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世纪90年代,日本启动了足球职业化改革,采取了包括高度重视“器物”——硬件设施建设;以制度建设为“抓手”,规范职业联赛机制;倾力营造足球文化氛围,重视对国外足球理念的吸收与创新等一系列的措施,使日本足球的发展取得质的飞跃。其成功的背后有着深刻的文化学根源:承袭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的历史传统,善于全面、多层吸收西方足球文化营养及重视异质文化的本土改造和创新等。这对时下中国足球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日本足球;职业化;改革;文化
中图分类号: G 80-05 文章编号:1009-783X(2010)03-0009-04 文献标志码: A
Abstract:In the 1990s,Japan implements a series of measures for football professionalism reform such as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utensil”-hardware facility construct,take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as the gripping device,standard professional league mechanism,leans the strength building football culture atmosphere,admits the advanced football idea devotedly,which cause qualitative leap for the development of Japan football.Its success has deep cultural roots,carries on historic tradition which incorporates things of diverse nature from the external culture,be good at a comprehensive,multi-layer absorption of the western football culture nutrition,emphasis on local heterogeneity of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on and so on.It has the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for present China footbal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Japan soccer;professionalism;reform;culture
1 足球运动的文化学诠释
体育是人类创造的文化,而作为人类参与最多、影响最广的足球无疑是最具文化特征的一项运动。尤其是20世纪20年代职业足球运动的兴起,更是缔造了丰富多彩的足球文化。“文化”可以概括为简单的定义,即:文化乃是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1]。而足球文化就是足球运动主体创造的不同形态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这些形态特质分属于足球器物文化、足球制度文化和足球精神文化3个层面。足球器物文化表现为足球运动装备、运动场地、书籍、资料、吉祥物和纪念品等器材设施及思想物化品,是开展与发展足球运动的前提和保障;足球制度文化表现为足球运动中人的角色与地位、组织机构、规则和制度,是连结足球与其运动主体——人的枢纽,调节和约束着足球与其运动主体之间的关系,避免失范行为发生;足球精神文化则表现为足球运动的行为准则、思想观念体系、足球艺术表现力、价值观念等,是人们对待生活与生命的态度历经社会总体文化长期积淀在足球运动中的集中体现。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文化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已经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2]。同样,足球文化对足球运动发展举足轻重,推进足球职业化改革当以大力发展先进的足球文化为前提。
2 对日本足球职业化改革进行文化学研究的意义
近年来,日本足球的发展经过职业化改革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此众多学者从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运动训练学等视角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探究其成功的原因,以期从中获得启示。综观世界足球的发展不难发现,把足球融入到文化中来,并从文化中汲取营养获得力量,这是很多国家足球成功的经验。欧美各足球强国,例如巴西、德国、英格兰等,其足球无不折射民族的文化底蕴;因此,对日本足球职业化改革的研究更需要开阔视野,从文化学的研究角度找出普适性的规律和经验,为他国足球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几乎在日本足球实施职业化改革的同时,中国足球也在借鉴国外经验、积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职业化改革,但职业化改革十几年来,中国足球始终未有质的提升,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宏愿止步不前,联赛环境和球市每况愈下,假球、黑哨、易帜等事件层出不穷,引起了社会的极大不满和公众的普遍诟病。其原因之一在于足球文化的缺失。“没有文化的足球是沙漠足球”[3]。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缺失可以影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也影响着体育事业的改革进程,足球项目尤其如此;因此,在重视文化建设的今天,从文化学的视角探讨日本足球职业化改革的成功经验,对于破解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的诸多难题并使之继续前行,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3 日本足球职业化改革的举措和成效
