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合作学习在改善课堂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良好的非认知品质方面实效显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合作学习的意义
教育家说: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孩子们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求尤其强烈。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知识的获取是一种主动的认识活动,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忽视甚至扼杀了孩子们的这种天性。在班级集体教学中往往存在一部分学生,他们由于各种原因得不到充分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而处于“旁观者”、“旁听者”的地位,学习状况相当被动,长此以往就形成所谓的“后进生”。作为教育第一线的广大教师们,还是能从平时的教学点滴中,从所谓的“后进生”身上,发现这种与生俱来的探求知识、探求真理的天性的闪光,这种闪光犹如沙漠中的嫩绿,是那样的顽强展现和弥足珍贵,而合作学习,正可以为这种天性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因为合作学习不是过分看重学习的结果如何,它更看重学习的过程,它显然不是为了培养天才儿童,也不是偏重于少数特长学生的课外活动,它是面向于全体学生的,它使每个学生都经历探究过程,提高每个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
众所周知,科学研究需要合作精神,在科学史上,在我们的科学教科书上,不乏依靠团队合作取得科学创新成果的事例。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领导的卡文迪许实验室,聚集过一大批杰出的研究者,培养出了许多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其中有原子结构理论的提出者、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玻尔,有发现中子的查德威克,有建立相对论量子力学、正电子的预告者狄拉克等人。玻尔领导的哥本哈根研究所,不但以出色的科学成就为人所知,而且以其无与伦比的哥本哈根精神在科学史上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佳话,这种精神就是团队合作的精神。法国的布尔巴基学派是一批青年人组成的研究集体,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累累硕果,对现代数学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是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合作学习正是为每位学生的才能和特长的表现提供了萌发的温床。某校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个科学研究课题小组由7个“后进生”组成,然而通过努力,最终结果是他们的研究成果是全校71个科研课题中惟一被选中向全市专家现场展示的优秀科研课题,7个学生在台上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时的自信和风采,令师长和同学感慨万千,印象深刻。有了这样激动人心的亲身经历和体验,一定会激发他们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和不断创新的积极欲望。
二、合作学习之于科学教学水乳交融
我们在科学教学实践都深刻体会到,现今的科学教学要求教给学生探求知识的方法,培养能力。注重探究式的学习,而不再是灌输式的。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需要同学们的合作学习,乃至教师之间的合作学习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相长。随便举个例子:布置科学探究课题——造成本地河流水污染的主要因素及可行的治理方案分析。如果将这个学习任务交给每一个学习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的学生独立完成,其难度可想而知,而让他们分成若干合作学习小组,组内同学一起分析制订探究方案和计划,然后分工合作,让每个小组成员承担一定的科学调查或实验探究任务,并在实验过程中互相帮助,一起攻克遇到的难关,然后进行汇总分析,得出结论,这样就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分担了过重的调查研究任务,保证了学习任务的圆满完成。
