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服务海西科学发展

来源 :海峡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ku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决策和管理的理念、能力、方式和水平,也对全民的科学素质产生较大的影响和重要的示范作用。因此,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才能更好地推动全民科学素质的全面提升,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海西建设,才能为推动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提升科学素质科学发展
  
  
  2010年,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成功实施,福建省也相应进行了福建省公民科学素养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水平虽然有提高,但仍只相当于日本、加拿大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随着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提出,公众对科普需求大幅增加,提升公众科学素质的任务更加艰巨。国家科普能力表现为一个国家向公众提供科普产品和服务的综合实力。主要包括科普创作、科技传播渠道、科学教育体系、科普工作社会组织网络、科普人才队伍以及政府科普工作宏观管理等方面。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是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保障。
  众所周知,一方面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决策和管理的理念、能力、方式和水平,进而影响着国家、地区、部门或一个单位的发展;另一方面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也对全民的科学素质产生较大的影响和重要的示范作用。我们只有建设一支具有较高科学素质的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队伍,才能更好地推动全民科学素质的全面提升,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海西建设,才能为推动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科学发展的重大意义
  科学素养是运用科学知识,确定问题和作出具有证据的结论,以便对自然世界和通过人类活动对自然世界的改变进行理解和作出决定的能力。美国学者米勒认为,公众科学素养由相互关联的三部分组成: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对社会的作用。具体来说就是,具有足够的可以阅读报刊上各种不同科学观点的词汇量和理解科学技术术语的能力,理解科学探究过程的能力,关于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和工作所产生的影响的认识能力。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测度:公民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崇尚科学精神的程度。一个被调查者只有同时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测度,才被认定为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
  在科学技术正日益深刻影响我们生活的今天,一个人的科学素养的高低,绝不是无关紧要的,已经开始影响到一个现代社会中的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在不断影响和改变国民的价值观和对许多问题的看法。未来各级政府的任何与科学技术有关的政策都要在公众理解基础上才能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和公开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今后需要有效地借鉴科学技术知识才能得以解决的公共政策问题越来越多,科学技术决策的民主化进程与公众科学素养水平的提高的进度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从这一意义上说,这项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公众科学素养的量化数据。卡尔·萨根说过:“科学方法似乎毫无趣味、很难理解,但是它比科学上的发现要重要得多。”
  国际科普理论学者认为,科学方法是科学素养中最重要的内容,公众理解科学,最重要的就是要理解科学方法并应用这些科学方法解决自己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问题。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可以使我国从人口大国转化为人力资本强国,增强国家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对于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倘若公民科学素质不高,会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发展,甚至威胁到社会的稳定。不具备基本科学理性的公众,遇到类似情况很难有自我处置能力;不具备基本科学理性的社会,将是一个不和谐的社会。可见,普及科学常识,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处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国家来说,显得多么迫切和重要。
  2福建省公民科学素质状况
  2010年,经国家统计局批准,中国科协开展了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抽样调查。根据中国科协的统一部署,福建省科协开展了福建省第二次公民科学素养抽样调查(2004年开展了第一次调查)。
  此次调查采取抽样问卷入户调查形式,从“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崇尚科学精神”等3个方面3级39项指标体系定量测度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问卷由中国科协相关课题组统一设计,包括3项一级指标、13项二级指标、39项三级指标。此次调查在全省抽取样本2120份,调查对象涉及全省18岁至69岁的公民,涵盖全省9个设区市、22个县(市、区)、123个居委会、89个村委会。
