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拓展了建筑业的发展空间,但也使建筑施工难度、施工标准进一步提升。现代化建筑建设要求下,传统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存在实施难度高、局限性强的问题,技术水平不符合工程需求,不契合社会发展需要,迫切需要通过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性应用,推进工程整体建设质量及安全的提升。基于此,文章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土木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流程、应用要点以及质量安全控制对策。
关键词:土木工程;高支模施工;质量安全控制
新时代背景下,逐步诞生了空间、跨度均较大的现代化建筑,需要将承载力高、支撑度强的大截面构件设置于建筑内部,高支承模板便是应用于超过8m高且跨度18以上、组合荷载高于15KN/m2的结构中的承重框架。建筑师需以建筑工程结构样式、荷载情况为依据,结合地基土承载力,综合施工材料及设备科学设计高支模,并需注重于大跨度模具自身承载力提高、稳定性增强,使之侧压力、其他载荷均可達到工程要求。
1.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流程分析
建筑高层化与超高层化发展的过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率逐步提升,此技术需要于空中进行模板搭设从而实现高支撑性体系构建,此技术的应用目的在于使施工对象的承载力提升、稳定性增强。在施工跨度、支撑高度逐步提升的过程中,高支模施工需要实现标准化与规范化,方可保障施工的安全性与优质性。施工前需先于高支模附近进行支撑点设置,以此提升高支模支架平衡性,而后要在测量放线结束后进行龙骨搭建,再进行模板安装,从而搭建支撑性模板,在钢筋绑扎加固后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强度达到拆除标准后,方可拆除模板。
2.土木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实践应用
2.1工程实例分析
某土木工程总建筑面积为89000m2,包含地上三栋楼体及地下工程。地上建筑为商场,建筑高度为6.2m,跨度为5.3m。本工程应用扣件式脚手架作为支撑系统。本文以地上结构第一层结构建设为研究对象,探讨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2.2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要点
2.2.1模板体系构建要点
本工程中所用的模板材料由厚夹板及松木板拼接而成,梁侧板的厚度应以19mm为宜,侧板及梁底板采用相同的制作方法,模板面积均为65mm×45mm。柱侧板高度需减去梁高后将之设置为5.2m。组装侧柱时,需于相邻板间预留交错接缝,宽度不可高于45cm,且要不对齐设置。立柱箍安装结构应采用边长为75mm的正方形仿木材料制作,各个立柱箍间的距离应为45cm。完成模板组装后,要对模板干湿度进行测定,且要做好模板防护,以免模板受潮而变形或受损,进而影响其使用性能。
2.2.2楼面支顶安装施工要点
楼面支顶安装施工需严格遵循施工规范开展。施工前,首先要进行楼面标高的精准测量,在楼面支架安装位置精准定位之后再开始安装,针对纵梁做好测量放样之后进行脚手架搭设安装环节。搭设脚手架前,应做好脚手架的检查,重点检查其水平位置是否精确,垂直度是否符合要求。脚手架的安装需两侧同步进行。此外,脚手架施工中,无论何种类型脚手架,均需将保证立柱处于同一中心线之上,且要从垂直方向上进行立柱的加固。
2.2.3外框梁注施工要点
由于外框梁柱施工所应用的结构梁及柱密实度较高,因而施工相对困难。为此,外框架梁柱施工可选用分层施工法,以减少梁柱之间矛盾问题的出现几率。施工前应精准定位梁体,而后要以梁为起始进行楼板结构的浇筑,然后再浇筑柱结构。柱结构的浇筑重点在于浇筑前做好梁体支撑点及附近梁体加固,以免浇筑过程中因二者不够稳固而使梁体出现位置偏移现象,这会对浇筑效果产生影响。此外,外框梁柱高剖面施工时,要密切观测主柱梁之下的水平杆,要使之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并始终处于水平状态,从而保证安装效果。
2.2.4混凝土浇筑施工要点
本工程选用商品混凝土为材料,可利用混凝土泵、汽车泵作为混凝土输送方式,浇筑振动时,应以梁的中部开始同步向两侧振动,要确保混凝土高度不超过145mm,且要保持混凝土浇筑的均匀性。泵送混凝土至施工现场后,应尽快完成混凝土浇筑,要遵循施工要求于浇筑的同时振捣混凝土,要以匀速进行振捣,从而保证振捣质量。
2.2.5模板变形控制要点
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安装专人负责检查模板,加强对模板变形的控制力度,及时更换发生变形的模板,以免应用变形模板而对工程整体施工质量产生影响。同时要注意,本工程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要采用分层浇筑方法,各层施工中均要密切监测模板的变形情况,并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2.2.6高支模验收要点
完成高支模的架设后,要全面检查施工质量,高支模施工验收的重点在于加强其性能的整体性检测,且要逐一检查所有支架,要保证各支架之间衔接稳固、配合度良好,确保构建出相对完整的支架体系,从而保障土木工程施工的安全开展。
2.2.7高支模拆除要点