20世纪90年代前,日本足球水平长期徘徊在较低水平,与欧美足球强国实力相距甚远,与亚洲强队亦差距明显。为提高日本足球水平,1993年5月,日本足联在历时5年的国内外调研及层层论证后,正式推出日本足球职业联赛,启动了足球职业化改革的序幕,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3.1 高度重视“器物”——硬件设施建设
比赛、训练的场地、装备等硬件设施是职业足球开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欧美的职业联赛的俱乐部大多有一流的设施。对此,日本足联在启动足球职业联赛之初就有严格的规定,并积极准备。如规定每支球队必须拥有一个不少于1万5 000座位,带有照明设备的体育场;依托雄厚的经济实力,修建了大量体育场馆,且大多由政府投资。现在,参加日本足球职业联赛的18支甲级球队和13支乙级球队都拥有自己的专用训练和比赛主场,例如,曾多次获得日本足球职业联赛冠军的川崎队,拥有包括能容纳几万人的比赛场、普通训练场、青少年训练场、夜间灯光训练场、雨天练习场及室内体育馆等共6万6 000 m2的场地设施[4]。此外,大部分学校也都拥有自己的足球训练场地,社会公共体育场地也为参与足球运动的人提供免费利用。良好的硬件设施为日本足球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2 以制度建设为“抓手”,规范职业联赛机制
虽然日本重视足球硬件设施的改善,但更注重建章立制,按足球运动规律与市场规律发展职业足球。他们一开始就在非常民主的基础上制定了力求科学的规章制度,以符合职业足球运动规律与市场规律。一是成立职业足球联盟。该组织负责职业球队的一切事务,而日本足联只是行政上的上级机构,不干涉日本职业足球联盟的具体运作。这正是发展较好的欧洲职业足球的普遍做法。二是严格准入制度。主要包括:职业足球俱乐部必须是以足球为主要产业的经营公司,而不是依赖赞助而生存的寄生体;必须有3支青少年后备梯队和1支女足队;职业球员应具备高度的职业道德精神;教练员应参加培训和考试,并取得职业联盟颁发的证书才能上任。三是维护竞赛制度稳定。日本足联和职业联盟从不轻易地破坏联赛既定的赛程,即使是日本国家队要备战世界杯比赛。目的是确保联赛的稳定、规范,使其既合乎人体的运动规律,又符合市场规律。四是严格执法。日本足球职业联赛的制度较为完善,涉及财政、转会、职业运动员的工资待遇等方方面面,但更为重要的是执法严格,对违法、违规者从不姑息。五是完善的后备人才培养机制。日本足联建立了完善的社区训练中心—都道府县训练中心—区训练中心—国家训练中心的四级人才培养制度,为日本培养了大批优秀球员。
3.3 倾力营造足球文化氛围
欧洲足球职业联赛经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浓厚的足球文化,足球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人们通过观看比赛、亲身参与等方式表达对足球的热爱,因此,日本足联相当重视构建一个全民参与的足球文化氛围,以使足球运动在国民的意识里扎根。一是设立了种类繁多的全国性足球比赛,共有5大类。1)不限年龄的比赛,共有包括日本足球职业联赛在内的15种全国性的足球比赛;2)18岁以下的比赛,设有全日本青年足球选手杯等6种;3)15岁以下的比赛,有全日本选手选拔中学校足球队联赛和全国中学校足球比赛2种;4)12岁以下的比赛,有全日本少年足球大会等3种;5)女子比赛,有地区性女子足球预赛与全国女子足球大会2种。种类繁多的比赛为日本足球文化氛围的营造起到重要作用,使日本的足球人口日益增长(见表1)。二是重视学校足球运动普及和发展。对学校足球运动的发展在组织、管理、资金投人等方面全力支持,并做了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每年都举办全国性的小学生、中学生、高中生及大学生足球赛事。在这些赛事中尤为令人关注的是全国高中生足球比赛,特别是决赛阶段的比赛,媒体、普通民众(尤其是家长)的关注和重视程度甚至不亚于职业联赛。比赛中有潜质的优秀球员则有可能被选人职业队。这极大地推动了学校足球运动的发展。据日本笹川体育财团对青少年喜欢的体育活动进行的调查——《青少年的体育生活资料2006》显示,足球已成为日本青少年的第一运动。在日本小学约有1万支足球队,中学约有8 000支,高中约有6 000支,注册的球员约为60万人[5]。而在足球职业联赛推出之前,棒球一直是日本的第一运动。三是实施“地域密着”政策。所谓“地域密着”,就是要求足球俱乐部用地区的名称给球队命名,并与地区保持密切联系,以尽可能把周围人群变为足球人口。“地域密着”的结果是培养出了一大批铁杆球迷(日本称之为“ 声援者”),日本足球职业联赛每年动员的观众人数超过700万人[6]。
3.4 重视对国外足球理念的吸收与创新
由于日本球员的身体条件无法与欧洲球员相比,甚至与亚洲邻国中国和韩国相比都处于劣势,日本足联意识到要提高足球技术水平,必须根据民族的特点,在技术和足球理念上下功夫,形成日本民族特有的足球技术风格,所以日本足联最高决策层非常重视学习足球强国的足球训练理念与实践,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一是引进高水平外援和外教,例如邓加、贝贝托、斯托伊奇科夫等知名球员及特鲁西埃、济科等教练,目的通过其提高日本球员的技战术水平和传播先进足球理念。二是重视本土教练吸收国外先进足球训练理念。日本足联每年都会在各地举办各种各样的教练员培训班、研修会。同时,派遣教练员到海外研修或邀请国外高水平教练员来日讲学,以了解最新的足球训练理念与方法。三是积极鼓励青少年的足球对外交流活动。每年寒暑假日本都会派遣全国各级学校比赛的冠军队到巴西、阿根廷、法国、意大利、德国等足球发达国家比赛、交流,目的是使青少年能够尽早亲身体会先进的足球理念。在积极吸收足球强国的足球理念的同时,日本足联还重视足球理念的创新。例如实行“足球一贯制”。所谓“足球一贯制”,就是全日本推行统一的足球训练教学大纲。从6到18岁,日本足联制定了相对完善和适合各个年龄段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的训练计划。无论是职业队还是业余队,教练员都必须遵照统一的教学大纲,根据年龄段制定并完成训练内容。“足球一贯制”的实施使日本足球有统一的选材标准和发展方向,对日本形成统一的足球理念起了重要作用。
