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有这样一位艺术大师,本该拥有一个富贵热闹的人生,可他数十年来却在艺坛默默无闻,最高社会地位只是乡间小学的校长,他的书画作品而今为国内外众多的博物馆所收藏,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他的书画才能就为乃师林介如、方半农所赏识,悉心教诲、进步甚速,深得岭南画派真谛,而自成风范。由于际遇原因,湮没乡间数十年。天生我才难自弃,1999年9月19日至28日,这位大师在新会景堂图书馆自费举办了第一次画展,在挂靠主办单位时却遇到了不大不小的麻烦。有人认为他是一位“农民画家,不应以宣传部或文化局作主办单位。经反复“请示”,才勉强争得当地“文联”的名头作主办单位。画展开幕时,老领导欧初、谢明仁等亲临现场祝贺,黎雄才等众多知名人士题词,一时之间引起强烈的反响,有学者满含深情地说:“国有颜回而不知深以为耻!”名人一呼应者云集,于是一位书画名家终于登台了。自此,这位大师的名字不胫而走,传扬遐迩,他就是后来被尊称为“高人”的卢乔根。
读卢乔根的故事,令人感慨万千,孕育了一位大师确实尝备艰辛,可他数十年隐居于孤岛,辛勤耕耘,却寂寂无闻,令人作何感想呢?都说眼见为实,可卢乔根的书画在知名学者点评前后为何有巨大价值反差呢?假如忝为卢老先生身边的同事或熟人, 我会厚待还是薄待他呢?卢乔根(1915-2008)中山市特沙乡(今江门市)人。幼随麦绮云学画,少时师事林介如,在其挈领下赴天风楼拜谒高奇峰。尔后在家乡以教书及务农为业,农闲时为居民绘制大量的壁画及油画。擅花鸟走兽,兼山水人物,精金石学,茅龙书法祥瑞雄伟、深远博大、最受推崇。近千幅书画作品为博物馆、档案馆收藏。笔者试图通过卢乔根艺术个案的研究,为二十世纪的美术史课题研究提供一个典型的案例。
[关键词]继承与创新 信念与追求 功力与魄力 人品与画品 书法与绘画
一、继承与创新相统一
卢乔根早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中山县龙山中学,自年少时代起,数十年师事岭南画派艺术大师林介如先生,在他的指导下,服膺于“二高一陈”所倡导:“折衷中外,融会古今”的艺术主张,勤奋研习古今中外的绘画艺术,亲近大自然,反映现实生活,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其中最为艺坛称道的是:他富于笔情墨趣的中国画,在花卉翎毛中更为出色。此中以小见大,以一当十,以虚带真、状物寓意、会形传神的表现手法:在岭南画派花鸟走兽画中,益见其妙。读卢乔根先生的画,更形象地感受到这一点。
卢乔根先生是岭南派重要传人。专长花鸟,兼山水、人物,风格清新,结构严谨,韵味醇厚。他自三十年代开始,宗岭南画派的流风,七十多年来,在继承中求发展,于突破中有创造,终于形成自己的风格,是一位勤奋而严肃的艺术家。
他的笔墨功力非常扎实。早年得林介如大师的指点,悉心日课,练笔不辍,把岭南派的韵光尽收腕底。因此,在同辈画家中出类拔萃,其成就不在交际场中,不在酬酢敷衍,更不在借外力吹捧,而是在自己的能甘于淡泊,能忍寂寞和能矢守初衷。卢乔根先生凭藉七十余年的不懈追求,是在继承中追求创新;在创新中更加注重传统的运用和发挥。终使自己成为一棵坚韧的梅椿,于冰雪中开花,在风雨里见生趣,这是辛勤的耕耘,使自己艺术之树根深叶茂的结果。较之靠侥幸而称绝一时、经不起炎凉荣枯的应时花草,卢乔根的从艺和治学的精神,更令人敬佩。
二、信念与追求相统一
