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量化互评初探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不仅要注意考查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因而,学生作文量化互改在新形势下应运而生。
   1.组建互评小组。根据我班实际情况,我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使组内同学写作水平分配均匀。在老师的主持下,学生民主选举一位组织能力较强的同学负责本组作文的批改,选举一位书写较好的同学担任“书记员”负责批语的誊写。同时我设立奖惩机制,根据小组表现進行奖惩。
   2.出示评改标准。开学之初,我给每位学生印发了《作文量化评分细则》,让学生分别从错别字(5分)、病句(5分)、标点(5分)、卷面(5分)、题目(5分)、审题(5分)、立意(10分)、选材(10分)、结构(10分)、语言(25分)、表达技巧(5分)和情感(10分)这12个方面来评价作文。为了让学生便于操作,我又把每个方面分成4~5个等级,分别对应不同的分值,实行量化评分。如:选材,A.选材真实、具体、典型、新颖,能很好地为中心服务,10分;B.选材真实、具体、较典型,能较好地为中心服务,8分;C.选材真实、具体,能为中心服务;6分;D.选材平淡,不能很好地为中心服务;2分;E.选材与中心脱离,0分。为了让每位学生较为准确地把握评分标准,标准印发之后,我用两节课对评分细则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为接下来的互评奠定了基础。
   3.教师示范。学生互改互评作文绝对不是让教师放任自由,撒手不管。教师须在每次作文互改互评之前浏览全班作文,选出有代表性的好中差作文各一篇但不作评改,在课堂上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现出来,让学生自由裁量,给出作文等级,教师适当点评,明确本次作文批改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
   4.学生量化互评。将学生作文随机分发给其他小组的同学,该同学为本篇作文的第一责任人,互评小组为第二责任人。第一责任人对照评分细则逐项初评,提出初评意见,后交小组讨论、修改,给出每项得分,最后由“书记员”誊写出本组的综合评改意见。
   5.作者认定。学生互改互评完成后,评改人将作文当场交给作者本人,作者若对评改有异议,可以进行质询,也可以提请老师进行裁决。
   6.总结反馈。学生量化互评不是作文评改的终端环节,教师应在学生互改互评完毕后再次浏览全体学生作文,对互评中有失偏颇之处进行纠正,并在下次习作之前,根据批阅情况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明确努力方向,表扬先进小组,鞭策后进小组。
其他文献
讲《扬州慢》一词,深有感触。   本节课两个学习目标:1.在诵读、想象中理解文中的“黍离”之悲。2.掌握本词中的多种表现手法。两个目标中,学法、手段、内容、情感、写作手法俱到,可谓言简意赅,周全至极。   “诵读”和“想象”是诗歌情感鉴赏中重要的方法手段,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诵读,如何启迪学生进行想象,是诗词鉴赏课能否圆满完成的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   诗词是至情至性的美,为鉴赏诗词而做的各项工
期刊
文言文和现代文最显著的差别就是语言形式的不同,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处理好文言基础与文学内容的关系,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也是教师必须解决好的症结!   记得初次进行文言文教学时,我一点经验和积累都没有。我怕学生基础太差,怕学生不懂,下了很大的功夫查阅了数本资料后,带着学生翻译和分析全文的每一个词句,整理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那叫一个详尽!当我看着学生描红图绿的笔记,沾沾自喜
期刊
【摘要】文本解读是一个文化术语,指的是对一句话、一件事、一个人等被用话语记录下来的对象进行解读。文本理解的价值在于实现作者与读者的交流,即通过自己的实际去走进文本,走近作者,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本文从教师层面出发,通过拎关键点、精心提问、细品人物三方面出发帮助学生更有效的对文本进行解读,从而提升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   【关键字】文本解读;关键点;精提问;品人物   文本解读是一个文化术语,指
期刊
我是一個10岁的小姑娘,出生在十三朝古都西安,但一定意义上说,我又是个湖北人,所以我既有北方人的豪爽、大气,又有南方人的秀美、端庄。   在同龄人中,我的个头偏高。圆圆的脸上嵌着一对水汪汪的大眼睛,弯弯的眉毛显得十分秀气。鼻子和嘴巴都恰到好处地长在那里,使我整个人看起来特别干练,特别阳光。   说起“性格”,我有不同的“两面”。在学校里,我常常是一个温柔的小姑娘,从不与同学闹别扭。记得有一次,
期刊
夕阳西沉,橘红色的天空上不只有夕阳,还有朵朵云彩和变化的天色。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夕阳又来了,云朵们赶快聚过来,向夕阳讨要一点儿阳光,夕阳当然记得每天都会来找云朵玩,除非雾又来捣乱,夕阳就只能匆匆离去。每片云朵都讨要了阳光,有的自己欣赏着自己转圈儿,有的相互嬉笑打闹,有的怕夕阳又走了,还想藏着夕阳,不被雾发现。夕阳说若是再这样便要收走阳光,让云朵们放心,它会走慢些。夕阳秋冬两季走得特别
期刊
曾读过周敦颐的《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春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遍地的花儿争奇斗艳,把春天装点得五彩缤纷。从早春三月开始,就有浓郁的花香伴随人们了,这花香直到晚春才渐渐淡去,早把人熏透了,自觉得无味了。而到了盛夏,感觉自然就不同了。闷热的空气中夹杂着蝉儿那首枯燥无味的老歌,人们的心情便也
期刊
作业作为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一环,是学生形成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何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拓展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空间和渠道,切实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探索,努力将作业的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实践中运用语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每日作业——课前三分钟演说   “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着语文活动,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说”。我们每天都在
期刊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作为一名同龄人,我想和大家交流的是做人应有的格局。外国流传着一句谚语:再大的饼也抵不过烙它的锅。饼的大小由锅决定,人生也是这样,我们人生未来的那张饼究竟有多大?完全取决于烙饼的锅——做人的格局。做人要有大格局,人生才有大精彩。   何为格局?格局是一个人的眼光胸襟胆识等心理因素的内在布局。大格局如王冕所说,“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内心要呈现出一种
期刊
【案例】   《鱼游到了纸上》主要讲一位聋哑青年是如何观鱼画鱼的故事,赞美了他一丝不苟、全神贯注、持之以恒的忘我精神。导入环节,我们的课堂是这样的:   生齐读题目:鱼游到了纸上   师:第一次看到题目你的心里有没有一个问号?是什么?(鱼为什么游到了纸上)   师:谁通过预习解决了这个问题?   生1:因为他画的鱼非常逼真。   生2:因为他画的鱼栩栩如生。   生3:青年画的鱼太好
期刊
6月3日,平常的一天,可因為那天的科学课,让它在我眼中变得难忘。   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饲养,我的蚕个个都结了茧。茧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是黄色的,有的是白色的,可爱极了!   “叮铃铃”上课了,这节是科学课。吴老师问:“你们的蚕都结茧了吗?你们知道现在的蚕宝宝变成了什么模样吗?知不知道都没关系,这节课我们就把茧剪开来,看清真相。”   “啊,把茧剪开?”我差点尖叫起来,如果出了意外,蚕宝宝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