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些“眼睛微缩画”装饰品曾经非常流行,现在看来,它们饱含神秘,工艺简洁,但极具感染力,因为它们捕捉到的是最最隐私的、或亲密或哀怨或深沉或纯情的瞬间一瞥。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些内含人类“心灵之窗”的装饰品既带有爱情(或色情)的色彩,也带有政治的色彩,它和法国大革命有着十分密切的历史渊源。“眼睛微缩画”装饰品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大肆流行,说明这种嗜好并不仅仅是好奇,对于那些“妄图”激励“爱”志、留住回忆的人来说,它是欢爱和哀伤的容器,它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的真实代理,它的象征意味足以削减和抵消任何不舒服的生理感觉。
2002年11月7日,在伦敦的克里斯蒂拍卖行,一系列“眼睛微缩画”装饰品被展出。这些装饰品最早的流传于19世纪,主要是一些胸针、戒指、领带夹和纪念盒,它们共同的特征是里面都镶嵌有一个“心灵的窗户”——一只栩栩如生的人的眼睛。这些包括“眼睛微缩画”装饰品在2002年12月10日正式拍卖,价格一般会在800英镑至1500英镑之间(大约1234美元至2315美元)。
忧郁的眼睛至今看来还传神逼真
这些“眼睛微缩画”装饰品曾经非常流行,现在看来,它们饱含神秘,工艺简洁但极具感染力,因为它们捕捉到的是最最隐私的、或亲密或哀怨或深沉或纯情的瞬间一瞥,它们最难得的是,这些“眼睛微缩画”装饰品里有些女性充满忧郁的眼睛,至今看来还十分传神逼真。被选出的部分装饰品,一般都选用珐琅、瓷釉、珍珠、宝石、象牙等材料来搭配、衬托、修饰那些精美的“眼睛微缩画”。
一个虽然精美但现在已经十分不实用的工艺装饰品,竟然价值1000英镑以上,似乎不可思议。但是这些工艺品的价值,或许在于隐藏在它后面的属于历史某个时代的神秘主义色彩。
既有“爱情”也带“政治”
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些内含人类“心灵之窗”的装饰品既带有爱情(或色情)的色彩,也带有政治的色彩,它和法国大革命有着十分密切的历史渊源。
关于前一种说法,合理的解释是它是情人之间感情的一种表达。在法国,贵族阶层曾经很流行追求有夫之妇和有妇之夫,为了寄托相思和见证爱情同时也为了保证隐私,相爱的两个人会把对方的多情的眼神“固化”,装在自己最喜爱的饰物里,以求随时带在身边,随时翻看回味,并求互相保佑对方平安无事。
另外,人们之所以将眼睛看做是“心灵的窗户”,是因为眼睛情感丰富、传神而极具穿透力,送给情人一个“眼神”,还可以起到告诫对方只许此情不渝,不要心猿意马、口是心非的“看管”作用。
而之所以只选用一只眼睛而不是整个面孔,就是因为即使被别人窥到隐私,别人也难以从一只眼睛判断对方是谁,充分做到了身份匿名,既安全又别有情调。这样的情物即使流传到后代,也不会被自己的子孙发现自己的情史,免授后人以笑柄。据可靠的历史考证,这些稀奇古怪的“眼睛微缩画”装饰品,在19世纪初期开始流行起来。但是关于它的起源的说法却不一而足,争论双方一直没有彼此说服。
一种说法认为,这种装饰品的风潮源于英国的乔治四世和他的王后菲兹赫尔波特的一段情感轶事。据说在1785年,当时英国最著名的微型图画画家理查德·科斯维(Richard Cosway)替乔治四世画了一幅右眼微型图,并将此微型图安装在了一个小巧的化装盒子里,乔治四世后来将这个创意别致的小盒子送给自己的心上人菲兹赫尔波特(一个非王室贵族的庶民女子,后来被招进宫成了一代王后)。
还有一种说法是,大约在1790年左右,一位名叫加德纳·安吉哈特的艺术家(曾被封为爵士)帮乔治四世和菲兹赫尔波特各画了一幅右眼微型图,并分别打造了两个内含“一汪秋水”的别致的指环,这两个指环于是就成了乔治四世和菲兹赫尔波特之间史无前例的“传情之物”。
第三种说法是,在1785年的年初,英国有一位名叫爱莉诺·巴特勒的贵族女子在她的日记里写道,她见到了一个参加了“遍游欧洲大陆的教育之旅”的年轻男子,该男子告诉爱莉诺说自己的指环里有她的“一只眼睛”,这个指环是在法国的巴黎打造的。这个说法有点儿符合法国人喜欢浪漫的民族特性的一贯看法。
