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系统的讨论了宾县草甸子地区地层、侵入岩、构造和矿化蚀变等方面的有利地质条件,通过与周边同一成矿带各矿点(床)进行类比,对本区的找矿前景进行了系统的对比。
[关键词]草甸子地区 成矿条件 成矿带 秋皮沟岩体
[中图分类号] P61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6-61-1
1地质背景
本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张广才岭隆起西缘与松辽平原的接壤部位。区域上地层从古生界至新生界均有出露。其中古生界二迭系下统玉泉组、土门岭组和二迭系上统五道岭组地层,为区域上的主要近矿围岩。侵入岩主要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碱长花岗岩、花岗岩闪长岩,早白垩世花岗闪长岩及其脉岩类等。构造形迹以北东向为主体,以断裂和褶皱构造为主要特征。
1.1地层
1.2侵入岩
区域上出露的侵入岩主要为中生代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碱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其中以碱长花岗岩分布最为广泛,出露面积大,呈岩基状产出。花岗闪长岩仅在区内的北部有所出露,面积很小。其次区内还零星分布有早白垩世和晚白垩世侵入岩,多以小侵入体和岩株状产出,岩性为花岗闪长岩、碱长花岗岩、花岗斑岩和花岗斑岩。脉岩主要为花岗斑岩、花岗细晶岩、闪长岩、闪长玢岩。其中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世碱长花岗岩和早白垩世花岗闪长岩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为区域上的主要成矿母岩。
1.3构造
本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张广才岭隆起西缘与第二沉降带松辽平原的接壤部位,北为松花江断裂,南为滨绥断裂。受其影响区内地质构造较为复杂,不同等级、不同形迹、不同性质的断裂颇为发育,形成了北北东向和北东向的构造格局,局部尚有北西向或近东西向断裂。
1.4矿产
本区位于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多金属成矿带南部,秋皮沟~五道岭铁铜多金属成矿亚带内。该成矿亚带内发现了大量的多金属矿床、矿点,主要矿床有白岭铜锌矿、苏家围子铁锌矿、石发铁锌矿、二道岭铅锌矿、五道岭钼矿、弓棚子铜矿、小瑞丰铅锌矿、秋皮沟铜铁矿床等。
2成矿条件分析
通过对本区及周边金属矿床成矿条件的综合分析,内生金属矿床的形成具有如下规律:
(1)矿产组合特点:秋皮沟岩体周边产出有铁、铜、铅、锌、钼矿床组合。
(2)成矿时空特点:矿床形成时代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空间上围绕秋皮沟岩体。如秋皮沟铜矿、秋皮沟铁矿、小瑞丰铅锌矿的形成均与秋皮沟岩体有关。
(3)成矿地质条件:地层条件:成矿的有利围岩是玉泉灰岩、土门岭组、五道岭组。主矿体与上述地层关系密切。以上各组地层除五道岭组为凝灰砂岩外,其他均为大理岩和结晶灰岩。大理岩及灰岩化学性质活泼,经后期断裂切割,岩石破碎,经接触交代形成矽卡岩;在其层间破碎带中矿体多呈透镜状、脉状及复合脉状。
侵入岩条件:本区矿床分布在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碱长花岗岩体(秋皮沟岩体)周边,主要多金属矿床3处、矿点1处。岩体为浅成相酸性、超酸性岩株,该岩体侵入于二迭系地层中,对本区各矿床中的铁钼铜矿体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来源和热源。
构造条件:本区大岭-秋皮沟断裂、大岭-红石砬子断裂,为后期成矿岩体(脉岩)提供通道,这些断裂带控制了秋皮沟铜矿、小瑞丰铅锌矿等矿床的分布,大多数矿床受层间构造控制。矿体往往赋存于层间构造、接触构造,在有利的构造空间或围岩交代形成的矽卡岩带由后期岩浆热液交代成矿。
(4)找矿标志:区内的矽卡岩化、硅化、绿帘石化等热液蚀变,与成矿关系密切,是重要的间接找矿标志。
下二叠统玉泉组大理岩与晚三叠-早侏罗世侵入岩体(秋皮沟岩体),在接触带见有石榴子石矽卡岩、绿帘石绿泥石矽卡岩、阳起石透辉石矽卡岩和绿帘石石榴子石矽卡岩,并且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发育,且有方铅矿化、闪锌矿化等,可寻找秋皮沟式铜铅锌矿床;
下二叠统玉泉组大理岩与晚三叠-早侏罗世侵入岩体(秋皮沟岩体),沿接触带见有石榴子石、透辉石、绿帘石矽卡岩,蚀变为硅化、绿帘石化、角岩化,可寻找秋皮沟式铁矿床。
本区既有二迭系下统土门岭组的有利成矿围岩,又有晚三叠-早侏罗世碱长花岗岩(秋皮沟岩体)的成矿母岩,构造以北东向断裂为主,周边已发现有矽卡岩型秋皮沟铜矿和小瑞丰铅锌矿。所以本区具备寻找矽卡岩型和火山热液型铅锌矿床的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许荣德等,宾县乌拉草甸子铜铅矿点找矿评价报告 1981.
