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众DV》:知道以前您一直是在以摄影的方式拍摄鸟类,从什么时候开始尝试用DV拍摄?使用DV拍摄的初衷是什么?
周海翔:我是2004年开始使用DV拍摄天鹅、燕鸥、黑翅长脚鹬、赤麻鸭等鸟类自然生态纪录片。在野生鸟类摄影的过程中,我看到了鸟儿的爱情、家庭、新生和成长,母爱、友谊、领地和战争,要全用摄影去表达这些动态过程就有许多局限性。照片是瞬间的凝固,却不能完整的记录过程。而DV可以使这些故事真实再现。另外,也给我了解和研究鸟类的生活规律提供了资料,还使我对摄影瞬间的把握更准确。
《大众DV》:这些DV素材是否有过有目的剪辑?有何用途?
周海翔:目前这些录像带还只是素材。没有进行剪辑,因为没有剪辑成片的目的。
《大众DV》:选择DV设备有哪些经验?与图片摄影相比较,有哪些优势,有哪些劣势?
周海翔:我认为目前正在或是想要用DV来拍摄野生动物的人,基本上是非专业电视工作者,设备投入应该不是几十万或几百万元。那么首先从电视指标上看,能够进入商业市场的成片,需要前期和后期的设备投入是很高的,除非新闻记实的片子有时会更注重内容。也就是说民用DV拍摄野生动物进入商业市场,其性能指标是不够的。野生动物的摄像,应该是在不打扰拍摄对象的前提下,真实的记录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从中提炼出故事来。由于我国的生态状况,决定了我们目前与动物之间的距离很远,由此带来了很多问题。第一是要有长焦镜头的摄像机,但长焦镜头广播级的摄像机本身就要几十万,一般的省、市电视台都很少具备。较民用DV级别高一些的DV,的确有可以加增距镜的、或换用摄影镜头来增加焦距的摄像机。但换上摄影镜头后只能用手动对焦,由于寻相器是彩色的,又很难把焦距对实。再加上距离的原因,地表水蒸气对影像的影响,要想拍摄出清晰的影像,远比我们想象的困难。即便使用增距镜能保持自动对焦,由于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一般多比较杂乱,随着动物的移动,焦点也是会乱跑的。再者我们平时近距离摄像时,可能不太注意云台的阻尼效果,但野生动物摄像时,除了对三脚架重量的要求很高外,对云台的阻尼要求就更高了。我现在用的是20年前价值9000元的云台。现在市场上几千元带三脚架的云台,是不适合在自然环境下用于长焦距拍摄野生动物的。当镜头焦距变长后,风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镜头微小的抖动,对影像的影响都会很大。假使有了好的前期拍摄素材,如果没有好的采集卡以及后期编辑设备,也是无法制作出商业技术要求的片子来。由于设备笨重,交通工具的投入也是要考虑的。这只是设备资金方面的不宜,还有拍摄资金的投入。前几年中央电视台拍摄《天鹅的繁殖》用了近三百万,《黑脸琵鹭》的拍摄近八十万。
除上述因素外,拍摄野生动物还需要人的精力的投入。拍摄前你要用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了解被拍摄的动物,甚至逐渐使自己成为动物知识丰富的学者。还要有在自然条件下经常挑战自我的决心和毅力。野生动物不是人,它是自由的,它们不会也不应该听从人的指挥,决不能用人为的方式去实现自己想象的画面。你必须有耐心去解读动物的行为,从中预测它们即将发生的行为,才能及时和真实的记录。
《大众DV》:关于市场与出路,您如何认识?
周海翔:关于自然生态纪录片进入商业市场,我个人认为达到良性循环的可能性不大。但如果题材选择合适,例如某些特殊物种的重大记实题材,某些人可以近距离拍摄的物种(例如昆虫等),反映人与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等纪实片,还是有可能以小的投入进入商业市场的。我相信拍摄动物的人都是热爱自然喜欢动物的,对于一些濒危物种最好不要打扰它们。即使在繁殖期,人可以较近距离的拍摄,那是因为动物有护巢的本能,但不良影响是必然的。如果不是要进入商业市场的话,用DV拍一些自己喜欢的动物,编个小影片朋友们看看,或是给相关部门提供一些信息资料等,还是完全可以的。
《大众DV》:您是资深的观鸟者,听说您刚刚参加过一个海峡两岸观鸟及生态保护研讨会,在台湾观鸟很盛行,他们是否有用DV拍摄鸟类的经验呢?
