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的教育和老师不生活在未来,未来的学生就会生活在过去。”人工智能时代,教育面临变革。2019年5月,中国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在北京举办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10余个国际组织的约500位代表共同探讨智能时代教育发展大计,审议并通过成果文件《北京共识》,形成了国际社会对智能时代教育发展的共同愿景。《北京共识》提出,各国要引领实施适当的政策应对策略,通过人工智能与教育的系统融合,全面创新教育、教学和学习方式,并利用人工智能加快建设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确保全民享有公平、适合每个人且优质的终身学习机会,从而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
人工智能时代,教育何去何从?如何提高学校管理效能?教师如何适应新技术变革?教育边界怎样重构?本期《教育家》杂志线上圆桌论坛邀请中小学校长共同探讨。
议题一:人工智能时代如何提高学校管理效能
未来学校,科技能多大程度上改变教育生态,与校长治校思维的“变频”密切相关。人工智能时代对学校管理者而言,不仅意味着师资和课程资源的重新整合,还关乎教育理念和文化的改变。在此背景下,如何提高学校的管理效能呢?
李武生:人工智能时代,学校教育不仅要开发利用好OA(办公自动化)系统、排课选课系统、无纸化阅卷系统等管理和教学工具,更要借助教育技术的革新提升教育理念、改变教育管理手段,从而引发教育的深层次变革。
让教育教学由基于经验向基于标准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主要基于经验、感性认识和主观判断,缺少科学、客观的标准来引领、衡量,这是教育教学改革推进难、改变慢的重要原因。例如:评价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变教师“教”为学生“学”,是最重要的评价标准之一。但是,怎样是以学生的“学”为主?目前没有客观的标准。可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建立完善课堂智能录播系统,通过对大量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跟踪式分析,梳理每节课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交流、教师讲授点拨等各环节的时间分配和活动安排等,建立一套清晰、科学的课堂教学量化参考标准,有利于其他教师学习、借鉴。
讓教育评价由定性评价向展示分析转变。当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大多基于教师、同学的主观评价,或以“标志性成果”作为评价因子。这种结果性评价是模糊的、定性的,很难做到全面客观地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状况,也不利于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人工智能时代,可建立多种综合素质展示平台和学生行为记录系统,引领学生通过视频、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充分展示个人的才能和特长,客观记录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行为,通过大数据分析,形成学生个人的综合表现诊断评估报告,既能呈现结果,又能呈现过程和分析,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让教育教学活动由单纯的人际交流向人机交互转变。在传统师生互动课堂的基础上,借助学习机器人、VR、MR等智能设备,引导学生自主进行人机对话,增强学习效果,真正变教师大一统的“教”为学生一对一的“学”,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在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同时,学校教育还必须做到“三个坚守”——一是坚守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在冷冰冰的机器面前,教师育人的温度不能降。在参差不齐的海量信息面前,学生价值观的引领更须强化。二是坚守知行合一的育人理念。避免学生沉迷虚拟世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开发利用好创客空间,引导学生参与家庭劳动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三是坚守注重思维的教学策略。既要引领学生学会运用新技术快捷地获得学习素材,还要通过开放式的大问题教学设计、更广泛的人际交流和编程教育等,加强学生的思维方法训练和思维过程展示,避免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学生思维的惰性和程式化,真正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时代新人。
林建华:未来,人工智能能够渗透到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帮助学校提高管理效能。但在实施过程中,人工智能在学校管理中应该是实现学校教育理念、教育文化的工具,而不是“绑架者”。例如:学校可以以建设学生和教师两个基础库为出发点,来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和教师的生命成长。通过学生的学籍、成绩、操行等信息建立学生的基础库,通过收集整理教师日常教学、科研等各个方面,建立教师的基础信息库。依托基础库数据,应用科学的分析统计方法和理念,准确分析出学生学习状况,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学习的薄弱环节。同时能掌握教师的教学、科研等情况,促进教师提高专业水平。
具体到管理应用中,可以实现资产管理、设备管理、工作任务管理、学生成长档案管理。当然,有了人工智能工具,更需要学校管理层去做好落实。
