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善言辞,整个人的状态非常平静,几乎看不到激情与冲动,甚至可以用沉闷来形容,正是这样的一个人,却画出了浩浩荡荡的水墨巨幅画,这与他画笔下气势恢宏充满动态与力度的笔墨有着截然相反的姿态——这就是秦风给人的初步印象。
毕业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曾受到德国柏林市政府的邀请担任艺术大使,任教于柏林艺术大学,随后又在中央美院担任研究生导师,以及哈佛大学亚洲艺术研究中心担任当代艺术研究员。秦风在绘画艺术上的造诣无疑得到了专业界的很多认可。也许正是因为经历了太多的风沙,无论荣耀还是苦难,都让他沉淀下来,练就了一颗沉稳而坚定的内心,当面对外界的种种时,不会再起强大的波澜。
但秦风的心却是鲜活的,一如他笔下的水墨,是鲜活充满能量与韵律的。
这个表面与内心有着强烈反差的画家,就如他的画一样,乍看起来似乎只是空洞的装置,但事实上,秦风的画就如他的人一样,内在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底蕴。
西风东水
简洁粗犷的墨迹,构成特殊的语言符号,在那些简单的符号之下,承载着秦风对人类文明景观的思考,也承载着他的愿望和最原始的生命冲动,在秦风的笔墨中,可以看到气息的流动,一呼一吸间豪迈地舞动着自己的灵魂,也可以看到最本质的率真毫无克制的从水墨的喷溅中爆发出来。
出生于新疆的秦风,在宽广与辽阔的荒原中长大,这似乎构成了他直率而大气的性格,使得他的画也有着一股宽阔与硬朗的气息。秦风的画不似中国传统水墨画那般内敛含蓄,相反的,他融合了西方的活力和欲望,用充满张力和能量的表现形式,吹起了东方的传统艺术,就像他的作品所描述的那样:西风东水。用西方的风,吹起东方的水。而他之所以选用水墨,是因为对于自己所熟悉的素材,更有感情。
长期生活在欧美的秦风,磨灭不掉的,是骨子里传统文化的印记,当秦风身在他方的时候,便拥有了更广阔的视野去重新审视自己国土的文化,从而获得新的发现,这使他对艺术创作和人类文明的思考具有了不同的角度和深度。当他发现传统的表现形式已不能有力地吹起东方之水时,便转入了新的生命语言,他用西方充满激情与能量的笔触,以丙烯颜料或水墨书写下生命的姿态,他将自己的呼吸融入到每一笔书写中,以身体书写代替传统的笔法。在秦风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一股“气”的力量,这股“气”就如道家中所说的那样,无形中却有一种无可捕捉的气势,流于笔尖,蕴藏于每一笔之中。秦风将自己的身体与画笔合为一体,颇有习武之人到了一定的境界后人剑合一的意味。只是他不像传统的表现形式那般收敛低调,相反他以西方的活力奔放来表现中国传统文化,表现他对人,对世界文明景观的思考,以及存在于他身上各种情绪的宣泄。
同时,秦风又很注重留白,这在中国水墨画中是至关重要的部分,他喜欢在巨大的画幅上肆意挥洒笔墨,但永远不会忘记留白。所有简洁的东西,都是由复杂的精髓支撑起来的,而留白,则是对复杂的扩展与延伸,秦风将深厚的内容赋予简练的笔画中,又留有相应的空间,让人们去思考和回味画幅中的所言之物。
高度抽象之下的挣扎与解放
秦风说自己的画是以高度抽象的风格,表达人在环境中的挣扎与解放。虽然他画了一条线,或是一个圆,一个框,但表现的却是人的状态。这种挣扎与解放的状态,笔墨下所展示出来的翻腾与嘶吼,就像是重金属摇滚乐一样,似乎有一种过渡压抑之后的狂放与爆发。艺术之间总有着相通之处,就像世界各地的人,文化背景再不相同,也有共性的一面。秦风将这种共性融入到了他的作品中,而他以简洁的笔墨诠释了这种人类共有的挣扎与解放,人类共同关注的那些普遍的问题。虽然选用的是中国水墨,但表达的方式和内容,却不受传统的束缚。“秦风是一个在知识的创造漩涡中特立独行的水墨画家。他从其身旁创造的激流及漩涡中抽取灵感,在他的画中创造出极有动力但又很稳定的方向。生活在西方,秦风用西方的材媒,技巧和方法绘画,但他的艺术生根于他所描述的中国艺术‘母语’当中。对这个态度最明显的表达是很形象化的:秦风将东西方的材媒及技巧结合在一起,比如他在丝棉或中国传统的宣纸上用以茶或咖啡调过的墨作画,他也用水墨画的技巧以油彩在油画布上绘画。”美国斯坦福大学艺术史系教授林似竹评价道。
