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调查表明,水下隐藏着丰富的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古老沉船的残骸,全世界大约散落着300万艘未被发现的沉船。而中国南海海域与地中海、加勒比海并称世界“三大沉船坟墓”。中国水下考古中心曾作出推测:南海古沉船不少于2000艘,现在已经掌握了200多艘沉船的信息。
泰国曼谷大学东南亚陶瓷博物馆的数据表明,在东南亚国家正式登记的已打捞出沉船的地点截至目前共有118处,大多为上世纪80年代以来所发现。其中以菲律宾最多,为41处,印度尼西亚27处,泰国23处,马来西亚17处,越南10处。
沉船浮面,传递丰富历史信息
深海沉船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历史信息。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的研究人员透露,从研究者的角度看,出水文物的金钱价值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传递出的历史信息。比如,在新加坡展出的公元9世纪的“黑石”号及其船上打捞出的大量珍贵文物,可以为研究中国、东南亚和世界史的专家提供大量实证。全球多国学者已经通过对“黑石”号上文物的研究分析,在有关经济史、贸易史、造船史、陶瓷制造史和艺术交流史等诸多领域有了新的发现。
2003年4月,马来西亚在婆罗洲附近海域打捞出的一艘商船年代久远,船上所载物品证实,该船大约为公元960年到1126年间制造,载有303件陶瓷器、250公斤陶瓷和数十件铜器。最初,考古人员未能确定这艘沉船是哪国制造,但有关专家对随打捞物品一起出水的一些木材碎片的样本作了分析,大致确定该船建造所用木材系生长于温带地区的树木,由此确定为“中国制造”。如果对此船建造材料的进一步分析能够确认是中国所造,无疑会对中国造船史的研究产生一定影响。
“明断档”(又称“明空白”,The Ming Gap)也是一个有趣的研究课题,其意思是指在东南亚诸国迄今打捞出的沉船文物中,极少见中国明朝早期的青花瓷。多年来一直在曼谷大学从事陶瓷考古研究的美国专家罗克斯安娜·马乌德·布朗在其新书《“明断档”与东南亚沉船瓷器》中,对这一现象做了深入分析。她认为,一方面这是因为明洪武(1368—1398)初年一度实行“海禁”,进口青料就断了来路;另一方面,恰恰因为“明断档”,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陶瓷业在这一时期有了很大发展,在同期和之后的沉船上就发现了大量由越南、泰国等国制造的瓷器,这些瓷器部分采用了中国的工艺和图案。罗克斯安娜的研究证明了中国与东南亚的贸易与产业发展早就有了融合与互动的关系。
通过对沉船的研究,学者们可以确认这些商船的航行线路。正是通过对东南亚地区新近发现沉船的研究,一条从中国向欧洲、非洲伸展而出的海上丝绸之路才更加清晰。从中国过去20多年的水下考古及南海一带的沉船出水来看,自中国五代以来,海上丝路贸易一直频繁持续,而东南亚成为重要的转换站。
盗宝式打捞引发文物保护担忧
随着技术手段的提升、沉船历史档案不断解密以及研究的进展,南海及其附近海域的沉船打捞近年来开始进入一个活跃期。
泰国曼谷大学的东南亚陶瓷博物馆提供的资料表明,由官方主导的打捞只是其中很少一部分,大部分均为公司打捞,特别是来自欧美的水下考古公司和考古人员多年来已经进入了这一地区,抢占了先机。这些欧美公司由于长年从事此项业务,大多装备精良且拥有相当的专业技术,它们不惜花费巨资搜寻和打捞海底沉船,以获取巨额利润。目前,一些东南亚国家的政府也在加强与这些公司的合作。