这些措施使日本足球职业化改革取得了显著效果:日本的足球职业联赛已成为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所赞誉的“亚洲最成功的职业联赛”;足球运动水平也迅速飞跃而称雄亚洲足坛,自1998年至今日本国家男子足球队连续4次入围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的比赛,1次进入16强,2次获得亚洲杯冠军。
4 日本足球职业化成功的文化学归因
足球职业化改革使日本足球不但成为亚洲霸主,而且世界影响日盛,其成功背后有着深刻的文化学根源。
4.1 承袭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的历史传统
整部日本发展史就是一部外来文化摄取史。正如一位日本学者所说:“日本人对于外国的文化并不视为异端,不抱抵触情绪和偏见,坦率地承认它的优越性,竭力引进和移植”[7]。日本历史上曾出现过3次吸收外来文化的高潮:第1次是7~9世纪吸收隋唐先进文化,主要标志是“大化改革”,它使日本完成了封建化,成为具有高度文明的国家;第2次是19世纪中叶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先进文化,主要标志是“明治维新”,它使日本走向近代化,成为亚洲强国;第3次是二战后学习美国文化,它使日本跃居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没有对异质先进文化的敏感性和强劲的吸收力,大和民族的今天就不可能如此瞩目于世界。同样,对西方足球文化的吸收亦如此,否则日本足球今日也不会令人惊叹。起源于欧洲的现代足球之于日本,是一种外来文化,明治维新期间传入日本,但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足球在日本一直发展较为缓慢。日本决定实施足球职业化改革,吸收外来先进足球文化后,其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历史传统即在此表现得淋漓尽致,例如,职业化改革的准备期,成立专门研究小组前往欧美一些足球强国及足球职业化运行较好的国家、地区“取经”;职业化改革后又不断地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学习西方足球文化。“请进来”主要是引进国外知名球员、请外籍教练及邀请世界足球强国的球队来日比赛;“走出去”包括日本足联及俱乐部管理层每年赴欧洲五大联赛考察,积极支持国内球员到欧洲顶级职业足球联赛效力(著名的球员有三浦知良、中田英寿、中村俊辅助等),派出球队到欧美足球强国与当地高水平球队交流。这就使日本能够不间断、多渠道地学习西方先进足球文化。
因此,从本质上说,日本足球在职业化改革的短短十几年间即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是其承袭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的历史传统结出的硕果。
4.2 善于全面、多层吸收西方足球文化营养
从文化的基本形态来看,日本文化的基本形态属于“并存型”(什么都可以),对外来文化在根底上有着“什么都可以”的接受态度,所以日本自古以来在摄取他国文化时总是能够从器物、制度及精神3个层面吸收外来文化的营养[8]。以正式摄取欧美近代文化的明治维新为例,日本政府从“富国强兵”的立场出发,非常重视学习和引进欧洲资产阶级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如军事技艺、工业技艺等器物文化;同时也极移植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教育制度及政治法律制度等制度文化及欧美的近代思想、文学艺术等精神文化。同样,日本在实施足球职业化改革的过程中,对西方先进足球文化的吸收亦是从器物、制度及精神3个层面同时并举。例如,按职业足球发展的要求重视硬件设施的建设,体现的是对西方器物层面足球文化的吸收;建章立制,规范足球职业联赛运行机制反映的是对西方制度层面足球文化的接纳;营造足球文化氛围与悉心接纳先进足球理念更是一种深层次的精神层面的足球文化学习。由此可见,正是这种“并存型”的文化基本形态,使日本能够善于全面、多层吸收西方足球文化营养,足球职业化改革在短期内即获成效。
4.3 重视异质文化的本土改造和创新
“日本人到目前为止,并未作出什么巨大的系统的超世界文明的成就,而经常是模仿先进的文明”[9]。日本民族虽然不是发明者却可堪称出色的修改者,能够巧妙地将传统文化与外来先进文化融合而创造出一个新的文化实体。善于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是一个民族获得发展的希望所在;善于创新,则是一个民族面临种种挑战而获得活力的源泉。“日本具有吸收外来文化的特殊能力。他们把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吸收过去,加以消化,变成了本民族的文化,不断推动着日本历史的迅速发展”[10]。但是,日本人对外来文化并不盲目崇拜,而是对外来文化的优秀部分合理吸收经过创造性的再熔炼,使其具有新的性质而逐步成为日本文化的组成部分。这在日本足球职业化改革过程中也有体现:积极吸收西方足球文化的同时,对西方足球文化进行了改造和创新。例如:既重视足球俱乐部的硬件设施的建设,也重视学校的足球场地、设施发展,为学校足球运动的广泛开展提供了物质保障;设置类别多样的学校足球竞赛吸引了大量青少年从事足球运动;足球职业联赛的起始阶段只升不降及每场比赛均需决出胜负的赛制,既保证联赛的竞争性和观赏性,又使处于发展中的足球俱乐部有更多的精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地域密着”政策吸引了大批社区的“声援者”(球迷);四级训练中心制度使有潜力的球员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及“足球一贯制”使其足球技战术风格打上了深刻的大和民族烙印等。可以说,重视异质文化的本土改造和创新是日本足球职业化改革的又一奥秘所在。
5 启示
