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变化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来源 :农产品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i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分类及变化
  粮食生产经营主体是农业生产的主要部分,具有农户结构和特征变化的普遍特点。本文重点分析不同生产规模的粮食生产经营主体的变化及其影响。因为粮食生产规模是反映农户粮食生产行为的一个重要特征。粮食种植面积越大,粮食生产规模越大,生产经营行为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一)基于粮食生产规模的农户分类
  根据不同的粮食种植面积对农户进行分类。第一类是“非粮户”即不种植粮食的农户。第二类是“自粮户”即粮食种植面积小于10亩的农户,这类农户主要是指在自有耕地上种植粮食的小农户,其粮食生产以满足自给为主要目的。第三类是“小规模粮户”即粮食种植面积在10亩到50亩之间的农户。这类农户在人均耕地面积较大的东北地区较为普遍,其粮食生产规模超过家庭自给需求,粮食生产成为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第四类是“种粮大户”即粮食种植面积超过50亩的农户,这类农户主要是通过土地流转进行成片规模种植的专业户,家庭劳动力难以满足需求,机械化程度较高,一般有长期或临时雇工。
  采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农户调查数据进行历史变化趋势分析。这里选取粮食主产省的全部农户样本,具体是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北、内蒙古、山东、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共13个省,从1986年到2010年(除1991年和1993年)共23年的连续数据。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村庄和农户家庭发生变化,因此每年的样本量略为变化。1986年农户样本量达到15965户,之后逐步减少,从1995年起,样本量稳定在11000户。这样的大样本数据,可以很好地降低统计误差,较为真实地反映粮食主产区农户的历史变化特征。
  计算方法是,利用SPSS统计软件,首先根据每个样本农户的粮食种植面积对农户进行分类,例如,粮食种植面积为零,则对该农户的类型变量赋值“1”,再计算每类农户的数量占样本总量的比重,最后,以1986-2010年每年每类农户的数量比重分析25年间农户的变化情况。
  (二)不同类型农户的变化特征
  上述四类农户在过去24年间发生较大变化,近年来表现更为突出:
  1.非粮户增长趋势明显。1986年不种植粮食的农户数量占农户总量的比重只有5.4%,进入90年代后缓慢增加,2000年超过10%,之后增速加快,到2010年达到26%,即在我国的粮食主产区有近四分之一的农户退出粮食生产。
  2.自粮户比重最大。粮食种植面积在10亩以下的农户是我国粮食生产的主体,占农户总量的比重长期在50%以上。上世纪80年代后半期比重缓慢上升,90年代稳定在60%,从2003年起呈下降趋势,2010年首次跌到50%以下。可见,以自给自足为主的农户仍然是我国粮食生产经营的主体,但数量正在减少。
  3.小规模粮户呈下降趋势。粮食种植面积在10亩到50亩之间的农户数量比重从1986年以来40%逐步下降为2010年的24%。这类型的农户主要集中在人均耕地面积较为丰富的东北地区,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该地区的农户也在发生分化,部分农户减少或退出粮食生产,从事非粮或非农产业。
  4.种粮大户比重逐步上升。种植面积超过50亩的农户比重远低于其他类型农户,但从自身变化看,呈上升趋势。1986年比重仅为1.2%,90年代末增加到1.5%,2009年达到了2.4%。
  (三)不同区域粮食生产主体的变化比较
  由于各省区样本数量并不相同,而且各地区也存在差异,因此省份之间的比较难以得出较为可靠的结论,但是,由于各省区每年的样本户是固定观察户,因此可以较为准确地对各地区的趋势进行分析。
  沿海省份中,江苏退出粮食生产的非粮户数量增长和自粮户的数量下降同样显著,但是小规模种粮户和种粮大户的增长趋势也比较明显;相比之下,山东省各种类型的农户数量变化幅度较小,非粮户有所增加,自粮户和小规模种粮户都有所下降。这样的变化与该地区农户就近就业机会多有关。中部省份中,安徽和江西粮食生产经营主体的变化较为突出,非粮户大幅度增加,自粮户明显减少,小规模种粮户和种粮大户增长趋势非常显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的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呈现非粮户增多、自粮户减少、小规模种粮户增长的趋势,但是变化幅度相对较小,同时种粮大户发展较为缓慢。东北省份中,黑龙江粮食生产经营主体的变化最为特殊,非粮户的数量增长幅度最大,2010年是2003年的11倍,说明有相当数量的农户退出粮食生产,与此同时,自粮户、小规模农户和种粮大户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该地区粮食生产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的趋势最为明显;吉林和辽宁的变化较小。
  (四)其他粮食生产经营主体的发展
