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少数民族预科班,是党和国家为提高少数民族文化水平,更多地培养少数民族各类专门人才而采取的一项特殊措施。预科教育对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文化基础知识起了很大的作用,它已成为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做好民族预科班学生的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本文以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在学生管理工作方面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 民族预科班学生;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3-0-01
民族预科班学生是高校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其文化背景、教育背景、生活背景等的特殊性决定了管理民族预科班学生方式、方法的特殊性。因此为了更好地管理预科班学生,帮助学生顺利完成预科阶段的学习任务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管理者需围绕着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深入了解学生特点,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切实实行具有民族特色的教育管理模式。
一、建立健全师生沟通渠道,加强对民族预科班学生的人文关怀
民族预科生大多来自偏远的牧区和山区,家庭生活条件比较贫困,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加之较强的民族意识和宗教观念,导致他们不能很好的融入到正常的学习与生活中来,甚至会出现部分学生的上进心逐渐降低以致消退和对未来的前进道路感到迷茫,长此以往很容易使他们的自尊心遭受折磨和打击,甚至于产生自卑心理,进而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需要建立畅通的师生沟通渠道,深入到学生学习生活中去,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家庭状况、心理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结合民族学生的性格特点,引导和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帮助他们尽快进入到新的角色中去。
二、加强思想教育工作,提高民族预科班学生的政治素养
民族预科班学生因受到家庭和当地经济文化水平的制约而导致思想和观念的落后。为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工作。
第一,要培养学生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以及爱国精神。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的方法,引领学生关注当代时事,关注社会信息,促使学生了解世界的发展方向。
第二,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爱国教育让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认识到他们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其中的一员。要他们学会在享受国家赋予他们权利的同时,履行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义务,让学生意识到:现在只有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才能建设自己的家乡,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走向现代化。
第三,学生要学会对自己和他人认真负责,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感恩社会、回馈社会进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加强汉语语言教学工作,提高民族预科班学生学习、交流能力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汉语普及程度日益增强,但仍有部分学生,由于家庭偏远,对汉语接触较少,甚至从未接触过。这就导致这些学生进入到预科班后无法理解用汉语开展教学工作的教师所讲授的知识,也无法与汉族学生进行交流。最终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业的顺利完成,同时也对学生管理工作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为了使少数民族学生适应汉语教学和交流,保证学业顺利完成,教师需重视汉语语言教学,帮助学生尽快突破语言障碍。
第一,建立个性化教学管理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汉语水平,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例如,对于汉语水平较好的学生来说,可以适当的增加学生的学习内容和难度;对于汉语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来说,要延长教学时间和降低教学难度。从而针对性的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
第二,开展多种形式的语言活动。汉语语言的学习最终是为了实际运用,围绕汉语运用,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
四、加强民族预科班学生管理制度的科学性,提高制度化管理程度
受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传统文化的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在纪律和法制观念方面比较淡薄,而更加重义气,讲感情。这一情况无疑与我国的教育理念以及现代社会的发展相违背,为保障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环境,适应社会环境,管理者需对民族学生进行科学的制度化管理。科学的管理制度可以为学生营造安定团结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也为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在制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严格执行,对出现的问题要有耐心,但不可放任,对于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反思,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制度意识,增强学生自我约束能力,打造一个优良的学习生活环境。
五、壮大民族预科班教师队伍,增强师资力量
远离家乡,加之与周边环境、文化、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甚至冲突,民族预科班学生很容易在学校群体之间进行交流时感到缺少归属感和依赖感。长此以往,会导致有些学生形成保守和内向的性格,不愿意和其他学生交流聊天以及参加集体活动,喜欢独处,这些都将造成学生交际能力弱,适应能力差的状况。为了缓解学生的这一状况,管理者应针对预科班配备一位有责任心的教师。这类教师承担着与学生沟通交流,帮助学生解决难题的任务,他们是学生接触最多的人,并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就要求教师需要具备以下几点能力:
第一,较强的思想教育能力。熟悉并能深刻理解国家政策,并可以做到在保证少数民族学生利益的前提下将国家的政策等传授给学生,从而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提高政治素养。
第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少数民族预科学生们因其教育、文化、家庭背景不同,而差异性较大,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组織管理能力,可以保证在差异存在的情况下,学生们能够和谐相处;
第三,较强的创新能力。学生的多样化就要求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而教师则只有通过创新,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六、保障资助渠道畅通,确保民族预科班学生的物质需求
民族预科班学生大多来自边远地区,家庭条件较为贫困,学费是这些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业中去的又一障碍。因此,保障民族预科班学生的基本物质需求是做好管理工作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可以从一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设立专门的民族预科班学生奖学和助学金。同时要确保奖学金、助学金申请、发放过程的透明化、公平性,让真正有困难的学生享受到资助政策;
第二,向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工作机会。让学生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双手获得资金费用,从而使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得到锻炼。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预科阶段是少数民族学生正式迈入大学校门的前期准备阶段,同时也是适应现代化社会的重要阶段,因此民族学生在预科班阶段的生理、心理、学业等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将直接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发展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总而言之,民族预科班阶段的学习与发展对民族学生本身以及少数民族地区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民族预科班学生管理者有责任有义务针对民族学生心理、思想等各方面的的特点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以及管理理念,帮助民族预科班学生顺利完成预科阶段的学业,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国家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刘梦君.民族预科教育政策及其实践的研究——以Y大学预科教育学院为个案[D].昆明:云南大学,2011.