卢乔根先生是一位有信念有追求的画家。从主体上看,他的作品体现了中国文人的画的传统。但又是文人画在新时代重要的代表人物。因为在他的笔下,既有淡恬、蕴藉之味,却无孤傲、冷僻之气;在稚拙中见清新,于质朴间寓隽永。尤其在浓淡疏密中别有一番俊逸,即使在狭小尺幅中仍不失浩瀚气势。他不仅突破了文人画习见的萧条和苦沥,也开拓了既重墨又重色,色墨相益得彰的艺术新境界。即使在系列的水墨写意鹰的作品和一些山水作品中,仍然展现墨色的多姿与多态,以墨借色,以色破墨,墨色相间而又变化无穷的意境,从他几幅作品中可见:如85岁后所画的《双鹰图》中,不仅墨彩华滋,且造型生动:2002年所作的《柳岸渔村》是在体现浑厚华滋的趣味中,更有一番深邃而清雅;雄浑而醇古;墨色丰富的奇妙意境。近景渔舟三五,一江春水;中景山峦人家,柳树云雾;远景山势连绵起伏……或在色上染墨、或在墨上赋色,均能达到水乳交融恰到好处的效果。既保持了传统山水技法中的格局,又在布局和结构上出新。尤其是他在翎毛和走兽中的功力,丰富了花鸟画的新内容,他笔下的白鹭和老虎所表现出来的是:墨、色、粉的恰如其分的搭配和灵巧而老练的用笔,使鸟羽的层次和茸茸的虎毛毕具,造型准确,生动传神,别有一番意趣,这与他的《春燕》(1980年作)是手法是一脉相承的,但与他的《萝卜》所表现的人大山人一类的遗风又俨然具两种风格。凡此种种,说明画家从生活出发,以传统为基础,创造了新文人画的格局,自然能雅俗赏,老少咸宜,我以为这种新格局的出现增强了中国画的生命力,更丰富和发展了岭南画派的内容。卢先生的早年作品《鹦鹉》是受林介如先生的影响所创作的,虽然画面上所采用的也像林介如及“二高一陈”常见的撞色、撞墨、撞水及渲染等表现手法,但与工写结合方面是有自己的特点的,是“二高”一脉的新衍变,并且以墨衬色,着墨不多而笔墨更增丰腴,取得异曲同工之妙,可见其信念与追求一脉相通。
三、功力与魄力相统一
当我们徜徉和流涟于卢先生画作前,感到花鸟画中的精妙之处,往往是画家以过人的功力和超人的毅力来表达自己惊人魄力的,虽然花鸟画常在尺幅之中,但是画家的意思在笔底生发的意境,使读者觉得意趣无穷,其中的成就高底和意境深浅,都决定于画家本身的学识、经历和功力。民国26年(1937年)卢先生曾代表中国县在广东省第14届运动会上获掷铅球冠军,并作为接力队成员参加400米、1600米接力跑荣获团体赛冠军。然而这位体魄雄健而又学富五车的艺术家竟奇迹般地隐居乡野70多年如一日,坚持信念,固守清贫,潜心修艺,使他的金石书画充满清逸的神韵和天然的真趣;他的茅龙书法更是进了物我两化、炉火纯青的境界。卢乔根先生是位诗人和书法家,更是一位诚实敦厚的学人,他不善自荐,勤于笔耕而拙于词令,但可以想见:他在绘画中的风格和平时的品格是一致的,因此,他的艺术必然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而薪传后人的。这是功力与魄力的使然。 四、书法与绘画统一
卢乔根先生每日手不停歇醉心于自己所爱的书画创作,又勤奋研习高奇峰、高剑父和陈树人诸前辈的绘画,深得岭南派真传,在此基础上,他博采众长,还深入研究过赵佶、边景昭、林良、徐渭、陈淳、八大、吴昌硕等大师的绘画,由于他善于学习,复加勤奋,因而先贤的长处在他的笔下总是融汇而贯通,浑然而一体的,并能出色地运用传统的笔墨表现大自然的幽雅情趣而自成风范。
把卢老先生的书法放在全国范围内来看,都不失特异性。他于纵横驰骋中表现出一种神闲气定的风致和雍容自如的气度。他以王羲之行草的平和简静、遒丽天成之美为书法艺术的内核,而后将欧阳询之方劲、褚遂良之活泼、颜真卿之丰腴,柳公权之清刚、李北海之体势化为己用,以达至笔笔有情趣,字字皆生动的境地。特别是,他有意将王羲之行草的态势,颜真卿《多宝塔》的笔法和孙过庭《书谱》的笔意糅合一体,发展出一种如行云流水,又有天然韵味的茅龙书法,堪称书坛一绝。