1992年红山口会议决定推行职业化改革,以提高中国足球的发展水平。然而,职业化改革十几年中国足球水平却未见提升。近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此再次表达了深切关注。2009年10月12日,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参观德国拜耳集团公司时表示,中国有一流的球迷和全世界可观的足球市场,但目前水平比较低,希望可以迎头赶上。他说:“举办完奥运会之后,中国下了一个决心,既然我们其他的运动项目可以拿到金牌,那么足球也一定能搞上去,但是这个时间会很长。”10月14日,在山东青岛举行的足球工作座谈会上,国务委员刘延东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足球运动改革与发展,使我国足球工作有一个新的面貌;提高足球运动水平对全面建设体育强国、促进体育产业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增强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10月16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济南接见新中国体育发展60年的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代表、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代表时说:“中国足球还要继续发扬‘志行风格’。” 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罕见的高密度的关注和强调,已经成为中国足球新一轮“破局”发展的强大动力。如此情势之之下,研究、借鉴包括日本在内的他国经验,当然十分必需和急需。
日本在足球职业化改革过程中,遍察欧美各足球强国,经过取其精华,集各国先进足球文化之大成,使日本足球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功,这对于中国足球的改革发展极富启示。
1)要敢于吸收外来先进足球文化。向他人学习、向自然学习无疑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适应自然、顺应潮流的根本途径。毛泽东曾指出:“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11]毋庸讳言,当前中国的足球运动水平远落后于欧美甚至日本等足球强国,深层次的原因是足球文化的贫瘠;因此,我们要怀着一种开放、包容的胸襟,去看待世界各国的足球文化,努力学习和吸取外来先进足球文化,进而发展中国足球文化。
2)要全面、多层吸收外来先进足球文化。中外历史发展经验表明,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吸收必须从器物、制度及精神3个层面全面吸收,才能准确把握外来先进文化的本质,从而促进本国文化的发展。日本足球职业化改革的成功更是告诉我们,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与发展,对外来先进足球文化的吸收,也应从足球文化的器物层面、制度层面及精神层面3个方面加大建设力度,方能从根本上振兴中国足球。一是器物层面的足球文化建设。不仅是各足球俱乐部的硬件设施要完善,社区、学校、广大农村和“老少边穷”等地区的足球硬件设施更需要改善和提高,这是广泛开展足球运动的前提和保障。二是制度层面的足球文化建设。职业足球诞生以来,已经建立了一整套规章制度。我们应虚心学习,全面理解这些制度、规则及其蕴含的足球文化,尽快与国际接轨。通过制度杜绝国内联赛中的不规范的行为及各种假球、黑哨等丑恶现象,必要时可引入司法机制。三是精神层面的足球文化建设。要消除急功近利的思想,停止“出线工程”,做好足球职业化改革与发展的长远规划;将工作重点放在足球运动的普及上,在全社会营造健康的足球氛围,使球迷、足球研究者和评论家、各类媒体记者、赞助商及投资人发自内心地支持足球运动,尤其是要做好学校足球运动的开展,使青少年从小热爱足球运动,从事足球运动,这也是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此外,还要积极吸收先进足球训练理念。
3)要在吸收外来先进足球文化的同时勇于创新。向足球强国学习先进足球文化,加强足球文化建设是我国足球发展的重要任务。文化引进的目的在于文化建设,因此,大胆吸收外来先进足球文化,不是要我们的足球文化全盘西化或主体的丧失,我们的目的在于创新。在器物层面的足球文化建设上我们要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量力而行,反对盲目攀比,要使其与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例如,球员的收入过高就应当予以适当的限制。在进行足球制度文化建设时,我们既要学习西方已有的成功经验,又不能简单照搬照套,必须考虑我国的国情和文化特点,进行积极的尝试和探索,例如足球管理体制;各级足球协会的职责和权限的界定;俱乐部、教练员、裁判员和球员的管理制度;联赛的竞赛制度与市场运作机制等制度都要考虑既与世界先进足球接轨,又要符合我国的国情及足球发展实际。而精神层面的足球文化则要使其融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并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足球精神文化体系。例如足球的技战术风格,必须体现根植于中华民族丰厚土壤的“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
参考文献:
[1]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刘云山.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3.
[3]刘广迎.黑白足球:关于中国足球的思考[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65.
[4]徐金山.日本足球运动水平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8(1):81-84.
[5]今日日本.足球世情:稳固上升的人气[EB/OL].[2009-8-23].http://www.tjf.or.jp.
[6]杨一民.关于我国青少年足球主要问题与对策的探讨[J].中国体育科技,2007(1):33-35.
