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相卿:1963年生于钧瓷世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钧瓷烧制技艺),1978年参加工作,从事钧瓷艺术研究40年。《丰尊》《伟人尊》《国泰鼎》等作品多次入选国礼,或被国家级博物馆收藏。
“画山画水难画云,制青制花难制钧。”一句俗语,点出了中国陶瓷中钧瓷的独特和神秘。
独特在其色。宋代以前,中国陶瓷都是单一釉色,到了钧瓷,“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以其独有的窑变现象横空出世;神秘在其难,“十窑九不成”,无法捉摸的颜色仿佛上苍赐予的机缘,引得千百年来无数人探寻其奥秘。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孔相卿就是探秘者之一。他身上有“艺”的雅致,待客以茶,落座前先燃炉中香,指着桌瓶中的花和墙上嵌的瓷作笑言:“烧香、点茶、挂画、插花,我们也享受下宋人‘四雅’。”
他身上又有“工”的实在,会客间的装饰材料全来自田间地头、厂里院里,烧坏的瓷杯、古窑留下的废料、精制的瓷作拼合成墙,古朴中不失现代的时尚。
作品如其人,孔相卿打造的孔家钧窑,也承载着沧桑的历史与厘革的现实。
会客厅所在地,是河南禹州神垕古镇的孔家钧窑老厂。“进入神垕山,七里长街观,七十二座窑,烟火遮满天,商贾遍地走,日进斗金钱。”钧瓷烧造始于唐,兴于宋,明清渐衰。孔家最迟从明代开始,就在当地边耕读边制瓷。清末民初,神垕灾荒频仍,瓷窑鲜有人烧,孔家渐渐家道中落。
孔相卿的父亲孔铁山,算起来是孔子的第七十三代后裔,神垕孔家的第十代。他1933年出生,在战乱岁月里吃了很多苦,为养活自己11岁就到窑厂当学徒。神垕解放时,孔铁山参加革命,后来还当上民兵连长,加入共产党,成为国营瓷厂里的技术骨干。1955年,神垕镇着手恢复钧瓷实验,请来全国各地的陶瓷专家,孔铁山参与了恢复研烧的全过程。勤勉好学的他很快脱颖而出,从1958年开始长期担任国营瓷厂实验组组长一职。
在孔铁山的主持下,当年的国营瓷厂实验室不但调制出钧瓷、建筑瓷等配方,在配釉上也研发出很多新工艺。不过厂里主要生产日用瓷,偶尔才小规模生产钧瓷礼品,“而且烧制水平基本按传世物依葫芦画瓢,少有创新”,孔相卿回忆。
1963年出生的孔相卿,是在实验室里长大的孩子。“放学了在这里写作业,晚上跟父亲住实验室。”从实验室的画册里,孔相卿知道了孙悟空、岳飞的形象。他喜欢跟着老师傅捏瓷泥,还很有天赋地画出许多动物、人物,令父亲喜出望外。
孔相卿13岁那年,天津美术学院的王麦秆教授带领师生到神垕实习,他们新创的“双鹤瓶”“孔雀瓶”精致优美,孔相卿第一次知道原来钧瓷还可以这样造型,“那种震撼是刻骨铭心的”。两年之后,当中央美术学院的高庄、梅健鹰等一批老教授来神垕办陶瓷设计培训班时,孔相卿求得父亲的允许,成了班上年龄最小的旁听生。
心中爱瓷,后来的子承父业理所当然。初中毕业后,孔相卿先在国营瓷厂实验室当了两年学徒,然后到神垕西大四瓷厂学习造型设计,不久又在镇办胜利瓷厂任技术员。他设计出的“孔雀笔筒”“跃兔灯”等备受市场青睐。随着改革开放,神垕陶瓷业日渐发达,十六七岁的孔相卿年纪不大,却俨然成了技术名人。但时间久了,他也有了苦恼,“保守的领导对我的新设计不认可,工人也不喜欢总是变”,眼看着陶瓷业竞争日趋激烈,利润微薄,连国营瓷厂都纷纷倒闭,孔相卿下决心走属于自己的路。1992年,他成立了“孔家钧窑”,后来把瓷厂搬到当年父亲待过的实验室和老厂房里。遗憾的是,当年10月,一生劳苦的孔铁山因胃癌去世。
