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结缘王桂芹

来源 :青少年日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83727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月23日 晴
  国庆60周年前夕,先是接到王桂芹的电话,说她参与主编了一本书,书名是《历史大潮中的小脚母亲》。不几天,这部厚厚的500多页45万字,由军事谊文出版社出版的书便寄来了。这绝对不是普普通通的一本书,该书由左太北、任远征、李敏、李讷、刘爱琴、周秉德、贺捷生、陶斯亮、彭钢等老一辈无产政级革命家的子女担任顾问,这是作者们献给伟大祖国的一份厚礼,是对他们的小脚母亲丰功伟绩的忠实记述,是形象生动的革命教科书。在这一部用灵与肉,心与血镌刻而成的伟大母亲的群雕中,王桂芹的母亲贾军兰便是其中一位。她生在革命老区阜平,早在1937年9月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做出了一定贡献。
  有幸结缘王桂芹,说来已有50多年的不算很短的历史了。那是1958年,我有幸得到了她的《假期回乡日记》。真是如获至宝,因为这是伟大领袖毛主席批阅过的,曾在《中国青年》和《中国青年报》发表过的日记书,是毛主席劝自己的两个女儿都要细看两遍的书,从中我们感觉得到革命领袖对青年一代的深切关爱之情。《假期回乡日记》尽管它仅有一万多字,却影响了整整一代人并且将永远载入中国日记文化史。
  王桂芹是我写日记的真正的启蒙老师。正是她的那句话:“我觉得记日记能使自己生活得更认真,使自己想一想今天过得如何。记日记也是一种思想意识的锻炼”,使我下决心每天坚持写日记。从家乡洛阳写到上海,又从上海写到河北满城,保定,迄今已半个世纪之久了。
  王桂芹在哪里?怎样才能找到我的日记老师呢?1999年12月初,在纪念毛主席诞辰106年的时候,我从《人物》杂志看到了她撰写的长篇回忆文章《最珍贵、最美好的回忆——毛主席阅批我的日记》感到王桂芹离我是那样近。我给《人物》杂志社去信问询,没有回音。后来,通过阜平人赵凤鸣以及在阜平工作过的同事宋仲信等人多方打听,终于找到了王桂芹的哥哥王专(曾任阜平县长)及他的电话号码。当我第一次同王桂芹通话时,那种喜悦激动之情难以言表。
  作为中国日记人的代表,日记给王桂芹的人生增添了光彩的一页。因日记而成了毛主席家的常客,受到了毛主席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成了最幸福的保定人。日记给了她最大的荣誉,成了她人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由王桂芹不由使人想到新疆的维吾尔老人卡德尔。卡德尔因为写解放军爱民的日记,曾先后三次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接见。胡锦涛总书记对他说:“我看过你的1000多篇日记,很受感动,希望你继续写下去。”卡德尔告诉总书记:“我不仅要继续把日记写下去,还要求小儿子也坚持写日记。”卡德尔写日记长达42年,他所写日记中的1170篇已被中国军事博物馆收藏,并且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卡德尔日记》。因为他的日记,卡德尔老人所在的栏杆村的62户村民住进了崭新的抗震安居房,这正是当代一个新的日记传奇故事。
  从王桂芹到卡德尔,他们是真正的日记导师。写日记,包括写作为网上日记的博客,那是多么美妙的一件好事呀!
  河北省保定市红阳大街226号华夏日记研究会
其他文献
12月12日 晴  父亲走了,带着他对女儿的祝福幸福的走了;父亲走了,留下他对女儿的爱,毫无遗憾地永远走了……他的洒脱,他的撒手,除了揪心的剐痛,更多的是那无尽的甜蜜温馨的回忆。  我,是父亲抱养的。因为哥哥先天智残,所以父亲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因此我也从父亲那里得到了比哥哥更多的爱。所以时至今日,我对父亲的思念才会像烈火燃烧般强烈,像东流之水一样永不停息。  记得小时候,因为父亲有乙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