在秦风的作品中,可以看到欲望,愤怒,沉郁或是悸动……而这些都源于艺术家对生命、自然和人类文明的热爱。同时,我们也可以从秦风的笔墨中,看到他孩童般的真诚与单纯,他毫无避讳的书写下那些躁动,癫狂,崩溃与痛苦,没有任何掩饰。有时候艺术家又是分裂的,有深沉的一面,也有孩子气的一面。内心的挣扎与冲突,在富有艺术性的创作之下,都化为一幅幅美妙的杰作。
近年来,秦风的作品越来越趋于平静,就像一个在艺术的长征路上跋涉了很久的旅人一般,心在历练中被打磨得光滑起来。在绘画语言上,笔法更简练也更具有观念性,也许秦风在行走中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想法,所表达的概念也愈加清晰起来。秦风酷爱旅行,喜欢世界各地的走,几年来踏访了不少的地方。“自然界比较有意思,它包含了所有的人文精神和宗教精神,在自然中可以体会到这种力量。”秦风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走路很有意思,就像读书一样,所以我很喜欢走,旅行是生命中最有意思的一件事,这正好是我要做的一个主题,就是必须要走和看,服务于这个主题,也是我的一个爱好,往前走是作品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所以我的作品是在旅行中做出来的。”正如秦风所说的那样,只有在不断的行走和观察中,才会有源源不断的灵感,为艺术引入新的元素和突破。
虽然在欧美生活了七年,却丝毫不影响秦风骨子里的中国传统文化情结,在他的身上,也一直保有新疆汉子的民族性特征,在那股天生的艺术家气质下,更透露出一股来自荒漠的率真与朴实。“我没有认为艺术家有什么特别的。”秦风说, “平时会和老百姓下下象棋,喝喝酒,反而觉得很享受。”
《首席ELITE》对话秦风
Q:装置的东西会抢走内容的地位吗? A:它是一种不同的观念和不同的媒介,但从视觉艺术层面,它还是传达了与观者之间互动的信息和关系,不是孤立的定义,也不是什么样的形式就有一种决然的语言标像,或是概念上不相容,实际上他们是互动相容并且是有关系的。
Q:形态上新水墨与老画家会不会断层,或者有新的走向?
A:其实是一脉相承的。新的文化气象和气息在里面,所以是息息相关,无处不在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诠释和语言方式,是一个递进的关系。
Q:出去了20年,反观东方或本土的东西,会不会陌生,离开之后视角上有个什么变化?
A:中国有句话讲:旁观者清。身在其中有时候反倒被一个环境所局限,有一定距离时,关注的角度就会更大更广一些,所以理解和观察的角度,宽度,深度都不同,相对于观照的语言,文化和元素的综合性方面,它的深度,广度、角度都是不同的,传达出来一个人的理解和重新的创造之后,也是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所以相对于传统,对现代东方或西方的文化现象,尤其艺术现象的理解,相对来说更清晰理性些。
Q:您的语言很特别,对大众来说容易接受吗?
A:在西方参与的活动相对来说比较多一点,个人感受沟通起来就更容易一些,在大陆交流沟通就相对少一些,现在由于涉及教学,相对来说和学生沟通起来就比较方便一点。
Q:您的语言符号被理解是在什么样的时间节点?
A:90年代初在西方做展览的时候,西方人相对来说对当代艺术文化现象以及东西方文化的元素更加包容,理解上和增生度上,东方文化当时的状态更加活跃,更加具有兼容性。
Q:发现您的笔触比较简约,但符号里面藏着很厚的概念或者说是心思,这些简约的笔触能托住这么深厚的内容吗?这之间的平衡怎么把握?