  目前,我国粮食生产主体依然以农户家庭为主。但是,近年来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粮食企业等发展迅速,参与到粮食生产产前、产中、产后环节,优惠供应生产资料,提供机耕、机播、机收、病虫害防治等服务,保障产品销售等等,提高了农户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了粮食生产的产业化发展。
  粮食生产合作社增长加快。我国种植业合作社的数量显著超过畜牧业、服务业、林业、渔业的合作社数量。截至2011年底,我国种植业合作社数达到24.6万个,比2010年增长46.4%,占合作社总数的比重为48.3%。种植业合作社中以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的合作社居多,但是近年来粮食合作社发展速度很快。到2011年底,粮食合作社5.99万个,比2010年增长63.7%,占种植业合作社的比重增加到24.3%。此外,全国还有4.6万个服务业合作社,包括农机合作社2.6万个,植保合作社0.6万个,土肥合作社0.2万个,这些合作社大多是为粮食生产提供机耕机播机收、病虫害防治、配方施肥等服务,与粮食生产经营主体有着密切联系。
  粮食类企业数量多、规模大。目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成为粮棉油肉蛋奶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重要市场主体。其中,2009年,我国共有粮食类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11家,加上2011年年底认定的第五批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粮食类龙头企业96家,目前共有307家,约占全部龙头企业数的1/4。与其他行业企业相比,粮食类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数量居于第一位,比第二位的畜禽类龙头企业要多40家,约是皮毛类龙头企业数量的30倍。从区域分布来看,粮食类龙头企业主要集中在中部粮食主产区。粮食类龙头企业投资大但盈利和融资能力较弱。截至2009年底,共有17家粮食类龙头企业上市,占到粮食类龙头企业数的8.06%,略低于8.7%的平均水平;粮食类龙头企业资产总额平均为19.47亿元,高于13.31亿元的平均水平;企业平均销售利润率为3.55%,低于4.12%的平均水平。近年来,粮食类龙头企业“走出去”发展迅速,以合资经营设立子公司、独资经营设立子公司等方式,在越南、泰国、印尼、俄罗斯等国家开展投资合作。   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粮食安全要求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既买得到又买得起他们所需的基本食品,包括确保生产足够数量的粮食,最大限度地稳定粮食供应和确保所有需要粮食的人都能获得粮食。粮食生产经营主体的种植意愿、生产效率、储存销售方式等与粮食安全的前两个要求直接相关。不同类型的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对国家粮食安全有着不同的影响。
  (一)非粮户的增多威胁粮食安全
  在不种粮的农户中,一部分是发展其他经济作物而不种植粮食的农户,另一部分是完全退出种植业的农户。根据固定观察点的农户数据,两者比例大约在3∶7,以完全退出种植业的农户为主。2003年以来,这两类农户的绝对数量都在增加,但是完全退出种植业的农户数量增长幅度更大,所占比重不断提高,2010年增加到72.2%。可见,农户放弃种粮并不是调整种植结构,而是放弃农业生产。这些农户从粮食供应者变成了粮食购买者,单从这方面看,不利于国家粮食安全。
  (二)自粮户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
  自粮户经营规模较小,对市场价格变动的敏感性较弱,生产和供给趋于稳定,对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在固定观察点农户中,2003年至2010年自粮户的种植面积稳定在4.4亩上下,但是粮食种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比重逐年提高,从2003年的84%提高到2010年的88%。较为稳定的粮食生产至少能够保障自我家庭的粮食需求。此外,这种经营主体在粮食晾晒、贮存、流通、保管上的成本较低,风险较小,也不会造成整个市场的剧烈波动。
  但是,目前这类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农户采取粗放型生产方式,单产水平低,没有充分发挥土地生产力;二是年龄结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接受、使用新技术、新设备的能力差,生产效率难以提高;三是对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有一定负面影响。
  (三)种粮大户对粮食安全具有双重影响
