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之父

来源 :七彩语文·习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ai_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11月26日,中央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拟表彰对象公示名单,“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榜上有名。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袁隆平的故事里去看一看……
  袁隆平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学校组织郊游,带他们来到一个私人园艺场。当看见果树上结着的一个个桃子、架子上垂下的一串串葡萄时,袁隆平被田园之美打动了。高中毕业后,他不顾父亲的反对,考入了西南农学院攻读农作物专业,从此跳进“农门”。
  毕业后,袁隆平在湖南省安江农业学校教书。1960年,全国闹饥荒,粮食不够吃,不少人忍饥受饿。目睹这一切的袁隆平暗自下决心,要让全国人民都能吃饱饭!这年7月的一天,袁隆平在试验田里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这株水稻穗很大,颗粒饱满,和周围的“兄弟姐妹”们完全不同。他推断,这是一株天然的杂交水稻。
  水稻是一种自花授粉的植物,它的花既有雄蕊又有雌蕊,很少与其他稻花杂交,但是杂交产生的水稻却往往更具生长优势。这株杂交稻给袁隆平带来了启发:何不利用人工杂交,培育出产量较高的杂交水稻呢?
  袁隆平设想出了三系法培育杂交水稻,他在《科学通报》上发表了一篇学术论文,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对袁隆平的研究表示大力支持。然而,就在袁隆平的研究进行到紧要关头时,一场人祸从天而降。
  1968年5月18日晚上,袁隆平种植在试验田里的700多株水稻秧苗被人连根拔起,毁于一旦。袁隆平痛心疾首,但他没有因此灰心丧气。几天后,他在学校的一口废井里找到了残存的5根秧苗,他欣喜不已,继续试验。
  几年过去,袁隆平和助手们却没什么进展。于是他们奔波于湖南、海南这些地区,找到了一株野生的雄蕊不育的水稻。他们给这株水稻取名为“野败”,它是袁隆平后来所有杂交水稻的母本。
  1974年,袁隆平在经过无数次配种实验后,终于培育出了中国第一种具有较强优势的杂交水稻——“南优2号”。经过試验种植,“南优2号”两季的产量都比常规水稻增产30%以上。杂交水稻在全国急速推广开来,为数以亿计的人口解决了吃饭问题。
  获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后,袁隆平依旧工作在最前线。哪怕年过古稀,他也常常骑着自己最喜欢的摩托车,在实验田间四处转悠、观察。
  他对金钱并不看重,过着简朴的生活。他对自己很“小气”,对别人却很慷慨,他将自己在国际上获得的大奖奖金,几乎毫无保留地捐赠给了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会。
  他总是带给人们意外的惊喜。2017年,87岁的袁隆平又创造了一项奇迹:提高在盐碱地里种植的海水稻的产量!这意味着,我们能够在不毛之地上,建起新的粮仓。同年9月,在国家水稻新品种与新技术展示会现场观摩会上,袁隆平又宣布了一项新成果:“近期我们在水稻育种上有了一个突破性技术,可以把亲本中含镉或吸镉的基因‘敲掉’,亲本干净了,种子自然就干净了。”
  如今,这位年近九十的老人,还坚持在第一线做科研,为我国乃至整个世界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值得钦佩!