A:通常技术和媒介是为概念服务,如果你有清晰的概念,相对来说媒介和视觉语言能够把握恰当的话,就会产生一个夺目的或新的东西出来,如果这三者的元素和关系的结构搭得不太贴切的话,它还是一个传统概念下的观念性的实验或者是媒介的实验。
Q:您的艺术不为人所接受的时候,会不会有痛苦?
A:当艺术家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他的创作里程的愉悦感,远远比生命中一些不可承受的所谓的来自外界的痛苦和压力更甚。
Q:平时有什么爱好吗?
A:野外活动吧,世界各地的走,非洲、美洲,亚马逊河都比较有意思。
Q:旅行中会创作吗?
A:很多的文章或概念性的东西都是在旅行中理出来的,因为陌生的环境和全新的自然环境的感受,会给你所研究关注的主题带来启发,近十年都是在做文明景观的主题,对大自然与人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历史,交替地域文化差异之间的关系,通过这样一些符号的整编和重新创作,表达人文的景观。所以说行走和观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Q:作品中会出现旅途中的影子吗?
A:会,比如玛雅文明,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文明等,在我的作品中是主要的语言符号。所以我作品里的文明景观主要就是这些线路图四大文明版块的一种,是古代文明,现代文明以及未来文明的一种符号和趋向,未来是虚拟和重新编造的语言。
Q:您的作品中,有哪些是比较满意的?
A:就是最近十年做的文明景观的主题,因为它的主题一直在延伸,从一个艺术家的角度认真的去研究一个问题,然后去解决一个符号学和视觉经验的问题,还有当代媒介和当代人观念,审美,判断的问题。
Q:您的画上有很多符号看上去都是解构的,像大特写一样,是怎么得到这样的符号的?
A:像圆形画的还是形与物,物代表动物,人物,当我画了一个抽象的形态的时候,他仍然是一个人,就像象形文字一样,最初的象形文字像人,到现在已经数码化,信息化甚至于高度符号化,抽象化,是这样一个演变过程,当你用抽象的语言去解构当代艺术,哲学,文学和流行艺术语言的时候,更具有普遍性和时代性。
毕业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曾受到德国柏林市政府的邀请担任艺术大使,任教于柏林艺术大学,随后又在中央美院担任研究生导师,以及哈佛大学亚洲艺术研究中心担任当代艺术研究员。秦风在绘画艺术上的造诣无疑得到了专业界的很多认可。也许正是因为经历了太多的风沙,无论荣耀还是苦难,都让他沉淀下来,练就了一颗沉稳而坚定的内心,当面对外界的种种时,不会再起强大的波澜。
但秦风的心却是鲜活的,一如他笔下的水墨,是鲜活充满能量与韵律的。
这个表面与内心有着强烈反差的画家,就如他的画一样,乍看起来似乎只是空洞的装置,但事实上,秦风的画就如他的人一样,内在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底蕴。
西风东水
简洁粗犷的墨迹,构成特殊的语言符号,在那些简单的符号之下,承载着秦风对人类文明景观的思考,也承载着他的愿望和最原始的生命冲动,在秦风的笔墨中,可以看到气息的流动,一呼一吸间豪迈地舞动着自己的灵魂,也可以看到最本质的率真毫无克制的从水墨的喷溅中爆发出来。
出生于新疆的秦风,在宽广与辽阔的荒原中长大,这似乎构成了他直率而大气的性格,使得他的画也有着一股宽阔与硬朗的气息。秦风的画不似中国传统水墨画那般内敛含蓄,相反的,他融合了西方的活力和欲望,用充满张力和能量的表现形式,吹起了东方的传统艺术,就像他的作品所描述的那样:西风东水。用西方的风,吹起东方的水。而他之所以选用水墨,是因为对于自己所熟悉的素材,更有感情。