[7]王金林.简明日本古代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407.
[8]林志友.从社会文化角度看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成败之原因[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109-113.
[9]叶渭渠.日本文化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7.
[10]井上清.日本历史[M].天津市历史研究所,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4:112.
[11]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3.
关键词: 日本足球;职业化;改革;文化
中图分类号: G 80-05 文章编号:1009-783X(2010)03-0009-04 文献标志码: A
Abstract:In the 1990s,Japan implements a series of measures for football professionalism reform such as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utensil”-hardware facility construct,take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as the gripping device,standard professional league mechanism,leans the strength building football culture atmosphere,admits the advanced football idea devotedly,which cause qualitative leap for the development of Japan football.Its success has deep cultural roots,carries on historic tradition which incorporates things of diverse nature from the external culture,be good at a comprehensive,multi-layer absorption of the western football culture nutrition,emphasis on local heterogeneity of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on and so on.It has the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for present China footbal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Japan soccer;professionalism;reform;culture
1 足球运动的文化学诠释
体育是人类创造的文化,而作为人类参与最多、影响最广的足球无疑是最具文化特征的一项运动。尤其是20世纪20年代职业足球运动的兴起,更是缔造了丰富多彩的足球文化。“文化”可以概括为简单的定义,即:文化乃是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1]。而足球文化就是足球运动主体创造的不同形态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这些形态特质分属于足球器物文化、足球制度文化和足球精神文化3个层面。足球器物文化表现为足球运动装备、运动场地、书籍、资料、吉祥物和纪念品等器材设施及思想物化品,是开展与发展足球运动的前提和保障;足球制度文化表现为足球运动中人的角色与地位、组织机构、规则和制度,是连结足球与其运动主体——人的枢纽,调节和约束着足球与其运动主体之间的关系,避免失范行为发生;足球精神文化则表现为足球运动的行为准则、思想观念体系、足球艺术表现力、价值观念等,是人们对待生活与生命的态度历经社会总体文化长期积淀在足球运动中的集中体现。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文化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已经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2]。同样,足球文化对足球运动发展举足轻重,推进足球职业化改革当以大力发展先进的足球文化为前提。
2 对日本足球职业化改革进行文化学研究的意义
近年来,日本足球的发展经过职业化改革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此众多学者从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运动训练学等视角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探究其成功的原因,以期从中获得启示。综观世界足球的发展不难发现,把足球融入到文化中来,并从文化中汲取营养获得力量,这是很多国家足球成功的经验。欧美各足球强国,例如巴西、德国、英格兰等,其足球无不折射民族的文化底蕴;因此,对日本足球职业化改革的研究更需要开阔视野,从文化学的研究角度找出普适性的规律和经验,为他国足球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几乎在日本足球实施职业化改革的同时,中国足球也在借鉴国外经验、积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职业化改革,但职业化改革十几年来,中国足球始终未有质的提升,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宏愿止步不前,联赛环境和球市每况愈下,假球、黑哨、易帜等事件层出不穷,引起了社会的极大不满和公众的普遍诟病。其原因之一在于足球文化的缺失。“没有文化的足球是沙漠足球”[3]。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缺失可以影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也影响着体育事业的改革进程,足球项目尤其如此;因此,在重视文化建设的今天,从文化学的视角探讨日本足球职业化改革的成功经验,对于破解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的诸多难题并使之继续前行,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3 日本足球职业化改革的举措和成效
