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教育行业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人们开始进行新课改。在新课改环境下出现的情境导向教学法已显现出应用效果,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创设课堂情境,有效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本文的笔者,将针对情境导向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提出有效的应用策略,促使教学效果得以提升,以供相关专业人士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情境导向教学法;小学语文教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情境导向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情境教学法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重,感到什么事物都很新鲜,爱玩爱动,这一阶段他们整体上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的语文课堂比较无聊,对小学生的天性有所压制,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愈来愈低,但小学阶段教师要为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打好基础。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优美的篇章,在情境导向教学法的应用下对这些文章进行品味阅读可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还原艺术场景,引领学生走入情境中发现美。在情境导向教学法的应用下还可净化他们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在情境导向教学法的应用下还可锻炼他们的思维,不同的文章中蕴藏不同的道理,这些道理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在教学中开拓他们的思维,告知他们一切是由人创造的,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
二、情境导向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联系生活,走入情境
教师要将课本知识内容与生活相连,带领学生们走进生活中,品味大自然的美。在教学情境的选择与创设上,要尽量贴合课本内容,匹配合适的生活场景,将教学内容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语文教学的目的不能局限于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深一个层次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文章背后的人文精神。例如在讲《妈妈的账单》这一课时,可先让学生自己谈谈自己的妈妈,有的学生说到妈妈一直在上班,都没有时间陪我出去玩。这时教师可拿出两份账单,从账单上学生可明确看出自己平常的花销比妈妈高出几倍,从而感受到妈妈的辛苦,理解了妈妈。将课文与生活相连,告诉学生要学会体谅父母,平常要乖乖的,认真学习,学会孝敬父母。
(二)图片展现,增添趣味
教师在教学中可赋予课本内容生动活泼的新形象,可利用图片予以展示。花花绿绿的图片对小学生有极强的吸引力。其实我们课本中就有很多类似的素材,如每一篇文章中的插图;另外还可以搜集身边适合的图片,可利用互联网资源,广泛搜集后进行筛选。然后将图片进行多媒体投放,清晰地向同学们展现内容。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可适当运用图片,增加效果。例如教师在讲《荷花》这节课的内容时,教师想将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先引领学生描述你印象中的荷花或动手绘制你心里的荷花。我国有不少的诗人、书画家都爱荷花,之后可向学生展示一些名画,如张大千先生绘制的《荷花图》,引領学生进一步去描绘荷花,增加学生对荷花的印象。学生在情境中与作者一同感受荷花的美,学习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性。
(三)音乐渲染,增加效果
富有节奏感的音乐,可给人的听觉上带来冲击,为提前预设的情境增加氛围效果。教师在情境音乐的选择上不要太过于局限选择激昂的励志曲子,也可选择抒情曲子描绘风景,还可选择学生们熟知的流行曲子,与他们形成共鸣;或是教师或学生发挥自己的才能,现场演奏音乐,通过优美的旋律来表达丰富的内心情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用音乐渲染情景,用音乐熏陶学生。例如教师在讲《父亲和鸟》这篇文章时,父亲与鸟关系密切,体现出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教师可播放《蜗牛和鸟》的歌曲,感受各种鸟的叫声,发现小鸟的可爱,用学生熟悉的儿歌,引入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在情境中搭配音乐,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还可将知识拓展出去,让学生从小养成保护小动物、热爱大自然、心存爱心的好习惯。
(四)角色扮演,融入情境
教师可在情境中,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文中角色进行扮演,或将学生分为4—6人的小组,小组同学自己安排,分别充当一个角色,依照文章大意编排情景剧,之后可上台表演。这样不仅学生能体会到文章中人物的内心体验,拉近了学生与课本的关系,自然而然学生愿意主动深入研究,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表演技能,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教师在上课时,应依据课文的基本大意,创设与之相对应的表演情境,吸引着小学生们去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使之更快速地融入情境。例如在上《坐井观天》这节课时,教师可让学生上台扮演青蛙和小鸟,青蛙和小鸟展开辩论,底下的学生哈哈大笑,感受到了青蛙的愚蠢,但也迫切希望青蛙可以出来,感受大自然的美。在愉悦的氛围中,学生明白了文中蕴含的道理,即看问题,认识事物,要站得高,要看得全面。
三、结语
为了使情境导向教学法产生更加良好的效果,教师要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学生自我展现时,适当给予他们积极的鼓励,增加他们的自信心,给予他们动力。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多运用情境导向教学法,让语文课堂更具灵活性,使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堂,也愿意深一层次去品味、去感受文章。
参考文献
[1]梁端水.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情景教学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2(19).
