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民主与和谐社会的建构

来源 :理论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haiyugui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社会转型期,我们遇到了许多社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时间紧迫的任务。我们认为,协商民主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方式。协商民主具有平等性、公开性、包容性和参与性等特征。而中国社会的现实环境与实施协商民主的条件要求是一致的。协商民主理论虽然是20世纪80年代由西方学者提出,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协商民主实践要远远早于这个时间。协商民主在中国的成功实践已经包括从微观环境到宏观环境的整个过程。
其他文献
恩格斯从多种力量相互作用的视角出发,将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简约"概括为历史合力论,对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理解和运用唯物史观作出了重要贡献。根据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人是
法学教育包括"知育"、"智育"与"德育"三个方面。"知育"虽然不应是法学教育的全部,却是法学教育的"切入点",处于基础性地位。"知育"是法律技能的培育,主要包括识记技能、理解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过程中期,是经济加速增长和资源消耗总量较大的时期,矿产资源需求的迅猛增长和结构性短缺,客观上决定了我国必须从全球资源战略的高度在全球市场配置中寻求
战后欧洲联合的历史经验说明,区域内各国的政治意愿、利益协调与整合,以及区域文化的同一性是区域一体化的必备要素。政治意愿是前提、利益整合是起点、共同文化则提供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