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综述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on_p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古代诗歌鉴赏,是古诗文阅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经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平时的阅读过程中,如何对其提高鉴赏力,如何将自我智慧、情感、生命力融入其间,本文就是从学习目标、考点设置、鉴赏方法、答题技巧和专业术语等方面试做一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 学习目标;考点设置;鉴赏方法;答题技巧;专业术语
  一、学习目标
  1、考什么:明确四个考点
  2、怎么考:明确“常见”提问方式
  3、怎么答:明确完整的答题模式并能灵活运用
  4、怎么赏:熟悉鉴赏诗歌的常用思路
  5、记什么:明确自己需要储备的诗歌鉴赏的专业术语
  二、考什么
  1、诗歌的形象2、诗歌的语言3、诗歌的表达技巧4、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怎么考
  1、诗歌形象:景物形象①景物具有怎样的特点?②描绘或勾画了怎样的画面?③营造或渲染了怎样的氛围或意境?事物形象①描绘了事物怎样的形象?②为什么要刻画这一形象?人物形象①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②塑造了人物怎样的性格?③为什么要刻画这一人物?
  2、诗歌的语言:赏析语句之妙型:此句中有一个字用得好,请找出来并说明原因;此诗中此句子极为精妙,请赏析;语言风格型:此诗歌的语言具有怎样的特点?并请简要分析或概括说明;诗眼型:此诗中的诗眼是哪个字?并说明原因;分析前人评论型:有人认为此诗具有某种特色,你认为呢?
  3、诗歌表达技巧 ①此诗用了什么表达技巧②此诗是“如何”或“怎样”表达诗人的这种情感的?③从某一角度试分析此句诗歌。
  4、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观点态度:多从内容概括和情感方面考查。
  四、怎么赏
  诗歌鉴赏分为两个层次:“初步了解”、“深层理解”
  初步了解:
  第一步是关注题目:
  题目是诗歌的眼睛,它能够提示诗歌的大致内容、情感、价值取向,如题目中有“咏”说明是“咏物诗”,“怀古”说明是“怀古诗”,还有题目中出现“悲”就知道作者的感情,出现“送”可以界定为送别等。
  第二步是关注诗人和时代:关注诗人可以了解诗歌的大致风格和内容。
  第三步是关注诗后小注:这些文字能帮助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产生的原因。
  深层理解分为七步:
  第一步是关注类型:不同类型的诗歌有其自身的特征,关注这点就等于快速定位。比如“怀古诗”,从手法上主要是“对比、虚实结合”,情感基本是“借古讽今、借古喻今”等,内容大多是写古人、古事和今人、今事。
  第二步是关注意象和意境:了解意象可以较快把握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大致的情感,如看到“送别诗”,就自然会关注诗歌中有关送别的意象,而意境相当于一首诗的主旨,所以把握意境等于理解了核心。
  第三步是关注直接抒情的句子:因为诗言志,所以找到直接体现情感的句子等于把握住了诗歌的整体。当然中国古代诗歌一般不仅直接抒情,还有间接抒情的句子。
  第四步是关注相关语:这些相关语包括“点睛语、诗眼、炼字处、情语”等,这些句子是具体细致了解诗歌内容和主旨的主要手段。
  第五步关注典型动作:部分诗歌有很强的叙事性,因此要关注这些细节,特别是典型动作的词,如张籍的《秋思》中“开封”这一细节使诗歌主旨的表述更加形象。
  第六步是关注典故:古诗用典是很常见的方式,典故的运用可以使诗歌更含蓄,更委婉,但同时也增加了诗歌理解的难度。
  第七步是关注手法:这些手法包括语言特色、艺术风格、表现手法、表达技巧等。
  五、怎么答
  基本方法:审清题目要求——明确考查知识点——确定题目类型——运用相应的答题模式
  (1)对“综述题”,一般采取“总——分——总”的模式,即“诗歌写了什么——如何写的——这样写的好处”。
  (2)对“对比题”,应该做到:通过研读,比照它们的异同;根据题目的要求,扣住作品中的词句加以分析阐述。
  (3)回答“诗歌表达了怎样的主旨”的试题,应指出诗歌表现(或突出)的思想倾向、情感特征,并具体剖析它是通过运用何种艺术手段和诗歌意象来表达其思想和情感的。答案的组织,不同题型有不同的规则。
  六、记什么
  (一)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8.爱恨情长的形象。
  (二)古代诗歌中人物的思想情感:1.忧国伤时 2.忧国思家 3.思乡怀人 4.生活杂感5.长亭送别。
  (三)环境、景物、意境、意象的特点:绚丽、明丽、峻峭、雄伟、萧瑟、清幽、凄冷、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萧杀、荒凉、瑰丽雄奇、繁华热闹、虚幻缥缈
  (四)常见意象:1、冰雪2、冰心3、月亮4、折柳5、蝉6、草木繁盛7、菊花8、梅花9、松10、莲11、梧桐12、杜鹃鸟13、鹧鸪鸟14、鸿雁15、水16、猿啼17、羌笛18、长亭19、鸿鹄20、彭祖21、红豆
  (五)古代诗歌题裁归类:(1)怀古诗(2)咏物诗(3)山水田园诗(4)战争诗(5)行旅诗(6)闺怨诗(7)送别诗
  (六)古代诗歌语言风格专业术语:1、平实质朴、朴素自然2、含蓄隽永、含蓄委婉 3、清新明丽、清新雅致4、形象生动5、绚丽飘逸6、婉约细腻 7、幽默讽刺 8、雄浑9、豪放 10、 沉郁11、 悲慨 12、旷达13、音律和谐 14、整散结合15、率性
  (七)文学作品中表达技巧的内涵
  表达技巧分为5部分:
  1、修辞方面: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反复、对比、衬托(正衬、反衬)、叠字、互文、双关、用典
  2、材料取舍方面: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繁简清晰
