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瓷魂乐章》系列专题
策划/宋靖 石庐 周琦
题记:
已是初冬,骄阳仍恋恋不合地照耀着景德镇。在建国瓷厂老厂区漫行,体会其简朴的风貌、静雅的时光,暖融融地有了一种畅想般的兴奋。
那些斑驳陈旧的厂房,高耸碧空的烟囱,被嵌进砖墙倔强的枯树,改造成“明清窑作营造技艺长廊”的老作坊,改制后留厂务工的工匠们,修复起渐渐淡忘了的记忆……
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发展过程就像一部质朴而雄浑交响乐。这座世界上最早的至今仅存的单一手工业城市,其故事故迹太多,名匠名器太多,形成了中国历史文化中极其浩瀚的奇观盛景。鉴古知今,继往开来。迈入以创新发展为引领的新时代,我们有必要把这座城市的“瓷魂乐章”演绎出来,让今天的青年感受其历史的价值、宏观的魅力,不断树立起民族文化的自信。
本专题旨在还原景德镇陶瓷的文化和历史地位,解读遗世独立的工匠精神,通过对景瓷产业创新发展的宣传,擦亮“国际瓷都”的品牌优势,展现景德镇紧抓“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创建一个中一心——国际陶瓷产业中心,打造一个新区——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构建三大高地—一陶瓷人才培养高地、陶瓷创新研发高地、陶瓷文化高地的新作为、新境界。
皇窑品牌创始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黄云鹏,是一位享誉世界的陶瓷文化学者、古陶瓷鉴定专家、深悉陶瓷生产工艺的陶瓷艺术家。他为传承和弘扬传统陶瓷文化、推动海内外陶瓷文化交流、促进景德镇文旅融合发挥了先导先行的作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以专心精研御窑
黄云鹏中学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景德镇陶瓷学院。大学读书期间,黄云鹏养成了一个特别的“嗜好”——课余时去各处捡古瓷片。正是这些碎瓷片上的条纹花色为他打开了一个了解陶瓷传统工艺的缤纷世界。
1966年畢业时,原本被安排留校任职的他,最终选择去了景德镇市陶瓷馆工作。
他在陶瓷馆从事古陶瓷研究和陶瓷美术创作,将学习、爱好和事业高度契合在了一起,加深了对传统陶瓷技艺的痴迷。根据历代古瓷生产“就地取材”的特点,他用10多年时间调查了景德镇所有的窑址及古原料矿井等,从工艺流程、胎釉还原、纹饰、原料配方等进行细致的普查和原材料取样分析,逐步掌握了历代仿古瓷的泥、釉、料配方。
1966年到1993年期间,他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明代各期民间青花特征概述”于1982年获市级论文一等奖;联合编著的《中国工艺美术丛书景德镇陶瓷》大画册由中国人民美术出版社、日本国美乃美出版社联合出版,并获市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重要的是,他对景德镇陶瓷史和古陶瓷断代的研究贡献突出。
他以景德镇陶瓷工匠和艺人为师,开始尝试用现代科技手段研发御窑古瓷。随着对陶瓷文物知识的日渐谙熟,一粒种子在心底悄然地萌动——复制御窑古陶瓷工艺。
以匠心耕耘收获
改革开放以后,他开始专心于复原和再造景德镇御窑的尖端技艺和精美瓷器(官窑的代表作和标准件),并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陶瓷艺术创作。因为求真务实的工匠精神,经他复制的古瓷,几可乱真,“国之大器”的神韵得以复活,甚至某些复制品的工艺精湛程度超出了原品,件件值得珍藏。他仿制的宋影青刻花、元青花、明青花、五彩、三彩、刻花、填绿彩、珐琅彩、粉彩、低温黄釉的仿古瓷被称为“皇窑瓷”,名扬海内外,被誉为“当代官窑”。
他开始为故宫博物院再造故宫馆藏珍品,
黄云鹏简介:
1942年出生于江西省丰城县,1966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同年分配在景德镇市陶瓷馆从事古陶瓷研究,对景德镇陶瓷史和古陶瓷断代的研究作出卓越的贡献。