周海翔:此行除应邀做专题报告之余,顺便向台湾朋友了解了一些台湾观鸟人DV的使用及市场情况。
台湾较大的自然保护团体有几十个,其中有关保护鸟类的就有21个,大多数都是注册的。从鸟会的数量上可见台湾民众对大自然的关注和喜爱程度,个别鸟会的成员达上万人。台湾鸟类资源丰富,决定了观鸟的地点也很多,其中在观鸟人齐心协力保护下来的七股乡黑脸琵鹭观鸟点,去年冬季去观鸟的人就达20万。有的观鸟台设有现场直播的电视画面,在游客量大时,可使排不上望远镜的游人,依然可以看到远处的黑脸琵鹭。
在这样一个观鸟盛行的岛上,DV的市场会如何呢?参会的16位台湾朋友送我两个鸟类光盘,一个是DVD《草原明珠环颈雉》(环颈雉是我们东北最常见的野鸡),其制作非常精美,是用专业摄像机拍摄的,听说还得了不少奖项。当我问及这样一盘标价200元的光盘能否卖得出去、是否能收回成本时,才知道这是公益宣传片,向公众进行环境教育,基本上是发放和赠送。另一盘是拍摄黑脸琵鹭及蓝鹇的,用的是电影胶片,画面效果非常好!这位拍摄者非常有经济实力,志向是拍好片子,目的是为了得到公众的好评和在各种评比中得奖。
台湾参加观鸟的人虽然众多,但在人群中很少见使用DV的。在处理人与鸟之间的距离上,他们遵守着不成文的规定,即不在惊扰野生动物的距离内摄像和拍照。相比我们大陆的摄影人在这方面的意识却很淡薄,有些拍摄者只为拍到好的画面而不择手段。当问及是否有民用DV拍摄野生动物进入商业市场时,回答都是没有,但有部分摄影作品进入了商业市场。看来,DV拍摄野生鸟类记录影像,若是想进入商业市场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大众DV》:您以后是否还会用DV记录?有没有拍摄一个鸟类纪录片的计划?
周海翔:由于上述很多原因,目前我大部分还是使用照相机记录一些影像资料,DV用得比较少。就我目前的基础,我认为离拍摄一部鸟类纪录片的条件还差得远呢,还只是拍摄一些素材作为一种记录的补充。而且,目前我的工作重点还是在以进行环境保护的目的活动。拍摄也是以环保为目的。所以,就更谈不上拍摄纪录片了。
周海翔:我是2004年开始使用DV拍摄天鹅、燕鸥、黑翅长脚鹬、赤麻鸭等鸟类自然生态纪录片。在野生鸟类摄影的过程中,我看到了鸟儿的爱情、家庭、新生和成长,母爱、友谊、领地和战争,要全用摄影去表达这些动态过程就有许多局限性。照片是瞬间的凝固,却不能完整的记录过程。而DV可以使这些故事真实再现。另外,也给我了解和研究鸟类的生活规律提供了资料,还使我对摄影瞬间的把握更准确。
《大众DV》:这些DV素材是否有过有目的剪辑?有何用途?
周海翔:目前这些录像带还只是素材。没有进行剪辑,因为没有剪辑成片的目的。
《大众DV》:选择DV设备有哪些经验?与图片摄影相比较,有哪些优势,有哪些劣势?
周海翔:我认为目前正在或是想要用DV来拍摄野生动物的人,基本上是非专业电视工作者,设备投入应该不是几十万或几百万元。那么首先从电视指标上看,能够进入商业市场的成片,需要前期和后期的设备投入是很高的,除非新闻记实的片子有时会更注重内容。也就是说民用DV拍摄野生动物进入商业市场,其性能指标是不够的。野生动物的摄像,应该是在不打扰拍摄对象的前提下,真实的记录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从中提炼出故事来。由于我国的生态状况,决定了我们目前与动物之间的距离很远,由此带来了很多问题。第一是要有长焦镜头的摄像机,但长焦镜头广播级的摄像机本身就要几十万,一般的省、市电视台都很少具备。较民用DV级别高一些的DV,的确有可以加增距镜的、或换用摄影镜头来增加焦距的摄像机。但换上摄影镜头后只能用手动对焦,由于寻相器是彩色的,又很难把焦距对实。再加上距离的原因,地表水蒸气对影像的影响,要想拍摄出清晰的影像,远比我们想象的困难。即便使用增距镜能保持自动对焦,由于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一般多比较杂乱,随着动物的移动,焦点也是会乱跑的。再者我们平时近距离摄像时,可能不太注意云台的阻尼效果,但野生动物摄像时,除了对三脚架重量的要求很高外,对云台的阻尼要求就更高了。我现在用的是20年前价值9000元的云台。现在市场上几千元带三脚架的云台,是不适合在自然环境下用于长焦距拍摄野生动物的。当镜头焦距变长后,风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镜头微小的抖动,对影像的影响都会很大。假使有了好的前期拍摄素材,如果没有好的采集卡以及后期编辑设备,也是无法制作出商业技术要求的片子来。由于设备笨重,交通工具的投入也是要考虑的。这只是设备资金方面的不宜,还有拍摄资金的投入。前几年中央电视台拍摄《天鹅的繁殖》用了近三百万,《黑脸琵鹭》的拍摄近八十万。
除上述因素外,拍摄野生动物还需要人的精力的投入。拍摄前你要用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了解被拍摄的动物,甚至逐渐使自己成为动物知识丰富的学者。还要有在自然条件下经常挑战自我的决心和毅力。野生动物不是人,它是自由的,它们不会也不应该听从人的指挥,决不能用人为的方式去实现自己想象的画面。你必须有耐心去解读动物的行为,从中预测它们即将发生的行为,才能及时和真实的记录。
《大众DV》:关于市场与出路,您如何认识?
