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比较邹城市来自城区与乡村高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方法 使用SCL–90,对邹城市来自城区与乡村的高二学生进行心理测定,并作统计学对照。 结果 两组学生的总分、阳性项目数、阳性症状痛苦水平、各因子分均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邹城市来自城区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来自乡村的学生,应该加强乡村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
關键词:乡村;城区;高二学生;心理健康
一、材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从山东邹城市某高中学校中,选取一个重点高二班,一个普通高二班。由专业人员与班主任配合,利用自习时间实施测查SCL–90问卷。
1、研究工具
SCL–90包括90个项目,9个症状因子,即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恐怖、精神病性。症状从无到严重分1-5个等级分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施测时,均按量表指导的要求,统一使用指导语和方法,学生个人独立完成。
2、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用Excel进行统计学处理。
(二) 结果
1、 一般情况
共发放问卷131份,收回130份,有效问卷118份,根据学生居住城区时间的长短,将问卷分为两组:在县级及以上城市居住超过5年者,视为来自城区;不超过5年者,视为来自乡村。来自城区的学生39人,男生21人,女生18人,平均年龄16.49±0.64岁。来自乡村的学生79人,男生56人,女生23人,平均年龄17.88±0.85岁。对两组学生的SCL–90的各项指标进行平均,通过t检验,加以比较。
2、 高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情况
城乡学生群体中SCL–90因子分大于或等于2分的人数,乡村多于城区。具体见表1。
表1 乡村与城区学生因子分≥2的人数
乡村(n1=79) 城区(n2=39)
因子分 ≥2 ≥3 ≥2 ≥3
躯体化 4 1 1 0
强迫症状 26 5 4 1
人际关系敏感 26 3 5 0
抑郁 8 3 2 0
焦虑 7 2 1 0
敌对 15 3 1 0
恐怖 8 1 0 0
偏执 15 3 2 0
精神病性 10 2 0 0
总计 119 23 16 1
高二乡村与城区学生SCL–90各因子分比较情况,乡村学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城区学生,且都具有显著性差异。具体见表2。
表2 乡村与城区学生SCL–90各因子分比较(x\s\do2(?)±s)
因子分 农村(n1=79) 城区(n2=39) t p
躯体化 0.75±0.65 0.47±0.61 2.8 <0.01
强迫症状 1.56±0.76 1.18±0.59 3 <0.01
人际关系敏感 1.61±0.70 1.14±0.61 3.58 <0.001
抑郁 1.19±0.73 0.77±0.59 3.11 <0.01
焦虑 1.07±0.71 0.69±0.51 3.31 <0.01
敌对 1.25±0.78 0.79±0.57 3.69 <0.001
恐怖 0.94±0.67 0.57±0.49 3.38 <0.01
偏执 1.30±0.69 0.91±0.62 3.01 <0.01
精神病性 1.20±0.69 0.66±0.45 5.11 <0.001
(三)讨论
高二学生平均年龄在16岁左右,处于青春发育中后期,心理发展趋于成熟而又未完全成熟。一方面,他们正在竭力摆脱童年时期的幼稚状态,向成人过渡,要求向大人那样行事;另一方面,他们又还不成熟,并没有完全具备成年人心理所具有的一切特征和能力。因此,他们的内心生活可以说充满着矛盾和冲突,处于一种非常不稳定、不平衡的状态之中。几乎所有的研究都表明,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国内杨顺英,尹利德等报告,高中生轻度以上心理障碍的发生率为87.91%,其中中度以上心理障碍的发生率为36.84%,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是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抑郁等。
这可能与学生从乡村来到城区,生活环境发生巨大变化而导致适应困难有关,也可能与城乡父母的文化差异有关,还可能与城乡学校的教育条件有关。这些均有待于进一步地研究。因此,在心理卫生方面应该给予来自乡村的学生以特别关注和有效干预,以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第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0
[2] 杨顺英,尹利德,火焰山,等.玉溪市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3):202?204
[3] 王小新.河南省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5),343
關键词:乡村;城区;高二学生;心理健康
一、材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从山东邹城市某高中学校中,选取一个重点高二班,一个普通高二班。由专业人员与班主任配合,利用自习时间实施测查SCL–90问卷。
1、研究工具
SCL–90包括90个项目,9个症状因子,即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恐怖、精神病性。症状从无到严重分1-5个等级分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施测时,均按量表指导的要求,统一使用指导语和方法,学生个人独立完成。
2、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用Excel进行统计学处理。
(二) 结果
1、 一般情况
共发放问卷131份,收回130份,有效问卷118份,根据学生居住城区时间的长短,将问卷分为两组:在县级及以上城市居住超过5年者,视为来自城区;不超过5年者,视为来自乡村。来自城区的学生39人,男生21人,女生18人,平均年龄16.49±0.64岁。来自乡村的学生79人,男生56人,女生23人,平均年龄17.88±0.85岁。对两组学生的SCL–90的各项指标进行平均,通过t检验,加以比较。
2、 高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情况
城乡学生群体中SCL–90因子分大于或等于2分的人数,乡村多于城区。具体见表1。
表1 乡村与城区学生因子分≥2的人数
乡村(n1=79) 城区(n2=39)
因子分 ≥2 ≥3 ≥2 ≥3
躯体化 4 1 1 0
强迫症状 26 5 4 1
人际关系敏感 26 3 5 0
抑郁 8 3 2 0
焦虑 7 2 1 0
敌对 15 3 1 0
恐怖 8 1 0 0
偏执 15 3 2 0
精神病性 10 2 0 0
总计 119 23 16 1
高二乡村与城区学生SCL–90各因子分比较情况,乡村学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城区学生,且都具有显著性差异。具体见表2。
表2 乡村与城区学生SCL–90各因子分比较(x\s\do2(?)±s)
因子分 农村(n1=79) 城区(n2=39) t p
躯体化 0.75±0.65 0.47±0.61 2.8 <0.01
强迫症状 1.56±0.76 1.18±0.59 3 <0.01
人际关系敏感 1.61±0.70 1.14±0.61 3.58 <0.001
抑郁 1.19±0.73 0.77±0.59 3.11 <0.01
焦虑 1.07±0.71 0.69±0.51 3.31 <0.01
敌对 1.25±0.78 0.79±0.57 3.69 <0.001
恐怖 0.94±0.67 0.57±0.49 3.38 <0.01
偏执 1.30±0.69 0.91±0.62 3.01 <0.01
精神病性 1.20±0.69 0.66±0.45 5.11 <0.001
(三)讨论
高二学生平均年龄在16岁左右,处于青春发育中后期,心理发展趋于成熟而又未完全成熟。一方面,他们正在竭力摆脱童年时期的幼稚状态,向成人过渡,要求向大人那样行事;另一方面,他们又还不成熟,并没有完全具备成年人心理所具有的一切特征和能力。因此,他们的内心生活可以说充满着矛盾和冲突,处于一种非常不稳定、不平衡的状态之中。几乎所有的研究都表明,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国内杨顺英,尹利德等报告,高中生轻度以上心理障碍的发生率为87.91%,其中中度以上心理障碍的发生率为36.84%,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是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抑郁等。
这可能与学生从乡村来到城区,生活环境发生巨大变化而导致适应困难有关,也可能与城乡父母的文化差异有关,还可能与城乡学校的教育条件有关。这些均有待于进一步地研究。因此,在心理卫生方面应该给予来自乡村的学生以特别关注和有效干预,以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第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0
[2] 杨顺英,尹利德,火焰山,等.玉溪市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3):202?204
[3] 王小新.河南省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5),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