现为“景德镇国际陶瓷文化交流中心”研究员、会长, “景德镇市收藏协会”会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荣获“中国古陶瓷工艺美术大师”“大国非遗工匠”称号,被“法国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协会”授予“特聘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艺术成就:
1979年出版《景德镇古陶瓷纹样》《中国工艺美术·景德镇陶瓷》,并获得景德镇市论文一等奖;
1981年研究、复制元青花和明永乐、宣德青花瓷,获得全国优质产品奖:
1986年《青花虎纹盘》等三件青花瓷作品被中国美术馆选为收藏品;
1996年他的多件仿古瓷作品在香港、日本、英国、马来西亚等国展出,反响优秀,追捧者无数:
1999年作品《仿明永乐青花海水龙纹扁瓶》被日本收藏:
2004年任景德镇收藏协会会长:
2007年任中国陶瓷收藏网专家顾问委员会副主任
复原多件故宫藏品,多件作品被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上海博物馆收藏。成功恢复景德镇御窑,复原多项濒临失传的传统工艺,破解了历代泥釉青花、釉里红釉上五彩颜料的配方,复制精仿了景德镇宋元明清的影青瓷、釉里红、五彩、颜色釉等。
创作风格:
黄云鹏精研仿古陶瓷事业,他根据代古瓷生产“就地取材”的特点,掌握历代仿古瓷的精准配方,由他亲手绘制的瓷器,形真意切、古韵横生,甚至“瞒过”了专家的眼光。扎实的绘画功底加上深厚的艺术修养,黄老笔下的任何纹饰都散发出独特的韵味。专家评价达到了“仿古暗合,与真无二”的极高水平。早在1981年,故宫古瓷泰斗耿宝昌曾为黄云鹏参与仿制的元青花缠枝牡丹纹瓶定出3900元的价码,约合当时普通工人10年的工资,竟高于普通文物的价格。他精仿的明永乐青花海水白龙纹扁瓶,被日本时任首相乔本龙太郎以45万日元的价格收藏,并以同样的价格收藏了“仿明永乐强化海水龙纹扃瓶”。就这样,“中华仿古瓷第一人”的赞誉影响到海内外,国内外藏家纷纷慕名而来。
他绘制的青花山水作品,既有传统水墨的功力,又流动着书法行笔映带的豪放与苍劲,以云雾、水溪的自然漫生为纽带,串联起山川、树石,写实、写意相交融,独步画界。“我喜画的鲑鱼、梅兰竹菊、松柏、山水等,是我在融古创新中的辛勤探索,画瓷要‘写’出来,力求达到‘活’与‘灵动’的理想境界。”这是黄云鹏的艺术感言。 痴心一处、精益求精的黄云鹏,要求每件作品都做到完全满意才肯出手,所以收藏界盛传“好瓷易找,黄大师作品难求”之感叹。这种工匠精神注定了他会迈向更大的成功。
九十年代初,景德镇国营瓷厂处于改制转型期,许多人彷徨犹疑时,黄云鹏却与香港企业家王之能达成合作意向,毅然下海成立民营仿古瓷厂——景德镇佳洋陶瓷有限公司,开启了引领景德镇官窑重器复活的崭新时代。公司從1993年成立至今完成了三大跨越。
第一次跨越。聚集各种能工巧匠,坚持仿古以真品为蓝本,以古法、古料、古艺为要领,力求唐英倡导“仿旧须宗典雅”的水平。
第二次跨越。王之能撤资后,佳洋转为由黄云鹏任法人、董事长的以“皇窑”为品牌的独资民营企业。黄云鹏认识到景德镇陶瓷文化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只有文化登堂才能产业入室。与来自景德镇及全国的大批陶瓷文化研究专家、技术人才“联姻”,景德镇古陶瓷标本馆、景德镇皇窑陶瓷艺术博物馆、景德镇皇窑陶瓷艺术研究院相继成立,公司成功转型升级为景德镇著名陶瓷文化企业。
第三次跨越。2014年,皇窑被评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在收购东璟实业有限公司以后,一个以御窑文化为核心内容的景德镇皇窑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于2015年在景德镇东市区高岭大道展露雄姿,将非遗保护传承、陶瓷文化产业、陶瓷文化旅游融为一体,开景德镇之先河。
黄云鹏将现代科学技术知识、考占研究成果和产业管理体系同景德镇瓷工艺人的技艺结合起来,以当代工匠精神,把皇窑打造成“活的御窑”。
为纪念清代督陶官唐英,黄云鹏在皇窑建造了一座“唐公祠”。唐英在景德镇督办官窑制瓷期间,冶陶亲历亲为,精业敬业并培养了许多杰出人才,正因如此,当时的景德镇官窑制瓷技艺始终保持着在中国的最高地位。谈起唐英的精神品格,黄云鹏充满景仰之情。
与黄云鹏相处,总能感受到阳光般的淳朴和暖意。他保持着对新事物的兴趣和敏锐,洋溢着对陶瓷艺术事业的痴迷与坚持,唐英的工匠精神也正是他本人的真实写照。