20世纪90年代前,日本足球水平长期徘徊在较低水平,与欧美足球强国实力相距甚远,与亚洲强队亦差距明显。为提高日本足球水平,1993年5月,日本足联在历时5年的国内外调研及层层论证后,正式推出日本足球职业联赛,启动了足球职业化改革的序幕,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3.1 高度重视“器物”——硬件设施建设
比赛、训练的场地、装备等硬件设施是职业足球开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欧美的职业联赛的俱乐部大多有一流的设施。对此,日本足联在启动足球职业联赛之初就有严格的规定,并积极准备。如规定每支球队必须拥有一个不少于1万5 000座位,带有照明设备的体育场;依托雄厚的经济实力,修建了大量体育场馆,且大多由政府投资。现在,参加日本足球职业联赛的18支甲级球队和13支乙级球队都拥有自己的专用训练和比赛主场,例如,曾多次获得日本足球职业联赛冠军的川崎队,拥有包括能容纳几万人的比赛场、普通训练场、青少年训练场、夜间灯光训练场、雨天练习场及室内体育馆等共6万6 000 m2的场地设施[4]。此外,大部分学校也都拥有自己的足球训练场地,社会公共体育场地也为参与足球运动的人提供免费利用。良好的硬件设施为日本足球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2 以制度建设为“抓手”,规范职业联赛机制
虽然日本重视足球硬件设施的改善,但更注重建章立制,按足球运动规律与市场规律发展职业足球。他们一开始就在非常民主的基础上制定了力求科学的规章制度,以符合职业足球运动规律与市场规律。一是成立职业足球联盟。该组织负责职业球队的一切事务,而日本足联只是行政上的上级机构,不干涉日本职业足球联盟的具体运作。这正是发展较好的欧洲职业足球的普遍做法。二是严格准入制度。主要包括:职业足球俱乐部必须是以足球为主要产业的经营公司,而不是依赖赞助而生存的寄生体;必须有3支青少年后备梯队和1支女足队;职业球员应具备高度的职业道德精神;教练员应参加培训和考试,并取得职业联盟颁发的证书才能上任。三是维护竞赛制度稳定。日本足联和职业联盟从不轻易地破坏联赛既定的赛程,即使是日本国家队要备战世界杯比赛。目的是确保联赛的稳定、规范,使其既合乎人体的运动规律,又符合市场规律。四是严格执法。日本足球职业联赛的制度较为完善,涉及财政、转会、职业运动员的工资待遇等方方面面,但更为重要的是执法严格,对违法、违规者从不姑息。五是完善的后备人才培养机制。日本足联建立了完善的社区训练中心—都道府县训练中心—区训练中心—国家训练中心的四级人才培养制度,为日本培养了大批优秀球员。
3.3 倾力营造足球文化氛围
欧洲足球职业联赛经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浓厚的足球文化,足球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人们通过观看比赛、亲身参与等方式表达对足球的热爱,因此,日本足联相当重视构建一个全民参与的足球文化氛围,以使足球运动在国民的意识里扎根。一是设立了种类繁多的全国性足球比赛,共有5大类。1)不限年龄的比赛,共有包括日本足球职业联赛在内的15种全国性的足球比赛;2)18岁以下的比赛,设有全日本青年足球选手杯等6种;3)15岁以下的比赛,有全日本选手选拔中学校足球队联赛和全国中学校足球比赛2种;4)12岁以下的比赛,有全日本少年足球大会等3种;5)女子比赛,有地区性女子足球预赛与全国女子足球大会2种。种类繁多的比赛为日本足球文化氛围的营造起到重要作用,使日本的足球人口日益增长(见表1)。二是重视学校足球运动普及和发展。对学校足球运动的发展在组织、管理、资金投人等方面全力支持,并做了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每年都举办全国性的小学生、中学生、高中生及大学生足球赛事。在这些赛事中尤为令人关注的是全国高中生足球比赛,特别是决赛阶段的比赛,媒体、普通民众(尤其是家长)的关注和重视程度甚至不亚于职业联赛。比赛中有潜质的优秀球员则有可能被选人职业队。这极大地推动了学校足球运动的发展。据日本笹川体育财团对青少年喜欢的体育活动进行的调查——《青少年的体育生活资料2006》显示,足球已成为日本青少年的第一运动。在日本小学约有1万支足球队,中学约有8 000支,高中约有6 000支,注册的球员约为60万人[5]。而在足球职业联赛推出之前,棒球一直是日本的第一运动。三是实施“地域密着”政策。所谓“地域密着”,就是要求足球俱乐部用地区的名称给球队命名,并与地区保持密切联系,以尽可能把周围人群变为足球人口。“地域密着”的结果是培养出了一大批铁杆球迷(日本称之为“ 声援者”),日本足球职业联赛每年动员的观众人数超过700万人[6]。
3.4 重视对国外足球理念的吸收与创新
由于日本球员的身体条件无法与欧洲球员相比,甚至与亚洲邻国中国和韩国相比都处于劣势,日本足联意识到要提高足球技术水平,必须根据民族的特点,在技术和足球理念上下功夫,形成日本民族特有的足球技术风格,所以日本足联最高决策层非常重视学习足球强国的足球训练理念与实践,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一是引进高水平外援和外教,例如邓加、贝贝托、斯托伊奇科夫等知名球员及特鲁西埃、济科等教练,目的通过其提高日本球员的技战术水平和传播先进足球理念。二是重视本土教练吸收国外先进足球训练理念。日本足联每年都会在各地举办各种各样的教练员培训班、研修会。同时,派遣教练员到海外研修或邀请国外高水平教练员来日讲学,以了解最新的足球训练理念与方法。三是积极鼓励青少年的足球对外交流活动。每年寒暑假日本都会派遣全国各级学校比赛的冠军队到巴西、阿根廷、法国、意大利、德国等足球发达国家比赛、交流,目的是使青少年能够尽早亲身体会先进的足球理念。在积极吸收足球强国的足球理念的同时,日本足联还重视足球理念的创新。例如实行“足球一贯制”。所谓“足球一贯制”,就是全日本推行统一的足球训练教学大纲。从6到18岁,日本足联制定了相对完善和适合各个年龄段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的训练计划。无论是职业队还是业余队,教练员都必须遵照统一的教学大纲,根据年龄段制定并完成训练内容。“足球一贯制”的实施使日本足球有统一的选材标准和发展方向,对日本形成统一的足球理念起了重要作用。