为了防止文物掠夺者对水下文物的抢掠和肆意破坏,保护沉没在海洋中的文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1年通过了《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该公约在2009年1月生效。中国参与了公约的起草。《公约》主要基于四项原则:保护水下遗产的责任;水下文化遗产应保留在原来的位置;禁止以商业为目的开发活动;各国合作保护此类遗产、加强水下考古培训并提高保护水下遗产的意识。
由于南海及附近海域相当复杂,而菲律宾、印尼、越南等国又采取了与外国打捞者合作,或对外国打捞者开放的政策,缺少对海洋沉船打捞活动的有效管理,特别是在沉船发现后无力采取保护措施,一些国际海底探宝者借机将打捞范围延伸到了中国海域。再加上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海关对文物走私查禁不严,致使盗宝式的非法打捞在这一海域越来越猖獗。有些打捞者为获取宝藏,甚至采取水下爆破等极端手段,对沉船发现地和文物造成严重破坏。一些出于商业目的的打捞也因而卷入了争议之中,并遭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批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于对海盗式和商业打捞蔓延的担心,才协同各方制定了保护水下文化遗产的国际公约。但是,有很多国家并没有在这份公约上签字,他们因此也没有履行这一公约的义务。
千年“中国制造”的集中展示
那是1998年的一个平常的日子,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海域勿里洞岛的一些渔民,也像平常一样潜水到海底去采集海参。那一片海域位于两岛之间,形状有点像漏斗,海中蕴藏着丰富的鱼类等资源,是当地人生存的“饭碗”。不过,这一次,渔民从一处大约有16米深的海底打捞上来的,除了海参,还有一个浑身长满了海藻和珊瑚的陶罐。东南亚深海探宝有史以来最精彩的一幕就这样悄然拉开了。
闻讯赶来的是一家在印尼从事沉船文物打捞的德国公司。这家公司所雇的潜水员经调查发现,海中有一艘沉没的古船,船上载有大量瓷器。这家德国公司立即展开打捞,同时还出资请印尼海军对打捞海域提供保护。
沉没在海底的是一艘阿拉伯三角帆船,打捞出的珍贵文物约有6万多件,90%以上为陶瓷物品,以中国湖南长沙窑的瓷器为主,还有河北邢窑白瓷、河南巩县(今巩义市)的白釉绿彩瓷和浙江越窑的青瓷等,种类非常丰富。除了瓷器,另有30多件铜镜、30件金银器和18件银锭等物。在船上发现的金杯,更是极为罕见的唐代珍贵金器,显示了精美高超的工艺水平。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称,这是一次千年前的“中国制造”的集中展示。
在这艘名为“黑石”号的沉船上,最重要的发现就是大量长沙窑烧制的瓷碗,其中有一只瓷碗上印有“宝历二年七月十六日”(即公元826年)的印记。考古学家结合对其他器物的考证,确认沉船的年代为9世纪上半叶。也就是说,这艘阿拉伯商船在从中国装载了大量的瓷器等物品后出发,在勿里洞附近海域触礁沉没,已在海底沉睡了千余年之久。
这一沉船的打捞被考古学家称为20世纪末最重要、年代最久远的深海考古发现之一。沉船系阿拉伯人在东非、阿拉伯、印度沿岸使用的双桅或三桅三角帆船,证实了早期阿拉伯世界与中国之间的海上丝绸之路贸易。“黑石”号最突出的意义,在于它证实了在中国与西亚之间确实存在一条古代海上丝绸之路。
“黑石”号沉船文物的出水,引发出了许多神秘问题:为什么“黑石”号会在远离新加坡海峡和马六甲海峡的勿里洞岛附近沉没?按照通常海上丝绸之路的航行路线,商船应当绕过新加坡,穿越马六甲海峡,但它却向东南方向行驶了600余公里。它是迷失了方向,还是被风浪吹得偏离了航线,或者是要去爪哇海的某个港口?