作者简介:班春燕,女,1964年生,安徽省舒城县,小学一级教师,大专。
(编辑:郭恒)
【关键词】新课改;情境导向教学法;小学语文教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情境导向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情境教学法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重,感到什么事物都很新鲜,爱玩爱动,这一阶段他们整体上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的语文课堂比较无聊,对小学生的天性有所压制,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愈来愈低,但小学阶段教师要为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打好基础。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优美的篇章,在情境导向教学法的应用下对这些文章进行品味阅读可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还原艺术场景,引领学生走入情境中发现美。在情境导向教学法的应用下还可净化他们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在情境导向教学法的应用下还可锻炼他们的思维,不同的文章中蕴藏不同的道理,这些道理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在教学中开拓他们的思维,告知他们一切是由人创造的,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
二、情境导向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联系生活,走入情境
教师要将课本知识内容与生活相连,带领学生们走进生活中,品味大自然的美。在教学情境的选择与创设上,要尽量贴合课本内容,匹配合适的生活场景,将教学内容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语文教学的目的不能局限于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深一个层次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文章背后的人文精神。例如在讲《妈妈的账单》这一课时,可先让学生自己谈谈自己的妈妈,有的学生说到妈妈一直在上班,都没有时间陪我出去玩。这时教师可拿出两份账单,从账单上学生可明确看出自己平常的花销比妈妈高出几倍,从而感受到妈妈的辛苦,理解了妈妈。将课文与生活相连,告诉学生要学会体谅父母,平常要乖乖的,认真学习,学会孝敬父母。
(二)图片展现,增添趣味
教师在教学中可赋予课本内容生动活泼的新形象,可利用图片予以展示。花花绿绿的图片对小学生有极强的吸引力。其实我们课本中就有很多类似的素材,如每一篇文章中的插图;另外还可以搜集身边适合的图片,可利用互联网资源,广泛搜集后进行筛选。然后将图片进行多媒体投放,清晰地向同学们展现内容。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可适当运用图片,增加效果。例如教师在讲《荷花》这节课的内容时,教师想将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先引领学生描述你印象中的荷花或动手绘制你心里的荷花。我国有不少的诗人、书画家都爱荷花,之后可向学生展示一些名画,如张大千先生绘制的《荷花图》,引領学生进一步去描绘荷花,增加学生对荷花的印象。学生在情境中与作者一同感受荷花的美,学习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性。
(三)音乐渲染,增加效果
富有节奏感的音乐,可给人的听觉上带来冲击,为提前预设的情境增加氛围效果。教师在情境音乐的选择上不要太过于局限选择激昂的励志曲子,也可选择抒情曲子描绘风景,还可选择学生们熟知的流行曲子,与他们形成共鸣;或是教师或学生发挥自己的才能,现场演奏音乐,通过优美的旋律来表达丰富的内心情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用音乐渲染情景,用音乐熏陶学生。例如教师在讲《父亲和鸟》这篇文章时,父亲与鸟关系密切,体现出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教师可播放《蜗牛和鸟》的歌曲,感受各种鸟的叫声,发现小鸟的可爱,用学生熟悉的儿歌,引入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在情境中搭配音乐,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还可将知识拓展出去,让学生从小养成保护小动物、热爱大自然、心存爱心的好习惯。
(四)角色扮演,融入情境
教师可在情境中,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文中角色进行扮演,或将学生分为4—6人的小组,小组同学自己安排,分别充当一个角色,依照文章大意编排情景剧,之后可上台表演。这样不仅学生能体会到文章中人物的内心体验,拉近了学生与课本的关系,自然而然学生愿意主动深入研究,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表演技能,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教师在上课时,应依据课文的基本大意,创设与之相对应的表演情境,吸引着小学生们去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使之更快速地融入情境。例如在上《坐井观天》这节课时,教师可让学生上台扮演青蛙和小鸟,青蛙和小鸟展开辩论,底下的学生哈哈大笑,感受到了青蛙的愚蠢,但也迫切希望青蛙可以出来,感受大自然的美。在愉悦的氛围中,学生明白了文中蕴含的道理,即看问题,认识事物,要站得高,要看得全面。
三、结语
为了使情境导向教学法产生更加良好的效果,教师要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学生自我展现时,适当给予他们积极的鼓励,增加他们的自信心,给予他们动力。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多运用情境导向教学法,让语文课堂更具灵活性,使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堂,也愿意深一层次去品味、去感受文章。
参考文献
[1]梁端水.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情景教学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2(19).
作者简介:班春燕,女,1964年生,安徽省舒城县,小学一级教师,大专。
(编辑: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