以初心创新作为
以唐英精神为动力,坚守初心,与时俱进,黄云鹏从一名学者、专家,转向为现代陶瓷企业文化发展的引领者和开拓者,以更加宽广的胸怀拥抱新时代。
古陶瓷高级研修班、古陶瓷鉴定咨询部、中华书画家陶瓷艺术创作院、陶瓷旅游产业、陶艺研学游学、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皇窑研学之家酒店……一系列重大举措,让皇窑成为景德镇陶瓷文化国际交流的示范区、活态演示景德镇千年官窑制瓷工艺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在琢玉楼,建筑粉墙黛瓦,飞檐翘角,彰显皇窑气势。一楼为国家礼品用瓷生产基地,瓷质洁白,温润如玉,胜过7501瓷;二、三楼为中外著名书画家创作基地,绘瓷工艺周全,服务周到,游客可以随绘随烧。
在宋瓷作、元瓷作、明瓷作、清瓷作等陶瓷技艺工坊,建造相关朝代的官窑瓷作场所,制瓷工人身着各朝的陶工服饰,以古法、柴烧,完全按照当年的制瓷工艺流程,逼真地复制古代官窑瓷器,成为流动的画卷,传达制瓷工匠的精神之美。
现在的皇窑,游人如织,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制瓷)生产性保护和研究示范基地、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全景再现、活态传承、真实演绎历代皇家御窑制瓷技艺的陶瓷文化旅游景区。
景德镇正全力打造“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围绕这项划时代的宏伟目标,皇窑作为先行先试者,在诸多方面努力策应并予以推动。
寻觅国宝之珍,采撷瓷苑之精,铸就盛世之英。在普天同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年近八旬的黄云鹏先生,豪情满怀,饱醮浓墨,为《景德镇皇窑》画册题写开篇语,从笔锋健朗的墨迹中,透射出“传千年瓷艺,承千年瓷魂,铸百年品牌”的精气神韵。这是不老的雄心,是他为传承景德镇传统陶瓷技艺、创新发展景德镇陶瓷文化、迎接国际瓷都新辉煌继续贡献智慧和力量的决心。
策划/宋靖 石庐 周琦
题记:
已是初冬,骄阳仍恋恋不合地照耀着景德镇。在建国瓷厂老厂区漫行,体会其简朴的风貌、静雅的时光,暖融融地有了一种畅想般的兴奋。
那些斑驳陈旧的厂房,高耸碧空的烟囱,被嵌进砖墙倔强的枯树,改造成“明清窑作营造技艺长廊”的老作坊,改制后留厂务工的工匠们,修复起渐渐淡忘了的记忆……
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发展过程就像一部质朴而雄浑交响乐。这座世界上最早的至今仅存的单一手工业城市,其故事故迹太多,名匠名器太多,形成了中国历史文化中极其浩瀚的奇观盛景。鉴古知今,继往开来。迈入以创新发展为引领的新时代,我们有必要把这座城市的“瓷魂乐章”演绎出来,让今天的青年感受其历史的价值、宏观的魅力,不断树立起民族文化的自信。
本专题旨在还原景德镇陶瓷的文化和历史地位,解读遗世独立的工匠精神,通过对景瓷产业创新发展的宣传,擦亮“国际瓷都”的品牌优势,展现景德镇紧抓“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创建一个中一心——国际陶瓷产业中心,打造一个新区——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构建三大高地—一陶瓷人才培养高地、陶瓷创新研发高地、陶瓷文化高地的新作为、新境界。
皇窑品牌创始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黄云鹏,是一位享誉世界的陶瓷文化学者、古陶瓷鉴定专家、深悉陶瓷生产工艺的陶瓷艺术家。他为传承和弘扬传统陶瓷文化、推动海内外陶瓷文化交流、促进景德镇文旅融合发挥了先导先行的作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以专心精研御窑
黄云鹏中学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景德镇陶瓷学院。大学读书期间,黄云鹏养成了一个特别的“嗜好”——课余时去各处捡古瓷片。正是这些碎瓷片上的条纹花色为他打开了一个了解陶瓷传统工艺的缤纷世界。
1966年畢业时,原本被安排留校任职的他,最终选择去了景德镇市陶瓷馆工作。
