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教材运用观念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Cra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教育改革已由教学方法领域推进到教学内容领域,在改革教材的同时,也推动了教材运用观念的转变。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不可或缺的叫介,如果使用不当,也会成为束缚学生思维和遏制其创造性的“囚笼”。因此,如何使用教材已成为基层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研讨的课题之一。
  
  摆正教材在教学中的位置
  
  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它连接教师与学生而构成教学系统:教师依据教材开展教学活动,实现创造性劳动;学生凭借教材获取知识和能力,陶冶意志和情操。每个特定时期的教材内容都有其确定性,但教学决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充满活力、富有创造性的信息运作过程:主宰教学系统的是教学诸因素中最富活力的两个因素:教师与学生。教材不是教学目标,教学的目的并不是展现教材内容。因此,教材的准确定位应该是——为达到特定教学目标而依据的材料,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教教材”的最高目标是准确地将教材中的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这必然会导致教师在教学形成对教材的依赖和崇拜,忽视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而“用教材教”则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用教材去实现教学目标,这不仅是教材观念的转变,而且也意味着师生角色的改变:教师由传道者成为引导者,学生由接受者成为探索者。
  
  打破对教材的迷信
  
  素质教育的本质在于使受教育者能面向未来,具有超前性和创造性。教材除了因选材和组织本身使其具有不可避免的片面性外,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更使其内容带有明显的滞后性。教学若以教材为绝对权威,仪以准确传授和理解教材为目标,必然会教“死”学生,这显然是不可取的。培养创新能力应从培养质疑意识和质疑能力开始。古代教育沧者早就有“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的至理名言,这引导学生只有敢于向教材、向权威挑战,才能真正开拓思维,实现由已知到来知、南接受到探究的转变。
  这个过程中,作为教师应解决好两个关键性问题。一是要改变教育观念,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树立师生平等民主的教育观。教学中应着意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欢迎学生就教材及教师的讲解进行辩论,和学生一起探讨问题,一起查阅资料,一起论证分析。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思维,也能培养学生的意志品格及科学态度。二是对学生的质疑予以正确引导,对问题的讨论要讲究“度”,也就是要尊重科学规律,切不可随心所欲,否则就会使学生陷入唯心主义、缺乏严谨的科学态度等误区。这必然对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出更高的要求。
  
  突破教材内容范围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但并不能囊括所有教学内容。无论从人自身思维发展的要求,还是社会对人的智能要求来讲,现存的各学科孤立教学,特别是仅局限于教材中知识的教学是有重大缺陷的,这是造成教育滞后、人才匮乏的重要原因。在当前教学中,突破教利内容范围,有选择地取舍教学内容,这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教师应在以下方面多努力。
  1.相关学科的迁移综合
  科学发展日益呈现出各学科间相互渗透的特点,世界各国纷纷要求现代教育使受教育者具备综合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出文理渗透的综合化原则。目前.我同高考实行的“3 X”方案也在加强综合科目考查的因素。因此,我们在实施单科教学中应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加强相关学科的联系,如生物教学中对化学知识的渗透,历史教学中对地理知识的渗透等。
  2.科研新成果的引入
  当今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大家很难想象一个在学术上闭目塞听的教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主持课堂的教师应打开学术的窗户,让学生呼吸到时代的新鲜空气,要努力搜集科研信息,活跃学术氛围,并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从而给教学带来活力。当然还要强调“度”的问题,引进的新信息应在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所能接受的范围之内。
  3.向社会延伸
  教学内容向社会延伸的力度在逐年增大,主要在于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根本需要。政治学科教学的基本思想在于理解时政,其学习和考查与时政密切相关。自然科学、工农业发展的实践过程及实际问题则给学生提供了最直观的借鉴。有位哲学家说过,任何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其社会功能,而中国古代也有学以致用的宝贵思想,因此,多接触社会,多接受社会信息,才能保证教学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如果在教学中脱离了教材,那么教学则如脱缰之马,但如果为教材而教学,那么教师就是“牧师一,而不是教师,教学也就成了枷锁。教育的使命不仅在于依据教材,使人由无知到有知,更在于从旧思维、旧知识中解放出来,学会创新。因此,更新教材运用观念至关重要。
  
  (责编 涵 冰)
其他文献
复分解循环法生产硝酸钾是现代先进工艺,已开始在国内推广应用。简要介绍了该工艺的工艺过程及工业设备设计与选型,供国内准备上马硝酸钾的企业参考,以促进我国钾盐事业的发展。
提出了绿豆岩提取钾,铝及镁后的副产品-活性SiO2综合利用的途径。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特征,有了人,我们就开始有了历史,人类全部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
介绍了锌肥、锌氮肥、锌铵钾复合微肥、含锌复合肥、锌铜肥等五个品种在农业作物上的施用,其特性及其施用方法作了简单的叙述,作为科技兴农的一个肥料品种,是值得推广和应用。
各位听众:现在播送录音报道: 《进入南极圆的中国女性》。 (出南极现场音响:风声,混) 这里是地球最南端的南极文森山,地理位置南纬78°35’,西经85°35’,海拔5140米
为认真贯彻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事业单位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浙委办[2007]13号)和省人事厅、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全
所谓隐性知识,是指在课本文字和试题材料中没有直接表述出来而实际上又隐蔽在其中的那种知识内容和知识联系。  怎样在世界近现代史的历史教学中挖掘隐性知识呢?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可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注重挖掘课本正文(大字)中的隐性知识    由于教材对文字表述量的有限件,“压缩饼干”式的教材条文有时不能把必要的知识完整表述出来,因而形成隐性知识点。如《世界近现代史》上册(人教社2003年第
亚氯酸盐经酸化制得稳定性二氧化氯,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其应用范围广,且无毒性,是一种特性优良的高效安全消毒剂。
新一轮课程改革确立了三级课程体制,但无论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还是校本课程,最终的再设计与实施都是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课程资源开发水平和课程整合能力
本文介绍一种白炭黑生产新工艺--氟化法制白炭黑,对其生产原理和工艺流程,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并提供了部分关键的工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