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不断创新,我国畜牧业也在快速发展中。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养猪规模不断向规范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怎样才能够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逐渐成为养猪业关注的热点和议论的话题。一般来讲,母猪的繁殖能力受遗传、营养、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影响,其中受营养影响的程度最为严重。在母猪繁殖阶段采取科学合理的营养方法,就会对母猪的繁殖性能有促进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就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营养因素及调控措施进行充分有效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母猪;繁殖性能;营养因素;调控措施;研究和探讨
中图分类号:S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7-0205-01
对于养猪场来说,母猪的繁殖性能直接影响着其经济效益的提高。所以,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就能够使养猪场的经济效益得以提高。另外,母猪的繁殖性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先天的遗传因素、养殖方式、营养条件和养殖环境等影响因素。因为对于母猪的先天情况来讲,影响其繁殖性能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营养问题,同时也是养猪场的相关管理人员最重视的因素。根据这种情况,要有一定的认知和治理这种情况的措施,才能够有效地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扩大养猪场的规模,从而增加养猪场的经济效益。
一、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营养因素
(一)叶酸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叶酸是DNA合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母猪繁殖性能和小猪胎体的早期发育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根据具体情况而言,缺少叶酸这个因素,就会使DNA的有效合成受到阻碍,同时也会导致DNA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导致母猪的身体受到严重的影响,也会导致小猪胎体形成畸形或者死亡的情况发生。所以,养猪场的相关饲养人员在喂养母猪饲料时,要添加适定量的叶酸,从而促进母猪能够正常生长发育,对胎儿的存活率和母猪的产仔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精氨酸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精氨酸是动物体内必备的一种氨基酸,精氨酸不仅可以对母猪的自身免疫力得到提高,还对母猪的抗干扰能力也有着重要的作用。精氨酸的合理摄入能够保证母猪在妊娠期间保持良好的状态,提高胎儿的存活率。除此之外,精氨酸不仅能够有效促进母猪的繁殖性能,还对性激素的排放以及哺乳胎儿乳汁的分泌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粗纤维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根据相关的实验数据结果来看,在妊娠期的母猪饲料中适当的添加粗纤维能够有效地促进母猪分泌乳汁的能力。与此同时,还可以增加母猪的摄食量,从而有效提高其哺育幼崽的能力。另外,在母猪的饲料中适量的添加粗纤维,能够使母猪更早地恢复发情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母猪的繁殖性能问题有所提升。
(四)维生素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维生素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十分重要。因为维生素的范围比较广,其作用又存在不同之处。维生衰A对母猪的繁殖性能的影响十分重要,对于母猪来说,若是缺乏维生素A的摄入就会使母猪的发情期延长,生殖器官的发育也会因此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而且母猪在怀孕的过程中缺乏维生素A的摄入就会使产仔率大大降低,死胎的情况也比较严重。另外,除了维生素A之外,维生素D和维生素E的多或少都会对母猪的繁殖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其具体表现在母猪若是缺乏对维生素D的摄入,就会在产后出现瘫痪的情况经常发生;而缺乏维生素E的摄入,就会导致母猪容易患得乳腺炎、子宫炎等疾病,对母猪的繁殖性能造成严重的影响。
(五)矿物质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一些矿物质的合理摄入对母猪的繁殖性能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钙元素和磷元素。母猪身体内若是缺乏钙元素和磷元素的摄入,就会导致母猪受孕的成功率有所降低,造成流产的情况显而易见。另外,硒元素摄入过多或过少都会对母猪的繁殖性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当硒元素在母猪体体内缺失时,母猪分泌乳汁的能力就会有所降低,免疫力也会下降,幼崽的成活率也比较低;而当母猪体内硒元素过多时,母猪及其幼崽就会出现硒中毒的情况发生,导致幼患生长速度缓慢或者产生畸形的状况发生。