长期生活在欧美的秦风,磨灭不掉的,是骨子里传统文化的印记,当秦风身在他方的时候,便拥有了更广阔的视野去重新审视自己国土的文化,从而获得新的发现,这使他对艺术创作和人类文明的思考具有了不同的角度和深度。当他发现传统的表现形式已不能有力地吹起东方之水时,便转入了新的生命语言,他用西方充满激情与能量的笔触,以丙烯颜料或水墨书写下生命的姿态,他将自己的呼吸融入到每一笔书写中,以身体书写代替传统的笔法。在秦风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一股“气”的力量,这股“气”就如道家中所说的那样,无形中却有一种无可捕捉的气势,流于笔尖,蕴藏于每一笔之中。秦风将自己的身体与画笔合为一体,颇有习武之人到了一定的境界后人剑合一的意味。只是他不像传统的表现形式那般收敛低调,相反他以西方的活力奔放来表现中国传统文化,表现他对人,对世界文明景观的思考,以及存在于他身上各种情绪的宣泄。
同时,秦风又很注重留白,这在中国水墨画中是至关重要的部分,他喜欢在巨大的画幅上肆意挥洒笔墨,但永远不会忘记留白。所有简洁的东西,都是由复杂的精髓支撑起来的,而留白,则是对复杂的扩展与延伸,秦风将深厚的内容赋予简练的笔画中,又留有相应的空间,让人们去思考和回味画幅中的所言之物。
高度抽象之下的挣扎与解放
秦风说自己的画是以高度抽象的风格,表达人在环境中的挣扎与解放。虽然他画了一条线,或是一个圆,一个框,但表现的却是人的状态。这种挣扎与解放的状态,笔墨下所展示出来的翻腾与嘶吼,就像是重金属摇滚乐一样,似乎有一种过渡压抑之后的狂放与爆发。艺术之间总有着相通之处,就像世界各地的人,文化背景再不相同,也有共性的一面。秦风将这种共性融入到了他的作品中,而他以简洁的笔墨诠释了这种人类共有的挣扎与解放,人类共同关注的那些普遍的问题。虽然选用的是中国水墨,但表达的方式和内容,却不受传统的束缚。“秦风是一个在知识的创造漩涡中特立独行的水墨画家。他从其身旁创造的激流及漩涡中抽取灵感,在他的画中创造出极有动力但又很稳定的方向。生活在西方,秦风用西方的材媒,技巧和方法绘画,但他的艺术生根于他所描述的中国艺术‘母语’当中。对这个态度最明显的表达是很形象化的:秦风将东西方的材媒及技巧结合在一起,比如他在丝棉或中国传统的宣纸上用以茶或咖啡调过的墨作画,他也用水墨画的技巧以油彩在油画布上绘画。”美国斯坦福大学艺术史系教授林似竹评价道。
在秦风的作品中,可以看到欲望,愤怒,沉郁或是悸动……而这些都源于艺术家对生命、自然和人类文明的热爱。同时,我们也可以从秦风的笔墨中,看到他孩童般的真诚与单纯,他毫无避讳的书写下那些躁动,癫狂,崩溃与痛苦,没有任何掩饰。有时候艺术家又是分裂的,有深沉的一面,也有孩子气的一面。内心的挣扎与冲突,在富有艺术性的创作之下,都化为一幅幅美妙的杰作。
近年来,秦风的作品越来越趋于平静,就像一个在艺术的长征路上跋涉了很久的旅人一般,心在历练中被打磨得光滑起来。在绘画语言上,笔法更简练也更具有观念性,也许秦风在行走中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想法,所表达的概念也愈加清晰起来。秦风酷爱旅行,喜欢世界各地的走,几年来踏访了不少的地方。“自然界比较有意思,它包含了所有的人文精神和宗教精神,在自然中可以体会到这种力量。”秦风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走路很有意思,就像读书一样,所以我很喜欢走,旅行是生命中最有意思的一件事,这正好是我要做的一个主题,就是必须要走和看,服务于这个主题,也是我的一个爱好,往前走是作品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所以我的作品是在旅行中做出来的。”正如秦风所说的那样,只有在不断的行走和观察中,才会有源源不断的灵感,为艺术引入新的元素和突破。
虽然在欧美生活了七年,却丝毫不影响秦风骨子里的中国传统文化情结,在他的身上,也一直保有新疆汉子的民族性特征,在那股天生的艺术家气质下,更透露出一股来自荒漠的率真与朴实。“我没有认为艺术家有什么特别的。”秦风说, “平时会和老百姓下下象棋,喝喝酒,反而觉得很享受。”
《首席ELITE》对话秦风
Q:装置的东西会抢走内容的地位吗? A:它是一种不同的观念和不同的媒介,但从视觉艺术层面,它还是传达了与观者之间互动的信息和关系,不是孤立的定义,也不是什么样的形式就有一种决然的语言标像,或是概念上不相容,实际上他们是互动相容并且是有关系的。
Q:形态上新水墨与老画家会不会断层,或者有新的走向?
