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强位于河北省中南部,一个不起眼的小县城,那里处于黄河故道的北侧,世代贫瘠,如今仍是国家贫困县。怎么形容呢?即使在今年,当我们驱车进入县城时,都没有发觉已经到了中心,还以为是一个乡下镇子的大街呢,有种时光倒流般的错觉,尽管也在进行缓慢的建设,但紧邻高速公路的县城,这样的陈旧确实少见。也许,就是这样土地不多与产量低下的贫瘠,让明清时期的武强人开始学会了到各地和京城讨生活,由此形成了当地独特的生活形态。
相传,明永乐年间,有山西洪洞县艺人到此居住,带来了木版印刷的手艺。整个明清时期,武强出产的就是各种印刷品,以年画为主要生意。当时武强南关一条古街上,画社上百间,各家有各家的绝活手艺,是“家家点染,户户丹青”,500多年的历史延续两朝,至今仍然不绝。武强旧城南关,便成了北方最大的木版年画产地之一。乾隆、嘉庆时进入全盛时期,当时,全县各种年画生产厂家和作坊近千个,业者万余人。遍布全国各地的武强年画批发庄有160多处,年销量1亿多对开张,约占当时全国年画销量的三分之一。
年画是民俗产物,农村素来有“闹春”的习俗,每逢春节,从腊月初八开始,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传统节日,同时也是盛大的民间艺术节。腊月二十三到二十七,家家户户清扫、粉刷庭院房屋,然后人们把从集市买回来的年画贴在门上、室内、灶房、仓房、水井、马厩,把土地爷的神像贴在神龛上,既寄托人们祈福禳灾的美好愿望,又为平日清贫冷淡的农家小院增添了节日的喜庆。精美的彩色年画又如何做得很便宜,家家买得起呢?这要从年画套板印刷术谈起。
年画最早是由民间画师用国画水墨的方法手绘出来,但是这种人工画法费时费力,价格贵,产量低。为了能够提高产量,民间在传统雕版印刷术的技法上又增加了红、黄、蓝三种颜色版,再配以精确套色印刷的工艺,一幅全彩风格的木版年画就诞生了。非常巧合的是,这四色基本上也接近现代印刷术的基本色CMYK模式。可最大的不同在于传统木版年画的套色之间重叠并不多,也大多没有墨色深浅的变化,基本是单纯的四色交错,偶尔也用到绿色、紫色、粉色等加色版。如此,画面风格看上去,鲜艳,醒目,多了几分古朴扎实和远古图腾般的神秘。
时过境迁,进入后现代网络化的时代,如今武强街面已经找不到一家年画社了,只有年画博物馆的小作坊,还在按照传统方法少量制作年画,这样给了观者一饱眼福的机会。其实现在木版年画已经成为艺术品,一尺见方,装裱过的,要30~50元一张,更大的需要多次拼版套色印刷的,则要数百、上千元。现今,春节集市上流通的年货,包括一些年画早就被价格更为低廉的胶印品替代了。
学习木版年画制作,首先是从绘画的基本功开始,这是比较费工夫的手艺,按照学徒过程要熟悉家传和师传的各种画谱内容,可以一一做到画版样的水平。刻版之前的工作就是用墨线在宣纸上勾画出整个画稿,特别是黑色线图版稿,没有5到10年的工夫别想能创造出精美绝伦的作品,而线图版直接关系到整幅画的结构。现场有2位师傅正在刻板,他们把线图版画稿用香油润湿了,变得半透明,再粘在坚硬的梨木板上,用刻刀把边缘的空白刻掉。制作线图版,短的10天,长的要1个月才能完成。色版相对简单些,把不着色的部分去掉即可。他们用的刻刀都是从早年间传下来的自制刻刀,非常合手形,而且钢材经过特殊手工打造处理,外卖的一般刀具在这么坚硬的木材上会很快废掉。就像美术学院做版画的学生一样,他们把手上的剪子、刻刀和画笔称为入门“三件宝”。
这种乡土风格的色彩艳丽的版画在战争年代成为群众宣传的有力工具,可惜当时存留下来的作品比较稀少。民国早期的民间作品存世较多,有关于戏曲的,《刘无双赠珠》《三国演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白蛇传》等,还有宣传画《禁烟——捉拿樱徐花》和一些针砭时弊表现军阀内战和民国政府腐败的黑白作品。传统年画的代表作是《六子游戏图》《门神》《文武财神》《灶王爷》等。窗花也是年画制作的副产品,画幅都不大,内容也无非是小动物,梅兰竹菊和喜庆字,却能给古朴的民居带来浓浓生机。
如今武强年画社依旧采用传统套色印刷生产,只见两个中年妇女坐在高脚凳上,用棕刷子在板上涂色彩和墨色,再把压紧的宣纸覆盖上去,用棕垫压印均匀,一张彩色年画要做四次套色工作,据说一天最多能生产100多张,人就已经累得不行了。其间要色版,每次都需要对齐,肯定先出几张废品。只见他们用小榔头,轻轻敲打版的位置校正,下面用小木片垫好,这么简单的办法居然也做到了整个版在随后的印制中纹丝不动!研究了一下,可能是靠板子本身的重量,还有下面毡垫被墨水润湿后的摩擦力吧。但能做到纹丝不差的套色,还需要手拉纸的力度均匀,压印的力量适度,没有长期的熟练是不行的。