父亲虽已不在,遗泽尚存,其留下的十几箱钧瓷研究资料,如今和孔家钧窑制作的精品瓷器一起,存放在中国钧瓷文化园天成阁的珍宝馆里。在孔相卿的弟弟孔春生看来,这是整个天成阁最有价值的镇馆之宝。
孔相卿与父亲一样,都喜欢做实验。他又比父亲更进一步,是个不折不扣的“科学创新派”。历史上,钧瓷有“十窑九不成”之说,宋徽宗时举全国之力一年也不过烧成36件。孔相卿却坚信钧瓷的窑变必有规律可循。1992年新窑场开始筹建,他就一次一次做实验,从600度开始试烧,每10度调整一下升温曲线,探索还原气氛的最佳值,破坏性地燒了45窑,“不在乎是否烧坏,就想看看能烧成什么样子”,就是这种不计较成功、不害怕失败的试烧,为破解钧窑窑变之谜打牢了基础。 孔相卿对每一道工序都亲自操作、记录,认为烧成难的最大症结就是窑炉及其关联的烧成方式:传统窑炉里燃料成分差异大,窑炉温差大,大大限制了钧瓷的产量。1993年,他偶然获悉液化气窑炉烧制陶瓷能烧成还原气氛,顿时豁然开朗,开始按照钧瓷对火焰的需求设计改造窑炉。经过百余次的调试后,孔家钧窑终于烧出满窑的钧瓷铜红釉,“十窑九不成”成了历史。
孔相卿的创举不止于此。自古以来,“钧不盈尺”,因为传统窑炉里要把瓷器装在匣钵里烧,匣钵小,瓷器尺寸自然受限。采用气窑后,改用耐火材料做成的拼接板,随瓷器大小调整,什么样的钧瓷都可以烧了。他还研究出不同器形所适合的不同成型方法,变“一法多器”为“一器多法”。
隨着窑炉的革命,造型的创新,釉色上,孔相卿也找到了突破。钧窑一直尚红,“钧瓷江河一片红”。孔相卿却调制出许许多多的新釉方,“美人醉”“春红春绿”等,丰富多彩。最大的变革在“铜系青蓝釉”上,他可调出松石蓝、孔雀蓝、孔雀绿、青绿釉和金绿等。业内专家认为,这是钧窑史上继铜红釉之后的又一次创新,意义非同凡响。
老窑新烧,在陶瓷界总是充满争议,不过孔相卿却认为创新才是钧瓷的生命力所在:“五大名窑、青花瓷等在艺术形式出来以后就很难变了。汝窑的最高境界是仿宋,青花的最高境界是元明……但钧窑不是,它的技法没有中断过,从诞生起就在变,常变常新,再变更新,但不管宋钧、金钧、元钧,都还是钧瓷。我们是唯一活着的艺术。”
孔家钧窑烧造的钧瓷,有国礼,也有日常器物。
《伟人尊》是2005年被毛主席纪念堂正式收藏的作品。上半部分首次在钧瓷中使用黄金镀层装饰,下半部是传统钧红釉。尊身上部的边缘线条正巧设计成毛主席的侧面笑脸轮廓,独具匠心。孔相卿还仿青铜器造型,设计出《丰尊》《海晏鼎》等作品,连续12届蝉联中国—东盟博览会国礼。
不过采访时,孔相卿谈的最多的却是实用器,“中原壶”是其中的代表作。钧瓷在古代没有茶具,因为烧制收缩率大,高温软化易变形,口沿壶盖处无法严丝合缝。孔相卿经过数月研烧,解决了工艺难题,并将中原地区的文化融入茶壶设计——壶口圆,壶底方,壶内圆,壶外方,有天圆地方,四方汇中原之意。“中原壶”的成功快速辐射到周边汝窑、官窑等,成了行业新方向,“一件小器物,带动了一个大产业”,孔相卿笑得很得意。
20多年来,孔家钧窑已然成为钧瓷界的“黄埔军校”。孔相卿现在最想做的,是让钧瓷实现产业化,回归民间。“它本就来自民间,现在既要立得高堂,也要回得民间。人们搞收藏时总忘了一个问题,物品承载的是过去人的生活。抛弃了人、抛弃了生活,只仿古,没有任何意义。所以要把它拉下神坛,至于我自己,也并非什么‘大师’,就是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不间断传承中微乎其微的一分子而已。”