卢老先生还遨游于篆刻艺术的历史长河。他既摩挲于秦砖汉瓦,又凝神于陶文铜鼎,对《大盂鼎》、《石鼓文》自有一番心领神会,并得心应手于他的冲切刀之间。能书擅画的卢乔根先生深悟书画同源这一书画法宝。在他的书法作品洋溢着画意,他的画,更是以“写”方法表现画中物象的造型,使得被表现的对象显得生机勃勃而让人领略什是气韵生动的真意。他的书法就以“写画”的方法表现出来的。因此,他的书法作品:雄浑超迈,灵动多姿,浓淡相宜,气象万千,具有显著的绘画感;章法高古、自然、简约、质朴、蕴藏着丰厚的情感和文化气息。细心品读,就会让人感到:作为一位著名的画家,一位耄耋之年的老者,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已总是高出时辈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卢乔根对书法艺术“无法境界”的理解与诠释非常独到:在用笔上既能看到清晰可寻的笔法,又能化绘画的“骨法用笔,气韵生动”于其中,在结字上既要求谨严,而又是灵活自如,在章法上不求工整,总是信手拈来。因此卢乔根的书法不但是画家书法,而且是书法家的书法。其境界之高,实在令人敬佩。归根到底其成功在于巧妙将绘画与书法统一起来,实现书中有画意,画中存书法气韵的崇高境界。
五、人品与画品相统一
1、德艺双修为人生追求的目标。
卢乔根先生平生致力于以艺载道,德艺双修的境界追求,他常常告诫后学;有高尚之德,才会成就精湛的艺术。有艺无德必为后世所唾弃。
孔子说“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此处的“艺”就是统于道德精神的艺。在这里,美和善是互通的。“游于艺”可以说是为后世艺术的发展指出一个方向。
国画之道最要落点是个人修养和品性。事实上,中国绘画之所以被称“中国画”,是与中国人在绘画上所使用的特定材料和美学主张有莫大关系。
乐观自持、交友投份、必忠必信,以勤俭持家的卢乔根远离喧闹的都市而僻居于宁静小洲,再以将勤补拙的心态和坚韧的毅力去从事中国绘画和书法,其书法和画艺没有“学院派”的束缚,天然而且为集大成于一家,从而形成自己的面目。其84岁时才举行自己第一次书画展,后多次在珠海、斗门、中山等地举办个人书法、国画展览,书画集又为沈鹏和陈永正题耑,作品广泛流传于日本、新加坡、台湾、香港及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珠江三角洲数间博物馆和档案馆收藏了他的数百张作品,他却在捐赠过程中一再谢绝给予的酬金。其人其艺,令人景仰,是艺坛中一块没污染的绿洲,握芝怀瑾,芳菲满怀。
因为如此,卢乔根其人、其画、其书就显出过人的逸气。也正因为不食人间烟火,故识者不多,自堪愉悦的气息渗透而出,以清洌之色而特立于燥动的艺坛之上,这正是高尚人格的具体表现和人生追求的丰硕成果。
2、以白鹭为绘画题材,表现人格的精神内涵。
高奇峰早年受取法自然之启迪,加以天资过人,民国肇建以后功成不居,仍事艺术,以阐扬艺术为主旨。除大量刊辑古今名画以普及艺术外,更提倡绘画的时代精神。从这一点上,卢乔根的情况与之有一定程度的相似,中国人所说的“隔代相传”,于此依稀可见。至少在80年代以前,卢氏的绘画中岭南画派的特色甚是浓厚,暖色是其钟爱的对象,到期作于1985年的老虎《凛凛》仍是如此。卢乔根的“白鹭”、“雄鹰”和“虎”颇得林介如的衣钵!
