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11月26日,中央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拟表彰对象公示名单,“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榜上有名。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袁隆平的故事里去看一看……
袁隆平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学校组织郊游,带他们来到一个私人园艺场。当看见果树上结着的一个个桃子、架子上垂下的一串串葡萄时,袁隆平被田园之美打动了。高中毕业后,他不顾父亲的反对,考入了西南农学院攻读农作物专业,从此跳进“农门”。
毕业后,袁隆平在湖南省安江农业学校教书。1960年,全国闹饥荒,粮食不够吃,不少人忍饥受饿。目睹这一切的袁隆平暗自下决心,要让全国人民都能吃饱饭!这年7月的一天,袁隆平在试验田里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这株水稻穗很大,颗粒饱满,和周围的“兄弟姐妹”们完全不同。他推断,这是一株天然的杂交水稻。
水稻是一种自花授粉的植物,它的花既有雄蕊又有雌蕊,很少与其他稻花杂交,但是杂交产生的水稻却往往更具生长优势。这株杂交稻给袁隆平带来了启发:何不利用人工杂交,培育出产量较高的杂交水稻呢?
袁隆平设想出了三系法培育杂交水稻,他在《科学通报》上发表了一篇学术论文,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对袁隆平的研究表示大力支持。然而,就在袁隆平的研究进行到紧要关头时,一场人祸从天而降。
1968年5月18日晚上,袁隆平种植在试验田里的700多株水稻秧苗被人连根拔起,毁于一旦。袁隆平痛心疾首,但他没有因此灰心丧气。几天后,他在学校的一口废井里找到了残存的5根秧苗,他欣喜不已,继续试验。
几年过去,袁隆平和助手们却没什么进展。于是他们奔波于湖南、海南这些地区,找到了一株野生的雄蕊不育的水稻。他们给这株水稻取名为“野败”,它是袁隆平后来所有杂交水稻的母本。
1974年,袁隆平在经过无数次配种实验后,终于培育出了中国第一种具有较强优势的杂交水稻——“南优2号”。经过試验种植,“南优2号”两季的产量都比常规水稻增产30%以上。杂交水稻在全国急速推广开来,为数以亿计的人口解决了吃饭问题。
获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后,袁隆平依旧工作在最前线。哪怕年过古稀,他也常常骑着自己最喜欢的摩托车,在实验田间四处转悠、观察。
他对金钱并不看重,过着简朴的生活。他对自己很“小气”,对别人却很慷慨,他将自己在国际上获得的大奖奖金,几乎毫无保留地捐赠给了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会。
他总是带给人们意外的惊喜。2017年,87岁的袁隆平又创造了一项奇迹:提高在盐碱地里种植的海水稻的产量!这意味着,我们能够在不毛之地上,建起新的粮仓。同年9月,在国家水稻新品种与新技术展示会现场观摩会上,袁隆平又宣布了一项新成果:“近期我们在水稻育种上有了一个突破性技术,可以把亲本中含镉或吸镉的基因‘敲掉’,亲本干净了,种子自然就干净了。”
如今,这位年近九十的老人,还坚持在第一线做科研,为我国乃至整个世界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值得钦佩!
袁隆平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学校组织郊游,带他们来到一个私人园艺场。当看见果树上结着的一个个桃子、架子上垂下的一串串葡萄时,袁隆平被田园之美打动了。高中毕业后,他不顾父亲的反对,考入了西南农学院攻读农作物专业,从此跳进“农门”。
毕业后,袁隆平在湖南省安江农业学校教书。1960年,全国闹饥荒,粮食不够吃,不少人忍饥受饿。目睹这一切的袁隆平暗自下决心,要让全国人民都能吃饱饭!这年7月的一天,袁隆平在试验田里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这株水稻穗很大,颗粒饱满,和周围的“兄弟姐妹”们完全不同。他推断,这是一株天然的杂交水稻。
水稻是一种自花授粉的植物,它的花既有雄蕊又有雌蕊,很少与其他稻花杂交,但是杂交产生的水稻却往往更具生长优势。这株杂交稻给袁隆平带来了启发:何不利用人工杂交,培育出产量较高的杂交水稻呢?
袁隆平设想出了三系法培育杂交水稻,他在《科学通报》上发表了一篇学术论文,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对袁隆平的研究表示大力支持。然而,就在袁隆平的研究进行到紧要关头时,一场人祸从天而降。
1968年5月18日晚上,袁隆平种植在试验田里的700多株水稻秧苗被人连根拔起,毁于一旦。袁隆平痛心疾首,但他没有因此灰心丧气。几天后,他在学校的一口废井里找到了残存的5根秧苗,他欣喜不已,继续试验。
几年过去,袁隆平和助手们却没什么进展。于是他们奔波于湖南、海南这些地区,找到了一株野生的雄蕊不育的水稻。他们给这株水稻取名为“野败”,它是袁隆平后来所有杂交水稻的母本。
1974年,袁隆平在经过无数次配种实验后,终于培育出了中国第一种具有较强优势的杂交水稻——“南优2号”。经过試验种植,“南优2号”两季的产量都比常规水稻增产30%以上。杂交水稻在全国急速推广开来,为数以亿计的人口解决了吃饭问题。
获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后,袁隆平依旧工作在最前线。哪怕年过古稀,他也常常骑着自己最喜欢的摩托车,在实验田间四处转悠、观察。
他对金钱并不看重,过着简朴的生活。他对自己很“小气”,对别人却很慷慨,他将自己在国际上获得的大奖奖金,几乎毫无保留地捐赠给了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会。
他总是带给人们意外的惊喜。2017年,87岁的袁隆平又创造了一项奇迹:提高在盐碱地里种植的海水稻的产量!这意味着,我们能够在不毛之地上,建起新的粮仓。同年9月,在国家水稻新品种与新技术展示会现场观摩会上,袁隆平又宣布了一项新成果:“近期我们在水稻育种上有了一个突破性技术,可以把亲本中含镉或吸镉的基因‘敲掉’,亲本干净了,种子自然就干净了。”
如今,这位年近九十的老人,还坚持在第一线做科研,为我国乃至整个世界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值得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