笔者曾进行过这样的科学探究教学案例:植物根系分布的深浅与地下水位的高低有什么关系?当时笔者按座位随机将学生分成6个小组,在适当指导和指出一些需要注意的安全問题以后,就让小组同学一起去完成这个科学探究任务。结果每个小组的研究方法各不相同,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野外调查法,这组的同学经过商量,认为需要在地下水位高低不同的地方去观察植物的根系,他们找到很多不同的植物,挖开土壤进行观察,经过争论认为最好找到同一种植物并且最好是差不多同样大小,最后大家认为在山坡上的植物和在水边的湿地上的植物最具有代表性。但很难找到同一个品种并同样大小的树,但还是得出:山坡上地下水位低,大部分植物根系分布得深;湿地上水位高,大部分植物的根系分布得较浅。
第二种情况采用的是野外栽培法。他们采取的措施是选择类似于第一种情况的地下水位高低不同山坡高地和洼地,大家讨论后认为必须栽种同一种树并且大小要基本相同,在培育期间要尽量做到相同的护理等。经过较长时间的观察,最后得出的结论也跟第一种情况基本相同:地下水位越低,植物根系分布越深。
第三种是实验室栽培法,选用比较大的容器,控制以不同的水位,栽种同一品种大小和长势基本相同的树苗,放在实验室外的同一块空地上,具有相同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也是经过了相当长时间的观察,得出的结论也跟第一、第二种情况相同。
在汇报总结的时候,笔者让同学们分析:哪种方法得出的结论更令人信服?哪种方法最方便?每一种方法存在什么漏洞或缺点?当时同学们争论得非常热烈,气氛相当活跃,大家讨论的结果是:最有说服力的是第三种方法,他们观察的是同一种同样大小的植物,条件控制得很好,最安全,但也有缺点,就是工序复杂,比较麻烦,周期长。第一种最方便并且时间短,但说服力不够,因为观察的植物很难找到相同品种并同样大小,野外考察也有一定危险性。第二种虽然采用同种植物进行栽培,但阳光温度等条件较难控制,实验的周期也很长。经过讨论分析,大家提出了改进的方法。就这样,通过全班同学的共同学习,大家对根系分布的深浅与地下水位的高低的关系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
合作学习也可以融入到一般的课堂教学中。例如,在七年级的《观察生物》这堂课,其中观察蜗牛的内容,教师布置学生的任务有:蜗牛为什么要四处爬?蜗牛有触觉吗?蜗牛有没有听觉?蜗牛有没有味觉和视觉等。在上述问题解决以后,教师还布置了一个思考:对于蜗牛,你还想知道哪些问题?这些探究实验都需要一定的实验器材和方法,实验具有一定的难度,任务较重。较好的方法自然就是让学生分组合作进行实验。然后汇总,每个小组完成下列表格:
实验后,全班同学进行总结,得出结论,并分析各组的优缺点。最后同学们还提出了各种问题:
(1)蜗牛是怎样繁殖的?
(2)蜗牛的壳是不是螺丝壳?
(3)蜗牛的壳会长大吗?
(4)蜗牛的寿命有多长?
(5)蜗牛爬行能拉动多重的物体?
(6)蜗牛爬行为什么会留下痕迹?
(7)蜗牛怎样过冬?
(8)蜗牛怎样度过炎热的夏天?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学习效果非常好。
一、合作学习的意义
教育家说: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孩子们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求尤其强烈。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知识的获取是一种主动的认识活动,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忽视甚至扼杀了孩子们的这种天性。在班级集体教学中往往存在一部分学生,他们由于各种原因得不到充分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而处于“旁观者”、“旁听者”的地位,学习状况相当被动,长此以往就形成所谓的“后进生”。作为教育第一线的广大教师们,还是能从平时的教学点滴中,从所谓的“后进生”身上,发现这种与生俱来的探求知识、探求真理的天性的闪光,这种闪光犹如沙漠中的嫩绿,是那样的顽强展现和弥足珍贵,而合作学习,正可以为这种天性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因为合作学习不是过分看重学习的结果如何,它更看重学习的过程,它显然不是为了培养天才儿童,也不是偏重于少数特长学生的课外活动,它是面向于全体学生的,它使每个学生都经历探究过程,提高每个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
众所周知,科学研究需要合作精神,在科学史上,在我们的科学教科书上,不乏依靠团队合作取得科学创新成果的事例。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领导的卡文迪许实验室,聚集过一大批杰出的研究者,培养出了许多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其中有原子结构理论的提出者、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玻尔,有发现中子的查德威克,有建立相对论量子力学、正电子的预告者狄拉克等人。玻尔领导的哥本哈根研究所,不但以出色的科学成就为人所知,而且以其无与伦比的哥本哈根精神在科学史上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佳话,这种精神就是团队合作的精神。