其他文献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主食是必不可少的,零食在我的生活中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一直都是小馋虫,一遇到零食就不可自拔,在我的“经典语录”中有这样一句话:人生中难免遇到一些零食的诱惑,我要首先“解决”掉它们。  这不,妈妈给我和弟弟买了一包薯片,我和弟弟刚放学就展开了一场零食争夺赛。  我首先拥有了薯片的持有权,迫不及待撕开了薯片华丽的包装,小心翼翼地捧着,津津有味地一小口一小口咀嚼着。这时,弟弟
期刊
参赛题目  中年级(三、四年级请任选一题)  地球上的最后一只动物  說说我的家庭成员  (提示:你的家庭成员有哪些呢?家人、宠物或其他,请写一个你与家庭成员之间的故事。)  数学课上,教室的后门忽然走进来一只猫……你们的教室里有不速之客造访过吗?请以“班里来了不速之客”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高年级(五、六年级请任选一题)  我们是一个团队  之旅  (提示:可以写记叙文,如草原之旅、诚信之旅…
期刊
清早,我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离上课时间只有几分钟了,可我的同桌却迟迟没有来,我的心里开始着急起来。  一直准时到校的同桌今天怎么还没来呢?我从同学那里打听到,原来我的同桌嘴巴里长出了许多疱疹,今天不能来上学,只能请假了。  听到这个消息,我开始闷闷不乐起来。上体育课时,老师让我们跑圈,这时我的脑海中浮现出同桌生病的情景。就这样,一节节课过去了,我也越来越担心我同桌,心中
期刊
我家里有一个古香古色的玩意儿,爸爸经常捧着它左看右看,爱不释手。他说从前讲究的人家,会用它招待客人,甚至皇帝天天都会用它。它就是盖碗,但它可不是用来吃饭的!  这个盖碗是一个青花瓷的仿制品,纯白的身体上印刻着蓝色的流线形花纹。它的外形特别精巧,分为三层。第一层是一个大大的喇叭形盖子,第二层则是凹形的茶杯,最底下一层是一个小碟子。聪明的古人加了一个小碟子来当托盘隔热,而且端着它喝起茶来也格外优雅。原
期刊
嗨,你去过我们的首都北京吗?  在那里,你可以游览几千年历史留下的遗迹,可以观赏极具现代气息的“鸟巢”“水立方”等特色建筑,还可以在天安门广场观看升降国旗的仪式。  北京欢迎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天安门  天安门是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位于北京的中轴线上,过去只有皇帝才能由此门出入。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站在整修一新的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从此以后,天安门便成了新
期刊
我一直盼望着能有机会登临长城,一睹长城的雄姿。终于,家人带我去了让我朝思暮想的长城。至今,长城那雄伟壮观的英姿仍浮现在眼前,我对当时那激动、快乐与自豪的心情仍然记忆犹新。  记得刚到长城脚下,我就迫不及待地向长城上爬去,才爬了一小段,便气喘吁吁了。我不由得想:我爬上来都这么累,古人是如何把这一块块巨大的条石运上来的?他们又是怎样建成如此坚固的工程,经历了这么多的风风雨雨,还能屹立不倒?真是不敢想象
期刊
看完前面的精彩介绍,你是不是已经忍不住想背包上路了呢?别急,先看看已经去过的同学的介绍,然后再给自己做一份旅游计划。  说到北京故宫,那是人人皆知,它是北京的象征。暑假期间,我和妈妈在导游的带领下一起去探究故宫的历史。  刚走到神武门,我一抬眼就看到了日晷。它是古代测量时间的工具,上面刻着子时等十二个时辰。它指针的阴影投在哪里,就表示现在是哪个时辰。  我们沿着故宫中轴线继续前行,就来到了富丽堂皇
期刊
叶片数量繁多,从赤道雨林到北极荒原,从海滨红树林到珠穆朗玛雪线,在人类目力所及的地球空间中,处处都有叶片。  叶片又很不起眼,从门前的绿篱到电视机旁的盆架,从森林中吱呀作响的小路到鞋底上留下的纪念,我们很少会有意关注叶片的存在。  但叶子就是叶子,不因你我的注视而羞涩,也不会因为你我的赞美而骄傲。  每一片叶子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在马来西亚的深山公园里,我见到了世界上最小的兰花,这些兰花的个头比黄
期刊
我再一次来到了北京。这次我并没有去爬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也没有游览历史悠久的故宫,而是去了位于北京市西南约十五公里处的宛平城。  宛平城前有一座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卢沟桥。卢沟桥因横跨卢沟河而得名。《马可·波罗游记》中,它被形容成一座十分美丽的石桥,所以后来外国人也称它为“马可·波罗桥”。  站在卢沟桥上,你会看见桥上的每根汉白玉栏杆上都有雕工精巧、神态各异的石狮。它们或静卧,或嬉戏,
期刊
“天地分上下,日月照今古。”在漫长的岁月里,月亮陪伴着地球迎来了无数个春夏秋冬。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对月亮的记载,后来又有了“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古人幻想,嫦娥居住在月亮上的广寒宫里,只有玉兔相伴,在遥远的夜空,遥望着地球,孤独而凄苦。  在古诗词里,有关月亮的诗句数不胜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古往今来,人们对月球的向往總是那么热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