首先,要有完善的制度来保障人工智能时代学校管理的实施。比如:2017年6月,我校所在的铅山县发布了《 关于加强全县中小学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教育的意见》,将人工智能教育纳入校本课程;2018年8月,铅山县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人工智能与创客STEAM教育的实施意见》,全面推广人工智能与编程普及教育,我校成为第一批实验校。有了顶层制度保障,结合实际,我校于2017年建立了《铅山县实验小学人工智能与创客STEAM教育融合的三年规划》,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次,要进行相关的宣传和培训,让教师和家长认识到人工智能时代下学校管理的方式,让学校管理层和教师们熟练利用相关平台做好过程性管理。最后,不滥用人工智能技术,让人工智能为学校管理服务。对人工智能促进学校管理的技术,学校要分析其是否符合学校的理念、文化,是否能有效融入学校管理体系,而不是将所有的新技术全盘吸收,把学校管理变成人工智能技术展示厅。
于光: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迫使我重新思考人工智能与教育的关系。以下结合我校的具体实践谈谈。
首先,是教育方式的变化。线上教学与传统教学相辅相成,不能机械地把线上教学当成传统教学的一种替代。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仍要在线上教学中保留甚至深化。比如:运用课前“小纸条”、问卷、投票、留言,提前收集学生需求,在线上教学时进行针对性讲授;基于群直播,通过线上提问、连麦,甚至小组讨论、小记者采访来模拟传统课堂,增强互动性。 其次,是教学内容的启示。疫情给教育带来的变革,一是传统讲授和学习模式的革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二是引导人们更关注生命教育、生存教育,以及自然和人文环境。后者,主要是基于教育内容的变化。我校通过编程学习把保定文化充分融入课堂,让学生学习编程的同时近距离感受保定文化、乡土情味。编程是让学生离人工智能更近一些,而保定文化的融入是让学生在运用智能技术的同时,离文化更近一些。在编程学习中,我们设计了 3 个主人公,乘坐巴士迅游各县区,在探索应用中,思考人工智能与教育的关系。
结合实践,着眼未来,思考人工智能与教育的关系,我们应张开臂膀热情拥抱人工智能,主线是融合发展,人工智能从情境、方法、内容上与教育全面融合,这是必由之路。
议题二: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如何适应新技术变革
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新技术带来的教育教学变革, 已成为新时代国家和社会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导向。 在人工智能的影响下,传统的教师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评价表现出怎样的新特征?随之有哪些变革和创新?
解忠良:人工智能时代,教育何去何从?这使我想起1983年,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的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人工智能是信息技术的更高发展阶段,对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给未来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结合我校的实践探索,我谈以下几点——
第一,坚定地走人工智能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道路。我校在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创客教育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把3D打印、机器人教育与学科融合,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实现了人工智能与多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由此开创了学校普惠式创客教育。
第二,人工智能虽然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高级阶段,但是人工智能教师不能仅仅来源于信息技术教师,更重要的来源是学科教师。学校普惠式创客教育的推广,更多的理念来自学科教师,信息技术教师虽然技术应用比较熟练,但在学科教学应用上有所局限。因此,培养未来学校的人工智能教师,学科教师在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具有更深远、更广阔的前景。鼓励信息技术教师学习一定的学科专业知识、学科教师学习一定的人工智能技术,教师自身实现人工智能与学科的融合,进而实现人工智能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第三,在STEAM教育理念下,广泛开展项目式学习,把人工智能与学科融合的理念转化为实践。STEAM教育融合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等多个学科的理念,要把理念落实在实践上,就要通过创客、项目式学习来实现,把融合的理念转化为综合实践。
第四,重视立德树人,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意志品质和道德情操。教育不能纯粹依靠人工智能技术,也不能仅仅以学生虚拟人工智能环境的感知代替实践学习,要让学生在真实的综合实践活动中锻炼,在实践中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
于光:人工智能对教育者(教师)是一次优胜劣汰的良机。人工智能产品能否替代教师,答案不可能只有一种。第一种答案,替代是可能的。人工智能已经可以播新闻、绘画、端盘子、做门卫、当管家了,那么,简单的课程指导一定可以实现。单纯的内容展示、知识传递、技巧辅导,对人工智能来说,比教师更在行,也更适合、更高效。比如:按照一般的语调和通常的情感领读一篇散文,无论是发言的准确性还是断句的科学性,一般的教师都很难达到人工智能的精度。如此,如果教育者停留在简单讲授知识、技巧的层面上,无疑是要被替代的。这样,传统的教师就会恐慌,失业的危机是否要到来?
