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化血红蛋白A1c (HbA1c)是目前评价血糖控制如何的金指标,每一位确诊的糖尿病患者都应该定期监测糖化血紅蛋白。美国和我国糖尿病学会提出的血糖控制目标分别为HbA1c<7.0%和<6.5%。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内分泌科专家冯凭认为,这些数值仅是总体目标值,并不适合所有的患者。具体到每一个患者,还应个体化地设定适宜的血糖控制目标。因为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诸如年龄大小、体重高低、病程长短、合并症有无等,血糖控制目标当然不可能也不应该“一刀切”。
对于新诊断的或病程较短的、预期寿命较长的、无严重心脑血管病的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使HbA1c<7.0%或<6.5%甚至达到正常(<6.0%)。反之,如患者病程较长、预期寿命较短、有严重心脑血管病或微血管并发症、合并多种疾病或曾发生过严重低血糖的,应给予相对宽松的血糖控制,且降糖速度也应相对放缓,逐步达到控制目标,尤应注意避免低血糖。一些特殊患者群体的血糖控制目标更应强调个体化。
老年患者:老年人对低血糖的承受能力差,后果较严重。且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预期寿命在缩短。所以,老年人的血糖控制目标应相对宽松,如美国老年病学协会规定:对体质较差或预期寿命小于5年的老年患者,控制目标在8.0%以内即可。
儿童患者:低血糖对儿童脑组织的危害很大,患儿对低血糖的感知能力又差,父母对患儿超过一半的低血糖发生也不能觉察,所以应适当放宽血糖控制目标。0~6岁为7.8%~8.5%,6~12岁为<8.0%,13~19岁为<7.5%。
妊娠糖尿病患者:为了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孕妇的血糖控制应该十分严格。应尽可能达到餐前血糖≤5.3mmol/L,餐后1小时血糖≤7.8mmol/ L,餐后2小时血糖≤6.7mmol/L。
冯凭还提醒糖尿病患者,对于血糖的控制既不应随意放松,也不应与他人攀比,片面追求“完美”的血糖控制目标。这两种做法都会给身体带来危害。血糖控制目标应当认真咨询糖尿病医生,个体化地制定并努力去实现这一适合于自己的理想血糖控制目标。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内分泌科专家冯凭认为,这些数值仅是总体目标值,并不适合所有的患者。具体到每一个患者,还应个体化地设定适宜的血糖控制目标。因为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诸如年龄大小、体重高低、病程长短、合并症有无等,血糖控制目标当然不可能也不应该“一刀切”。
对于新诊断的或病程较短的、预期寿命较长的、无严重心脑血管病的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使HbA1c<7.0%或<6.5%甚至达到正常(<6.0%)。反之,如患者病程较长、预期寿命较短、有严重心脑血管病或微血管并发症、合并多种疾病或曾发生过严重低血糖的,应给予相对宽松的血糖控制,且降糖速度也应相对放缓,逐步达到控制目标,尤应注意避免低血糖。一些特殊患者群体的血糖控制目标更应强调个体化。
老年患者:老年人对低血糖的承受能力差,后果较严重。且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预期寿命在缩短。所以,老年人的血糖控制目标应相对宽松,如美国老年病学协会规定:对体质较差或预期寿命小于5年的老年患者,控制目标在8.0%以内即可。
儿童患者:低血糖对儿童脑组织的危害很大,患儿对低血糖的感知能力又差,父母对患儿超过一半的低血糖发生也不能觉察,所以应适当放宽血糖控制目标。0~6岁为7.8%~8.5%,6~12岁为<8.0%,13~19岁为<7.5%。
妊娠糖尿病患者:为了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孕妇的血糖控制应该十分严格。应尽可能达到餐前血糖≤5.3mmol/L,餐后1小时血糖≤7.8mmol/ L,餐后2小时血糖≤6.7mmol/L。
冯凭还提醒糖尿病患者,对于血糖的控制既不应随意放松,也不应与他人攀比,片面追求“完美”的血糖控制目标。这两种做法都会给身体带来危害。血糖控制目标应当认真咨询糖尿病医生,个体化地制定并努力去实现这一适合于自己的理想血糖控制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