不管哪个说法是历史真正的真相,这种将眼神固化来传情达意的浪漫做法却流行开来,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的早期开始风潮四起,喜爱追随者比比皆是。在当时的英国,还有一个家族都来订做“眼睛微缩画”装饰品的习惯,据说是为了记住亲人,寄托哀思。
在狄更斯的小说《Dombey and Son》(1848年出版)里,作者就曾这样描写主人公托克斯小姐,“在她已丧失一切生命激情的颈项上,缠绕着一个毫无光泽的玉坠,玉坠里包裹着一个像死去了多时的金鱼之眼的眼神。”
除了帮助情人或亲人之间传情达意外,“眼睛微缩画”装饰品还有一个非常奇特的政治特征。历史学家认为,在法国大革命时期,一些革命党派人士也纷纷订做了“眼睛微缩画”装饰品。这些平时看来是个人嗜好的小装饰品,一度成为他们神秘身份的象征和秘密会议的通行证。因为一幅十分逼真的眼部微型图,只有在本人同意的情况下才可能被画家完成,所以眼部微型图几乎难以伪造。于是不太熟悉的党员可以通过手中掌握的含有对方眼部微型图的小饰物来识别核对对方的身份。这种做法今天看来可能很可笑,但在当时,却谨慎安全,万无一失。由于微型图画画家掌握了太多的人的秘密,所以他们的身份身世也十分神秘,历史鲜有记载。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的顾客要么是达官显贵和珠光宝气的贵族女子,要么是时刻都有性命之忧的革命党人。微型图画画家如果敢四处吹嘘自己的“杰作”,估计不明而死将是最终的下场。
不仅仅是一个冷冰冰的生理学器官
按照现代解剖学的观点,孤零零的一只眼睛(有时会画上眉毛),无非就是瞳孔和眼白,和一个死鱼的眼睛几乎没有什么区别,离开了人的整个脸部,它只是一个冷冰冰的生理学器官,甚至会让人感到极度的不舒服和厌恶。把一个冷冰冰的生理学器官当做饰物来佩戴,简直是陋习和怪癖。
可“眼睛微缩画”装饰品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大肆流行,说明这种嗜好并不仅仅是好奇,对于那些“妄图”激励“爱”志、留住回忆的人来说,它是欢爱和哀伤的容器,它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的真实代理,它的象征意味足以削减和抵消任何不舒服的生理感觉,因为拥有回忆和正在记忆,是一个人正在活着和曾经活着的最好证明和最佳注脚。
2002年11月7日,在伦敦的克里斯蒂拍卖行,一系列“眼睛微缩画”装饰品被展出。这些装饰品最早的流传于19世纪,主要是一些胸针、戒指、领带夹和纪念盒,它们共同的特征是里面都镶嵌有一个“心灵的窗户”——一只栩栩如生的人的眼睛。这些包括“眼睛微缩画”装饰品在2002年12月10日正式拍卖,价格一般会在800英镑至1500英镑之间(大约1234美元至2315美元)。
忧郁的眼睛至今看来还传神逼真
这些“眼睛微缩画”装饰品曾经非常流行,现在看来,它们饱含神秘,工艺简洁但极具感染力,因为它们捕捉到的是最最隐私的、或亲密或哀怨或深沉或纯情的瞬间一瞥,它们最难得的是,这些“眼睛微缩画”装饰品里有些女性充满忧郁的眼睛,至今看来还十分传神逼真。被选出的部分装饰品,一般都选用珐琅、瓷釉、珍珠、宝石、象牙等材料来搭配、衬托、修饰那些精美的“眼睛微缩画”。
一个虽然精美但现在已经十分不实用的工艺装饰品,竟然价值1000英镑以上,似乎不可思议。但是这些工艺品的价值,或许在于隐藏在它后面的属于历史某个时代的神秘主义色彩。
既有“爱情”也带“政治”
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些内含人类“心灵之窗”的装饰品既带有爱情(或色情)的色彩,也带有政治的色彩,它和法国大革命有着十分密切的历史渊源。
关于前一种说法,合理的解释是它是情人之间感情的一种表达。在法国,贵族阶层曾经很流行追求有夫之妇和有妇之夫,为了寄托相思和见证爱情同时也为了保证隐私,相爱的两个人会把对方的多情的眼神“固化”,装在自己最喜爱的饰物里,以求随时带在身边,随时翻看回味,并求互相保佑对方平安无事。