  3、表达方式方面:主要包括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4、表现手法方面①曲笔②蒙太奇手法③想象联想④类比推理⑤悬念⑥赋比兴⑦景情理合 ⑧抑扬结合 ⑨以小见大
  5、行文结构方面①伏笔②铺垫③前后照应④卒章顯志⑤景语作结⑥点题⑦承上启下⑧层层深入⑨开门见山
  总之,就古代诗歌鉴赏而言,多读静思、多悟多感才是提高自我鉴赏力的关键,同时,还要在阅读过程中多积累一定的古代诗歌的专业术语和背诵一定量的篇目,假以时日,定能提高古代诗歌鉴赏的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高质高效教学研究》 邓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刘生龙,吉林出版集团
  (作者单位:甘肃省宕昌县旧城中学 748500)
其他文献
活动目标:  1、体会父母的爱,感受到善良的伟大力量,能有着对美好、善良的向往之心。  2、能够借助图画或文字提供的信息,展开想象,并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感受绘本阅读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孩子们,你们知道吗?以前,以前,很久以前,距今有2亿到七千万年的时候,我们的地球上生活着一个庞大的家族,它们统治着海洋陆地和天空,其他一切动物都无法和它们对抗,它们是名副其实的霸主—
期刊
本文通过将变形引入到非地转Q矢量中对变形具体能够多大程度上影响对流的发生发展进行了定量诊断评估.非地转Q矢量被分解为三部分:散度部分Qd,涡度部分Qr及变形部分Qe.分析发
摘要: 伴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也越来越受到相关教育部门的重视,而在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的问题意识成为了教育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虽然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这个任务已经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由于受到以往陈旧教学模式的影响,大部分高中学生已经习惯了被动的理解政治的知识,让其独立思考的能力逐渐变的薄弱。因此,本文以高中政治教学为例,探究了政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降低,与
摘要: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设计教学活动,充分利用教材、数学情境、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端正学习态度,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情景  数学教学的过程不单单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交融、师生互动的过程。一堂精彩的课堂教学总是与学生的积极参与密不可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教师摆脱枯燥乏味的讲解,使学生获取不断进取的动力
使用4个不同全球模式模拟结果,驱动RegCM4区域气候模式,进行了RCP4.5中等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东亚地区21世纪气候变化的高分辨率(25 km)模拟.本文基于此套模拟集合,使用综合考
摘要: 高中物理作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物理实验,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消化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但是,物理实验需要一定的成本,在许多地区的学校,由于条件不允许,不能购买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在没有先进仪器、设备的前提下,低成本物理实验也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本文就高中低成本物理实验的案例作了相关探讨。  关
农田作物生产模型是一个用于评估众多环境和人为因子影响下作物产量变化的重要工具.然而,将所有与作物生长相关的环境因子考虑进模型中是不现实的.因此,模型往往会在一些极端
摘要: 词汇是构建语言的基石和意义的载体。因此词汇知识是语言知识的重要内容和语言技能发展的基础,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毕业生八级的词汇学习要求也明确指出:运用词汇理解和表达不同的功能、意图和态度等等;在比较复杂的情况下,运用词汇给所给事情命名、进行指称、描述行为和特征,说明概念等等;学会使用3300-3500个左右的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者固定搭
期刊
摘要: 高中新课标对于数学的教育更加注重全面素质的提升,旨在为社会培养全面实用型高素质人才,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实现这一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应不断摸索新型的教学理念,设计符合现阶段社会需求的高中数学教学方案,本文将结合目前高中数学教学的特点和弊端,研究如何设计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方法。  关键词: 新课标;高中数学;教学设计  引言:新课标下高中数学应从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多维思考能力,锻炼学生的自主性、
作为全球能量和水分循环的关键参量,陆地水储量包括土壤水、地表水、地下水、积雪和生物体水等,在水文、气候、农业、生态等众多领域起重要影响.与地面观测和遥感反演相比,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