二、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调控措施
(一)通过科学的饲养方式改善母猪的营养结构
如上文所讲,叶酸、精氨酸、粗纤维和维生素以及矿物质元素对母猪的繁殖性能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且这些营养元素摄入的方式都是通过饲养喂养的方式来进行补充的。所以,在此基础上,养殖场的相关管理人员和饲养人员在进行对母猪的喂养时,要时刻注意母猪饲料的营养成分要有效的搭配,保证母猪体内的营养元素能够满足自身生长的需要。营养元素的含量要符合母猪的食量标准,从而才能够更好地促进母猪的繁殖性能。
(二)通过科学的饲养方式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
在进行对母猪的养殖时,养殖人员除了要注意母猪的喂养饲料要符合母猪自身的食量标准,还要注意喂养饲料营养物质的摄入。与此同时,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养殖人员要利用正确的喂养方式来进行对母猪的喂养,科学健康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促进母猪的繁殖性能。另外,在母猪的妊娠期间,要保证叶酸和精氨酸等营养元素的合理摄入,保证母猪在妊娠期间所摄入的营养物质符合营养标准;在母猪哺育幼患的过程中,要保证粗纤维元素和维生素等元素的适量摄入,保证母猪在喂养幼崽期间的营养能够供应充分。此外,为了能够更好地恢复母猪的繁殖生育能力,养殖人员要为母猪提供安静舒适的哺育空间,从而能够有效地加快母猪的喂养进程,加速幼崽的生长和繁殖.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创新、进步,我国养殖业的发展也有目共睹。在现代养殖业技术和方法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母猪的繁殖性能在其中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养殖人员通过充分地利用母猪繁殖性能,提高的经济效益和个人收入。在进行对母猪喂养的过程中,养殖人员要对母猪的行为和习惯充分了解,并且要掌握一定的调控能力。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对母猪的营养进行适量的摄入,除了保证其能够拥有更好的繁殖性能外,还可以对母猪的幼崽产量以及幼崽的营养摄入提供更优质的保障。由此可见,要想能够更好地保证母猪的繁殖性能,就要对其要摄入的营养元素进行充分地了解,并且要采用科学的方式进行的调控。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养殖业得到更快的发展,从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农业增效、农村和谐、农民致富,实现幸福生活的美好梦想。
参考文献
[1]周根来,殷洁鑫.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营养因素及调控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2012,11:90-93.
[2]董海燕,汪春乾.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分析及防治对策[J].现代畜牧兽医,2007,02:16-21.
[3]劉笛秋,郭盈魁,贺国安.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及解决措施[J].中国猪业,2013,06:41-43.
[关键词]母猪;繁殖性能;营养因素;调控措施;研究和探讨
中图分类号:S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7-0205-01
对于养猪场来说,母猪的繁殖性能直接影响着其经济效益的提高。所以,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就能够使养猪场的经济效益得以提高。另外,母猪的繁殖性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先天的遗传因素、养殖方式、营养条件和养殖环境等影响因素。因为对于母猪的先天情况来讲,影响其繁殖性能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营养问题,同时也是养猪场的相关管理人员最重视的因素。根据这种情况,要有一定的认知和治理这种情况的措施,才能够有效地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扩大养猪场的规模,从而增加养猪场的经济效益。
一、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营养因素
(一)叶酸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叶酸是DNA合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母猪繁殖性能和小猪胎体的早期发育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根据具体情况而言,缺少叶酸这个因素,就会使DNA的有效合成受到阻碍,同时也会导致DNA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导致母猪的身体受到严重的影响,也会导致小猪胎体形成畸形或者死亡的情况发生。所以,养猪场的相关饲养人员在喂养母猪饲料时,要添加适定量的叶酸,从而促进母猪能够正常生长发育,对胎儿的存活率和母猪的产仔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精氨酸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精氨酸是动物体内必备的一种氨基酸,精氨酸不仅可以对母猪的自身免疫力得到提高,还对母猪的抗干扰能力也有着重要的作用。精氨酸的合理摄入能够保证母猪在妊娠期间保持良好的状态,提高胎儿的存活率。除此之外,精氨酸不仅能够有效促进母猪的繁殖性能,还对性激素的排放以及哺乳胎儿乳汁的分泌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粗纤维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根据相关的实验数据结果来看,在妊娠期的母猪饲料中适当的添加粗纤维能够有效地促进母猪分泌乳汁的能力。与此同时,还可以增加母猪的摄食量,从而有效提高其哺育幼崽的能力。另外,在母猪的饲料中适量的添加粗纤维,能够使母猪更早地恢复发情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母猪的繁殖性能问题有所提升。
