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课堂上吹来了一股清新的“生态”风,改变了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老师精心设计出一个又一个环节,牵着学生的鼻子按老师的思路亦步亦趋往前赶,学牛根本没有质疑问题的机会。如今课堂上,学生有机会向同学质疑,向老师质疑了。但是,长期以来,在教学中对学生这一主体的忽视,有意或无意地压抑了学生好问的天性,致使学生产生了各种心理障碍。这使得课堂无法形成浓厚的质疑氛围,不能真正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也就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生态课堂。那么初中语文教学怎样“须教其有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一、营造宽松自由的氛围,使学生敢于质疑
学习是从“发问”开始的,没有自己的问题,就永远没有创造。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发扬民主、平等的教学作风,鼓励学生大胆发表独立见解,欢迎他们与老师争论。对于那些在课堂上敢于发表反驳意见的学生,要予以表扬,即使他们的观点是错误的,也要在肯定他们勇敢精神的前提下,和他一起讨论来加以引导,并纠正其错误的观点。我们要让学生知道能大胆质疑是认真学习的表现,并鼓励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要多注意观察,多思考,大胆地向同学质疑,向老师质疑,向教材质疑,在质疑中求疑,在求疑中发展思维。通过这种做法保护学生质疑的欲望,树立学生质疑的信心,让学生的质疑兴趣越来越浓,学习自觉性越来越高。
二、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质疑的欲望
问题情境是指个人所面临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所形成的差异,也就是呈现在人们眼前的事物所具备的条件超过人们已有知识经验的范围而构成的问题条件。马卡连柯指出:“教师必须自己去建立能够唤起学生的必要心理状态、观念、情感、动机,并激发他们的外部环境。”在教学中,问题情境往往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激发学生探“曲径通幽”之求知欲,培养学生质疑品质。
三、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学生善于质疑
1.从文章题目中质疑
题目好比是文章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可以窥视全文的主要内容。学生阅读时,可针对题目提出一些问题。如在教《社戏》一文时,就有学生问:文章的题目是《社戏》,但文章真正写看戏的内容不多,而写了许多看戏外的小事,这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去读书,课文的主要内容就能较快地掌握:作者的写作意图不在看戏本身,而在于通过看戏这件事,反映乡下孩子的优秀品质和聪明智慧,表达“自己”热爱他们的真挚感情。
2.从课文潜词造句的妙处质疑
引导学生在初读课文时,找出文中精彩的语句或感受最深的地方,从中去寻找问题。如《社戏》中写“大家跳下船”,为什么用“跳”而不用“走”?“双喜拔前篙”这里为什么用“拔”而不用“拿”?阿发他们“偷豆”行为如何理解?老师指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解答了这些疑问,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形象性,既训练了学生的语感,又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力。
3.从课文的重点难点处质疑
对课文重点、难点句段质疑,既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一线索进行教学。如《孔乙己》一课中,介绍孔乙己第一次出场时写到:“孔乙已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经过思索,学生提出这样一些问题:站着喝酒的该是什么人?为什么孔乙己穿了长衫却,站着喝酒?他‘唯一’在何处?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解决了这些问题,也就把握了孔乙己的身份、地位、性格特点,从而找到了分析这个人物的入门钥匙。
1.从比较中质疑
毛泽东说过:“有比较才有鉴别。”在语文教学中,将有可比意义的几篇课文或几处语段组合在一起进行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分析、比较,从中挖掘出更为深刻的疑点质疑,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具体把握,大大提高学生感知文本、理解作者思想情感、写作思路、文章技法等方面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对所学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二。
2.从矛盾中质疑
有些课文中有看似矛盾之处,那正是作者匠心独具所在。引导学生读书前后联系起来,找出矛盾的地方,从此处质疑,从而悟出道理,提高认识。比如在教《小橘灯》这篇课文时,文章第10小节这样写道:“这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学生读完这一小节后,就质疑:文中先说小橘灯的光照不了多远,后面怎么又说“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呢?这是否有矛盾?这问题问得好,看似矛盾、简单的句子,却有其深刻的含义。于是我引导学生把小橘灯与小姑娘联系起来考虑,这样就可以弄明白:小橘灯其实是小姑娘的象征,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人格力量,不也像小橘灯的光那样冲破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的“黎明前的黑暗”吗?再说小姑娘的人格力量还可以激起人们对光明未来的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份“光明”难道不是无限的吗?从这一问题中,学生理解了本文的深刻内涵。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的状况,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由一个被动者变成一个主动探索者,把学习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