船上发现的精致的金银器皿在中国也十分罕见,有的甚至还成双成对,究竟是中国人送的礼品呢,还是要运到阿拉伯国家的市场上去出售的?为何船上的钱币不多?船上的商人用什么方式在中国结算?这艘船在哪里装上的最后一批货物?商船将驶往何处……
船上的文物吸引了全球多个领域的研究者的兴趣,也引发了人们对昨天和今天的中国在世界扮演角色的丰富联想。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富有深刻含义的描述:“中国于2000多年前首次对世界展开贸易以来,它像蚌壳一样时开时合。在唐代,蚌壳大开,且维持了数个世纪之久。一连串的发明——火药、纸、印刷术、铸铁——让中国步上了世界经济强国之路。跟西方世界的贸易稳定成长,中国船员的角色也越来越居主导地位。”
(来源:人民网)
泰国曼谷大学东南亚陶瓷博物馆的数据表明,在东南亚国家正式登记的已打捞出沉船的地点截至目前共有118处,大多为上世纪80年代以来所发现。其中以菲律宾最多,为41处,印度尼西亚27处,泰国23处,马来西亚17处,越南10处。
沉船浮面,传递丰富历史信息
深海沉船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历史信息。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的研究人员透露,从研究者的角度看,出水文物的金钱价值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传递出的历史信息。比如,在新加坡展出的公元9世纪的“黑石”号及其船上打捞出的大量珍贵文物,可以为研究中国、东南亚和世界史的专家提供大量实证。全球多国学者已经通过对“黑石”号上文物的研究分析,在有关经济史、贸易史、造船史、陶瓷制造史和艺术交流史等诸多领域有了新的发现。
2003年4月,马来西亚在婆罗洲附近海域打捞出的一艘商船年代久远,船上所载物品证实,该船大约为公元960年到1126年间制造,载有303件陶瓷器、250公斤陶瓷和数十件铜器。最初,考古人员未能确定这艘沉船是哪国制造,但有关专家对随打捞物品一起出水的一些木材碎片的样本作了分析,大致确定该船建造所用木材系生长于温带地区的树木,由此确定为“中国制造”。如果对此船建造材料的进一步分析能够确认是中国所造,无疑会对中国造船史的研究产生一定影响。
“明断档”(又称“明空白”,The Ming Gap)也是一个有趣的研究课题,其意思是指在东南亚诸国迄今打捞出的沉船文物中,极少见中国明朝早期的青花瓷。多年来一直在曼谷大学从事陶瓷考古研究的美国专家罗克斯安娜·马乌德·布朗在其新书《“明断档”与东南亚沉船瓷器》中,对这一现象做了深入分析。她认为,一方面这是因为明洪武(1368—1398)初年一度实行“海禁”,进口青料就断了来路;另一方面,恰恰因为“明断档”,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陶瓷业在这一时期有了很大发展,在同期和之后的沉船上就发现了大量由越南、泰国等国制造的瓷器,这些瓷器部分采用了中国的工艺和图案。罗克斯安娜的研究证明了中国与东南亚的贸易与产业发展早就有了融合与互动的关系。
通过对沉船的研究,学者们可以确认这些商船的航行线路。正是通过对东南亚地区新近发现沉船的研究,一条从中国向欧洲、非洲伸展而出的海上丝绸之路才更加清晰。从中国过去20多年的水下考古及南海一带的沉船出水来看,自中国五代以来,海上丝路贸易一直频繁持续,而东南亚成为重要的转换站。
盗宝式打捞引发文物保护担忧
随着技术手段的提升、沉船历史档案不断解密以及研究的进展,南海及其附近海域的沉船打捞近年来开始进入一个活跃期。
泰国曼谷大学的东南亚陶瓷博物馆提供的资料表明,由官方主导的打捞只是其中很少一部分,大部分均为公司打捞,特别是来自欧美的水下考古公司和考古人员多年来已经进入了这一地区,抢占了先机。这些欧美公司由于长年从事此项业务,大多装备精良且拥有相当的专业技术,它们不惜花费巨资搜寻和打捞海底沉船,以获取巨额利润。目前,一些东南亚国家的政府也在加强与这些公司的合作。
为了防止文物掠夺者对水下文物的抢掠和肆意破坏,保护沉没在海洋中的文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1年通过了《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该公约在2009年1月生效。中国参与了公约的起草。《公约》主要基于四项原则:保护水下遗产的责任;水下文化遗产应保留在原来的位置;禁止以商业为目的开发活动;各国合作保护此类遗产、加强水下考古培训并提高保护水下遗产的意识。
