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导游专业适合实施现代学徒制,因为它具有自己的特性,概念性和程序性知识相对比较少,隐形的行业服务技巧、文化素养知识相对较多。本文为高职导游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探索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导游专业;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双导师教学
高职导游专业具有自己的特性,概念性和程序性知识相对比较少,隐形的行业服务技巧、文化素养知识相对较多。而现代学徒制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就此谈点浅见,为高职导游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探索了新的思路。
1.现代学徒制的内涵
现代学徒制是在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的基础上,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由学校教师完成,学生的职业岗位实际知识和技能则由旅游企业师傅进行传、帮、带的一种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其本质特征是:具有传统与现代兼具性。
“学徒制”以掌握某类技艺和经验的“师父”直接将技术手把手传授给“徒弟”。培养的过程比较长,学徒在完全自然的工作过程中随机学习,同时,传统学徒制是全程教育,师傅在培训徒弟的过程中负有全面教育责任,学习的方式是现场亲自动手操作,徒弟可以在了解生产基本情况后,帮助师傅做一些简单的工作,一步步地进行,达到胜任的程度。而现代学徒制的“现代性”是相对于“传统”而言的,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学徒)的培养为核心,以课程为纽带,以企业、學校的深度参与和师傅、教师的深入指导为支撑的人才培养模式,它吸收了传统学徒制“边看、边干、边学”的现场学习优势和学校教育制度“系统、高效”的理论学习优势,力求解决学校职业教育专业与职业分离、理论与实践割裂、学习与就业脱节的现实困境,是传统学徒制度与学校教育制度的结合体,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的一种形式,是真正将实践性知识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的培养方式。
2.导游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着手点
导游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着手点是实施企业与职业院校双主体育人、师傅和教师双导师教学、员工和学生双重身份、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
2.1企业与职业院校双主体育人
职业教育自发展以来,我们积极探索着校企合作之路,因为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实现与经济融合的必由之路,是保障高职教育质量和特色的关键要素。所以在双主体育人的过程中,企业与学校签订实施现代学徒制合作协议,明确企校双方职责、分工,推进企校紧密合作、协同育人。完善企校分段育人、多方参与评价的双主体育人机制。探索人才培养成本分担机制,统筹利用好校内实训场所、公共实训中心和企业实习岗位等教学资源,形成企业与学校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的长效机制。 学校承担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基本的技能训练;企业通过师傅带徒的形式,依据培养方案进行岗位技能训练。
一个精神,行业精神的培养。从入学起开始渗透行业精神,进行校企合作实训,学生的心才能定下来,未来旅游行业人才的自然流失率才能降低,所以从入学起就应当有师的出场,这个“师”,既有学校的师,也有企业的师;企业的师要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
一个贯穿,实践性知识贯穿课程,必须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进行真实的任务驱动,从而使学生在完成任务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应用知识和技能,达到形成能力的目的。很显然以前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现在教学的需求,需要我们教师要寻求新的教学方法,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历一次完整、接近实战的工作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要分析每个学生的职业成长规律,找出符合人的职业成长的历程。职业成长是“从完成简单工作任务到完成复杂工作任务”的能力发展过程。采用什么方法和载体,才能把学生从较低发展阶段有序、有效地带入到更高的发展阶段?如何设计符合发展逻辑规律的系列学习任务?这对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教学组织安排上,要尽量安排大幅度的时间集中上某一门课,动态实施,完全按照教学项目重组教师团队。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教师应尽量创造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独立地去完成与典型工作任务较为一致的学习任务。同时要注意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监控并评估。以尽早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这样学生既能学到知识又能培养和锻炼他们的社会能力(如沟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以实现职业院校学生全方面发展的能力,更好适应企业的需求。
