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引导下经皮同轴穿刺活检术在颈部病变的临床应用

来源 :中国医学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123jun123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应用CT引导穿刺活检术在诊断颈部病变的可行性及手术方法。方法:在螺旋CT引导下分别对13例患者行穿刺活检术,分析取材的准确性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13个病灶穿刺成功率100%,病变定性诊断确诊率85%(11/13),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CT引导下同轴穿刺活检术是一种简单、安全、准确的诊断方法,有条件的基层医院应该积极开展应用。
  【关键词】 颈部; CT引导; 同轴穿刺活检; 基层医院
  CT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属于非血管性介入技术,在临床广泛运用[1]。近年来,随着影像设备的快速发展,CT扫描仪在临床得到了广泛普及和运用,基层医院逐步引进、开展该项介入手术,但其存在适应证及一些并发症。在临床应用中熟悉其操作要领,将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使该技术得到更好地开展和应用。2008年12月-2013年1月笔者对13例颈部病变进行了CT引导下经皮组织学穿刺活检(core needle biopsy,CNB)。本文通过回顾分析手术成功率、病理确诊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初步评价其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2月-2013年1月针对13例颈部病变进行CT引导下经皮同轴穿刺活检术,男12例,女1例,年龄43~86岁,平均60岁,病灶直径1.0~4.2 cm,平均2.4 cm。
  1.2 器械设备 东芝4排螺旋CT。英锐(INRAD)同轴活检枪,18~20 G。
  1.3 方法
  1.3.1 术前准备 常规检查患者血常规、心电图、凝血分析,以排除禁忌证;如疑似有坏死的病灶或病灶较大者术前需做增强CT或MRI检查,以观察并区分病灶内无强化的坏死区,以及强化的病灶实质区。术前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的目的、方法,以及手术的必要性。告知手术中的配合要求及并发症。签署介入手术同意书。
  1.3.2 定位 根据病变部位,患者取合适的体位,一般采用侧卧位。用旧导管自制20 cm×20 cm栅状定位标记,粘于病变侧颈部皮表。用3 mm层厚作低剂量CT扫描。对CT图像进行分析,确定最佳穿刺路径,计算穿刺角度和深度。避开颈部大血管及重要器官。
  1.3.3 穿刺 用记号笔在穿刺点作标记。常规皮表消毒、铺无菌洞巾。2%利多卡因5 ml作局部浸润麻醉,将局麻针尖按测得的角度留置在颈部皮层。局部低剂量CT扫描,确认穿刺路径。然后将活检枪的套管针送入病灶的预定部位,再次行局部CT扫描,确认针尖位置,如有偏差需对穿刺针调整,再用活检枪对病灶进行扇形多点切割,一般取2~4条组织。在确定有足量标本后负压下拔出套管针。将活检枪针槽中取出的标本放于10%甲醛溶液标本瓶中。
  1.3.4 术后处理 拔针后,穿刺点局部包扎。压迫10 min后再行CT扫描,观察术后病灶内、穿刺针道,以及颈部皮下是否有出血等并发症,对并发症作对应处理。嘱术后卧床观察4 h。
  2 结果
  2.1 穿刺成功率及活检准确率 本组13例患者均穿刺成功,成功率100%。其中10个病灶穿刺针一次到达病灶内设定区域,一次穿刺成功率77%,3个病灶穿刺2~3次。其中12例取到足量组织,作病理组织学检查及免疫组化,1例抽出为囊液。穿刺病理诊断结果:恶性病变8例,良性病变5例。最终11例病理结果与临床诊断一致;不符合2例,其中一例穿刺病理为出血及炎性组织,最终临床诊断为恶性胸腺瘤颈部淋巴结转移(图1),另1例穿刺病理为少许淋巴细胞,最终临床诊断为弥漫大B细胞性恶性淋巴瘤(图2)。经手术或随访,本组13例病灶病理确诊率85%。穿刺部位及病理结果、临床诊断见表1。
  2.2 并发症发生率、相关因素及治疗 13例患者中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一右侧颈淋巴结穿刺活检病例,术中发现淋巴结明显液化,抽出约3 ml脓性液体后切割活检,术后3 d内穿刺点有少量脓液渗出,经加强局部换药后渗液现象渐止,术后5 d出院时穿刺处愈合良好,穿刺病理为结核(图3)。另一左颌下区淋巴结穿刺活检病灶,术后患者述颈椎不能回转且伴疼痛,未作特殊处理,让患者自行缓慢旋转活动,半小时后症状消失(图4)。