“画山画水难画云,制青制花难制钧。”一句俗语,点出了中国陶瓷中钧瓷的独特和神秘。
独特在其色。宋代以前,中国陶瓷都是单一釉色,到了钧瓷,“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以其独有的窑变现象横空出世;神秘在其难,“十窑九不成”,无法捉摸的颜色仿佛上苍赐予的机缘,引得千百年来无数人探寻其奥秘。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孔相卿就是探秘者之一。他身上有“艺”的雅致,待客以茶,落座前先燃炉中香,指着桌瓶中的花和墙上嵌的瓷作笑言:“烧香、点茶、挂画、插花,我们也享受下宋人‘四雅’。”
他身上又有“工”的实在,会客间的装饰材料全来自田间地头、厂里院里,烧坏的瓷杯、古窑留下的废料、精制的瓷作拼合成墙,古朴中不失现代的时尚。
作品如其人,孔相卿打造的孔家钧窑,也承载着沧桑的历史与厘革的现实。
两代人的实验室
会客厅所在地,是河南禹州神垕古镇的孔家钧窑老厂。“进入神垕山,七里长街观,七十二座窑,烟火遮满天,商贾遍地走,日进斗金钱。”钧瓷烧造始于唐,兴于宋,明清渐衰。孔家最迟从明代开始,就在当地边耕读边制瓷。清末民初,神垕灾荒频仍,瓷窑鲜有人烧,孔家渐渐家道中落。
孔相卿的父亲孔铁山,算起来是孔子的第七十三代后裔,神垕孔家的第十代。他1933年出生,在战乱岁月里吃了很多苦,为养活自己11岁就到窑厂当学徒。神垕解放时,孔铁山参加革命,后来还当上民兵连长,加入共产党,成为国营瓷厂里的技术骨干。1955年,神垕镇着手恢复钧瓷实验,请来全国各地的陶瓷专家,孔铁山参与了恢复研烧的全过程。勤勉好学的他很快脱颖而出,从1958年开始长期担任国营瓷厂实验组组长一职。
在孔铁山的主持下,当年的国营瓷厂实验室不但调制出钧瓷、建筑瓷等配方,在配釉上也研发出很多新工艺。不过厂里主要生产日用瓷,偶尔才小规模生产钧瓷礼品,“而且烧制水平基本按传世物依葫芦画瓢,少有创新”,孔相卿回忆。
1963年出生的孔相卿,是在实验室里长大的孩子。“放学了在这里写作业,晚上跟父亲住实验室。”从实验室的画册里,孔相卿知道了孙悟空、岳飞的形象。他喜欢跟着老师傅捏瓷泥,还很有天赋地画出许多动物、人物,令父亲喜出望外。
孔相卿13岁那年,天津美术学院的王麦秆教授带领师生到神垕实习,他们新创的“双鹤瓶”“孔雀瓶”精致优美,孔相卿第一次知道原来钧瓷还可以这样造型,“那种震撼是刻骨铭心的”。两年之后,当中央美术学院的高庄、梅健鹰等一批老教授来神垕办陶瓷设计培训班时,孔相卿求得父亲的允许,成了班上年龄最小的旁听生。
心中爱瓷,后来的子承父业理所当然。初中毕业后,孔相卿先在国营瓷厂实验室当了两年学徒,然后到神垕西大四瓷厂学习造型设计,不久又在镇办胜利瓷厂任技术员。他设计出的“孔雀笔筒”“跃兔灯”等备受市场青睐。随着改革开放,神垕陶瓷业日渐发达,十六七岁的孔相卿年纪不大,却俨然成了技术名人。但时间久了,他也有了苦恼,“保守的领导对我的新设计不认可,工人也不喜欢总是变”,眼看着陶瓷业竞争日趋激烈,利润微薄,连国营瓷厂都纷纷倒闭,孔相卿下决心走属于自己的路。1992年,他成立了“孔家钧窑”,后来把瓷厂搬到当年父亲待过的实验室和老厂房里。遗憾的是,当年10月,一生劳苦的孔铁山因胃癌去世。
唯一活着的瓷艺术
