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对策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e_scd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个,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
  据教委统计显示,秀山目前有农村留守儿童3万多人,其中,在校读书的有2万多人。秀山县的留守儿童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他们既具备所有其他地区留守儿童的一些共性,同时由于地区、经济、社会、习俗等差异,他们还具备一些其他地区留守儿童不具有的特点和问题。
  一.留守儿童现状
  根据2005年中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断,中国目前有农村留守儿童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多万人。和2000年相比,2005年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增长十分迅速。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高达28.29%,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多留守儿童。据秀山教委统计,目前我县在校(园)的学生103321人中,就有20000多人是留守儿童,其中农村留守儿童所占比例更高。
  二.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方面的问题
  1.经济发展不平衡
  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造就了“打工潮”这一特定时期的特殊群体——农民工。农民工纷纷涌入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而产生了留守儿童。
  2.政策制度不配套
  当留守儿童这一弱势群体的生存、生活及教育已经成为社会问题时,还没有配套的措施来解决。当有关部门发现了这一问题才来寻找相应对策时,问题已进入膏肓了,因而导致了“留守儿童”教育难的重大课题。像这样问题已经产生了才去想对策的领导管理模式,已经失去期自身的价值了。
  3.各界人仕不热心
  经济发展不平衡也意味作本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我们农村同样存在着贫富悬殊问题,家庭富裕者不用外出打工,全家人幸福生活有余,可他们从不过问留守儿童的生活问题,更不热心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有的还热嘲冷讽留守儿童的不幸遭遇,漠视他们的存在价值。
  4.民族习俗不良好
  在我们民族地区,民风虽然纯朴,但民俗也有不少偏见。由于是少数民族与大汉族杂居之地,一个村子既有同姓的大家族,也有杂姓的小家庭。几十上百个同姓大家族常常以人多而欺侮少数姓氏的小家庭。大人们为一点点小事动不动就发生群殴群斗事件,小孩子也从大人身上学到了这一不良习俗。所以有的杂姓家庭的留守孩子在上学放学路上常常遭到大家庭孩子群体欺侮而失学。
  (二)家庭方面的问题
  1.监护不力,义务教育难以保证
  目前多数农村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外祖父母隔代监护或者由其亲友临时监护。由于其祖父母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的学习。加之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与制约,针对留守儿童的需求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和关爱力不从心,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沟通。家庭和学校监护不力,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进而辍学现象。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及初中教育的在籍率都低于正常家庭儿童。笔者所在学校多次出现到学校找孩子的监护人甚至叫不出自己孩子书名的情况。
  2.缺乏抚慰,身心健康令人担忧
  笔者对学校所在地的部分留守儿童的家庭调查得知,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年均回家次数不足3次,有的甚至要好几年才能回家一次,更有甚的是个别孩子自从来到这个世界开始,到十多岁了才第一次看见自己的爸爸。由于父母长期外出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的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发展。很大部分形成了扭曲的人格,部分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根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在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已高达20%!
  3.疏于照顾,人身安全不容忽视
  由于监护责任不落实,监护人缺乏防范意识,儿童自我防护能力弱,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意外伤害,甚至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据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在被拐卖儿童群体中,除了占第一位的流动儿童,高居第二位的就是留守儿童。其中尤其是留守女童,当他们遭受到性侵害时,因为得不到父母的及时帮助,极容易酿成严重后果。
  三.解决对策
  梁启超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农村留守儿童是未来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学业、心理、健康、前途都是应该值得我们关注的,我们应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他们身上出现的问题,使他们在平等、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正在我们为农村留守儿童担忧的时候,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政策依据。
  1.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政治工作报告“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的精神实质,县委政府有理由“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政府可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让更多的农民工回乡创业,切实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户收入,提高农户生活水平。
  2.县委、政府和教育部门根据秀山实际,积极响应“十八大”报告指出的“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精神。合理调整全县学校布局,加大寄宿制学校建设,让留守儿童尽量住校学习。
  3.政府特别是教育部门积极给予扶持和帮助,由政府合理分担留守儿童的教育成本,通过逐步取消户籍差别等方式,取消借读费、择校费等额外费用,保证农民工享受到“市民待遇”。努力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适应城乡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办好必要的教学点,方便学生就近入学。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研究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的决定。
  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的出现,是一个时期的特殊产物,一时半会是无法消除的。我们只好共同携起手来,多管齐下,创设平等、和谐的环境,让他们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重庆市秀山县龙池中学)
其他文献
暴发性肝衰竭(fulminanthepaticfailure,FHF)是一种可导致急性、严重肝功能损伤的临床综合症。对于FHF的治疗,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被认为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这些题目不难,但我做错了”、“题目我都做了,怎么分数这么低啊?”每年高考后总有一批学生发出感叹、提出疑问。其实高考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检测,虽然每年试卷各有特点,但学生的错误往往存在着共性,这些错误对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却是宝贵资源。本文通过对今年高考生解题错误、失分原因的分类与分析,提供相应对策,避免新高三生重蹈覆辙。  失分原因1:对数学概念理解模糊,缺乏应用意识  如第3题,由条件求动点轨
期刊
初中语文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任。要想使这几种能力达到较高的水平,需要一个持久的培养过程。在这几种能力培养中,我认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应作为首要的突破口。只有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所以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特别重要的地位。哪怎样来进行阅读教学呢?  一、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乃是万事成功的第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哪
期刊
加强识字、写字,这是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任务。低年级要牢牢抓住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这个重点,帮助学生认记生字,认真地做好写字的指导。有的人提出小学生写字不讲究笔画、笔顺,甚至说初学写字多一笔少一笔没有关系,这是很不对的。要从小养成正确书写要习惯。  如何提高识字效率呢?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
期刊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数学,对数字是非常好奇的。一年级数学中计算能力的高低成了衡量学生学习情况的标准。而在考察的过程中,也会发现学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对计算的马虎。一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主要表现在计算的是否正确、迅速,即平常所说的:“算的又对又快”。 怎样提高一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呢?下面我就这一点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创设情境,领会算理  在一年级上册中,有关计算的问题只要学生理解了数
期刊
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给传统的教学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即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已深入人心。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对此理解的更加透彻,因为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学科,更加要求在生物课堂重要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要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使学生获取信息,培养多种能力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