周海翔:关于自然生态纪录片进入商业市场,我个人认为达到良性循环的可能性不大。但如果题材选择合适,例如某些特殊物种的重大记实题材,某些人可以近距离拍摄的物种(例如昆虫等),反映人与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等纪实片,还是有可能以小的投入进入商业市场的。我相信拍摄动物的人都是热爱自然喜欢动物的,对于一些濒危物种最好不要打扰它们。即使在繁殖期,人可以较近距离的拍摄,那是因为动物有护巢的本能,但不良影响是必然的。如果不是要进入商业市场的话,用DV拍一些自己喜欢的动物,编个小影片朋友们看看,或是给相关部门提供一些信息资料等,还是完全可以的。
《大众DV》:您是资深的观鸟者,听说您刚刚参加过一个海峡两岸观鸟及生态保护研讨会,在台湾观鸟很盛行,他们是否有用DV拍摄鸟类的经验呢?
周海翔:此行除应邀做专题报告之余,顺便向台湾朋友了解了一些台湾观鸟人DV的使用及市场情况。
台湾较大的自然保护团体有几十个,其中有关保护鸟类的就有21个,大多数都是注册的。从鸟会的数量上可见台湾民众对大自然的关注和喜爱程度,个别鸟会的成员达上万人。台湾鸟类资源丰富,决定了观鸟的地点也很多,其中在观鸟人齐心协力保护下来的七股乡黑脸琵鹭观鸟点,去年冬季去观鸟的人就达20万。有的观鸟台设有现场直播的电视画面,在游客量大时,可使排不上望远镜的游人,依然可以看到远处的黑脸琵鹭。
在这样一个观鸟盛行的岛上,DV的市场会如何呢?参会的16位台湾朋友送我两个鸟类光盘,一个是DVD《草原明珠环颈雉》(环颈雉是我们东北最常见的野鸡),其制作非常精美,是用专业摄像机拍摄的,听说还得了不少奖项。当我问及这样一盘标价200元的光盘能否卖得出去、是否能收回成本时,才知道这是公益宣传片,向公众进行环境教育,基本上是发放和赠送。另一盘是拍摄黑脸琵鹭及蓝鹇的,用的是电影胶片,画面效果非常好!这位拍摄者非常有经济实力,志向是拍好片子,目的是为了得到公众的好评和在各种评比中得奖。
台湾参加观鸟的人虽然众多,但在人群中很少见使用DV的。在处理人与鸟之间的距离上,他们遵守着不成文的规定,即不在惊扰野生动物的距离内摄像和拍照。相比我们大陆的摄影人在这方面的意识却很淡薄,有些拍摄者只为拍到好的画面而不择手段。当问及是否有民用DV拍摄野生动物进入商业市场时,回答都是没有,但有部分摄影作品进入了商业市场。看来,DV拍摄野生鸟类记录影像,若是想进入商业市场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大众DV》:您以后是否还会用DV记录?有没有拍摄一个鸟类纪录片的计划?
周海翔:由于上述很多原因,目前我大部分还是使用照相机记录一些影像资料,DV用得比较少。就我目前的基础,我认为离拍摄一部鸟类纪录片的条件还差得远呢,还只是拍摄一些素材作为一种记录的补充。而且,目前我的工作重点还是在以进行环境保护的目的活动。拍摄也是以环保为目的。所以,就更谈不上拍摄纪录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