(四)维生素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维生素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十分重要。因为维生素的范围比较广,其作用又存在不同之处。维生衰A对母猪的繁殖性能的影响十分重要,对于母猪来说,若是缺乏维生素A的摄入就会使母猪的发情期延长,生殖器官的发育也会因此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而且母猪在怀孕的过程中缺乏维生素A的摄入就会使产仔率大大降低,死胎的情况也比较严重。另外,除了维生素A之外,维生素D和维生素E的多或少都会对母猪的繁殖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其具体表现在母猪若是缺乏对维生素D的摄入,就会在产后出现瘫痪的情况经常发生;而缺乏维生素E的摄入,就会导致母猪容易患得乳腺炎、子宫炎等疾病,对母猪的繁殖性能造成严重的影响。
(五)矿物质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一些矿物质的合理摄入对母猪的繁殖性能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钙元素和磷元素。母猪身体内若是缺乏钙元素和磷元素的摄入,就会导致母猪受孕的成功率有所降低,造成流产的情况显而易见。另外,硒元素摄入过多或过少都会对母猪的繁殖性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当硒元素在母猪体体内缺失时,母猪分泌乳汁的能力就会有所降低,免疫力也会下降,幼崽的成活率也比较低;而当母猪体内硒元素过多时,母猪及其幼崽就会出现硒中毒的情况发生,导致幼患生长速度缓慢或者产生畸形的状况发生。
二、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调控措施
(一)通过科学的饲养方式改善母猪的营养结构
如上文所讲,叶酸、精氨酸、粗纤维和维生素以及矿物质元素对母猪的繁殖性能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且这些营养元素摄入的方式都是通过饲养喂养的方式来进行补充的。所以,在此基础上,养殖场的相关管理人员和饲养人员在进行对母猪的喂养时,要时刻注意母猪饲料的营养成分要有效的搭配,保证母猪体内的营养元素能够满足自身生长的需要。营养元素的含量要符合母猪的食量标准,从而才能够更好地促进母猪的繁殖性能。
(二)通过科学的饲养方式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
在进行对母猪的养殖时,养殖人员除了要注意母猪的喂养饲料要符合母猪自身的食量标准,还要注意喂养饲料营养物质的摄入。与此同时,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养殖人员要利用正确的喂养方式来进行对母猪的喂养,科学健康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促进母猪的繁殖性能。另外,在母猪的妊娠期间,要保证叶酸和精氨酸等营养元素的合理摄入,保证母猪在妊娠期间所摄入的营养物质符合营养标准;在母猪哺育幼患的过程中,要保证粗纤维元素和维生素等元素的适量摄入,保证母猪在喂养幼崽期间的营养能够供应充分。此外,为了能够更好地恢复母猪的繁殖生育能力,养殖人员要为母猪提供安静舒适的哺育空间,从而能够有效地加快母猪的喂养进程,加速幼崽的生长和繁殖.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创新、进步,我国养殖业的发展也有目共睹。在现代养殖业技术和方法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母猪的繁殖性能在其中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养殖人员通过充分地利用母猪繁殖性能,提高的经济效益和个人收入。在进行对母猪喂养的过程中,养殖人员要对母猪的行为和习惯充分了解,并且要掌握一定的调控能力。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对母猪的营养进行适量的摄入,除了保证其能够拥有更好的繁殖性能外,还可以对母猪的幼崽产量以及幼崽的营养摄入提供更优质的保障。由此可见,要想能够更好地保证母猪的繁殖性能,就要对其要摄入的营养元素进行充分地了解,并且要采用科学的方式进行的调控。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养殖业得到更快的发展,从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农业增效、农村和谐、农民致富,实现幸福生活的美好梦想。
参考文献
[1]周根来,殷洁鑫.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营养因素及调控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2012,11:90-93.
[2]董海燕,汪春乾.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分析及防治对策[J].现代畜牧兽医,2007,02:16-21.
[3]劉笛秋,郭盈魁,贺国安.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及解决措施[J].中国猪业,2013,06: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