第二种答案,替代是不可能的。这一观点的背后我们对人工智能的清晰理解和定位,最需要明确的观点有两个。
第一,“智能”不等于“智慧”。人工智能的内容前提是数据和算法海量输入(也就是大数据),技术前提是机器学习和整合输出。这个过程确实具有一定的创造或者说“创新性”,但创新是有限的。与此相反,教书育人的工作则可以理解为一种智慧性工作,不同的是,教师的讲授智慧是无限的,学生的学习智慧也是无限的,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实现的是知识的有效传递和智慧的无限增长。这也是人类教育行为的独特魅力。教师海阔天空的课堂语言,学生无边无际的思维遐想,共同营造了真正的智慧起飞空间。
第二,“智能”很难进入“灵魂”。关于教育,有句很生动也很诗意的描述,就是“一棵樹摇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简单理解,教育的三个层次,就是“体(身体)、智(智力)、魂(灵魂)”。高层次的教育一定是心灵启发、灵魂成长。而这种作用,是人工智能所缺乏的。毋庸置疑,情感很难被计算、被测量,甚至很难被描述。人类的情感既源于人类文化的沉淀,也是某时某刻、此时此地、特殊环境下迸发的。所以,优秀的教师通过学生语调的变化、眼神的差别,就能识别出情绪的变化,从而采取适当的跟进举措去帮助学生。而对人工智能来说,这些太难实现。即使将来可以,也可能只是局部的、机械的、有限的模仿,并且要经历漫长的时间。进入灵魂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才是我们需要的教育。
人工智能会让低劣的教育者遁形、退出舞台,同时也会让真正的教育者愈发珍贵。因此,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改变并非仅限于表层、停留在技术层面,而倒逼教育必须回归初心使命,回归“人”、回归“情怀”,这是终极目标,也应该是底线。
娄延果:信息化是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每所学校发展规划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信息化建设对于学校发展的价值,表面看只是促进了学校设备更新,加快了信息传递,便捷了管理、教学操作,从实质上看,其实有着多维的内隐价值,需要校长们去认识、挖掘和利用。
信息化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在线学习,改变了课堂结构,使得教师多年熟悉的教学方法、烂熟于心的教学方案等都失去效能,迫使教师重新走入教科书、整合教材,按照网络时空下的课堂要素关系重新备课和教学;学校的信息化还促进了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使教师更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工作和生活;人工智能技术向学校的不断渗透,还引发了教师职业危机感,提升了教师的学习发展意识。 信息化建设拓展了学校的课程资源。每个学生都有一台平板电脑终端,能够自主查询、获取网络信息,使学习资源大大扩展;同时,学校的信息化设备和应用的技术本身可以被开发为校本课程,让学生在校内就能学到最先进的科学技术。
信息化建设能够从根本上帮助学校提升治理能力。校园内人、物间信息时空关系的改变,大数据的应用,使学校管理精准、细化,使学校制度落实无缝隙,决策摆脱了单纯的经验判断,使管理信息透明、公开,特别是“教学行为分析平台”还“拆掉”了教室的墙,将教学的实然样态信息呈现给全体教师,实现了教师间随时不到场相互观摩,增进了教师间的教研学术氛围,“把网络引到学生的课桌上”促使课堂教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个性化需求,使学校课堂教学水平上台阶,也使治理水平得到提升。
议题三:人工智能时代的家校社协同育人
在技术革命的影响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边界正在解构,优质的教育资源、教育服务不仅仅来自学校,有专家将这种现象称为“全域教育时代”——彼此独立的教育体系正在融合,如何实现学校教育线上线下融合、学校家庭沟通协同、校内和校外衔接、学校和社区共治,是未来教育重大的挑战。对此,您有什么样的思考?