他在陶瓷馆从事古陶瓷研究和陶瓷美术创作,将学习、爱好和事业高度契合在了一起,加深了对传统陶瓷技艺的痴迷。根据历代古瓷生产“就地取材”的特点,他用10多年时间调查了景德镇所有的窑址及古原料矿井等,从工艺流程、胎釉还原、纹饰、原料配方等进行细致的普查和原材料取样分析,逐步掌握了历代仿古瓷的泥、釉、料配方。
1966年到1993年期间,他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明代各期民间青花特征概述”于1982年获市级论文一等奖;联合编著的《中国工艺美术丛书景德镇陶瓷》大画册由中国人民美术出版社、日本国美乃美出版社联合出版,并获市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重要的是,他对景德镇陶瓷史和古陶瓷断代的研究贡献突出。
他以景德镇陶瓷工匠和艺人为师,开始尝试用现代科技手段研发御窑古瓷。随着对陶瓷文物知识的日渐谙熟,一粒种子在心底悄然地萌动——复制御窑古陶瓷工艺。
以匠心耕耘收获
改革开放以后,他开始专心于复原和再造景德镇御窑的尖端技艺和精美瓷器(官窑的代表作和标准件),并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陶瓷艺术创作。因为求真务实的工匠精神,经他复制的古瓷,几可乱真,“国之大器”的神韵得以复活,甚至某些复制品的工艺精湛程度超出了原品,件件值得珍藏。他仿制的宋影青刻花、元青花、明青花、五彩、三彩、刻花、填绿彩、珐琅彩、粉彩、低温黄釉的仿古瓷被称为“皇窑瓷”,名扬海内外,被誉为“当代官窑”。
他开始为故宫博物院再造故宫馆藏珍品,
黄云鹏简介:
1942年出生于江西省丰城县,1966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同年分配在景德镇市陶瓷馆从事古陶瓷研究,对景德镇陶瓷史和古陶瓷断代的研究作出卓越的贡献。
现为“景德镇国际陶瓷文化交流中心”研究员、会长, “景德镇市收藏协会”会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荣获“中国古陶瓷工艺美术大师”“大国非遗工匠”称号,被“法国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协会”授予“特聘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艺术成就:
1979年出版《景德镇古陶瓷纹样》《中国工艺美术·景德镇陶瓷》,并获得景德镇市论文一等奖;
1981年研究、复制元青花和明永乐、宣德青花瓷,获得全国优质产品奖:
1986年《青花虎纹盘》等三件青花瓷作品被中国美术馆选为收藏品;
1996年他的多件仿古瓷作品在香港、日本、英国、马来西亚等国展出,反响优秀,追捧者无数:
1999年作品《仿明永乐青花海水龙纹扁瓶》被日本收藏:
2004年任景德镇收藏协会会长:
2007年任中国陶瓷收藏网专家顾问委员会副主任
复原多件故宫藏品,多件作品被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上海博物馆收藏。成功恢复景德镇御窑,复原多项濒临失传的传统工艺,破解了历代泥釉青花、釉里红釉上五彩颜料的配方,复制精仿了景德镇宋元明清的影青瓷、釉里红、五彩、颜色釉等。
创作风格:
黄云鹏精研仿古陶瓷事业,他根据代古瓷生产“就地取材”的特点,掌握历代仿古瓷的精准配方,由他亲手绘制的瓷器,形真意切、古韵横生,甚至“瞒过”了专家的眼光。扎实的绘画功底加上深厚的艺术修养,黄老笔下的任何纹饰都散发出独特的韵味。专家评价达到了“仿古暗合,与真无二”的极高水平。早在1981年,故宫古瓷泰斗耿宝昌曾为黄云鹏参与仿制的元青花缠枝牡丹纹瓶定出3900元的价码,约合当时普通工人10年的工资,竟高于普通文物的价格。他精仿的明永乐青花海水白龙纹扁瓶,被日本时任首相乔本龙太郎以45万日元的价格收藏,并以同样的价格收藏了“仿明永乐强化海水龙纹扃瓶”。就这样,“中华仿古瓷第一人”的赞誉影响到海内外,国内外藏家纷纷慕名而来。
他绘制的青花山水作品,既有传统水墨的功力,又流动着书法行笔映带的豪放与苍劲,以云雾、水溪的自然漫生为纽带,串联起山川、树石,写实、写意相交融,独步画界。“我喜画的鲑鱼、梅兰竹菊、松柏、山水等,是我在融古创新中的辛勤探索,画瓷要‘写’出来,力求达到‘活’与‘灵动’的理想境界。”这是黄云鹏的艺术感言。 痴心一处、精益求精的黄云鹏,要求每件作品都做到完全满意才肯出手,所以收藏界盛传“好瓷易找,黄大师作品难求”之感叹。这种工匠精神注定了他会迈向更大的成功。