由于南海及附近海域相当复杂,而菲律宾、印尼、越南等国又采取了与外国打捞者合作,或对外国打捞者开放的政策,缺少对海洋沉船打捞活动的有效管理,特别是在沉船发现后无力采取保护措施,一些国际海底探宝者借机将打捞范围延伸到了中国海域。再加上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海关对文物走私查禁不严,致使盗宝式的非法打捞在这一海域越来越猖獗。有些打捞者为获取宝藏,甚至采取水下爆破等极端手段,对沉船发现地和文物造成严重破坏。一些出于商业目的的打捞也因而卷入了争议之中,并遭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批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于对海盗式和商业打捞蔓延的担心,才协同各方制定了保护水下文化遗产的国际公约。但是,有很多国家并没有在这份公约上签字,他们因此也没有履行这一公约的义务。
千年“中国制造”的集中展示
那是1998年的一个平常的日子,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海域勿里洞岛的一些渔民,也像平常一样潜水到海底去采集海参。那一片海域位于两岛之间,形状有点像漏斗,海中蕴藏着丰富的鱼类等资源,是当地人生存的“饭碗”。不过,这一次,渔民从一处大约有16米深的海底打捞上来的,除了海参,还有一个浑身长满了海藻和珊瑚的陶罐。东南亚深海探宝有史以来最精彩的一幕就这样悄然拉开了。
闻讯赶来的是一家在印尼从事沉船文物打捞的德国公司。这家公司所雇的潜水员经调查发现,海中有一艘沉没的古船,船上载有大量瓷器。这家德国公司立即展开打捞,同时还出资请印尼海军对打捞海域提供保护。
沉没在海底的是一艘阿拉伯三角帆船,打捞出的珍贵文物约有6万多件,90%以上为陶瓷物品,以中国湖南长沙窑的瓷器为主,还有河北邢窑白瓷、河南巩县(今巩义市)的白釉绿彩瓷和浙江越窑的青瓷等,种类非常丰富。除了瓷器,另有30多件铜镜、30件金银器和18件银锭等物。在船上发现的金杯,更是极为罕见的唐代珍贵金器,显示了精美高超的工艺水平。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称,这是一次千年前的“中国制造”的集中展示。
在这艘名为“黑石”号的沉船上,最重要的发现就是大量长沙窑烧制的瓷碗,其中有一只瓷碗上印有“宝历二年七月十六日”(即公元826年)的印记。考古学家结合对其他器物的考证,确认沉船的年代为9世纪上半叶。也就是说,这艘阿拉伯商船在从中国装载了大量的瓷器等物品后出发,在勿里洞附近海域触礁沉没,已在海底沉睡了千余年之久。
这一沉船的打捞被考古学家称为20世纪末最重要、年代最久远的深海考古发现之一。沉船系阿拉伯人在东非、阿拉伯、印度沿岸使用的双桅或三桅三角帆船,证实了早期阿拉伯世界与中国之间的海上丝绸之路贸易。“黑石”号最突出的意义,在于它证实了在中国与西亚之间确实存在一条古代海上丝绸之路。
“黑石”号沉船文物的出水,引发出了许多神秘问题:为什么“黑石”号会在远离新加坡海峡和马六甲海峡的勿里洞岛附近沉没?按照通常海上丝绸之路的航行路线,商船应当绕过新加坡,穿越马六甲海峡,但它却向东南方向行驶了600余公里。它是迷失了方向,还是被风浪吹得偏离了航线,或者是要去爪哇海的某个港口?
船上发现的精致的金银器皿在中国也十分罕见,有的甚至还成双成对,究竟是中国人送的礼品呢,还是要运到阿拉伯国家的市场上去出售的?为何船上的钱币不多?船上的商人用什么方式在中国结算?这艘船在哪里装上的最后一批货物?商船将驶往何处……
船上的文物吸引了全球多个领域的研究者的兴趣,也引发了人们对昨天和今天的中国在世界扮演角色的丰富联想。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富有深刻含义的描述:“中国于2000多年前首次对世界展开贸易以来,它像蚌壳一样时开时合。在唐代,蚌壳大开,且维持了数个世纪之久。一连串的发明——火药、纸、印刷术、铸铁——让中国步上了世界经济强国之路。跟西方世界的贸易稳定成长,中国船员的角色也越来越居主导地位。”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