离开那制作木版年画的中原小院,同时也不忘买了一些制作精美装裱过的年画带回来,不过我是舍不得把它们挂在墙上门上的,而是静静让它们躺在书柜里。有些还是上世纪60年代“文革”前的老版印刷的,尽管线条都没有如今的清楚,却更有一种韵味。据说,当年烧掉的年画旧版,武强县整整烧了一个月……
相传,明永乐年间,有山西洪洞县艺人到此居住,带来了木版印刷的手艺。整个明清时期,武强出产的就是各种印刷品,以年画为主要生意。当时武强南关一条古街上,画社上百间,各家有各家的绝活手艺,是“家家点染,户户丹青”,500多年的历史延续两朝,至今仍然不绝。武强旧城南关,便成了北方最大的木版年画产地之一。乾隆、嘉庆时进入全盛时期,当时,全县各种年画生产厂家和作坊近千个,业者万余人。遍布全国各地的武强年画批发庄有160多处,年销量1亿多对开张,约占当时全国年画销量的三分之一。
年画是民俗产物,农村素来有“闹春”的习俗,每逢春节,从腊月初八开始,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传统节日,同时也是盛大的民间艺术节。腊月二十三到二十七,家家户户清扫、粉刷庭院房屋,然后人们把从集市买回来的年画贴在门上、室内、灶房、仓房、水井、马厩,把土地爷的神像贴在神龛上,既寄托人们祈福禳灾的美好愿望,又为平日清贫冷淡的农家小院增添了节日的喜庆。精美的彩色年画又如何做得很便宜,家家买得起呢?这要从年画套板印刷术谈起。
年画最早是由民间画师用国画水墨的方法手绘出来,但是这种人工画法费时费力,价格贵,产量低。为了能够提高产量,民间在传统雕版印刷术的技法上又增加了红、黄、蓝三种颜色版,再配以精确套色印刷的工艺,一幅全彩风格的木版年画就诞生了。非常巧合的是,这四色基本上也接近现代印刷术的基本色CMYK模式。可最大的不同在于传统木版年画的套色之间重叠并不多,也大多没有墨色深浅的变化,基本是单纯的四色交错,偶尔也用到绿色、紫色、粉色等加色版。如此,画面风格看上去,鲜艳,醒目,多了几分古朴扎实和远古图腾般的神秘。
时过境迁,进入后现代网络化的时代,如今武强街面已经找不到一家年画社了,只有年画博物馆的小作坊,还在按照传统方法少量制作年画,这样给了观者一饱眼福的机会。其实现在木版年画已经成为艺术品,一尺见方,装裱过的,要30~50元一张,更大的需要多次拼版套色印刷的,则要数百、上千元。现今,春节集市上流通的年货,包括一些年画早就被价格更为低廉的胶印品替代了。
学习木版年画制作,首先是从绘画的基本功开始,这是比较费工夫的手艺,按照学徒过程要熟悉家传和师传的各种画谱内容,可以一一做到画版样的水平。刻版之前的工作就是用墨线在宣纸上勾画出整个画稿,特别是黑色线图版稿,没有5到10年的工夫别想能创造出精美绝伦的作品,而线图版直接关系到整幅画的结构。现场有2位师傅正在刻板,他们把线图版画稿用香油润湿了,变得半透明,再粘在坚硬的梨木板上,用刻刀把边缘的空白刻掉。制作线图版,短的10天,长的要1个月才能完成。色版相对简单些,把不着色的部分去掉即可。他们用的刻刀都是从早年间传下来的自制刻刀,非常合手形,而且钢材经过特殊手工打造处理,外卖的一般刀具在这么坚硬的木材上会很快废掉。就像美术学院做版画的学生一样,他们把手上的剪子、刻刀和画笔称为入门“三件宝”。
这种乡土风格的色彩艳丽的版画在战争年代成为群众宣传的有力工具,可惜当时存留下来的作品比较稀少。民国早期的民间作品存世较多,有关于戏曲的,《刘无双赠珠》《三国演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白蛇传》等,还有宣传画《禁烟——捉拿樱徐花》和一些针砭时弊表现军阀内战和民国政府腐败的黑白作品。传统年画的代表作是《六子游戏图》《门神》《文武财神》《灶王爷》等。窗花也是年画制作的副产品,画幅都不大,内容也无非是小动物,梅兰竹菊和喜庆字,却能给古朴的民居带来浓浓生机。
如今武强年画社依旧采用传统套色印刷生产,只见两个中年妇女坐在高脚凳上,用棕刷子在板上涂色彩和墨色,再把压紧的宣纸覆盖上去,用棕垫压印均匀,一张彩色年画要做四次套色工作,据说一天最多能生产100多张,人就已经累得不行了。其间要色版,每次都需要对齐,肯定先出几张废品。只见他们用小榔头,轻轻敲打版的位置校正,下面用小木片垫好,这么简单的办法居然也做到了整个版在随后的印制中纹丝不动!研究了一下,可能是靠板子本身的重量,还有下面毡垫被墨水润湿后的摩擦力吧。但能做到纹丝不差的套色,还需要手拉纸的力度均匀,压印的力量适度,没有长期的熟练是不行的。
离开那制作木版年画的中原小院,同时也不忘买了一些制作精美装裱过的年画带回来,不过我是舍不得把它们挂在墙上门上的,而是静静让它们躺在书柜里。有些还是上世纪60年代“文革”前的老版印刷的,尽管线条都没有如今的清楚,却更有一种韵味。据说,当年烧掉的年画旧版,武强县整整烧了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