为了画好白鹭,卢先生家中就先后养了三只,平时留心观察其神态与动作,尤其注意其眼神。在实践过程中,致力找到与自己个性、风格、画法相适应的工具材料和表现手段,同时多方面地尝试,以此来丰富自己画面的表现效果。 其笔下的白鹭就具有更深刻的艺术性和寄寓著画家的追求。白鹭悠然而立,代表高洁,姿容端庄凝重,神情闲静,动作矜持。心存高洁但又孤独寂寞,故唐刘羽《一鹭图》云其“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熟悉岭南画派技法的人都知道,绘画雀鸟时,眼、嘴、爪三部分须特别注意。您看,正因为白鹭的爪多没于浅滩,那么其腿就是重要的表现部位,卢先生多以中锋由上而下写出直腿,笔力圆润,中间又以白粉勾出其节。一收一放,富有对比的意味。
卢乔根笔下的“白鹭”有甚多的欣赏者,其画有声有色,动静结合,以优美的背景烘托白鹭美好的形象。1988年10月入选由澳门颐园书画会、中山市《香山报》和新会县《新会画刊》举办的“澳门中山新会书画联展”的《鹭》就被誉为“从构图、笔法、渲染,写来有岭南二高风范,实属难得。” 其画的《白鹭图》形式多样:有双栖于柳树、足立浅滩之上,天空是朦胧的半圆月亮,以花青染出的地,营造出萦绕的雾气,一片夜色,令人荡涤心胸,画面给人一种超凡脱俗之美; 也有作三友之行的白鹭隐身于芦草之间,雪白的羽毛在从江上折射而来的月色映照下,分外明洁;成图于1997年82岁时的《双清图》,芦草中是三只白鹭,被置于画面的右下方,鹭鸟上方突出的三束芦花,在月影下摇动,一片天籁之境油然而生; 读其“白鹭图”,设色清丽雅致的画面,意趣飘逸而使人有高远之想,清幽的感觉扑人眉宇。“二高”兄弟致力于画面上营造出空气和表现绘画中某一特定时间的追求,在卢乔根有关白鹭的画作中被表现得十分准确。由是观之,其人格力量蕴含其中矣。
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林介如、黄秋园、卢乔根、陈子庄等艺术大师相继被发现,深刻印证了野有遗贤的古训,也为美术史专家提供鲜活的课题范例。
参考文献:
[1]中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中山市人物志. 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1):P383;
[2]陈继春.岭南画派与中山.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1):P196--212;
[3]中山市档案馆.翰墨流韵·中山市档案馆馆藏书画选集.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1):P13;
[4]中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卢乔根石鼓文集联选.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10(1);
[5]郑集思.百年中山·中山市美术作品展览作品集.岭南美术出版社,2007(1):P40--41;
[6]金腾,刘桂生,谭烈志.美居宝典.广佛都市圈置业安居手册编辑部,2004年10月(13):P70--71;
[7]新会市文联.卢乔根画展简介(黎雄才题签). 1999年9月19日印;
[8]中共珠海市斗门区委宣传部.卢乔根画展简介(欧初题签). 2001年9月15日印;
[9]珠海市博物馆.卢乔根书法展简介(沈鹏题签).2002年12月印;