  问卷经回收、整理、汇总后由中国科协课题组对福建省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得出,2010年福建省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达到了4.4%,高于全国平均的3.27%,比2004年的2.29%提高了2.11个百分点。
  调查结果分析表明,“十一五”期间,在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大力推动下,福建省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稳步提升,不同性别公民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差异缩小;城镇劳动者和农民的科学素养水平提升速度较快;电视和报纸等传统媒体仍是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公民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媒体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明显攀升;利用科普设施及参加科普活动的公民比例有所提高,科技馆、科普画廊或科普宣传栏、图书阅览室或公共图书馆、动物园、水族馆、植物园、科技示范点或科普活动站、工农业生产园区是福建省公民接触较多的科普场所;群众参与科普活动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大型群众性科普活动(如全国科普日、科技周、科技下乡等)的影响力越来越广,对群众的吸引力越来越强;公民对科技的理性支持态度和参与科技事务意识仍保持较高水平。
  3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
  2006年3月,根据中共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务院制定并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对今后15年全面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其具体方针是“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
  政府推动:各级政府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工作,加强领导。各级政府将《科学素质纲要》纳入有关规划计划,制定政策法规,加大公共投入,推动《科学素质纲要》的实施。社会各界各负其责,加强协作。
  全民参与:公民是科学素质建设的参与主体和受益者,要充分调动全体公民参与实施《科学素质纲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
  提升素质: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是《科学素质纲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实施《科学素质纲要》,推动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促进和谐: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实现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等公共服务的公平普惠,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为了更好地提升福建省公民科学素质,不外乎需要领导重视、政策保障、经费落实、人员到位等,限于篇幅,本文仅就从福建省现状,着重从两方面入手。
  3.1 加快科学素质的基础建设
  福建省全民科学素质的基础建设还比较薄弱,虽然目前已有或在建综合性科技馆10个,县(市、区)级科普活动中心6个,但最为标志性的福建省科技馆新馆迟迟未能建成。
  福建省科普场馆平台建设与《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要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提高公众科学素质的需求差距较大。主要表现为:一是科技馆数量少、规模小且投入不足。科技馆总量不足,规模较小,分布不均,现有科技馆展厅面积多数在3000平方米以下。财政性科普场馆平台建设经费投入总量少,科普场馆平台建设发展受到制约。二是基层科普活动场所不足。多数县(市、区)没有科普活动场所,大部分社区没有青少年科普活动场所,80%的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辅导站没有规范的教育培训场所,54.9%的行政村没有科普惠农服务站,62.9%的行政村没有科普惠农宣传栏。三是社会资源未能充分开发利用。社会办科普的工作运行机制不完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事业单位等科普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四是科普人才队伍比较薄弱。现有的科普专职、兼职和志愿者队伍尚不能满足科普事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制约了科普场馆平台功能的有效发挥。五是对科普场馆宣传力度不够。对科普场馆宣传工作做得不够充分,现有科普场馆利用率和科普教育受众率较低。
  应根据《福建省科普场馆平台建设规划(2010~2012年)》的要求,尽快完善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提高福建省全民科学素质提供必要的场所。使全省构建基础化的科技教育平台,各县(市、区)都拥有科普活动场所。应积极引导建设各具特色海洋馆、野生动物园、主题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植物园等经营性旅游场馆,增加科普设施,发挥科普教育功能,开辟科普旅游项目。
  尤其是应适应数字化、网络化时代潮流,制定科普网络资源建设规划,充分运用信息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充分利用互联网、电视、移动通讯等媒体,增强科普宣传教育的覆盖面、时效性和信息量。推进福建省数字科技馆建设,集成、开发优质科普资源,推进科普网站与数字科技馆链接,拓展数字科技馆科普信息发布、资源集成与组合等功能,构建功能齐备、操作简便的科学体验人机交互平台,使福建省数字科技馆成为全省科普资源数据共建共享服务中心,为广大公众和各类科普活动的开展提供资源信息共享服务。利用现代媒体设施开设科普栏目。借助互联网、电视、广播、移动通讯等媒体,开设专题科普栏目。
  3.2 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
  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中,要求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四大重点人群包括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以及领导干部和公务员。