(作者单位:江苏张家港市第二中学)
一、营造宽松自由的氛围,使学生敢于质疑
学习是从“发问”开始的,没有自己的问题,就永远没有创造。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发扬民主、平等的教学作风,鼓励学生大胆发表独立见解,欢迎他们与老师争论。对于那些在课堂上敢于发表反驳意见的学生,要予以表扬,即使他们的观点是错误的,也要在肯定他们勇敢精神的前提下,和他一起讨论来加以引导,并纠正其错误的观点。我们要让学生知道能大胆质疑是认真学习的表现,并鼓励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要多注意观察,多思考,大胆地向同学质疑,向老师质疑,向教材质疑,在质疑中求疑,在求疑中发展思维。通过这种做法保护学生质疑的欲望,树立学生质疑的信心,让学生的质疑兴趣越来越浓,学习自觉性越来越高。
二、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质疑的欲望
问题情境是指个人所面临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所形成的差异,也就是呈现在人们眼前的事物所具备的条件超过人们已有知识经验的范围而构成的问题条件。马卡连柯指出:“教师必须自己去建立能够唤起学生的必要心理状态、观念、情感、动机,并激发他们的外部环境。”在教学中,问题情境往往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激发学生探“曲径通幽”之求知欲,培养学生质疑品质。
三、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学生善于质疑
1.从文章题目中质疑
题目好比是文章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可以窥视全文的主要内容。学生阅读时,可针对题目提出一些问题。如在教《社戏》一文时,就有学生问:文章的题目是《社戏》,但文章真正写看戏的内容不多,而写了许多看戏外的小事,这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去读书,课文的主要内容就能较快地掌握:作者的写作意图不在看戏本身,而在于通过看戏这件事,反映乡下孩子的优秀品质和聪明智慧,表达“自己”热爱他们的真挚感情。
2.从课文潜词造句的妙处质疑
引导学生在初读课文时,找出文中精彩的语句或感受最深的地方,从中去寻找问题。如《社戏》中写“大家跳下船”,为什么用“跳”而不用“走”?“双喜拔前篙”这里为什么用“拔”而不用“拿”?阿发他们“偷豆”行为如何理解?老师指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解答了这些疑问,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形象性,既训练了学生的语感,又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力。
3.从课文的重点难点处质疑
对课文重点、难点句段质疑,既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一线索进行教学。如《孔乙己》一课中,介绍孔乙己第一次出场时写到:“孔乙已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经过思索,学生提出这样一些问题:站着喝酒的该是什么人?为什么孔乙己穿了长衫却,站着喝酒?他‘唯一’在何处?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解决了这些问题,也就把握了孔乙己的身份、地位、性格特点,从而找到了分析这个人物的入门钥匙。
1.从比较中质疑
毛泽东说过:“有比较才有鉴别。”在语文教学中,将有可比意义的几篇课文或几处语段组合在一起进行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分析、比较,从中挖掘出更为深刻的疑点质疑,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具体把握,大大提高学生感知文本、理解作者思想情感、写作思路、文章技法等方面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对所学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二。
2.从矛盾中质疑
有些课文中有看似矛盾之处,那正是作者匠心独具所在。引导学生读书前后联系起来,找出矛盾的地方,从此处质疑,从而悟出道理,提高认识。比如在教《小橘灯》这篇课文时,文章第10小节这样写道:“这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学生读完这一小节后,就质疑:文中先说小橘灯的光照不了多远,后面怎么又说“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呢?这是否有矛盾?这问题问得好,看似矛盾、简单的句子,却有其深刻的含义。于是我引导学生把小橘灯与小姑娘联系起来考虑,这样就可以弄明白:小橘灯其实是小姑娘的象征,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人格力量,不也像小橘灯的光那样冲破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的“黎明前的黑暗”吗?再说小姑娘的人格力量还可以激起人们对光明未来的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份“光明”难道不是无限的吗?从这一问题中,学生理解了本文的深刻内涵。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的状况,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由一个被动者变成一个主动探索者,把学习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
(作者单位:江苏张家港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