[关键词]草甸子地区 成矿条件 成矿带 秋皮沟岩体
[中图分类号] P61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6-61-1
1地质背景
本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张广才岭隆起西缘与松辽平原的接壤部位。区域上地层从古生界至新生界均有出露。其中古生界二迭系下统玉泉组、土门岭组和二迭系上统五道岭组地层,为区域上的主要近矿围岩。侵入岩主要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碱长花岗岩、花岗岩闪长岩,早白垩世花岗闪长岩及其脉岩类等。构造形迹以北东向为主体,以断裂和褶皱构造为主要特征。
1.1地层
1.2侵入岩
区域上出露的侵入岩主要为中生代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碱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其中以碱长花岗岩分布最为广泛,出露面积大,呈岩基状产出。花岗闪长岩仅在区内的北部有所出露,面积很小。其次区内还零星分布有早白垩世和晚白垩世侵入岩,多以小侵入体和岩株状产出,岩性为花岗闪长岩、碱长花岗岩、花岗斑岩和花岗斑岩。脉岩主要为花岗斑岩、花岗细晶岩、闪长岩、闪长玢岩。其中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世碱长花岗岩和早白垩世花岗闪长岩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为区域上的主要成矿母岩。
1.3构造
本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张广才岭隆起西缘与第二沉降带松辽平原的接壤部位,北为松花江断裂,南为滨绥断裂。受其影响区内地质构造较为复杂,不同等级、不同形迹、不同性质的断裂颇为发育,形成了北北东向和北东向的构造格局,局部尚有北西向或近东西向断裂。
1.4矿产
本区位于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多金属成矿带南部,秋皮沟~五道岭铁铜多金属成矿亚带内。该成矿亚带内发现了大量的多金属矿床、矿点,主要矿床有白岭铜锌矿、苏家围子铁锌矿、石发铁锌矿、二道岭铅锌矿、五道岭钼矿、弓棚子铜矿、小瑞丰铅锌矿、秋皮沟铜铁矿床等。
2成矿条件分析
通过对本区及周边金属矿床成矿条件的综合分析,内生金属矿床的形成具有如下规律:
(1)矿产组合特点:秋皮沟岩体周边产出有铁、铜、铅、锌、钼矿床组合。
(2)成矿时空特点:矿床形成时代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空间上围绕秋皮沟岩体。如秋皮沟铜矿、秋皮沟铁矿、小瑞丰铅锌矿的形成均与秋皮沟岩体有关。
(3)成矿地质条件:地层条件:成矿的有利围岩是玉泉灰岩、土门岭组、五道岭组。主矿体与上述地层关系密切。以上各组地层除五道岭组为凝灰砂岩外,其他均为大理岩和结晶灰岩。大理岩及灰岩化学性质活泼,经后期断裂切割,岩石破碎,经接触交代形成矽卡岩;在其层间破碎带中矿体多呈透镜状、脉状及复合脉状。
侵入岩条件:本区矿床分布在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碱长花岗岩体(秋皮沟岩体)周边,主要多金属矿床3处、矿点1处。岩体为浅成相酸性、超酸性岩株,该岩体侵入于二迭系地层中,对本区各矿床中的铁钼铜矿体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来源和热源。
构造条件:本区大岭-秋皮沟断裂、大岭-红石砬子断裂,为后期成矿岩体(脉岩)提供通道,这些断裂带控制了秋皮沟铜矿、小瑞丰铅锌矿等矿床的分布,大多数矿床受层间构造控制。矿体往往赋存于层间构造、接触构造,在有利的构造空间或围岩交代形成的矽卡岩带由后期岩浆热液交代成矿。
(4)找矿标志:区内的矽卡岩化、硅化、绿帘石化等热液蚀变,与成矿关系密切,是重要的间接找矿标志。
下二叠统玉泉组大理岩与晚三叠-早侏罗世侵入岩体(秋皮沟岩体),在接触带见有石榴子石矽卡岩、绿帘石绿泥石矽卡岩、阳起石透辉石矽卡岩和绿帘石石榴子石矽卡岩,并且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发育,且有方铅矿化、闪锌矿化等,可寻找秋皮沟式铜铅锌矿床;
下二叠统玉泉组大理岩与晚三叠-早侏罗世侵入岩体(秋皮沟岩体),沿接触带见有石榴子石、透辉石、绿帘石矽卡岩,蚀变为硅化、绿帘石化、角岩化,可寻找秋皮沟式铁矿床。
本区既有二迭系下统土门岭组的有利成矿围岩,又有晚三叠-早侏罗世碱长花岗岩(秋皮沟岩体)的成矿母岩,构造以北东向断裂为主,周边已发现有矽卡岩型秋皮沟铜矿和小瑞丰铅锌矿。所以本区具备寻找矽卡岩型和火山热液型铅锌矿床的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许荣德等,宾县乌拉草甸子铜铅矿点找矿评价报告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