这些措施使日本足球职业化改革取得了显著效果:日本的足球职业联赛已成为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所赞誉的“亚洲最成功的职业联赛”;足球运动水平也迅速飞跃而称雄亚洲足坛,自1998年至今日本国家男子足球队连续4次入围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的比赛,1次进入16强,2次获得亚洲杯冠军。
4 日本足球职业化成功的文化学归因
足球职业化改革使日本足球不但成为亚洲霸主,而且世界影响日盛,其成功背后有着深刻的文化学根源。
4.1 承袭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的历史传统
整部日本发展史就是一部外来文化摄取史。正如一位日本学者所说:“日本人对于外国的文化并不视为异端,不抱抵触情绪和偏见,坦率地承认它的优越性,竭力引进和移植”[7]。日本历史上曾出现过3次吸收外来文化的高潮:第1次是7~9世纪吸收隋唐先进文化,主要标志是“大化改革”,它使日本完成了封建化,成为具有高度文明的国家;第2次是19世纪中叶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先进文化,主要标志是“明治维新”,它使日本走向近代化,成为亚洲强国;第3次是二战后学习美国文化,它使日本跃居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没有对异质先进文化的敏感性和强劲的吸收力,大和民族的今天就不可能如此瞩目于世界。同样,对西方足球文化的吸收亦如此,否则日本足球今日也不会令人惊叹。起源于欧洲的现代足球之于日本,是一种外来文化,明治维新期间传入日本,但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足球在日本一直发展较为缓慢。日本决定实施足球职业化改革,吸收外来先进足球文化后,其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历史传统即在此表现得淋漓尽致,例如,职业化改革的准备期,成立专门研究小组前往欧美一些足球强国及足球职业化运行较好的国家、地区“取经”;职业化改革后又不断地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学习西方足球文化。“请进来”主要是引进国外知名球员、请外籍教练及邀请世界足球强国的球队来日比赛;“走出去”包括日本足联及俱乐部管理层每年赴欧洲五大联赛考察,积极支持国内球员到欧洲顶级职业足球联赛效力(著名的球员有三浦知良、中田英寿、中村俊辅助等),派出球队到欧美足球强国与当地高水平球队交流。这就使日本能够不间断、多渠道地学习西方先进足球文化。
因此,从本质上说,日本足球在职业化改革的短短十几年间即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是其承袭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的历史传统结出的硕果。
4.2 善于全面、多层吸收西方足球文化营养
从文化的基本形态来看,日本文化的基本形态属于“并存型”(什么都可以),对外来文化在根底上有着“什么都可以”的接受态度,所以日本自古以来在摄取他国文化时总是能够从器物、制度及精神3个层面吸收外来文化的营养[8]。以正式摄取欧美近代文化的明治维新为例,日本政府从“富国强兵”的立场出发,非常重视学习和引进欧洲资产阶级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如军事技艺、工业技艺等器物文化;同时也极移植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教育制度及政治法律制度等制度文化及欧美的近代思想、文学艺术等精神文化。同样,日本在实施足球职业化改革的过程中,对西方先进足球文化的吸收亦是从器物、制度及精神3个层面同时并举。例如,按职业足球发展的要求重视硬件设施的建设,体现的是对西方器物层面足球文化的吸收;建章立制,规范足球职业联赛运行机制反映的是对西方制度层面足球文化的接纳;营造足球文化氛围与悉心接纳先进足球理念更是一种深层次的精神层面的足球文化学习。由此可见,正是这种“并存型”的文化基本形态,使日本能够善于全面、多层吸收西方足球文化营养,足球职业化改革在短期内即获成效。
4.3 重视异质文化的本土改造和创新
“日本人到目前为止,并未作出什么巨大的系统的超世界文明的成就,而经常是模仿先进的文明”[9]。日本民族虽然不是发明者却可堪称出色的修改者,能够巧妙地将传统文化与外来先进文化融合而创造出一个新的文化实体。善于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是一个民族获得发展的希望所在;善于创新,则是一个民族面临种种挑战而获得活力的源泉。“日本具有吸收外来文化的特殊能力。他们把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吸收过去,加以消化,变成了本民族的文化,不断推动着日本历史的迅速发展”[10]。但是,日本人对外来文化并不盲目崇拜,而是对外来文化的优秀部分合理吸收经过创造性的再熔炼,使其具有新的性质而逐步成为日本文化的组成部分。这在日本足球职业化改革过程中也有体现:积极吸收西方足球文化的同时,对西方足球文化进行了改造和创新。例如:既重视足球俱乐部的硬件设施的建设,也重视学校的足球场地、设施发展,为学校足球运动的广泛开展提供了物质保障;设置类别多样的学校足球竞赛吸引了大量青少年从事足球运动;足球职业联赛的起始阶段只升不降及每场比赛均需决出胜负的赛制,既保证联赛的竞争性和观赏性,又使处于发展中的足球俱乐部有更多的精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地域密着”政策吸引了大批社区的“声援者”(球迷);四级训练中心制度使有潜力的球员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及“足球一贯制”使其足球技战术风格打上了深刻的大和民族烙印等。可以说,重视异质文化的本土改造和创新是日本足球职业化改革的又一奥秘所在。
5 启示