另外,人们之所以将眼睛看做是“心灵的窗户”,是因为眼睛情感丰富、传神而极具穿透力,送给情人一个“眼神”,还可以起到告诫对方只许此情不渝,不要心猿意马、口是心非的“看管”作用。
而之所以只选用一只眼睛而不是整个面孔,就是因为即使被别人窥到隐私,别人也难以从一只眼睛判断对方是谁,充分做到了身份匿名,既安全又别有情调。这样的情物即使流传到后代,也不会被自己的子孙发现自己的情史,免授后人以笑柄。据可靠的历史考证,这些稀奇古怪的“眼睛微缩画”装饰品,在19世纪初期开始流行起来。但是关于它的起源的说法却不一而足,争论双方一直没有彼此说服。
一种说法认为,这种装饰品的风潮源于英国的乔治四世和他的王后菲兹赫尔波特的一段情感轶事。据说在1785年,当时英国最著名的微型图画画家理查德·科斯维(Richard Cosway)替乔治四世画了一幅右眼微型图,并将此微型图安装在了一个小巧的化装盒子里,乔治四世后来将这个创意别致的小盒子送给自己的心上人菲兹赫尔波特(一个非王室贵族的庶民女子,后来被招进宫成了一代王后)。
还有一种说法是,大约在1790年左右,一位名叫加德纳·安吉哈特的艺术家(曾被封为爵士)帮乔治四世和菲兹赫尔波特各画了一幅右眼微型图,并分别打造了两个内含“一汪秋水”的别致的指环,这两个指环于是就成了乔治四世和菲兹赫尔波特之间史无前例的“传情之物”。
第三种说法是,在1785年的年初,英国有一位名叫爱莉诺·巴特勒的贵族女子在她的日记里写道,她见到了一个参加了“遍游欧洲大陆的教育之旅”的年轻男子,该男子告诉爱莉诺说自己的指环里有她的“一只眼睛”,这个指环是在法国的巴黎打造的。这个说法有点儿符合法国人喜欢浪漫的民族特性的一贯看法。
不管哪个说法是历史真正的真相,这种将眼神固化来传情达意的浪漫做法却流行开来,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的早期开始风潮四起,喜爱追随者比比皆是。在当时的英国,还有一个家族都来订做“眼睛微缩画”装饰品的习惯,据说是为了记住亲人,寄托哀思。
在狄更斯的小说《Dombey and Son》(1848年出版)里,作者就曾这样描写主人公托克斯小姐,“在她已丧失一切生命激情的颈项上,缠绕着一个毫无光泽的玉坠,玉坠里包裹着一个像死去了多时的金鱼之眼的眼神。”
除了帮助情人或亲人之间传情达意外,“眼睛微缩画”装饰品还有一个非常奇特的政治特征。历史学家认为,在法国大革命时期,一些革命党派人士也纷纷订做了“眼睛微缩画”装饰品。这些平时看来是个人嗜好的小装饰品,一度成为他们神秘身份的象征和秘密会议的通行证。因为一幅十分逼真的眼部微型图,只有在本人同意的情况下才可能被画家完成,所以眼部微型图几乎难以伪造。于是不太熟悉的党员可以通过手中掌握的含有对方眼部微型图的小饰物来识别核对对方的身份。这种做法今天看来可能很可笑,但在当时,却谨慎安全,万无一失。由于微型图画画家掌握了太多的人的秘密,所以他们的身份身世也十分神秘,历史鲜有记载。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的顾客要么是达官显贵和珠光宝气的贵族女子,要么是时刻都有性命之忧的革命党人。微型图画画家如果敢四处吹嘘自己的“杰作”,估计不明而死将是最终的下场。
不仅仅是一个冷冰冰的生理学器官
按照现代解剖学的观点,孤零零的一只眼睛(有时会画上眉毛),无非就是瞳孔和眼白,和一个死鱼的眼睛几乎没有什么区别,离开了人的整个脸部,它只是一个冷冰冰的生理学器官,甚至会让人感到极度的不舒服和厌恶。把一个冷冰冰的生理学器官当做饰物来佩戴,简直是陋习和怪癖。
可“眼睛微缩画”装饰品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大肆流行,说明这种嗜好并不仅仅是好奇,对于那些“妄图”激励“爱”志、留住回忆的人来说,它是欢爱和哀伤的容器,它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的真实代理,它的象征意味足以削减和抵消任何不舒服的生理感觉,因为拥有回忆和正在记忆,是一个人正在活着和曾经活着的最好证明和最佳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