  3 讨论
  3.1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在颈部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颈部肿块在临床工作中为常见疾病,但其病种较多且病因复杂,且其中恶性比率较大。随着医学检查设备尤其是B超、CT检查的快速发展、普及应用,大大提高了颈部病变的检出率。随着肿瘤偱证医学和肿瘤治疗的不断发展,临床在对肿瘤患者治疗前取得病灶的病理诊断已逐步形成共识,影像学检查目前尚不能对病灶作出确诊性诊断。但目前获取颈深部肿块组织学标本,除传统外科手术外,尚无无创检查方法。穿刺活检术由于是微创技术,创伤小,对正常组织破坏少,正越来越得到临床的重视和应用。穿刺介入引导设备包括X线透视机、B超、CT扫描仪和MRI成像仪。X线透视引导不精确,无法显示软组织病变,仅适用于少数骨组织活检的引导,目前在临床已很少应用;B超引导较为方便简捷,适用于相对表浅的软组织病变活检引导,而对于肺部病变、骨骼病灶及深部组织病变显示清晰度尚不如CT及MRI;MRI引导相应设备要求较高且不经济,仅在少数大型医疗机构开展;CT引导对于软组织、肺及骨骼病变均有清晰的显示,尤其对于深部组织内病灶,可清楚地显示病灶大小、位置、形态;而且可通过CT增强来显示病灶内的强化实质区、病灶与大血管以及周围重要器官的解剖关系。对于穿刺角度、进针深度可进行精确的计算,大大提高了穿刺活检的准确性及安全性,适用于全身各部位的介入导引,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2-7]。
  3.2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方法的选择及与病理确诊率的相关因素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一般分为两种,(1)细针抽吸术(FINE-NEEDLE aspiration ,FNA);(2)切割活检术。FNA其得到的标本小而碎,其中混合有凝血块,且易挤压变形,在基层医院病理科技术及诊断经验相对欠强的情况下,易造成诊断不明确。而CNB通过活检枪取得标本,标本保留在针槽内,未到挤压的标本组织较完整,且相对较大较多,有利于病理诊断及免疫组化分析,大大提高活检的病理确诊率。对此既往文献也有报道[8-9]。笔者在工作实践中体会,如单独使用切割针进行穿刺活检,每次穿刺只能获得一条组织,标本较少且取材点较局限,增加了病理诊断的难度和假阴性率,如要得到多点多条组织,需进行多次穿刺、CT扫描,增大了穿刺损伤及手术时间,而配合同轴技术,就能实现一次穿刺多次取材,在不增加穿刺次数的基础上增加了标本量及取材点,提高病理诊断率,而且便用同轴技术避免了切割过程中切割针鞘与皮肤及穿刺通道组织间的摩擦阻力,减少对组织的损伤;并且穿刺套管能隔离切割针尖携带的肿瘤细胞及血液与穿刺通道组织相接触,避免了针道种植转移。在与病理确诊率的相关因素,笔者认为以下3点最为关键:(1)取材点的正确选择,术前完善患者的影像学检查,如增强CT、PET-CT等,仔细区分肿瘤的强化区及坏死区,取材区域的正确选择有助于提高活检成功率及病理标本有效率[10]。(2)应用同轴切割活检技术,能够实现一次穿刺成功后,通过套管针在病灶多个区域内取材。其使用方法:先将套管针穿刺入病灶内,插入活检枪进行切割,取材结束后将活检枪单独抽出,取出针槽中的组织后再放入套管中,将套管针轻度偏压后再进行切割,反复多次,以实现多点取材,该技术能大大降低了穿刺的损伤,提高了穿刺活检的效率。(3)仔细确认活检枪针槽中取出的标本,排除坏死物或凝血块等无效标本,必要时可重新选择穿刺点,避免标本无效甚至误诊。本组病例中有2例假阴性,其中1例为胸腺鳞癌术后左侧锁骨上肿块,穿刺中发现病灶内大量坏死,吸出坏死物后作切割活检,病理为出血及炎性细胞,后经临床随访治疗证实为肿瘤转移灶;另1例为右颈部肿块,穿刺病灶为少许淋巴细胞,后经手术切除病理为淋巴瘤,有报道认为淋巴瘤穿刺活检病理不宜确定分型,且病理医师希望取完整淋巴结用于确诊[11]。   3.3 CT引导穿刺活检术的并发症、预防及术后处理 经皮穿刺活检的主要并发症有疼痛、血管损伤、血肿、感染、针道转移等[6,12]。本组病例中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有2例患者出现轻度并发症及不适反应。其中1例为右侧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术中发现淋巴结明显液化,抽出脓性液体后切割活检,术后3 d内穿刺点有少量脓液持续渗出,结合术后病理,考虑为淋巴结内结核干酪灶的坏死渗出液,经加强局部换药后渗液现象渐止,术后5 d出院时穿刺处愈合良好。