1992年红山口会议决定推行职业化改革,以提高中国足球的发展水平。然而,职业化改革十几年中国足球水平却未见提升。近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此再次表达了深切关注。2009年10月12日,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参观德国拜耳集团公司时表示,中国有一流的球迷和全世界可观的足球市场,但目前水平比较低,希望可以迎头赶上。他说:“举办完奥运会之后,中国下了一个决心,既然我们其他的运动项目可以拿到金牌,那么足球也一定能搞上去,但是这个时间会很长。”10月14日,在山东青岛举行的足球工作座谈会上,国务委员刘延东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足球运动改革与发展,使我国足球工作有一个新的面貌;提高足球运动水平对全面建设体育强国、促进体育产业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增强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10月16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济南接见新中国体育发展60年的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代表、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代表时说:“中国足球还要继续发扬‘志行风格’。” 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罕见的高密度的关注和强调,已经成为中国足球新一轮“破局”发展的强大动力。如此情势之之下,研究、借鉴包括日本在内的他国经验,当然十分必需和急需。
日本在足球职业化改革过程中,遍察欧美各足球强国,经过取其精华,集各国先进足球文化之大成,使日本足球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功,这对于中国足球的改革发展极富启示。
1)要敢于吸收外来先进足球文化。向他人学习、向自然学习无疑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适应自然、顺应潮流的根本途径。毛泽东曾指出:“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11]毋庸讳言,当前中国的足球运动水平远落后于欧美甚至日本等足球强国,深层次的原因是足球文化的贫瘠;因此,我们要怀着一种开放、包容的胸襟,去看待世界各国的足球文化,努力学习和吸取外来先进足球文化,进而发展中国足球文化。
2)要全面、多层吸收外来先进足球文化。中外历史发展经验表明,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吸收必须从器物、制度及精神3个层面全面吸收,才能准确把握外来先进文化的本质,从而促进本国文化的发展。日本足球职业化改革的成功更是告诉我们,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与发展,对外来先进足球文化的吸收,也应从足球文化的器物层面、制度层面及精神层面3个方面加大建设力度,方能从根本上振兴中国足球。一是器物层面的足球文化建设。不仅是各足球俱乐部的硬件设施要完善,社区、学校、广大农村和“老少边穷”等地区的足球硬件设施更需要改善和提高,这是广泛开展足球运动的前提和保障。二是制度层面的足球文化建设。职业足球诞生以来,已经建立了一整套规章制度。我们应虚心学习,全面理解这些制度、规则及其蕴含的足球文化,尽快与国际接轨。通过制度杜绝国内联赛中的不规范的行为及各种假球、黑哨等丑恶现象,必要时可引入司法机制。三是精神层面的足球文化建设。要消除急功近利的思想,停止“出线工程”,做好足球职业化改革与发展的长远规划;将工作重点放在足球运动的普及上,在全社会营造健康的足球氛围,使球迷、足球研究者和评论家、各类媒体记者、赞助商及投资人发自内心地支持足球运动,尤其是要做好学校足球运动的开展,使青少年从小热爱足球运动,从事足球运动,这也是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此外,还要积极吸收先进足球训练理念。
3)要在吸收外来先进足球文化的同时勇于创新。向足球强国学习先进足球文化,加强足球文化建设是我国足球发展的重要任务。文化引进的目的在于文化建设,因此,大胆吸收外来先进足球文化,不是要我们的足球文化全盘西化或主体的丧失,我们的目的在于创新。在器物层面的足球文化建设上我们要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量力而行,反对盲目攀比,要使其与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例如,球员的收入过高就应当予以适当的限制。在进行足球制度文化建设时,我们既要学习西方已有的成功经验,又不能简单照搬照套,必须考虑我国的国情和文化特点,进行积极的尝试和探索,例如足球管理体制;各级足球协会的职责和权限的界定;俱乐部、教练员、裁判员和球员的管理制度;联赛的竞赛制度与市场运作机制等制度都要考虑既与世界先进足球接轨,又要符合我国的国情及足球发展实际。而精神层面的足球文化则要使其融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并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足球精神文化体系。例如足球的技战术风格,必须体现根植于中华民族丰厚土壤的“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
参考文献:
[1]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刘云山.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3.
[3]刘广迎.黑白足球:关于中国足球的思考[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65.
[4]徐金山.日本足球运动水平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8(1):81-84.
[5]今日日本.足球世情:稳固上升的人气[EB/OL].[2009-8-23].http://www.tjf.or.jp.
[6]杨一民.关于我国青少年足球主要问题与对策的探讨[J].中国体育科技,2007(1):33-35.
[7]王金林.简明日本古代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407.
[8]林志友.从社会文化角度看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成败之原因[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109-113.
[9]叶渭渠.日本文化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7.
[10]井上清.日本历史[M].天津市历史研究所,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4:112.
[11]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