九十年代初,景德镇国营瓷厂处于改制转型期,许多人彷徨犹疑时,黄云鹏却与香港企业家王之能达成合作意向,毅然下海成立民营仿古瓷厂——景德镇佳洋陶瓷有限公司,开启了引领景德镇官窑重器复活的崭新时代。公司從1993年成立至今完成了三大跨越。
第一次跨越。聚集各种能工巧匠,坚持仿古以真品为蓝本,以古法、古料、古艺为要领,力求唐英倡导“仿旧须宗典雅”的水平。
第二次跨越。王之能撤资后,佳洋转为由黄云鹏任法人、董事长的以“皇窑”为品牌的独资民营企业。黄云鹏认识到景德镇陶瓷文化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只有文化登堂才能产业入室。与来自景德镇及全国的大批陶瓷文化研究专家、技术人才“联姻”,景德镇古陶瓷标本馆、景德镇皇窑陶瓷艺术博物馆、景德镇皇窑陶瓷艺术研究院相继成立,公司成功转型升级为景德镇著名陶瓷文化企业。
第三次跨越。2014年,皇窑被评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在收购东璟实业有限公司以后,一个以御窑文化为核心内容的景德镇皇窑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于2015年在景德镇东市区高岭大道展露雄姿,将非遗保护传承、陶瓷文化产业、陶瓷文化旅游融为一体,开景德镇之先河。
黄云鹏将现代科学技术知识、考占研究成果和产业管理体系同景德镇瓷工艺人的技艺结合起来,以当代工匠精神,把皇窑打造成“活的御窑”。
为纪念清代督陶官唐英,黄云鹏在皇窑建造了一座“唐公祠”。唐英在景德镇督办官窑制瓷期间,冶陶亲历亲为,精业敬业并培养了许多杰出人才,正因如此,当时的景德镇官窑制瓷技艺始终保持着在中国的最高地位。谈起唐英的精神品格,黄云鹏充满景仰之情。
与黄云鹏相处,总能感受到阳光般的淳朴和暖意。他保持着对新事物的兴趣和敏锐,洋溢着对陶瓷艺术事业的痴迷与坚持,唐英的工匠精神也正是他本人的真实写照。
以初心创新作为
以唐英精神为动力,坚守初心,与时俱进,黄云鹏从一名学者、专家,转向为现代陶瓷企业文化发展的引领者和开拓者,以更加宽广的胸怀拥抱新时代。
古陶瓷高级研修班、古陶瓷鉴定咨询部、中华书画家陶瓷艺术创作院、陶瓷旅游产业、陶艺研学游学、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皇窑研学之家酒店……一系列重大举措,让皇窑成为景德镇陶瓷文化国际交流的示范区、活态演示景德镇千年官窑制瓷工艺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在琢玉楼,建筑粉墙黛瓦,飞檐翘角,彰显皇窑气势。一楼为国家礼品用瓷生产基地,瓷质洁白,温润如玉,胜过7501瓷;二、三楼为中外著名书画家创作基地,绘瓷工艺周全,服务周到,游客可以随绘随烧。
在宋瓷作、元瓷作、明瓷作、清瓷作等陶瓷技艺工坊,建造相关朝代的官窑瓷作场所,制瓷工人身着各朝的陶工服饰,以古法、柴烧,完全按照当年的制瓷工艺流程,逼真地复制古代官窑瓷器,成为流动的画卷,传达制瓷工匠的精神之美。
现在的皇窑,游人如织,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制瓷)生产性保护和研究示范基地、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全景再现、活态传承、真实演绎历代皇家御窑制瓷技艺的陶瓷文化旅游景区。
景德镇正全力打造“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围绕这项划时代的宏伟目标,皇窑作为先行先试者,在诸多方面努力策应并予以推动。
寻觅国宝之珍,采撷瓷苑之精,铸就盛世之英。在普天同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年近八旬的黄云鹏先生,豪情满怀,饱醮浓墨,为《景德镇皇窑》画册题写开篇语,从笔锋健朗的墨迹中,透射出“传千年瓷艺,承千年瓷魂,铸百年品牌”的精气神韵。这是不老的雄心,是他为传承景德镇传统陶瓷技艺、创新发展景德镇陶瓷文化、迎接国际瓷都新辉煌继续贡献智慧和力量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