  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是四大人群的重中之重。老百姓希望国家有开明的领导,希望干部都是“清官”,而这从根本上说依赖于领导干部和国家公务员科学素质的提高。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对全体公民科学素质和文化素质的提高能起到带头作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水平代表的是一个群体,他们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一批人。他们科学素质的提高,也会起到反哺社会的作用。全民科学素养的提高,要靠领导干部的推动。他们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从行动上做起来,才能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
  国家机关、党群组织的负责人的科学素质水平对提高政府的效率以及公共管理效率、对政府职能的充分发挥、对政策和法规的顺利实施有重要的作用;领导干部科学地进行决策,并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贯彻实施,就能更好贯彻实施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强国战略,从而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各级领导干部的科学素质水平对我国公民整体科学素质影响很大,是提高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指导性因素。
  相对一般公民而言,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因其特定的社会角色和职能,科学素质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一般公民科学素质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四科”,即“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态度、讲究科学方法”。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对科学知识的关注不仅仅只是在眼前生活、生产层面上,还要关注当代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现状、趋势及其影响,了解重要科学和高新技术领域的最新发现与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在此基础上可能形成的新兴产业,把握国际经济发展与结构调整的科学技术取向,了解重大政治、经济、军事活动或事件的科学技术背景及影响。对科学精神不只是要崇尚,更要在日常工作中体现、发扬、丰富。对科学方法要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上探索、研究。
  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中的大多数人接受过较完整的国民教育,有着良好的文化知识背景。面向一般公民设置的科普手段和设施,如科普展览、宣传栏、科普讲座,并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对各种讲座、展览的新奇性、趣味性并不太在意,而更在意科普活动的知识系统性、时效性和知识的深刻程度。特别是一些中、高层次的领导干部,见多识广、鉴别与欣赏能力高,对能够使之关注、激发兴趣、引起共鸣的科普活动有着更高的要求。
  具体说来,对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养,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1)认真抓好科学素质教育培养的整体规划。调整、充实干部教育规划,将提高科学素质列为领导干部和其他各级公务员、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负责人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作出整体部署和安排。
  (2)以提高科学素质为主要内容,加强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学习培训。要把提升科学素质与提高领导干部能力有机结合,把发扬科学精神与弘扬公务员精神有机结合。把科学素质教育纳入所在单位的发展规划,创新培训形式,健全培训机制,改进自主培训,在创建学习型机关、争做学习型干部中,不断提高科学素质,努力实现科学思想、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有机融合。
  (3)各级教学培训部门应将提高学员科学素质列入教学计划。在各类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培训班中,确定教学专题,保证教学课时,开展专题培训,确保科学素质教育培训任务的落实。要组织科研力量开展提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的专题研究,为开展良好教育培训提供科学的方法。笔者所在的出版社就与福建省科协合作组织编写、出版了“福建省全民科学素质工程科普教育丛书·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习篇”,共分《科学普及基础知识》和《当代科学技术及管理基本知识》两册,可供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做提高学员科学素质的教材。
  (4)以科学素质为基础,加强公务员能力建设。加强公务员的初任培训、任职培训、在职培训和专门业务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培训的质量。加强培训的质量评估和管理,创新培训形式,充分利用网络、远程教育等现代培训资源,积极开发培训课件、增加自主选学的培训项目,提供多渠道、高质量、广覆盖的培训,满足公务员各类别、多层面、多样化的培训需求,为提高公务员的科学素质提供有效的途径。鼓励和引导广大公务员自觉参加多种类型、多种知识的学习,保障他们接受再教育的权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采取多种形式,积极组织、鼓励公务员参与科普宣传活动,发挥好公务员群体在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中龙头和表率作用。
  
  参考文献:
  [1] 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编.福建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发展报告[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http://www.gov.cn
  [3]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科协等部门关于福建省科普场馆平台建设规划(2010~2012年)的通知.
  [4] 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公示.中国青年网http://www.youth.cn ,2010-11-25.