[10]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学报,2013年第六期。
作者简介:卢润祥(1963-),男,早年曾问道于林介如、关山月、黎雄才、秦咢生、胡一川等书画界前辈,及长又得书画鉴定大师杨仁恺亲授,广州中山大学世界经济研究生毕业,现为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国画系教师,中山市西区宣传文体服务中心主任,综合文化站站长,中山市文联委员,中山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美术陶瓷艺委会副主任;中山市西区文联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创立中山市醉龙文化促进会,出任法人代表;创立中山市西区文化公益培训学校,并任校长。曾作为访问学者先后到过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香港大学、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湖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参观访问和学习交流。
研究方向:群众文化、文化产业、群众文艺演出;书画展的策划和群众文化培训等。
读卢乔根的故事,令人感慨万千,孕育了一位大师确实尝备艰辛,可他数十年隐居于孤岛,辛勤耕耘,却寂寂无闻,令人作何感想呢?都说眼见为实,可卢乔根的书画在知名学者点评前后为何有巨大价值反差呢?假如忝为卢老先生身边的同事或熟人, 我会厚待还是薄待他呢?卢乔根(1915-2008)中山市特沙乡(今江门市)人。幼随麦绮云学画,少时师事林介如,在其挈领下赴天风楼拜谒高奇峰。尔后在家乡以教书及务农为业,农闲时为居民绘制大量的壁画及油画。擅花鸟走兽,兼山水人物,精金石学,茅龙书法祥瑞雄伟、深远博大、最受推崇。近千幅书画作品为博物馆、档案馆收藏。笔者试图通过卢乔根艺术个案的研究,为二十世纪的美术史课题研究提供一个典型的案例。
[关键词]继承与创新 信念与追求 功力与魄力 人品与画品 书法与绘画
一、继承与创新相统一
卢乔根早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中山县龙山中学,自年少时代起,数十年师事岭南画派艺术大师林介如先生,在他的指导下,服膺于“二高一陈”所倡导:“折衷中外,融会古今”的艺术主张,勤奋研习古今中外的绘画艺术,亲近大自然,反映现实生活,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其中最为艺坛称道的是:他富于笔情墨趣的中国画,在花卉翎毛中更为出色。此中以小见大,以一当十,以虚带真、状物寓意、会形传神的表现手法:在岭南画派花鸟走兽画中,益见其妙。读卢乔根先生的画,更形象地感受到这一点。
卢乔根先生是岭南派重要传人。专长花鸟,兼山水、人物,风格清新,结构严谨,韵味醇厚。他自三十年代开始,宗岭南画派的流风,七十多年来,在继承中求发展,于突破中有创造,终于形成自己的风格,是一位勤奋而严肃的艺术家。
他的笔墨功力非常扎实。早年得林介如大师的指点,悉心日课,练笔不辍,把岭南派的韵光尽收腕底。因此,在同辈画家中出类拔萃,其成就不在交际场中,不在酬酢敷衍,更不在借外力吹捧,而是在自己的能甘于淡泊,能忍寂寞和能矢守初衷。卢乔根先生凭藉七十余年的不懈追求,是在继承中追求创新;在创新中更加注重传统的运用和发挥。终使自己成为一棵坚韧的梅椿,于冰雪中开花,在风雨里见生趣,这是辛勤的耕耘,使自己艺术之树根深叶茂的结果。较之靠侥幸而称绝一时、经不起炎凉荣枯的应时花草,卢乔根的从艺和治学的精神,更令人敬佩。