另1例为左颌下区淋巴结穿刺活检,术中患者取仰卧位,头偏向右侧,术后患者述颈椎不能回转且伴疼痛,考虑为患者因长时间将头偏转引起局部肌肉僵硬麻木,且术后左下颌术区包扎后患者不敢轻意回转所致,未作特殊处理,让患者自行缓慢旋转活动,半小时后症状消失。因颈部结构复杂且有较多大血管、神经等结构,术者应熟知颈部断层解剖,并通过术前的影像资料,如增强CT的薄层图像仔细区分肿块内强化实质区及坏死区、肿块周边的大血管等重要结构。对于紧邻颈动脉鞘的病变,穿刺应仔细谨慎,以CT低剂量靶扫描引导,分步穿刺将套管针送入病灶内,且在切割前精确测量弹射针尖前方2 cm的边距,确保其范围内无大血管、神经等重要结构,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在并发症的术后处理中,少量出血一般采取局部加压包扎、保守观察。如疑为结核病灶,术中应尽量吸净病灶中的干酪坏死液,术后加强换药,防止漏道形成,一旦病理确诊为结核应尽早使用抗结核药物。
  总之,CT引导的经皮颈部肿块穿刺活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在熟悉颈部解剖、掌握穿刺要点下,其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病理确诊率高,值得在有条件的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雪哲,卢延,熊琳,等.CT导引下经皮细针穿刺活检[J].临床放射学杂志,1987,6(12): 98-101.
  [2]吴恩惠.医学影像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21.
  [3]周际昌.实用肿瘤内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00-202.
  [4]张雪哲,卢延.CT、MRI介入放射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3.
  [5] 袁雨生. 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43例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杂志,2012,10(17):79.
  [6] Sherman P M, Yousem D M, Loevner L A. CT guided aspirations in the head and neck:assessment of the first 216 cases [J].Am J Neuroradiol,2004,25(24):1603-1607.
  [7]张玉玉, 王杰,王情情. CT导引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在临床占位病变诊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杂志,2012,9(15):71-72.
  [8]高斌,王伟昱.套管式活检枪与抽吸式穿刺针在CT导引下穿刺的对比研究[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0,9(4):228-230.
  [9]孙亚军,肖栩.颈部淋巴结细针穿刺细胞学与组织学诊断的对比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10):1771.
  [10]苏学寿,周之海,王国清,等.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前CT增强扫描的应用价值[J]. 中外医学研究杂志,2012,10(19):42-43.
  [11]郑曙光,吴凤霞,杨柏.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鉴别诊断颈部肿物[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0,7(2):164-166.
  [12] Gaudio J M, Dillard D G, Albritton F D, et al. Computed tomography-guided needle biopsy of head and neck lesions[J].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0,126(45):366-370.