  
  作者简介:
  何莉,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副编审。
  谢福统,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编辑。
  
其他文献
[摘要] 该文结合国际、国内会计准则,从理论和实务上论述了分部报告产生的国际背景、理论基础、发展趋势和主要内容,对我国公司分部信息披露现状进行分析及评价,并对如何恰当地披露公司分部信息进行探讨,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分部报告 信息披露 会计准则  1 分部报告主要内容  国际会计准则第14号——按分部编报财务报告中将分部信息披露定义为:按照一个企业的分部,具体说就是按企业的不同
期刊
[摘要] 福建省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技术工人和高级技术人才队伍,而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术人才队伍的摇篮,在福建经济社会发展中是必不可少的。文章以福建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战略分析为基础,提出加强职业教育、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职业教育 建议  1 福建经济发展
期刊
[摘要] 有着80年历史的重庆市万州区鸡公岭小学,一直行进在创建“快乐教育”的特色路上。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教师、学生,力争回归管理本真,做快乐的引领者、实施者和小主人。他们孜孜不倦地探究着,并乐在其中。  [关键词] 快乐教育 管理本真 教育本真 学习本真    何为“本真”?本真,即本源,真相,本来面貌。在国学中,“本”,则为元气,乾坤,宇宙万物的根,属先天性的;“真”,则为真气,五行
期刊
[摘要]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小学三年级是小学作文的起步阶段,如果没有打下坚实的基础,就很难完成好以后的作文教学任务。该文从拓展课外阅读、丰富学生作文语言,利用文本资源、积累写作方法,作文课上循循善诱、提高作文能力,周记练笔、拓展学生作文个性等方面探讨作文教学体会。  [关键词] 阅读 丰富 利用 积累 作文教学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一提起三年级作文,老师们个个叫苦不迭
期刊
[摘要] 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当代大学生不得不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工作、学习、生活上的压力,而阅读疗法是一种极为有效的解决众多大学生心理隐疾的方式。该文以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的“开心斋”为例,从阅读疗法的特点和开展方式出发,力图寻求网络化时代下各高校图书馆开展网络阅读疗法服务的方式,从而帮助大学生恢复身心健康,构建更加和谐的大学校园。  [关键词] 阅读疗法 高校图书馆 开心斋 网络化
期刊
曾希望成为全球最大网上时装零售公司的英国网上零售商boo.com有限公司(boo.comGroupLtd.)陷入财务困境,近日不得不宣告倒闭。这是欧洲第一次有大型网上公司关门。事件对欧洲网上商业发展必将构成重大打击,英国的网络股也应声下挫。    多次救亡回天乏力    boo.com由瑞士名模莱安德和马尔姆斯腾创立,创立之初曾名噪一时,打破同类网上公司集资纪录,成功地从著名投资者手上取得10亿港
期刊
[摘要] 尽管财政研究开放度不断增强,呈现一片纷呈景象,而繁荣之后静思国内财政研究,财政本质依然不明。该文从现有的文献和研究出发,提出关于财政本质的研究反思。  [关键词] 财政本质 公共财政 国家分配论 公共财政论 学科定位    1 国内财政学研究演进及现状  多年来,国内财政学研究主要的焦点围绕“国家分配论”与“公共财政论”以及从“国家分配论”到“公共财政论”的演变进行①。上世
期刊
[摘要]该文总结了南方红豆杉树的特征、特性及其应用价值,并介绍野生南方红豆杉树在福建的分布,以及福建在南方红豆杉种植研究、产业发展的现状。
期刊
[摘要]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对南安市而言,只有坚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才能摆脱过度的对外技术依赖,形成自身核心竞争能力。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一些创新能力弱、技术含量低的企业毫无抵御之力,而与此同时,一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企业反而能够获得发展,其启发意义在于,南安市要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道路,推动企业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企业的核心
期刊
[摘要] 报业出版流程涉及的众多环节中,原有基于PS的出版流程技术,多个部门的用户可以接触底层共享目录、核心的出版文件得不到加密处理,可被轻易修改,存在对数据进行恶意或无意的处理和操作风险。该文从采用基于PDF技术的出版流程安全管理、流程监控、版面加密和防篡改技术、检错机制建立、差错控制等方面诠释了如何更有效地组织报纸出版流程,以规避上述风险,从而进一步完善报纸安全出版防护体系建设,使各个出版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