二、信念与追求相统一
卢乔根先生是一位有信念有追求的画家。从主体上看,他的作品体现了中国文人的画的传统。但又是文人画在新时代重要的代表人物。因为在他的笔下,既有淡恬、蕴藉之味,却无孤傲、冷僻之气;在稚拙中见清新,于质朴间寓隽永。尤其在浓淡疏密中别有一番俊逸,即使在狭小尺幅中仍不失浩瀚气势。他不仅突破了文人画习见的萧条和苦沥,也开拓了既重墨又重色,色墨相益得彰的艺术新境界。即使在系列的水墨写意鹰的作品和一些山水作品中,仍然展现墨色的多姿与多态,以墨借色,以色破墨,墨色相间而又变化无穷的意境,从他几幅作品中可见:如85岁后所画的《双鹰图》中,不仅墨彩华滋,且造型生动:2002年所作的《柳岸渔村》是在体现浑厚华滋的趣味中,更有一番深邃而清雅;雄浑而醇古;墨色丰富的奇妙意境。近景渔舟三五,一江春水;中景山峦人家,柳树云雾;远景山势连绵起伏……或在色上染墨、或在墨上赋色,均能达到水乳交融恰到好处的效果。既保持了传统山水技法中的格局,又在布局和结构上出新。尤其是他在翎毛和走兽中的功力,丰富了花鸟画的新内容,他笔下的白鹭和老虎所表现出来的是:墨、色、粉的恰如其分的搭配和灵巧而老练的用笔,使鸟羽的层次和茸茸的虎毛毕具,造型准确,生动传神,别有一番意趣,这与他的《春燕》(1980年作)是手法是一脉相承的,但与他的《萝卜》所表现的人大山人一类的遗风又俨然具两种风格。凡此种种,说明画家从生活出发,以传统为基础,创造了新文人画的格局,自然能雅俗赏,老少咸宜,我以为这种新格局的出现增强了中国画的生命力,更丰富和发展了岭南画派的内容。卢先生的早年作品《鹦鹉》是受林介如先生的影响所创作的,虽然画面上所采用的也像林介如及“二高一陈”常见的撞色、撞墨、撞水及渲染等表现手法,但与工写结合方面是有自己的特点的,是“二高”一脉的新衍变,并且以墨衬色,着墨不多而笔墨更增丰腴,取得异曲同工之妙,可见其信念与追求一脉相通。
三、功力与魄力相统一
当我们徜徉和流涟于卢先生画作前,感到花鸟画中的精妙之处,往往是画家以过人的功力和超人的毅力来表达自己惊人魄力的,虽然花鸟画常在尺幅之中,但是画家的意思在笔底生发的意境,使读者觉得意趣无穷,其中的成就高底和意境深浅,都决定于画家本身的学识、经历和功力。民国26年(1937年)卢先生曾代表中国县在广东省第14届运动会上获掷铅球冠军,并作为接力队成员参加400米、1600米接力跑荣获团体赛冠军。然而这位体魄雄健而又学富五车的艺术家竟奇迹般地隐居乡野70多年如一日,坚持信念,固守清贫,潜心修艺,使他的金石书画充满清逸的神韵和天然的真趣;他的茅龙书法更是进了物我两化、炉火纯青的境界。卢乔根先生是位诗人和书法家,更是一位诚实敦厚的学人,他不善自荐,勤于笔耕而拙于词令,但可以想见:他在绘画中的风格和平时的品格是一致的,因此,他的艺术必然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而薪传后人的。这是功力与魄力的使然。 四、书法与绘画统一
卢乔根先生每日手不停歇醉心于自己所爱的书画创作,又勤奋研习高奇峰、高剑父和陈树人诸前辈的绘画,深得岭南派真传,在此基础上,他博采众长,还深入研究过赵佶、边景昭、林良、徐渭、陈淳、八大、吴昌硕等大师的绘画,由于他善于学习,复加勤奋,因而先贤的长处在他的笔下总是融汇而贯通,浑然而一体的,并能出色地运用传统的笔墨表现大自然的幽雅情趣而自成风范。