李桂莲:关于人工智能时代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我想分享以下观点——
智能不是全能,人工才是根本。一些家长对人工智能会取代大多数工作岗位感到担忧。人工智能无法在情感、语言、创造力等方面取代人类,不必过分夸大人工智能的作用,甚至倒向人工智能威胁论。我们要清晰认识“人”的重要性,科技由人类创造,文明也是人类智慧的产物,父母可引导孩子正视改变与发展、不断努力提升个人的核心素养,这样就不用畏惧在将来的社会被淘汰。网页搜索引擎、语音人像识别、自动驾驶等技术领域都离不开人工智能。低年龄段的孩子可从人工智能玩具入手,大一些的孩子可以尝试学习编程语言、设计开发配套硬件等,这是孩子适应人工智能社会的有效途径。
人工智能重要,心理健康更重要。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上下都进行网络授课,这种线上教学是线下教学的有益补充,但同时也带来许多问题,后疫情时代的影响正在逐渐体现。我校为此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首先进行心理健康问卷测试,将分值较高的教师、学生筛选出来,进行二次测查,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师生进行逐步疗愈,并将问题梳理后建立台账,密切跟进,每周一开展全校心理健康班会,已陆续印制十几本心理健康案例成果集。关于疫情中的心理问题,我们经过研判分析,诸如其中的亲子关系紧张、沉溺手机游戏、学习效率低下和疫情下的恐慌问题等,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
从“心”开始的智能教育才是根本方向。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以往不被重视的心理健康工作急需提上学校重要议程。社会、家庭和学校将太多注意力聚焦于学生成绩,忽略了学生心理健康。近来,全国各地发生多起让人痛心的事件,作为教育工作者当反思教育是否真的成功。人工智能时代,教师的角色必然要发生改变,对成功教育的评价机制也要发生改变,在未来教育中,教师应担当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员。家长与社会,应顺应智能时代的发展,注重为孩子营造和创建了解智能和接触智能的条件,逐步让孩子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王彤:人工智能时代教育面临变革,学校家庭沟通协同、校内外衔接、学校和社区共治,这是未来教育的重大挑战。
一是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人工智能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与学习方式,影响孩子成绩的因素,不仅是学校,家庭發挥着更重要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肩负着对孩子言传身教的责任。家长要做孩子的榜样,尽量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是人工智能普及时代家长的重要性。当下,家长与孩子经常各自拿着手机或平板电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缺乏沟通。家长的育儿观功利片面,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未来的工作,忽略孩子健全人格和正常心智的培养。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大多数孩子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基本都能满足,但是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缺乏。家长要正确认识与孩子的关系,不能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三是家校共育,适度开办家长学校。我校一直坚持开办“睿实新父母课堂”的初衷就在于教育者要先受教育。首先,让家长能够以身作则,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避免家庭矛盾影响和伤害孩子。同时,尽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自己和家庭多一些生活趣味。其次,家长要有明确的责任意识,对孩子的爱和教育都要有度,既不溺爱,也不要做“虎妈狼爸”。最后,让家长学习儿童成长的基本规律,与孩子做好朋友,用长远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的学习,理解孩子,读懂孩子,配合学校与教师追求先进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法,利用人工智能优势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效率与优化思维方法,不让容易被智能机器取代的大量重复训练占用孩子宝贵的童年时光。
总之,希望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形成合力,共同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人工智能时代,教育何去何从?如何提高学校管理效能?教师如何适应新技术变革?教育边界怎样重构?本期《教育家》杂志线上圆桌论坛邀请中小学校长共同探讨。
议题一:人工智能时代如何提高学校管理效能
未来学校,科技能多大程度上改变教育生态,与校长治校思维的“变频”密切相关。人工智能时代对学校管理者而言,不仅意味着师资和课程资源的重新整合,还关乎教育理念和文化的改变。在此背景下,如何提高学校的管理效能呢?