[2]李长浩.加强高校预科班少数民族学生统战工作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9,(5).
[3]赵娜.浅谈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的特点及管理[J].决策与信息,2012,(8)
【关键词】 民族预科班学生;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3-0-01
民族预科班学生是高校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其文化背景、教育背景、生活背景等的特殊性决定了管理民族预科班学生方式、方法的特殊性。因此为了更好地管理预科班学生,帮助学生顺利完成预科阶段的学习任务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管理者需围绕着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深入了解学生特点,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切实实行具有民族特色的教育管理模式。
一、建立健全师生沟通渠道,加强对民族预科班学生的人文关怀
民族预科生大多来自偏远的牧区和山区,家庭生活条件比较贫困,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加之较强的民族意识和宗教观念,导致他们不能很好的融入到正常的学习与生活中来,甚至会出现部分学生的上进心逐渐降低以致消退和对未来的前进道路感到迷茫,长此以往很容易使他们的自尊心遭受折磨和打击,甚至于产生自卑心理,进而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需要建立畅通的师生沟通渠道,深入到学生学习生活中去,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家庭状况、心理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结合民族学生的性格特点,引导和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帮助他们尽快进入到新的角色中去。
二、加强思想教育工作,提高民族预科班学生的政治素养
民族预科班学生因受到家庭和当地经济文化水平的制约而导致思想和观念的落后。为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工作。
第一,要培养学生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以及爱国精神。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的方法,引领学生关注当代时事,关注社会信息,促使学生了解世界的发展方向。
第二,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爱国教育让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认识到他们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其中的一员。要他们学会在享受国家赋予他们权利的同时,履行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义务,让学生意识到:现在只有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才能建设自己的家乡,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走向现代化。
第三,学生要学会对自己和他人认真负责,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感恩社会、回馈社会进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加强汉语语言教学工作,提高民族预科班学生学习、交流能力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汉语普及程度日益增强,但仍有部分学生,由于家庭偏远,对汉语接触较少,甚至从未接触过。这就导致这些学生进入到预科班后无法理解用汉语开展教学工作的教师所讲授的知识,也无法与汉族学生进行交流。最终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业的顺利完成,同时也对学生管理工作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为了使少数民族学生适应汉语教学和交流,保证学业顺利完成,教师需重视汉语语言教学,帮助学生尽快突破语言障碍。
第一,建立个性化教学管理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汉语水平,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例如,对于汉语水平较好的学生来说,可以适当的增加学生的学习内容和难度;对于汉语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来说,要延长教学时间和降低教学难度。从而针对性的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
第二,开展多种形式的语言活动。汉语语言的学习最终是为了实际运用,围绕汉语运用,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
四、加强民族预科班学生管理制度的科学性,提高制度化管理程度
受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传统文化的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在纪律和法制观念方面比较淡薄,而更加重义气,讲感情。这一情况无疑与我国的教育理念以及现代社会的发展相违背,为保障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环境,适应社会环境,管理者需对民族学生进行科学的制度化管理。科学的管理制度可以为学生营造安定团结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也为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在制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严格执行,对出现的问题要有耐心,但不可放任,对于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反思,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制度意识,增强学生自我约束能力,打造一个优良的学习生活环境。
五、壮大民族预科班教师队伍,增强师资力量
远离家乡,加之与周边环境、文化、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甚至冲突,民族预科班学生很容易在学校群体之间进行交流时感到缺少归属感和依赖感。长此以往,会导致有些学生形成保守和内向的性格,不愿意和其他学生交流聊天以及参加集体活动,喜欢独处,这些都将造成学生交际能力弱,适应能力差的状况。为了缓解学生的这一状况,管理者应针对预科班配备一位有责任心的教师。这类教师承担着与学生沟通交流,帮助学生解决难题的任务,他们是学生接触最多的人,并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就要求教师需要具备以下几点能力:
第一,较强的思想教育能力。熟悉并能深刻理解国家政策,并可以做到在保证少数民族学生利益的前提下将国家的政策等传授给学生,从而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提高政治素养。
第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少数民族预科学生们因其教育、文化、家庭背景不同,而差异性较大,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组織管理能力,可以保证在差异存在的情况下,学生们能够和谐相处;
第三,较强的创新能力。学生的多样化就要求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而教师则只有通过创新,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六、保障资助渠道畅通,确保民族预科班学生的物质需求
民族预科班学生大多来自边远地区,家庭条件较为贫困,学费是这些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业中去的又一障碍。因此,保障民族预科班学生的基本物质需求是做好管理工作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可以从一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设立专门的民族预科班学生奖学和助学金。同时要确保奖学金、助学金申请、发放过程的透明化、公平性,让真正有困难的学生享受到资助政策;
第二,向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工作机会。让学生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双手获得资金费用,从而使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得到锻炼。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预科阶段是少数民族学生正式迈入大学校门的前期准备阶段,同时也是适应现代化社会的重要阶段,因此民族学生在预科班阶段的生理、心理、学业等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将直接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发展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总而言之,民族预科班阶段的学习与发展对民族学生本身以及少数民族地区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民族预科班学生管理者有责任有义务针对民族学生心理、思想等各方面的的特点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以及管理理念,帮助民族预科班学生顺利完成预科阶段的学业,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国家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刘梦君.民族预科教育政策及其实践的研究——以Y大学预科教育学院为个案[D].昆明:云南大学,2011.
[2]李长浩.加强高校预科班少数民族学生统战工作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9,(5).
[3]赵娜.浅谈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的特点及管理[J].决策与信息,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