把卢老先生的书法放在全国范围内来看,都不失特异性。他于纵横驰骋中表现出一种神闲气定的风致和雍容自如的气度。他以王羲之行草的平和简静、遒丽天成之美为书法艺术的内核,而后将欧阳询之方劲、褚遂良之活泼、颜真卿之丰腴,柳公权之清刚、李北海之体势化为己用,以达至笔笔有情趣,字字皆生动的境地。特别是,他有意将王羲之行草的态势,颜真卿《多宝塔》的笔法和孙过庭《书谱》的笔意糅合一体,发展出一种如行云流水,又有天然韵味的茅龙书法,堪称书坛一绝。
卢老先生还遨游于篆刻艺术的历史长河。他既摩挲于秦砖汉瓦,又凝神于陶文铜鼎,对《大盂鼎》、《石鼓文》自有一番心领神会,并得心应手于他的冲切刀之间。能书擅画的卢乔根先生深悟书画同源这一书画法宝。在他的书法作品洋溢着画意,他的画,更是以“写”方法表现画中物象的造型,使得被表现的对象显得生机勃勃而让人领略什是气韵生动的真意。他的书法就以“写画”的方法表现出来的。因此,他的书法作品:雄浑超迈,灵动多姿,浓淡相宜,气象万千,具有显著的绘画感;章法高古、自然、简约、质朴、蕴藏着丰厚的情感和文化气息。细心品读,就会让人感到:作为一位著名的画家,一位耄耋之年的老者,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已总是高出时辈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卢乔根对书法艺术“无法境界”的理解与诠释非常独到:在用笔上既能看到清晰可寻的笔法,又能化绘画的“骨法用笔,气韵生动”于其中,在结字上既要求谨严,而又是灵活自如,在章法上不求工整,总是信手拈来。因此卢乔根的书法不但是画家书法,而且是书法家的书法。其境界之高,实在令人敬佩。归根到底其成功在于巧妙将绘画与书法统一起来,实现书中有画意,画中存书法气韵的崇高境界。
五、人品与画品相统一
1、德艺双修为人生追求的目标。
卢乔根先生平生致力于以艺载道,德艺双修的境界追求,他常常告诫后学;有高尚之德,才会成就精湛的艺术。有艺无德必为后世所唾弃。
孔子说“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此处的“艺”就是统于道德精神的艺。在这里,美和善是互通的。“游于艺”可以说是为后世艺术的发展指出一个方向。
国画之道最要落点是个人修养和品性。事实上,中国绘画之所以被称“中国画”,是与中国人在绘画上所使用的特定材料和美学主张有莫大关系。
乐观自持、交友投份、必忠必信,以勤俭持家的卢乔根远离喧闹的都市而僻居于宁静小洲,再以将勤补拙的心态和坚韧的毅力去从事中国绘画和书法,其书法和画艺没有“学院派”的束缚,天然而且为集大成于一家,从而形成自己的面目。其84岁时才举行自己第一次书画展,后多次在珠海、斗门、中山等地举办个人书法、国画展览,书画集又为沈鹏和陈永正题耑,作品广泛流传于日本、新加坡、台湾、香港及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珠江三角洲数间博物馆和档案馆收藏了他的数百张作品,他却在捐赠过程中一再谢绝给予的酬金。其人其艺,令人景仰,是艺坛中一块没污染的绿洲,握芝怀瑾,芳菲满怀。
因为如此,卢乔根其人、其画、其书就显出过人的逸气。也正因为不食人间烟火,故识者不多,自堪愉悦的气息渗透而出,以清洌之色而特立于燥动的艺坛之上,这正是高尚人格的具体表现和人生追求的丰硕成果。
2、以白鹭为绘画题材,表现人格的精神内涵。
高奇峰早年受取法自然之启迪,加以天资过人,民国肇建以后功成不居,仍事艺术,以阐扬艺术为主旨。除大量刊辑古今名画以普及艺术外,更提倡绘画的时代精神。从这一点上,卢乔根的情况与之有一定程度的相似,中国人所说的“隔代相传”,于此依稀可见。至少在80年代以前,卢氏的绘画中岭南画派的特色甚是浓厚,暖色是其钟爱的对象,到期作于1985年的老虎《凛凛》仍是如此。卢乔根的“白鹭”、“雄鹰”和“虎”颇得林介如的衣钵!