李武生:人工智能时代,学校教育不仅要开发利用好OA(办公自动化)系统、排课选课系统、无纸化阅卷系统等管理和教学工具,更要借助教育技术的革新提升教育理念、改变教育管理手段,从而引发教育的深层次变革。
让教育教学由基于经验向基于标准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主要基于经验、感性认识和主观判断,缺少科学、客观的标准来引领、衡量,这是教育教学改革推进难、改变慢的重要原因。例如:评价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变教师“教”为学生“学”,是最重要的评价标准之一。但是,怎样是以学生的“学”为主?目前没有客观的标准。可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建立完善课堂智能录播系统,通过对大量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跟踪式分析,梳理每节课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交流、教师讲授点拨等各环节的时间分配和活动安排等,建立一套清晰、科学的课堂教学量化参考标准,有利于其他教师学习、借鉴。
讓教育评价由定性评价向展示分析转变。当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大多基于教师、同学的主观评价,或以“标志性成果”作为评价因子。这种结果性评价是模糊的、定性的,很难做到全面客观地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状况,也不利于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人工智能时代,可建立多种综合素质展示平台和学生行为记录系统,引领学生通过视频、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充分展示个人的才能和特长,客观记录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行为,通过大数据分析,形成学生个人的综合表现诊断评估报告,既能呈现结果,又能呈现过程和分析,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让教育教学活动由单纯的人际交流向人机交互转变。在传统师生互动课堂的基础上,借助学习机器人、VR、MR等智能设备,引导学生自主进行人机对话,增强学习效果,真正变教师大一统的“教”为学生一对一的“学”,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在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同时,学校教育还必须做到“三个坚守”——一是坚守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在冷冰冰的机器面前,教师育人的温度不能降。在参差不齐的海量信息面前,学生价值观的引领更须强化。二是坚守知行合一的育人理念。避免学生沉迷虚拟世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开发利用好创客空间,引导学生参与家庭劳动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三是坚守注重思维的教学策略。既要引领学生学会运用新技术快捷地获得学习素材,还要通过开放式的大问题教学设计、更广泛的人际交流和编程教育等,加强学生的思维方法训练和思维过程展示,避免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学生思维的惰性和程式化,真正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时代新人。
林建华:未来,人工智能能够渗透到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帮助学校提高管理效能。但在实施过程中,人工智能在学校管理中应该是实现学校教育理念、教育文化的工具,而不是“绑架者”。例如:学校可以以建设学生和教师两个基础库为出发点,来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和教师的生命成长。通过学生的学籍、成绩、操行等信息建立学生的基础库,通过收集整理教师日常教学、科研等各个方面,建立教师的基础信息库。依托基础库数据,应用科学的分析统计方法和理念,准确分析出学生学习状况,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学习的薄弱环节。同时能掌握教师的教学、科研等情况,促进教师提高专业水平。
具体到管理应用中,可以实现资产管理、设备管理、工作任务管理、学生成长档案管理。当然,有了人工智能工具,更需要学校管理层去做好落实。
首先,要有完善的制度来保障人工智能时代学校管理的实施。比如:2017年6月,我校所在的铅山县发布了《 关于加强全县中小学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教育的意见》,将人工智能教育纳入校本课程;2018年8月,铅山县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人工智能与创客STEAM教育的实施意见》,全面推广人工智能与编程普及教育,我校成为第一批实验校。有了顶层制度保障,结合实际,我校于2017年建立了《铅山县实验小学人工智能与创客STEAM教育融合的三年规划》,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次,要进行相关的宣传和培训,让教师和家长认识到人工智能时代下学校管理的方式,让学校管理层和教师们熟练利用相关平台做好过程性管理。最后,不滥用人工智能技术,让人工智能为学校管理服务。对人工智能促进学校管理的技术,学校要分析其是否符合学校的理念、文化,是否能有效融入学校管理体系,而不是将所有的新技术全盘吸收,把学校管理变成人工智能技术展示厅。