由于高支模安装施工过程相对复杂,因而拆除时也具备较大的工作量。需于建筑工程的主体施工完成后,再结合实际情况确定高支模的拆除时间。跨度较大的模板拆除时,需要明确具体的拆除顺序。应先拆除最后安装的构件,并要遵循由上至下的拆除原则。应于高支模拆除之前做到模板的全面清洗,且需设置好施工现场的施工警示标志,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模板拆除之后,要全面进行各个组件的检查,并严格检测模板的质量。
2.3土木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质量安全控制
2.3.1高支模施工的质量控制
高支模施工中,要以科学的施工方案制定为质量控制的首要任务,需全面勘察施工现场,结合勘察所收集的数据,在详细分析后实现施工规划的合理制定。方案制定时要将土木工程的需求纳入其中,进而科学优质地完成大跨度工程的施工。同时,还要将施工材料的质量监测作为质量控制重点,要严把材料采购关、加强材料进场前的质量检测,还要选择适合的材料存储地并做好存储管理,进而保证材料的规格、型号与施工要求相符,质量性能与高支模施工标准相一致。再者,高支模安装时要保持操作的规范性,既要加强技术操作规范性检查,也要严格监测支撑结构,加强重点结构、薄弱部位的检查,确保质量问题的及时发现与排除,从而增强高支模结构的稳定性。此外,要严格遵循施工设计图、施工方案验收大跨度工程的高支模施工。
2.3.2高支模施工安全的保障措施
高支模施工中,外在影响因素较多,易导致施工中出现安全或质量问题。因此,高支模施工中要增强施工现场的监管力度,要对施工操作技术规范进行明确,梳理施工操作流程,还要制定明确的物料设备操作、使用及管理标准。首先要做好施工现场的重点及高危区域、重要通道的安全警示标志设置;其次,所有进场施工人员必须做好安全防护,非必要不可随意走动;再者,要将模板加工处的废料及木屑清除干净,并于指定位置整齐、规范地堆放材料。
结语:
土木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利于整体性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及效率,施工过程中,要明确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具体流程,把握施工要点,加强对模板体系构建、楼面支顶安装、外框梁注施工、混凝土浇筑、模板变形控制、高支模验收、高支模拆除等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还要通过施工方案科学制定、施工材料质量把控、施工操作及验收过程规范性提升保障施工质量,通过全面的警示标志设置、有效的安全防护、严格的材料管理提高高支模施工安全性,从而展现土木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唐金权.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运用研究[J].城镇建设,2019(4):35-36.
[2]张立超.土木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J].企业文化(中旬刊),2017(6):254.
关键词:土木工程;高支模施工;质量安全控制
新时代背景下,逐步诞生了空间、跨度均较大的现代化建筑,需要将承载力高、支撑度强的大截面构件设置于建筑内部,高支承模板便是应用于超过8m高且跨度18以上、组合荷载高于15KN/m2的结构中的承重框架。建筑师需以建筑工程结构样式、荷载情况为依据,结合地基土承载力,综合施工材料及设备科学设计高支模,并需注重于大跨度模具自身承载力提高、稳定性增强,使之侧压力、其他载荷均可達到工程要求。
1.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流程分析
建筑高层化与超高层化发展的过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率逐步提升,此技术需要于空中进行模板搭设从而实现高支撑性体系构建,此技术的应用目的在于使施工对象的承载力提升、稳定性增强。在施工跨度、支撑高度逐步提升的过程中,高支模施工需要实现标准化与规范化,方可保障施工的安全性与优质性。施工前需先于高支模附近进行支撑点设置,以此提升高支模支架平衡性,而后要在测量放线结束后进行龙骨搭建,再进行模板安装,从而搭建支撑性模板,在钢筋绑扎加固后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强度达到拆除标准后,方可拆除模板。
2.土木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实践应用
2.1工程实例分析
某土木工程总建筑面积为89000m2,包含地上三栋楼体及地下工程。地上建筑为商场,建筑高度为6.2m,跨度为5.3m。本工程应用扣件式脚手架作为支撑系统。本文以地上结构第一层结构建设为研究对象,探讨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2.2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要点
2.2.1模板体系构建要点
本工程中所用的模板材料由厚夹板及松木板拼接而成,梁侧板的厚度应以19mm为宜,侧板及梁底板采用相同的制作方法,模板面积均为65mm×45mm。柱侧板高度需减去梁高后将之设置为5.2m。组装侧柱时,需于相邻板间预留交错接缝,宽度不可高于45cm,且要不对齐设置。立柱箍安装结构应采用边长为75mm的正方形仿木材料制作,各个立柱箍间的距离应为45cm。完成模板组装后,要对模板干湿度进行测定,且要做好模板防护,以免模板受潮而变形或受损,进而影响其使用性能。
