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正> 正值首届莎士比亚戏剧节在上海隆重召开之际,本刊邀请了部分来上海观摩、演出的话剧工作者,就如何振兴话剧,进行了座谈。著名表演艺术家李默然、胡庆树等参加了座谈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正值首届莎士比亚戏剧节在上海隆重召开之际,本刊邀请了部分来上海观摩、演出的话剧工作者,就如何振兴话剧,进行了座谈。著名表演艺术家李默然、胡庆树等参加了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还有来自上海、北京、江苏、安徽、陕西、辽宁、湖北等地以及部队的话剧工作者。到会的同志一致认为:话剧危机,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体制的危机,体制改革是当前话剧振兴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他文献
<正> 莎士比亚是举世敬仰的伟大的戏剧家,在他的不朽杰作中展现出可歌可泣、惊心动魄的人生场面,生动地描绘了人类的七情六欲,所以,后人又尊称他为“诗人”(the Ba-rd),仿佛
<正> 觉得奇怪么?一个土生土长在瓯江之畔的姑娘,从小喝的是瓯江水,接受的是当地风情习俗的熏陶,却偏偏爱上了远在数百里外的异曲别调,并且居然成为一名佼佼于群芳之上的越剧
<正> 滑稽戏的表演效果,褒贬往往迥然不同。其原因固然很多,但关键在于表演的雅俗精粗。这里,想就涉及到滑稽戏表演效果优劣的几个关系,谈谈个人的拙见。滑稽戏脱胎于上海的
<正> “海派”京剧的名声让“四脱舞”、“僵尸拜月”等弄脏了,一提起它,似乎就觉得有点自惭形秽。可是笔者依稀记得,幼年六岁时第一次看京戏,看的是张翼鹏、李瑞来等在大舞
<正> 抗战时期,重庆每年雾季,总要掀起一次话剧演出高潮。山城大雾迷天时,挡住了敌机的空袭,在人们暂时获得相对安谧的岁月里,相继去剧场观赏抗战话剧的上演,借以激发爱国的
<正> 六十年代初,我已调到儿艺好几年了,本来在人艺时就和黄佐临先生接触不多,离开之后更是少见了。记得那年冬天特别冷,我正在武康路上练长跑,忽然身后一声铃响,回头看去,只
<正> “海派”艺术是上海一带富有地方特色的艺术。长期以来,“海派”艺术不受重视,每每谈起,总是贬多褒少,甚至横加鞭笞,造成一种社会舆论压力,这是很不公正的。当前,要振兴
<正> 莎士比亚的戏剧主要是供舞台演出,还是供书斋研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曾经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其实,当年莎士比亚写戏,目的非常单一而明确——就是为了演出。正因为创作
<正> 看过电影《鬼妹》的人,也许不会忘记剧中那美丽、善良、多情的鬼妹子——小谢的形象,可是,你知道吗?那个饰演鬼妹子的演员,在现实生活中却真的同死神打过一回交道呢。她
<正> 他想演奥赛罗刘安古有六年没演戏了。去年却逮着了个机会:话剧界搞横向联系,祝希娟牵线,排《端午晴雨》,邀他演个叫胥正超的角色。他自然愿意。中福会领导杜淑贞也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