  (收稿日期:2013-05-13) (本文编辑:陈丹云)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后并发寒战患者采用曲马多复合托烷司琼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期间收治的ASA(美国麻醉医学会)I~II级且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择期手术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过保温治疗后疗效不佳或者未起效,将其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40例,A组给予曲马多,B组给予曲马多复合托烷司琼,C组曲马多复合氟哌利多,观察并记录3组用药前寒战分级
期刊
【摘要】 目的:分析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治疗之前进行心理护理以及其他针对性护理;护理好照射范围下的皮肤;对患者的日常饮食加以指导与护理等。结果:58例顺利完成整个放射治疗过程;其余2例放弃治疗,1例放弃治疗的原因为经济困难,另外1例放弃的原因为年龄较大,身体承受能力较低。结论:对于鼻咽癌患者而言,在临床上进行合理护理干预,可以使放疗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得以减少。  在临床常见恶性肿
期刊
【摘要】 目的:对传统的阴道前后壁修补术进行改进,提高阴道脱垂的手术疗效。方法:38例盆腔器官阴道脱垂患者全部为阴道前后壁同时脱垂,其中32例同时合并Ⅱ度以上子宫脱垂。在传统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基础上,利用患者自体组织对直肠阴道筋膜、膀胱阴道筋膜进行加固,同时辅以单极电凝热透法电凝“桥”体表面的黏膜组织。结果:38例均治愈。手术时间平均为41.5 min,出血量平均为38.4 ml。未发生尿道、膀胱、
期刊
【摘要】 目的:讨论康复医学工作小组模式结合传统实习带教法在康复临床教育中的运用价值。方法:将某中医大学在本院实习的50名学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名。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实习带教法;观察组在实习带教法的基础上,结合康复医学工作小组模式进行实习。在实习3个月后,通过理论考试和操作技能考试,评价两种实习方法的效果。结果:经过为期3个月的实习,观察组理论考试总分(49.05±4.1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外治法-自制癃闭贴治疗癃闭的疗效。方法:选取180例癃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试验组采用自制癃闭贴治疗,对照组施行常规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试验组有效率较对照组高10.1%;两疗程后人均残尿量比较,对照组分别高于试验组的57 ml和66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案(对癥、对因口服中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体外感染减毒麻疹病毒(MV)对子宫内膜腺癌细胞(JEC)的凋亡诱导作用及相关机理。方法:MTT比色法动态监测MV感染对JEC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琼脂糖凝胶电泳以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MV感染后JEC细胞的Fas、FasL及TGF-β表达,分析凋亡机制。结果:MV感染6 d内,促进细胞的生长;感染6 d后,抑制细胞的生长,最终造成细胞死亡。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本院2010年7月-2012年12月采用胸腔镜下手术治疗46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综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引流量、术后疼痛、并发症及远期疗效等,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4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40~120 min,平均60 min。术中出血10~40 ml,术后胸腔引流量110~400 ml。
期刊
【摘要】 急性肾损伤是临床常见疾病,其病因众多,常见于各种原因的液体丢失和出血,肾内血流动力学改变(如肾前小动脉收缩或肾后小动脉扩张)所致的肾血流灌注减少,以及肾缺血和肾毒性药物或毒素导致的肾小管坏死等等。而轻度的肾功能减退即可导致并发症发病率及总体死亡率升高。所以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需要寻找灵敏度高、特异性高的AKI生物学标志物。  急性肾损伤(AKI)是对以往急性肾衰竭概念的扩
期刊
【摘要】 目的:利用RNA干扰技术(RNAi)下调肌腱细胞中V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拟为后续探讨V型胶原在损伤肌腱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可行的试验方法。方法:分别设计干扰大鼠V型胶原[COL5( 1)2( 2)]两个亚基COL5 1和COL5 2表达的siRNA序列,转染大鼠肌腱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荧光法检测V型胶原在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转染特定的siRNA后,V型胶原两个亚基的基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快通道外科技术在综合外科围手术期中应用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9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96例手术患者按常规护理;观察组96例手术患者应用快通道外科技术进行术前积极的心理护理、详细的健康教育和有效的交流,适当补充场内营养,不常规灌肠、不常规留置胃管尿管,缩短禁食、禁饮时间;术中严格控制输液量及盐水入量、充足吸氧、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选择较好的手术方式最佳的麻醉方法及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