一个平衡性,既强调高职教育的“高等性”,也突出“职业性”。把教师转化成生产教练、把教材转化成训练手册、把教法转化成训练方法、把课堂转化成工作现场。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中,不能再以教师为中心,也不能再以教材为中心,更不能以教室为中心,必须以工作过程为纽带,以任务完成为目的,发挥教师的生产教练作用和教材的训练手册作用,通过合适的训练方法,在工作现场中去完成工作任务,从而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培养品德,形成素养;这就需要学校的“师”和企业的“师”明确分工职责,摆脱传统学科体系的束缚,打破只以知识的系统性作为教学内容的逻辑主线。
一个持续,即从结果考试转向过程考评,从传统考场转向工作现场;从知识的考试转向能力的考试;从学校的考试转向校企共同的考核,边学边考边评,不断反馈,不断纠正,实现教学做的一体化。
2.2师傅和教师双导师教学
完善双导师制,建立健全双导师的选拔、培养、考核、激励制度,形成校企互聘共用的管理机制。合作企业要选拔优秀技术技能人才担任师傅,明确师傅的责任和待遇,师傅承担的教学任务应纳入考核,并可享受相应的带徒津贴。将旅游专业教师的下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纳入教师考核并作为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建立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校企双方共同制订双向挂职锻炼制度。
2.3员工和学生双重身份
作为现代学徒制中的学习主体,学生在其中拥有着双重身份——既是学校的学生也是企业的学徒。但这两种身份并非处于平等的位置,学徒所占的比重要高于学生,这也许就是现代学徒制“现代”的一个体现。学徒身份首先就将学生界定为企业中的人,这样就可以保证学生将自身定位为企业中的员工,加强自我的归属感,从而保证自身投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徒的另一身份即学生的存在,又使得其不同于企业的正式员工,这主要体现在学徒在企业里所享有的薪酬。 2.4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
学生需同时获取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企业技术认证证书。
3.导游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挑战
3.1对于学徒培养的质量没有必要的重视,还没有办法去建立评价的体系,只有学时和工作任务上的工作,只顾眼前,让学生完成了培训,掌握一定的行业技能。如何让学生从培训中,获得对自己潜力的挖掘,仍然是一个挑战。
3.2学徒制的实施完全是企业与学校的行为,没有机制的保证。借鉴英、德等国的学徒制,中职学校实行“现代学徒制”需要国家层面的支持,需要行业的参与。
3.3企业能吸纳的学徒人数还是有限的,企业参与学徒制的积极性直接关系到学徒制发展的规模和數量。
3.4学徒流动频繁,影响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企业培养学徒工的目的是基于长远战略考虑,为以后企业的发展储备人才,但许多青年学徒在学业有成后,对企业忠诚度不高,一切向“钱”看,稍不如意或遭遇挫折就想跳槽,或因为谋求更好的待遇而投奔别的企业,让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企业承受“劳而无获”损失,而别的企业却可以“不劳而获”,造成了企业对于现代学徒制的顾虑。
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我国仍处于一种积极探索和勇于尝试的阶段。现代学徒制式的推行需要政府、企业、学校三方的通力合作,在国外现代学徒制推进的过程中,政府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为企业和学校提供一系列政策支持,并制定特定的法律协议等来维护校企合作的顺利实行。而国内现代学徒制刚刚起步,校企合作的政策支持和推进的力度和深度还需进一步加强,政府关键的桥梁作用还需进一步完善。首先是专项资金支持,政府要为学校和企业间的联系活动、学校的学徒制课程发展、培训项目等不断地提供专项资金支持。结合现代学徒制的实际,进一步完善政府扶持政策,扩大扶持力度,让参与现代学徒制的企业从中真正得到实惠,吸引企业积极参与现代学徒制试点。其次是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尽量避免“学校热,企业冷”的尴尬局面不断出现。政府可以尝试构建行业协会或者是企业集团这类中介机构,它可以为企业和学校之间搭建一条畅通的沟通渠道,搭建合作平台,同时也起到一定辅助和协调的职能。
总之,在开展现代学徒制时,应寻求企业与学校的双赢切入点,使企业认识到学徒制可为企业节约成本、简化招聘程序,从而促使校企各专所长,分工合作,共同负责培养、共同承担风险。这是一个不断探讨多层次合作模式的起点,也是我们职业教育者不断努力的方向,期待校企合作能结出更多的硕果。
参考文献:
[1]何丽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旅游管理等专业中的应用》20150518
[2]李龙星、袁畅、胡袭琛《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实践研究——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12
[3]孟迪云、赵芳《我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2015年1月
[4]范亚楠、梁少祯《高职导游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2016年
[5]高葵芬《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作者简介:
王丽娟,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科主任,讲师,学科带头人,先后发表过《旅游教学中的两点转变》、《浅议旅游专业的实践教学》等七篇文章。
【关键词】导游专业;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双导师教学
高职导游专业具有自己的特性,概念性和程序性知识相对比较少,隐形的行业服务技巧、文化素养知识相对较多。而现代学徒制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就此谈点浅见,为高职导游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探索了新的思路。
1.现代学徒制的内涵
现代学徒制是在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的基础上,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由学校教师完成,学生的职业岗位实际知识和技能则由旅游企业师傅进行传、帮、带的一种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其本质特征是:具有传统与现代兼具性。
“学徒制”以掌握某类技艺和经验的“师父”直接将技术手把手传授给“徒弟”。培养的过程比较长,学徒在完全自然的工作过程中随机学习,同时,传统学徒制是全程教育,师傅在培训徒弟的过程中负有全面教育责任,学习的方式是现场亲自动手操作,徒弟可以在了解生产基本情况后,帮助师傅做一些简单的工作,一步步地进行,达到胜任的程度。而现代学徒制的“现代性”是相对于“传统”而言的,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学徒)的培养为核心,以课程为纽带,以企业、學校的深度参与和师傅、教师的深入指导为支撑的人才培养模式,它吸收了传统学徒制“边看、边干、边学”的现场学习优势和学校教育制度“系统、高效”的理论学习优势,力求解决学校职业教育专业与职业分离、理论与实践割裂、学习与就业脱节的现实困境,是传统学徒制度与学校教育制度的结合体,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的一种形式,是真正将实践性知识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的培养方式。
2.导游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着手点
导游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着手点是实施企业与职业院校双主体育人、师傅和教师双导师教学、员工和学生双重身份、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
2.1企业与职业院校双主体育人
职业教育自发展以来,我们积极探索着校企合作之路,因为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实现与经济融合的必由之路,是保障高职教育质量和特色的关键要素。所以在双主体育人的过程中,企业与学校签订实施现代学徒制合作协议,明确企校双方职责、分工,推进企校紧密合作、协同育人。完善企校分段育人、多方参与评价的双主体育人机制。探索人才培养成本分担机制,统筹利用好校内实训场所、公共实训中心和企业实习岗位等教学资源,形成企业与学校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的长效机制。 学校承担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基本的技能训练;企业通过师傅带徒的形式,依据培养方案进行岗位技能训练。
一个精神,行业精神的培养。从入学起开始渗透行业精神,进行校企合作实训,学生的心才能定下来,未来旅游行业人才的自然流失率才能降低,所以从入学起就应当有师的出场,这个“师”,既有学校的师,也有企业的师;企业的师要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
一个贯穿,实践性知识贯穿课程,必须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进行真实的任务驱动,从而使学生在完成任务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应用知识和技能,达到形成能力的目的。很显然以前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现在教学的需求,需要我们教师要寻求新的教学方法,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历一次完整、接近实战的工作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要分析每个学生的职业成长规律,找出符合人的职业成长的历程。职业成长是“从完成简单工作任务到完成复杂工作任务”的能力发展过程。采用什么方法和载体,才能把学生从较低发展阶段有序、有效地带入到更高的发展阶段?如何设计符合发展逻辑规律的系列学习任务?这对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教学组织安排上,要尽量安排大幅度的时间集中上某一门课,动态实施,完全按照教学项目重组教师团队。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教师应尽量创造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独立地去完成与典型工作任务较为一致的学习任务。同时要注意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监控并评估。以尽早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这样学生既能学到知识又能培养和锻炼他们的社会能力(如沟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以实现职业院校学生全方面发展的能力,更好适应企业的需求。