  近年来,出现一些种植规模较大的粮食生产经营者“种粮大户”,经营耕地少则几十亩,多则成千上万亩。这类经营者有效弥补了自粮户和小规模粮户数量下降带来的空缺,对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首先,很多大户是承包别人闲置的土地或者开垦质量较差的荒地、废弃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其次,很多大户具有较好的生产经营和投资能力,能够采用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粮食专业化,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但是,目前种粮大户的发育还不成熟,存在一些不利于国家粮食安全的隐患。首先,这类主体以销售粮食获取经济利润为主要目标,对市场变动较为敏感,产品价格、生产成本等微小变动都可能导致生产经营行为的变化,生产波动性大。在固定观察点农户中,“种粮大户”最大种植面积从2003年的176亩增加到2006年252亩,2007年下降,2008年恢复增加,2009年突增到384.5亩,2010年又骤跌至257亩。实际调查中发现,很多大户选择一年一签的土地流转合同,甚至将种粮比作炒股,赌上一把。第二,目前种粮大户大多采取掠夺性的生产方式,较少对土地实施轮作、休耕、整地、施用绿肥等维护土地地力的保护性措施,这将损害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不利于未来的粮食稳产增产。第三,种粮大户粮食储存、保管等成本较高。特别是在南方地区,大户普遍反映没有晾晒场、烘干设备、仓储设施等,粮食储运困难。
  (四)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户的生产能力
  准确地说,目前大部分专业合作社并不是粮食生产经营的主体,而是为农户提供生产服务,例如,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的购买、农机服务、技术信息服务、产品销售服务等。这些服务可以降低农户生产的物资投入成本和人工成本,提高生产力。因此,专业合作社可以弥补小农户的劣势,提高生产积极性和单产水平,促进粮食安全。
  如何应对粮食生产经营主体的变化
  不同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对国家粮食安全均有积极和消极作用,政府可以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发挥其积极作用,减少不利影响。从2004年至今,我国粮食播种面积不断扩大,粮食产量连续增加,实现“九连增”。应该说,这些年国家采取了恰当的政策措施,适应粮食生产经营主体的变化,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
  (一)稳定种粮收益,提高各主体的生产积极性
  综合来看,我国粮食生产经经营主体的变化核心在于种粮目标的转变,从自给自足向商品粮生产转变,以满足家庭粮食需求为主要目标的小规模生产退出或逐渐减少,以盈利为主要目标的大规模生产逐渐增多。这种转变意味着粮食生产将更加市场化,遵从市场规律,因此确保种粮农户的基本收益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首要因素。
  近年来,国内粮价稳步增长,种粮收益不断提高。根据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三种粮食的净利润从2005年的122.58元/亩开始连续上升,增加至2011年的250.76元/亩,增幅达到1.05倍。这主要得益于三方面因素:一、国家执行小麦、水稻最低收购价政策,并且不断提高并及早公布价格信息,稳定市场预期,对粮食价格形成有力支撑;二、受国际供给下降、国内需求刚性增长等因素的影响,玉米等粮食价格连续上涨,粮食收益不断提高;三、国家不断提高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生资综合补贴、农机补贴的规模,直接增加种粮收入。这些因素充分调动各粮食生产经营主体特别是种粮大户的生产积极性。
  (二)促进土地流转和合理利用,减轻非粮户的不利影响
  非粮户的增多对粮食安全不利影响的程度关键在于对非粮户自有承包地的合理利用。如果农户退出粮食生产后将自有承包地转租给他人进行粮食生产,并且承租人具备更高的生产效率,那么将减少对粮食安全的不利影响。
  根据实地调查,近年来大部分放弃粮食生产的农户将自有承包地交给亲戚邻居经营或将土地流转到种粮大户手中,减轻了对粮食安全的影响。这得益于近几年种粮效益的稳步提高,还与各级政府的积极推动密切相关。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平整土地,推动闲置土地的流转,为形成种粮大户奠定了基础。
  (三)通过科技推广和社会化服务,提高自粮户的生产能力
  针对自粮户的年龄老化、劳动力不足、文化素质不高、种植意愿不强、生产率不高等弱点,可以通过科技推广、社会化服务、合作社组织等方式,提高其生产能力。
  政府加强服务建设。科技人员进村入户、蹲点包片,开展指导服务;组织专家分区域、分季节、分品种制定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分区域、分灾种制定防灾预案,针对重大天气变化,及时发布灾害预警,适时启动应急响应;加强病虫防控。这些服务可以有效地帮助生产者特别是小农户提高劳动生产力,降低风险损失,实现粮食稳产增产。
  社会化服务发展迅速。实地调研中,很多农户反映现在种粮非常省事。小麦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机械深松整地规模扩大。玉米机收、水稻机插等机械化薄弱环节作业水平也大幅提高,2010年比率分别达到25%和20%。在湖南等南方地区,集中育秧的推广,实现统一耕整秧田、统一优良品种、统一浸种催芽、统一播种期、统一育秧技术、统一秧田管理“六统一”,大大减轻农户的劳动强度。
  (四)加强服务与监督,培育种粮大户
  对于种粮大户,近年来除了中央政府的表彰鼓励外,很多地方都出台优惠政策。例如,江西省对种粮大户实施直接补贴政策,从2008年开始,对100亩以上种粮大户单独进行规模种植补贴,每亩补贴标准为16元,四年累计发入种粮大户补贴资金1.59亿元。此外,近年来不断提高农机购置补贴对提高种粮大户的装备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