2.2.2楼面支顶安装施工要点
楼面支顶安装施工需严格遵循施工规范开展。施工前,首先要进行楼面标高的精准测量,在楼面支架安装位置精准定位之后再开始安装,针对纵梁做好测量放样之后进行脚手架搭设安装环节。搭设脚手架前,应做好脚手架的检查,重点检查其水平位置是否精确,垂直度是否符合要求。脚手架的安装需两侧同步进行。此外,脚手架施工中,无论何种类型脚手架,均需将保证立柱处于同一中心线之上,且要从垂直方向上进行立柱的加固。
2.2.3外框梁注施工要点
由于外框梁柱施工所应用的结构梁及柱密实度较高,因而施工相对困难。为此,外框架梁柱施工可选用分层施工法,以减少梁柱之间矛盾问题的出现几率。施工前应精准定位梁体,而后要以梁为起始进行楼板结构的浇筑,然后再浇筑柱结构。柱结构的浇筑重点在于浇筑前做好梁体支撑点及附近梁体加固,以免浇筑过程中因二者不够稳固而使梁体出现位置偏移现象,这会对浇筑效果产生影响。此外,外框梁柱高剖面施工时,要密切观测主柱梁之下的水平杆,要使之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并始终处于水平状态,从而保证安装效果。
2.2.4混凝土浇筑施工要点
本工程选用商品混凝土为材料,可利用混凝土泵、汽车泵作为混凝土输送方式,浇筑振动时,应以梁的中部开始同步向两侧振动,要确保混凝土高度不超过145mm,且要保持混凝土浇筑的均匀性。泵送混凝土至施工现场后,应尽快完成混凝土浇筑,要遵循施工要求于浇筑的同时振捣混凝土,要以匀速进行振捣,从而保证振捣质量。
2.2.5模板变形控制要点
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安装专人负责检查模板,加强对模板变形的控制力度,及时更换发生变形的模板,以免应用变形模板而对工程整体施工质量产生影响。同时要注意,本工程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要采用分层浇筑方法,各层施工中均要密切监测模板的变形情况,并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2.2.6高支模验收要点
完成高支模的架设后,要全面检查施工质量,高支模施工验收的重点在于加强其性能的整体性检测,且要逐一检查所有支架,要保证各支架之间衔接稳固、配合度良好,确保构建出相对完整的支架体系,从而保障土木工程施工的安全开展。
2.2.7高支模拆除要点
由于高支模安装施工过程相对复杂,因而拆除时也具备较大的工作量。需于建筑工程的主体施工完成后,再结合实际情况确定高支模的拆除时间。跨度较大的模板拆除时,需要明确具体的拆除顺序。应先拆除最后安装的构件,并要遵循由上至下的拆除原则。应于高支模拆除之前做到模板的全面清洗,且需设置好施工现场的施工警示标志,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模板拆除之后,要全面进行各个组件的检查,并严格检测模板的质量。
2.3土木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质量安全控制
2.3.1高支模施工的质量控制
高支模施工中,要以科学的施工方案制定为质量控制的首要任务,需全面勘察施工现场,结合勘察所收集的数据,在详细分析后实现施工规划的合理制定。方案制定时要将土木工程的需求纳入其中,进而科学优质地完成大跨度工程的施工。同时,还要将施工材料的质量监测作为质量控制重点,要严把材料采购关、加强材料进场前的质量检测,还要选择适合的材料存储地并做好存储管理,进而保证材料的规格、型号与施工要求相符,质量性能与高支模施工标准相一致。再者,高支模安装时要保持操作的规范性,既要加强技术操作规范性检查,也要严格监测支撑结构,加强重点结构、薄弱部位的检查,确保质量问题的及时发现与排除,从而增强高支模结构的稳定性。此外,要严格遵循施工设计图、施工方案验收大跨度工程的高支模施工。
2.3.2高支模施工安全的保障措施
高支模施工中,外在影响因素较多,易导致施工中出现安全或质量问题。因此,高支模施工中要增强施工现场的监管力度,要对施工操作技术规范进行明确,梳理施工操作流程,还要制定明确的物料设备操作、使用及管理标准。首先要做好施工现场的重点及高危区域、重要通道的安全警示标志设置;其次,所有进场施工人员必须做好安全防护,非必要不可随意走动;再者,要将模板加工处的废料及木屑清除干净,并于指定位置整齐、规范地堆放材料。
结语:
土木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利于整体性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及效率,施工过程中,要明确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具体流程,把握施工要点,加强对模板体系构建、楼面支顶安装、外框梁注施工、混凝土浇筑、模板变形控制、高支模验收、高支模拆除等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还要通过施工方案科学制定、施工材料质量把控、施工操作及验收过程规范性提升保障施工质量,通过全面的警示标志设置、有效的安全防护、严格的材料管理提高高支模施工安全性,从而展现土木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唐金权.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运用研究[J].城镇建设,2019(4):35-36.
[2]张立超.土木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J].企业文化(中旬刊),2017(6):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