于光: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迫使我重新思考人工智能与教育的关系。以下结合我校的具体实践谈谈。
首先,是教育方式的变化。线上教学与传统教学相辅相成,不能机械地把线上教学当成传统教学的一种替代。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仍要在线上教学中保留甚至深化。比如:运用课前“小纸条”、问卷、投票、留言,提前收集学生需求,在线上教学时进行针对性讲授;基于群直播,通过线上提问、连麦,甚至小组讨论、小记者采访来模拟传统课堂,增强互动性。 其次,是教学内容的启示。疫情给教育带来的变革,一是传统讲授和学习模式的革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二是引导人们更关注生命教育、生存教育,以及自然和人文环境。后者,主要是基于教育内容的变化。我校通过编程学习把保定文化充分融入课堂,让学生学习编程的同时近距离感受保定文化、乡土情味。编程是让学生离人工智能更近一些,而保定文化的融入是让学生在运用智能技术的同时,离文化更近一些。在编程学习中,我们设计了 3 个主人公,乘坐巴士迅游各县区,在探索应用中,思考人工智能与教育的关系。
结合实践,着眼未来,思考人工智能与教育的关系,我们应张开臂膀热情拥抱人工智能,主线是融合发展,人工智能从情境、方法、内容上与教育全面融合,这是必由之路。
议题二: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如何适应新技术变革
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新技术带来的教育教学变革, 已成为新时代国家和社会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导向。 在人工智能的影响下,传统的教师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评价表现出怎样的新特征?随之有哪些变革和创新?
解忠良:人工智能时代,教育何去何从?这使我想起1983年,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的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人工智能是信息技术的更高发展阶段,对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给未来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结合我校的实践探索,我谈以下几点——
第一,坚定地走人工智能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道路。我校在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创客教育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把3D打印、机器人教育与学科融合,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实现了人工智能与多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由此开创了学校普惠式创客教育。
第二,人工智能虽然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高级阶段,但是人工智能教师不能仅仅来源于信息技术教师,更重要的来源是学科教师。学校普惠式创客教育的推广,更多的理念来自学科教师,信息技术教师虽然技术应用比较熟练,但在学科教学应用上有所局限。因此,培养未来学校的人工智能教师,学科教师在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具有更深远、更广阔的前景。鼓励信息技术教师学习一定的学科专业知识、学科教师学习一定的人工智能技术,教师自身实现人工智能与学科的融合,进而实现人工智能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第三,在STEAM教育理念下,广泛开展项目式学习,把人工智能与学科融合的理念转化为实践。STEAM教育融合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等多个学科的理念,要把理念落实在实践上,就要通过创客、项目式学习来实现,把融合的理念转化为综合实践。
第四,重视立德树人,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意志品质和道德情操。教育不能纯粹依靠人工智能技术,也不能仅仅以学生虚拟人工智能环境的感知代替实践学习,要让学生在真实的综合实践活动中锻炼,在实践中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
于光:人工智能对教育者(教师)是一次优胜劣汰的良机。人工智能产品能否替代教师,答案不可能只有一种。第一种答案,替代是可能的。人工智能已经可以播新闻、绘画、端盘子、做门卫、当管家了,那么,简单的课程指导一定可以实现。单纯的内容展示、知识传递、技巧辅导,对人工智能来说,比教师更在行,也更适合、更高效。比如:按照一般的语调和通常的情感领读一篇散文,无论是发言的准确性还是断句的科学性,一般的教师都很难达到人工智能的精度。如此,如果教育者停留在简单讲授知识、技巧的层面上,无疑是要被替代的。这样,传统的教师就会恐慌,失业的危机是否要到来?