父亲虽已不在,遗泽尚存,其留下的十几箱钧瓷研究资料,如今和孔家钧窑制作的精品瓷器一起,存放在中国钧瓷文化园天成阁的珍宝馆里。在孔相卿的弟弟孔春生看来,这是整个天成阁最有价值的镇馆之宝。
孔相卿与父亲一样,都喜欢做实验。他又比父亲更进一步,是个不折不扣的“科学创新派”。历史上,钧瓷有“十窑九不成”之说,宋徽宗时举全国之力一年也不过烧成36件。孔相卿却坚信钧瓷的窑变必有规律可循。1992年新窑场开始筹建,他就一次一次做实验,从600度开始试烧,每10度调整一下升温曲线,探索还原气氛的最佳值,破坏性地燒了45窑,“不在乎是否烧坏,就想看看能烧成什么样子”,就是这种不计较成功、不害怕失败的试烧,为破解钧窑窑变之谜打牢了基础。 孔相卿对每一道工序都亲自操作、记录,认为烧成难的最大症结就是窑炉及其关联的烧成方式:传统窑炉里燃料成分差异大,窑炉温差大,大大限制了钧瓷的产量。1993年,他偶然获悉液化气窑炉烧制陶瓷能烧成还原气氛,顿时豁然开朗,开始按照钧瓷对火焰的需求设计改造窑炉。经过百余次的调试后,孔家钧窑终于烧出满窑的钧瓷铜红釉,“十窑九不成”成了历史。
孔相卿的创举不止于此。自古以来,“钧不盈尺”,因为传统窑炉里要把瓷器装在匣钵里烧,匣钵小,瓷器尺寸自然受限。采用气窑后,改用耐火材料做成的拼接板,随瓷器大小调整,什么样的钧瓷都可以烧了。他还研究出不同器形所适合的不同成型方法,变“一法多器”为“一器多法”。
隨着窑炉的革命,造型的创新,釉色上,孔相卿也找到了突破。钧窑一直尚红,“钧瓷江河一片红”。孔相卿却调制出许许多多的新釉方,“美人醉”“春红春绿”等,丰富多彩。最大的变革在“铜系青蓝釉”上,他可调出松石蓝、孔雀蓝、孔雀绿、青绿釉和金绿等。业内专家认为,这是钧窑史上继铜红釉之后的又一次创新,意义非同凡响。
老窑新烧,在陶瓷界总是充满争议,不过孔相卿却认为创新才是钧瓷的生命力所在:“五大名窑、青花瓷等在艺术形式出来以后就很难变了。汝窑的最高境界是仿宋,青花的最高境界是元明……但钧窑不是,它的技法没有中断过,从诞生起就在变,常变常新,再变更新,但不管宋钧、金钧、元钧,都还是钧瓷。我们是唯一活着的艺术。”
源自民间,回归民间
孔家钧窑烧造的钧瓷,有国礼,也有日常器物。
《伟人尊》是2005年被毛主席纪念堂正式收藏的作品。上半部分首次在钧瓷中使用黄金镀层装饰,下半部是传统钧红釉。尊身上部的边缘线条正巧设计成毛主席的侧面笑脸轮廓,独具匠心。孔相卿还仿青铜器造型,设计出《丰尊》《海晏鼎》等作品,连续12届蝉联中国—东盟博览会国礼。
不过采访时,孔相卿谈的最多的却是实用器,“中原壶”是其中的代表作。钧瓷在古代没有茶具,因为烧制收缩率大,高温软化易变形,口沿壶盖处无法严丝合缝。孔相卿经过数月研烧,解决了工艺难题,并将中原地区的文化融入茶壶设计——壶口圆,壶底方,壶内圆,壶外方,有天圆地方,四方汇中原之意。“中原壶”的成功快速辐射到周边汝窑、官窑等,成了行业新方向,“一件小器物,带动了一个大产业”,孔相卿笑得很得意。
20多年来,孔家钧窑已然成为钧瓷界的“黄埔军校”。孔相卿现在最想做的,是让钧瓷实现产业化,回归民间。“它本就来自民间,现在既要立得高堂,也要回得民间。人们搞收藏时总忘了一个问题,物品承载的是过去人的生活。抛弃了人、抛弃了生活,只仿古,没有任何意义。所以要把它拉下神坛,至于我自己,也并非什么‘大师’,就是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不间断传承中微乎其微的一分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