一个平衡性,既强调高职教育的“高等性”,也突出“职业性”。把教师转化成生产教练、把教材转化成训练手册、把教法转化成训练方法、把课堂转化成工作现场。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中,不能再以教师为中心,也不能再以教材为中心,更不能以教室为中心,必须以工作过程为纽带,以任务完成为目的,发挥教师的生产教练作用和教材的训练手册作用,通过合适的训练方法,在工作现场中去完成工作任务,从而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培养品德,形成素养;这就需要学校的“师”和企业的“师”明确分工职责,摆脱传统学科体系的束缚,打破只以知识的系统性作为教学内容的逻辑主线。
一个持续,即从结果考试转向过程考评,从传统考场转向工作现场;从知识的考试转向能力的考试;从学校的考试转向校企共同的考核,边学边考边评,不断反馈,不断纠正,实现教学做的一体化。
2.2师傅和教师双导师教学
完善双导师制,建立健全双导师的选拔、培养、考核、激励制度,形成校企互聘共用的管理机制。合作企业要选拔优秀技术技能人才担任师傅,明确师傅的责任和待遇,师傅承担的教学任务应纳入考核,并可享受相应的带徒津贴。将旅游专业教师的下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纳入教师考核并作为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建立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校企双方共同制订双向挂职锻炼制度。
2.3员工和学生双重身份
作为现代学徒制中的学习主体,学生在其中拥有着双重身份——既是学校的学生也是企业的学徒。但这两种身份并非处于平等的位置,学徒所占的比重要高于学生,这也许就是现代学徒制“现代”的一个体现。学徒身份首先就将学生界定为企业中的人,这样就可以保证学生将自身定位为企业中的员工,加强自我的归属感,从而保证自身投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徒的另一身份即学生的存在,又使得其不同于企业的正式员工,这主要体现在学徒在企业里所享有的薪酬。 2.4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
学生需同时获取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企业技术认证证书。
3.导游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挑战
3.1对于学徒培养的质量没有必要的重视,还没有办法去建立评价的体系,只有学时和工作任务上的工作,只顾眼前,让学生完成了培训,掌握一定的行业技能。如何让学生从培训中,获得对自己潜力的挖掘,仍然是一个挑战。
3.2学徒制的实施完全是企业与学校的行为,没有机制的保证。借鉴英、德等国的学徒制,中职学校实行“现代学徒制”需要国家层面的支持,需要行业的参与。
3.3企业能吸纳的学徒人数还是有限的,企业参与学徒制的积极性直接关系到学徒制发展的规模和數量。
3.4学徒流动频繁,影响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企业培养学徒工的目的是基于长远战略考虑,为以后企业的发展储备人才,但许多青年学徒在学业有成后,对企业忠诚度不高,一切向“钱”看,稍不如意或遭遇挫折就想跳槽,或因为谋求更好的待遇而投奔别的企业,让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企业承受“劳而无获”损失,而别的企业却可以“不劳而获”,造成了企业对于现代学徒制的顾虑。
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我国仍处于一种积极探索和勇于尝试的阶段。现代学徒制式的推行需要政府、企业、学校三方的通力合作,在国外现代学徒制推进的过程中,政府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为企业和学校提供一系列政策支持,并制定特定的法律协议等来维护校企合作的顺利实行。而国内现代学徒制刚刚起步,校企合作的政策支持和推进的力度和深度还需进一步加强,政府关键的桥梁作用还需进一步完善。首先是专项资金支持,政府要为学校和企业间的联系活动、学校的学徒制课程发展、培训项目等不断地提供专项资金支持。结合现代学徒制的实际,进一步完善政府扶持政策,扩大扶持力度,让参与现代学徒制的企业从中真正得到实惠,吸引企业积极参与现代学徒制试点。其次是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尽量避免“学校热,企业冷”的尴尬局面不断出现。政府可以尝试构建行业协会或者是企业集团这类中介机构,它可以为企业和学校之间搭建一条畅通的沟通渠道,搭建合作平台,同时也起到一定辅助和协调的职能。
总之,在开展现代学徒制时,应寻求企业与学校的双赢切入点,使企业认识到学徒制可为企业节约成本、简化招聘程序,从而促使校企各专所长,分工合作,共同负责培养、共同承担风险。这是一个不断探讨多层次合作模式的起点,也是我们职业教育者不断努力的方向,期待校企合作能结出更多的硕果。
参考文献:
[1]何丽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旅游管理等专业中的应用》20150518
[2]李龙星、袁畅、胡袭琛《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实践研究——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12
[3]孟迪云、赵芳《我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2015年1月
[4]范亚楠、梁少祯《高职导游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2016年
[5]高葵芬《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作者简介:
王丽娟,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科主任,讲师,学科带头人,先后发表过《旅游教学中的两点转变》、《浅议旅游专业的实践教学》等七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