第二种答案,替代是不可能的。这一观点的背后我们对人工智能的清晰理解和定位,最需要明确的观点有两个。
第一,“智能”不等于“智慧”。人工智能的内容前提是数据和算法海量输入(也就是大数据),技术前提是机器学习和整合输出。这个过程确实具有一定的创造或者说“创新性”,但创新是有限的。与此相反,教书育人的工作则可以理解为一种智慧性工作,不同的是,教师的讲授智慧是无限的,学生的学习智慧也是无限的,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实现的是知识的有效传递和智慧的无限增长。这也是人类教育行为的独特魅力。教师海阔天空的课堂语言,学生无边无际的思维遐想,共同营造了真正的智慧起飞空间。
第二,“智能”很难进入“灵魂”。关于教育,有句很生动也很诗意的描述,就是“一棵樹摇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简单理解,教育的三个层次,就是“体(身体)、智(智力)、魂(灵魂)”。高层次的教育一定是心灵启发、灵魂成长。而这种作用,是人工智能所缺乏的。毋庸置疑,情感很难被计算、被测量,甚至很难被描述。人类的情感既源于人类文化的沉淀,也是某时某刻、此时此地、特殊环境下迸发的。所以,优秀的教师通过学生语调的变化、眼神的差别,就能识别出情绪的变化,从而采取适当的跟进举措去帮助学生。而对人工智能来说,这些太难实现。即使将来可以,也可能只是局部的、机械的、有限的模仿,并且要经历漫长的时间。进入灵魂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才是我们需要的教育。
人工智能会让低劣的教育者遁形、退出舞台,同时也会让真正的教育者愈发珍贵。因此,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改变并非仅限于表层、停留在技术层面,而倒逼教育必须回归初心使命,回归“人”、回归“情怀”,这是终极目标,也应该是底线。
娄延果:信息化是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每所学校发展规划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信息化建设对于学校发展的价值,表面看只是促进了学校设备更新,加快了信息传递,便捷了管理、教学操作,从实质上看,其实有着多维的内隐价值,需要校长们去认识、挖掘和利用。
信息化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在线学习,改变了课堂结构,使得教师多年熟悉的教学方法、烂熟于心的教学方案等都失去效能,迫使教师重新走入教科书、整合教材,按照网络时空下的课堂要素关系重新备课和教学;学校的信息化还促进了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使教师更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工作和生活;人工智能技术向学校的不断渗透,还引发了教师职业危机感,提升了教师的学习发展意识。 信息化建设拓展了学校的课程资源。每个学生都有一台平板电脑终端,能够自主查询、获取网络信息,使学习资源大大扩展;同时,学校的信息化设备和应用的技术本身可以被开发为校本课程,让学生在校内就能学到最先进的科学技术。
信息化建设能够从根本上帮助学校提升治理能力。校园内人、物间信息时空关系的改变,大数据的应用,使学校管理精准、细化,使学校制度落实无缝隙,决策摆脱了单纯的经验判断,使管理信息透明、公开,特别是“教学行为分析平台”还“拆掉”了教室的墙,将教学的实然样态信息呈现给全体教师,实现了教师间随时不到场相互观摩,增进了教师间的教研学术氛围,“把网络引到学生的课桌上”促使课堂教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个性化需求,使学校课堂教学水平上台阶,也使治理水平得到提升。
议题三:人工智能时代的家校社协同育人
在技术革命的影响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边界正在解构,优质的教育资源、教育服务不仅仅来自学校,有专家将这种现象称为“全域教育时代”——彼此独立的教育体系正在融合,如何实现学校教育线上线下融合、学校家庭沟通协同、校内和校外衔接、学校和社区共治,是未来教育重大的挑战。对此,您有什么样的思考?