  针对种粮大户稳定性弱等问题,除了稳定种粮收益外,还可以通过一些政策措施改进,例如,协调土地流转纠纷,鼓励较为稳定、利益分配较为合理的土地契约关系,通过共同投资、明晰产权等方式引导种粮大户进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改良,增强种粮大户的稳定性,同时促进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目前这方面的政策措施还比较缺乏,应该加强。
  (本文节选自2012年度农业部软科学课题,撰稿:田国强,王莉,田维明,陈洁,张照新,郑小平,徐雪高,李婕,蒋俊鹏,陈宇等)
其他文献
瘦肉精、染色馒头、一滴香……各种食品安全问题不绝于耳。有机蔬菜似乎成了营养、安全的符号。其实,大部分消费者对有机蔬菜的认识往往停留于保鲜膜上面贴的标志和昂贵的售价。事实上,市场上有机蔬菜鱼龙混杂,乱象丛生。    贵的不一定是真    记者在北京市广渠路上的家乐福超市看到一整货架用塑料托盒、保鲜膜精美包装的蔬菜,乍一看很像有机蔬菜,但是仔细看来,标签上却没有标明有机蔬菜,而是用很小的字写着“无公害
期刊
河北小麦种植成本升收益降     根据河北省九个成本调查基点县上报数据显示,2011年河北省小麦亩产为405.97公斤,总产值为905.49元∕亩,总成本为758.98元∕亩,纯收益为146.52元∕亩,比去年下降48.38元∕亩。   ——单产增加。2011年河北省小麦种植面积为2396.9千公顷,比上年减少23.43千公顷,减幅0.97%。单产5316.07公斤∕公顷,比上年增加231.56公
期刊
黄瓜的种苗来源、种养面积、收货时间,以及所使用化肥农药的名称、生产厂家、经销单位、含量、使用方法和范围等信息,在哈尔滨市富强晨光合作社的“农产品生产记录”手册上都有详细记录。  “凭借这些信息,消费者可轻松查到所食用蔬菜在种植和管理期间的相关情况。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也可很快找出问题症结。”合作社理事长王喜光说。  富强晨光合作社的蔬菜基地是中国正在大力推进的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之一。20
期刊
在齐齐哈尔绿博会上,甘南县参展的企业各个使出看家本领,为的就是趁着绿博商机好好赚上一把。在参厅里数一数,洽洽食品、飞鹤乳品、鹤城酒业和富华集团4家龙头企业及12家中小企业参展,带来了化工、食品、炒货、白酒、大米、乳品等10大类、90多个品种的绿色、特色产品参展。而这些新奇特的绿色产品,也使甘南展区吸引了百姓的眼光。  兴十四特大号西瓜抢眼  刚进展厅大门口,一眼就能看见一个特大号的西瓜,这西瓜实在
期刊
传闻    近日,网名为“沧海吉祥”的一位瑞安妈妈在温州论坛发帖,述说了自己的遭遇:  今年1月份她在一家名为“小欣之家”的淘宝店里买了10罐荷兰牛栏(nutrilon)奶粉。5月份的时候,带孩子去体检,被查出血液中含铅量过高,但没在意。  没想到8月12日,瑞安公安打来电话,说她买的是劣质奶粉,请她下午去做笔录。  这家淘宝店是双皇冠的信誉,加上是温州本地的,“沧海吉祥”身边几乎所有的妈妈都是在
期刊
绥中县核桃协会等单位申请对“绥中核桃”等41个产品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申请材料已通过审核,农业部拟准予登记,依法实施保护。现将本次拟予登记保护的部分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内容予以公示。公示内容见附表。
期刊
榆社县花茂养蜂专业合作社等单位申请对“榆社蜂王浆”等45个产品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申请材料已通过审核,农业部拟准予登记,依法实施保护。现将本次拟予登记保护的部分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内容予以公示。公示内容见附表。
期刊
据山西省农业厅对省内8个小麦主产县、83个调查户、441亩小麦生产成本收益情况调查显示,2011年小麦生产较上年出现了“四个增加”的态势,即亩产增加,产值增加,生产成本增加,纯收益增加。  ——收益增长。根据对83个小麦种植户的调查,今年小麦总收益为580.48元,包括主产品产值、副产品产值;小麦亩纯收益133.2元,比去年80.25元增加了52.95元。  ——产量增加。据调查,今年小麦亩产25
期刊
山东花生种植面积连年下滑    据山东省农业物价监测系统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山东花生仁价格持续大幅上涨,8个月来花生仁都在11元/公斤以上的高价位运行,从5月份起连续4个月同比增幅在30%以上。8月份花生仁平均价格达到15.7元/公斤,同比增长67.54%,是监测系统自采集花生价格26个月以来监测到的最高价,比2009年7月高9.1元/公斤,26个月来涨幅达137.88%。  ——从生产情况来看,2
期刊
庄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单位申请对“庄河滑子菇”等48个产品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申请材料已通过审核,农业部拟准予登记,依法实施保护。现将本次拟予登记保护的部分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内容予以公示。公示内容见附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