A:其实是一脉相承的。新的文化气象和气息在里面,所以是息息相关,无处不在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诠释和语言方式,是一个递进的关系。
Q:出去了20年,反观东方或本土的东西,会不会陌生,离开之后视角上有个什么变化?
A:中国有句话讲:旁观者清。身在其中有时候反倒被一个环境所局限,有一定距离时,关注的角度就会更大更广一些,所以理解和观察的角度,宽度,深度都不同,相对于观照的语言,文化和元素的综合性方面,它的深度,广度、角度都是不同的,传达出来一个人的理解和重新的创造之后,也是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所以相对于传统,对现代东方或西方的文化现象,尤其艺术现象的理解,相对来说更清晰理性些。
Q:您的语言很特别,对大众来说容易接受吗?
A:在西方参与的活动相对来说比较多一点,个人感受沟通起来就更容易一些,在大陆交流沟通就相对少一些,现在由于涉及教学,相对来说和学生沟通起来就比较方便一点。
Q:您的语言符号被理解是在什么样的时间节点?
A:90年代初在西方做展览的时候,西方人相对来说对当代艺术文化现象以及东西方文化的元素更加包容,理解上和增生度上,东方文化当时的状态更加活跃,更加具有兼容性。
Q:发现您的笔触比较简约,但符号里面藏着很厚的概念或者说是心思,这些简约的笔触能托住这么深厚的内容吗?这之间的平衡怎么把握?
A:通常技术和媒介是为概念服务,如果你有清晰的概念,相对来说媒介和视觉语言能够把握恰当的话,就会产生一个夺目的或新的东西出来,如果这三者的元素和关系的结构搭得不太贴切的话,它还是一个传统概念下的观念性的实验或者是媒介的实验。
Q:您的艺术不为人所接受的时候,会不会有痛苦?
A:当艺术家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他的创作里程的愉悦感,远远比生命中一些不可承受的所谓的来自外界的痛苦和压力更甚。
Q:平时有什么爱好吗?
A:野外活动吧,世界各地的走,非洲、美洲,亚马逊河都比较有意思。
Q:旅行中会创作吗?
A:很多的文章或概念性的东西都是在旅行中理出来的,因为陌生的环境和全新的自然环境的感受,会给你所研究关注的主题带来启发,近十年都是在做文明景观的主题,对大自然与人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历史,交替地域文化差异之间的关系,通过这样一些符号的整编和重新创作,表达人文的景观。所以说行走和观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Q:作品中会出现旅途中的影子吗?
A:会,比如玛雅文明,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文明等,在我的作品中是主要的语言符号。所以我作品里的文明景观主要就是这些线路图四大文明版块的一种,是古代文明,现代文明以及未来文明的一种符号和趋向,未来是虚拟和重新编造的语言。
Q:您的作品中,有哪些是比较满意的?
A:就是最近十年做的文明景观的主题,因为它的主题一直在延伸,从一个艺术家的角度认真的去研究一个问题,然后去解决一个符号学和视觉经验的问题,还有当代媒介和当代人观念,审美,判断的问题。
Q:您的画上有很多符号看上去都是解构的,像大特写一样,是怎么得到这样的符号的?
A:像圆形画的还是形与物,物代表动物,人物,当我画了一个抽象的形态的时候,他仍然是一个人,就像象形文字一样,最初的象形文字像人,到现在已经数码化,信息化甚至于高度符号化,抽象化,是这样一个演变过程,当你用抽象的语言去解构当代艺术,哲学,文学和流行艺术语言的时候,更具有普遍性和时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