李桂莲:关于人工智能时代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我想分享以下观点——
智能不是全能,人工才是根本。一些家长对人工智能会取代大多数工作岗位感到担忧。人工智能无法在情感、语言、创造力等方面取代人类,不必过分夸大人工智能的作用,甚至倒向人工智能威胁论。我们要清晰认识“人”的重要性,科技由人类创造,文明也是人类智慧的产物,父母可引导孩子正视改变与发展、不断努力提升个人的核心素养,这样就不用畏惧在将来的社会被淘汰。网页搜索引擎、语音人像识别、自动驾驶等技术领域都离不开人工智能。低年龄段的孩子可从人工智能玩具入手,大一些的孩子可以尝试学习编程语言、设计开发配套硬件等,这是孩子适应人工智能社会的有效途径。
人工智能重要,心理健康更重要。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上下都进行网络授课,这种线上教学是线下教学的有益补充,但同时也带来许多问题,后疫情时代的影响正在逐渐体现。我校为此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首先进行心理健康问卷测试,将分值较高的教师、学生筛选出来,进行二次测查,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师生进行逐步疗愈,并将问题梳理后建立台账,密切跟进,每周一开展全校心理健康班会,已陆续印制十几本心理健康案例成果集。关于疫情中的心理问题,我们经过研判分析,诸如其中的亲子关系紧张、沉溺手机游戏、学习效率低下和疫情下的恐慌问题等,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
从“心”开始的智能教育才是根本方向。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以往不被重视的心理健康工作急需提上学校重要议程。社会、家庭和学校将太多注意力聚焦于学生成绩,忽略了学生心理健康。近来,全国各地发生多起让人痛心的事件,作为教育工作者当反思教育是否真的成功。人工智能时代,教师的角色必然要发生改变,对成功教育的评价机制也要发生改变,在未来教育中,教师应担当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员。家长与社会,应顺应智能时代的发展,注重为孩子营造和创建了解智能和接触智能的条件,逐步让孩子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王彤:人工智能时代教育面临变革,学校家庭沟通协同、校内外衔接、学校和社区共治,这是未来教育的重大挑战。
一是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人工智能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与学习方式,影响孩子成绩的因素,不仅是学校,家庭發挥着更重要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肩负着对孩子言传身教的责任。家长要做孩子的榜样,尽量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是人工智能普及时代家长的重要性。当下,家长与孩子经常各自拿着手机或平板电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缺乏沟通。家长的育儿观功利片面,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未来的工作,忽略孩子健全人格和正常心智的培养。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大多数孩子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基本都能满足,但是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缺乏。家长要正确认识与孩子的关系,不能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三是家校共育,适度开办家长学校。我校一直坚持开办“睿实新父母课堂”的初衷就在于教育者要先受教育。首先,让家长能够以身作则,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避免家庭矛盾影响和伤害孩子。同时,尽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自己和家庭多一些生活趣味。其次,家长要有明确的责任意识,对孩子的爱和教育都要有度,既不溺爱,也不要做“虎妈狼爸”。最后,让家长学习儿童成长的基本规律,与孩子做好朋友,用长远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的学习,理解孩子,读懂孩子,配合学校与教师追求先进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法,利用人工智能优势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效率与优化思维方法,不让容易被智能机器取代的大量重复训练占用孩子宝贵的童年时光。
总之,希望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形成合力,共同帮助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