了小轿车生活非常富裕。他们都劝秦文贵说:“你有专业技术知识,你比我们强。你只要留在加拿大过不了多久,你的日子会比我们过得还好!”
秦文贵当然知道,他留在加拿大的物质生活会比国内好得多。但他的生活中,不仅仅需要物质,还需要精神需要一种信仰,而后者只有祖国能够给予他,这几乎是“科学家是无国界的,但科学家却有祖国”这句话最好的注脚。
离开加拿大之前,格力克教授再次见到了秦文贵。他说:“秦,从你身上,我已经能看到你所在油田的希望,还有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前景。我祝福你,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