法国的布尔巴基学派是一批青年人组成的研究集体,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累累硕果,对现代数学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是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合作学习正是为每位学生的才能和特长的表现提供了萌发的温床。某校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个科学研究课题小组由7个“后进生”组成,然而通过努力,最终结果是他们的研究成果是全校71个科研课题中惟一被选中向全市专家现场展示的优秀科研课题,7个学生在台上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时的自信和风采,令师长和同学感慨万千,印象深刻。有了这样激动人心的亲身经历和体验,一定会激发他们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和不断创新的积极欲望。
二、合作学习之于科学教学水乳交融
我们在科学教学实践都深刻体会到,现今的科学教学要求教给学生探求知识的方法,培养能力。注重探究式的学习,而不再是灌输式的。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需要同学们的合作学习,乃至教师之间的合作学习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相长。随便举个例子:布置科学探究课题——造成本地河流水污染的主要因素及可行的治理方案分析。如果将这个学习任务交给每一个学习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的学生独立完成,其难度可想而知,而让他们分成若干合作学习小组,组内同学一起分析制订探究方案和计划,然后分工合作,让每个小组成员承担一定的科学调查或实验探究任务,并在实验过程中互相帮助,一起攻克遇到的难关,然后进行汇总分析,得出结论,这样就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分担了过重的调查研究任务,保证了学习任务的圆满完成。
笔者曾进行过这样的科学探究教学案例:植物根系分布的深浅与地下水位的高低有什么关系?当时笔者按座位随机将学生分成6个小组,在适当指导和指出一些需要注意的安全問题以后,就让小组同学一起去完成这个科学探究任务。结果每个小组的研究方法各不相同,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野外调查法,这组的同学经过商量,认为需要在地下水位高低不同的地方去观察植物的根系,他们找到很多不同的植物,挖开土壤进行观察,经过争论认为最好找到同一种植物并且最好是差不多同样大小,最后大家认为在山坡上的植物和在水边的湿地上的植物最具有代表性。但很难找到同一个品种并同样大小的树,但还是得出:山坡上地下水位低,大部分植物根系分布得深;湿地上水位高,大部分植物的根系分布得较浅。
第二种情况采用的是野外栽培法。他们采取的措施是选择类似于第一种情况的地下水位高低不同山坡高地和洼地,大家讨论后认为必须栽种同一种树并且大小要基本相同,在培育期间要尽量做到相同的护理等。经过较长时间的观察,最后得出的结论也跟第一种情况基本相同:地下水位越低,植物根系分布越深。
第三种是实验室栽培法,选用比较大的容器,控制以不同的水位,栽种同一品种大小和长势基本相同的树苗,放在实验室外的同一块空地上,具有相同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也是经过了相当长时间的观察,得出的结论也跟第一、第二种情况相同。
在汇报总结的时候,笔者让同学们分析:哪种方法得出的结论更令人信服?哪种方法最方便?每一种方法存在什么漏洞或缺点?当时同学们争论得非常热烈,气氛相当活跃,大家讨论的结果是:最有说服力的是第三种方法,他们观察的是同一种同样大小的植物,条件控制得很好,最安全,但也有缺点,就是工序复杂,比较麻烦,周期长。第一种最方便并且时间短,但说服力不够,因为观察的植物很难找到相同品种并同样大小,野外考察也有一定危险性。第二种虽然采用同种植物进行栽培,但阳光温度等条件较难控制,实验的周期也很长。经过讨论分析,大家提出了改进的方法。就这样,通过全班同学的共同学习,大家对根系分布的深浅与地下水位的高低的关系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
合作学习也可以融入到一般的课堂教学中。例如,在七年级的《观察生物》这堂课,其中观察蜗牛的内容,教师布置学生的任务有:蜗牛为什么要四处爬?蜗牛有触觉吗?蜗牛有没有听觉?蜗牛有没有味觉和视觉等。在上述问题解决以后,教师还布置了一个思考:对于蜗牛,你还想知道哪些问题?这些探究实验都需要一定的实验器材和方法,实验具有一定的难度,任务较重。较好的方法自然就是让学生分组合作进行实验。然后汇总,每个小组完成下列表格:
实验后,全班同学进行总结,得出结论,并分析各组的优缺点。最后同学们还提出了各种问题:
(1)蜗牛是怎样繁殖的?
(2)蜗牛的壳是不是螺丝壳?
(3)蜗牛的壳会长大吗?
(4)蜗牛的寿命有多长?
(5)蜗牛爬行能拉动多重的物体?
(6)蜗牛爬行为什么会留下痕迹?
(7)蜗牛怎样过冬?
(8)蜗牛怎样度过炎热的夏天?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学习效果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