为了画好白鹭,卢先生家中就先后养了三只,平时留心观察其神态与动作,尤其注意其眼神。在实践过程中,致力找到与自己个性、风格、画法相适应的工具材料和表现手段,同时多方面地尝试,以此来丰富自己画面的表现效果。 其笔下的白鹭就具有更深刻的艺术性和寄寓著画家的追求。白鹭悠然而立,代表高洁,姿容端庄凝重,神情闲静,动作矜持。心存高洁但又孤独寂寞,故唐刘羽《一鹭图》云其“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熟悉岭南画派技法的人都知道,绘画雀鸟时,眼、嘴、爪三部分须特别注意。您看,正因为白鹭的爪多没于浅滩,那么其腿就是重要的表现部位,卢先生多以中锋由上而下写出直腿,笔力圆润,中间又以白粉勾出其节。一收一放,富有对比的意味。
卢乔根笔下的“白鹭”有甚多的欣赏者,其画有声有色,动静结合,以优美的背景烘托白鹭美好的形象。1988年10月入选由澳门颐园书画会、中山市《香山报》和新会县《新会画刊》举办的“澳门中山新会书画联展”的《鹭》就被誉为“从构图、笔法、渲染,写来有岭南二高风范,实属难得。” 其画的《白鹭图》形式多样:有双栖于柳树、足立浅滩之上,天空是朦胧的半圆月亮,以花青染出的地,营造出萦绕的雾气,一片夜色,令人荡涤心胸,画面给人一种超凡脱俗之美; 也有作三友之行的白鹭隐身于芦草之间,雪白的羽毛在从江上折射而来的月色映照下,分外明洁;成图于1997年82岁时的《双清图》,芦草中是三只白鹭,被置于画面的右下方,鹭鸟上方突出的三束芦花,在月影下摇动,一片天籁之境油然而生; 读其“白鹭图”,设色清丽雅致的画面,意趣飘逸而使人有高远之想,清幽的感觉扑人眉宇。“二高”兄弟致力于画面上营造出空气和表现绘画中某一特定时间的追求,在卢乔根有关白鹭的画作中被表现得十分准确。由是观之,其人格力量蕴含其中矣。
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林介如、黄秋园、卢乔根、陈子庄等艺术大师相继被发现,深刻印证了野有遗贤的古训,也为美术史专家提供鲜活的课题范例。
参考文献:
[1]中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中山市人物志. 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1):P383;
[2]陈继春.岭南画派与中山.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1):P196--212;
[3]中山市档案馆.翰墨流韵·中山市档案馆馆藏书画选集.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1):P13;
[4]中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卢乔根石鼓文集联选.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10(1);
[5]郑集思.百年中山·中山市美术作品展览作品集.岭南美术出版社,2007(1):P40--41;
[6]金腾,刘桂生,谭烈志.美居宝典.广佛都市圈置业安居手册编辑部,2004年10月(13):P70--71;
[7]新会市文联.卢乔根画展简介(黎雄才题签). 1999年9月19日印;
[8]中共珠海市斗门区委宣传部.卢乔根画展简介(欧初题签). 2001年9月15日印;
[9]珠海市博物馆.卢乔根书法展简介(沈鹏题签).2002年12月印;
[10]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学报,2013年第六期。
作者简介:卢润祥(1963-),男,早年曾问道于林介如、关山月、黎雄才、秦咢生、胡一川等书画界前辈,及长又得书画鉴定大师杨仁恺亲授,广州中山大学世界经济研究生毕业,现为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国画系教师,中山市西区宣传文体服务中心主任,综合文化站站长,中山市文联委员,中山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美术陶瓷艺委会副主任;中山市西区文联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创立中山市醉龙文化促进会,出任法人代表;创立中山市西区文化公益培训学校,并任校长。曾作为访问学者先后到过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香港大学、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湖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参观访问和学习交流。
研究方向:群众文化、文化产业、群众文艺演出;书画展的策划和群众文化培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