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颈部能谱CT与常规CT扫描辐射剂量与图像质量的差异。
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颈部增强CT扫描的60例患者,其中行能谱CT成像的30例作为能谱扫描组,行常规CT扫描的30例作为常规扫描组。能谱扫描组采用管电压80、140 kVp瞬时切换,管电流为默认值630 mA,转速0.5 s/周;常规扫描组管电压120 kVp,管电流采用自动毫安技术(100~600 mA),转速0.6 s/周。对2组患者上、中、下颈部图像进行客观评价[噪声、对比信噪比(CNR)]、主观评分,并记录辐射剂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患者的辐射剂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秩和检验比较各部位65、55 keV单能量图像与常规扫描组混合能量图像的客观评价指标和主观评分。
结果能谱扫描组和常规扫描组的CT剂量指数分别为17.77、(17.26±2.18)mGy,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6,P=0.218)。上、中、下颈部能谱扫描组65 keV图像噪声分别为(4.5±0.8)、(4.5±0.9)、(5.2±1.0)HU,常规扫描组上述部位噪声分别为(4.5±1.1)、(4.1±1.0)、(5.0±1.7)HU,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102、–1.362、–0.621,P均> 0.05)。上、中、下颈部能谱扫描组65 keV图像评分分别为(4.1±0.3)、(4.7±0.5)、(3.8±0.7)分,常规扫描组上述部位图像评分分别为(4.1±0.4)、(4.6±0.5)、(3.5±0.6)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0.286、–0.531、–1.568,P均>0.05)。上、中、下颈部能谱扫描组55 keV图像噪声分别为(5.4±0.9)、(5.6±1.1)、(6.6±1.6)HU,均大于常规图像噪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614、–5.560、–3.784,P均<0.05)。上、中颈部能谱扫描组55 keV图像评分分别为(3.7±0.5)、(4.2±0.4)分,低于常规组图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541、–3.136,P均<0.05);下颈部能谱扫描组55 keV图像评分为(3.3±0.8)分,和常规组图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18,P>0.05)。上、中、下颈部常规扫描组图像CNR与能谱扫描组65、55 keV图像CNR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
结论颈部能谱CT与常规CT扫描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相当,65 keV图像可以作为常规单能量图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