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军委第一副主席刘华清上将有理由对他这个星期的访问感到满意。在伊斯特勒基地,他观看了法国新式‘阵风’战斗机。在瑟堡,他参观了‘克莱蒙梭’号航空母舰,甚至还参观了正在建造中的新式航空母舰‘夏尔·载高乐’号。”
这是1996年9月19日法国《解放报》的报道。报道称,这位80岁高龄但行动敏捷的中国军队领导人很想拥有航空母舰,此次访问法国,意在引进法国的先进军事技术,加强自身的防务能力,打破欧洲国家针对中国的武器禁运。
当这位80岁高龄的老人看到西方国家的先进武器装备时,是何感想?西方媒体并没有做任何猜测,或许,西方国家当时的心理优势,令它们忽略了中国参观者细微的心理变化。
而在解放军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刘华清回忆录》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记录刘华清将军当时某一次参观完西方先进装备后的感受:“联想到我国核潜艇及其配套的保障条件、安全措施,当天晚上我几乎夜不能寐。”
提到刘华清将军,多会将他与中国的“航母梦”联系在一起。因为他提出了将中国海军战略从“近岸防御型”转变为“近海防御型”理论,西方媒体就此将他与西方海权理论提出者马汉相提并论,并称他为“中国的马汉”。
近日,西方媒体纷纷转发了中国官方的一则消息:1月14日6时,享年95岁的刘华清上将因病在北京逝世。标题上,它们纷纷打出了“中国航母之父”的字眼。路透社更是用一种惋惜的语气说,中国第一艘航母可能于今年7月1日下水,但“中国航母之父”刘华清则遗憾地不能见证这一历史时刻了。
“没有航母,死不瞑目”
1916年10月20日,刘华清出生在湖北大悟县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那里是大别山区,处在湖北、河南与安徽三省的交界处,因为山高林密,地势险要,成为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的根据地。
没有人会预想到,一个成长在山区,只能在村里小溪里戏水的孩童,今后会成长为“中国的马汉”,指挥中国海军走向远洋的重要历史人物,并为未来的中国航母编队奠定关键性基础。
在回忆录中,刘华清将军清楚记述了担任海军司令员走马上任那一天的心情。“1982年9月15日,我走进了海军办公楼,海军司令员的办公室不算大,但这里有一份重大责任。我走到窗前,举目眺望,思绪万千……”
刘华清一直有着强烈的海军情结,而在这份情结里,航母又占据了重要地位。他是第一位登上美国航空母舰的中国将领。1980年5月,当时还在解放军总参谋部任职的刘华清带领代表团访问美国,那时的中美关系正处于“蜜月期”,出于拉拢中国对抗苏联的战略目的,那时美国事实上将中国当作“准盟国”看待,并不忌讳向中国展现部分先进的装备。当时,美方安排中国军方代表团参观了“小鹰”号航母。刘华清在回忆录上描述了当时的心情:“上舰后,其规模气势和现代作战能力,给我留下了极深印象”。
密集出访调研美英法航母
自此,刘华清心中的航母梦愈发强烈,之后,他更加频繁地出访调研国外海军的先进技术和经验
中国国防大学海军少将杨毅曾跟随刘华清出访,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杨毅少将还记忆犹新。上世纪80年代,刘华清时任海军司令员,当时杨毅在海军外事部门任职,出访时负责刘华清的翻译和外事礼宾工作。
杨毅少将告诉记者,1986年9月,他有幸陪同刘华清司令员连续访问法国和美国。访问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刘华清司令员出其不意地提了很多“小问题”。记得访问基地设在土伦的法国海军军区司令部时,他问对方“有多少人”、“有哪些部门”、“分哪些职责”、“人手够不够用”等等。当听到对方回答只有“80多个人”时,刘华清眉头一紧。因为法国海军军区司令部当时任务并不轻,不仅要指挥地中海舰队的作战任务,还要担负当地海陆空三军的指挥。
杨毅当时很惊讶,“首长怎么会问这么细的问题?”——答案在回国后“揭晓”:刘华清司令员参考法国的经验,很快推进了海军的体制编制改革,将东海舰队、南海舰队和北海舰队打造成战略海区的指挥机关,原来的后勤等其他工作职能被剥离出去,让下面的基地来负责。
在访问美国期间,刘华清看到一位美国女水兵的帽子,觉得很实用又好看,当即对杨毅说:“小杨,看能不能帮我要一顶?”杨毅回忆说,当时并不了解首长的意图,后来才明白,现在中国海军女兵的帽子就是仿造那一顶做的。“没想到老将军的心这么细。”
杨毅回忆说,刘华清司令员在美国夏威夷珍珠港参观了美国的攻击型核潜艇,感觉美国的核潜艇内部很清洁、很安全、空间也比较大,设计注重官兵生活的舒适性。这些经验,回国后都借鉴到了中国海军的建设当中。
上世纪80年代,刘华清密集出访调研美英法等各国航母,比如1980年登上过美国的“小鹰”号航母,1984年11月参观过英国“无畏”号航母,以及“勇敢”号攻击型核潜艇等等,而且每次都将日程安排得很紧。他对杨毅说“出来一趟不容易,我们好好看一看,多学习才能推动我们的海军现代化建设。”
回忆录中,他如此描述自己的观后感:“美国海军经过几十年建设,已形成了与其大国地位相称的现代化海军,但仍在锐意进取,不断创新。由此我深深感到,中国要建立一支强大的具有现代战斗能力的海军,还需要博采众长,狠下功夫。”
心中始终怀揣一个“航母梦”
老将军回忆录2004年出版时,还引起了一阵不大不小的轰动,原因是当中所提及的“航母”内容。一位曾经参与回忆录编撰工作的专家告诉记者,当时参与编写工作的涉及很多部门,包括海军、总参、国防科工委以及中央军委等等,针对事实的准确性以及可能的涉密内容,都做了严格仔细的核对检查。回忆录里面的一些内容在当时还是很具有震撼效果的,出版后很快引起了国外的密切关注,为国内外研究中国军事问题提供了难得的史料。
回顾2004年以及之后境外媒体的报道,回忆录中关于建造航母的内容,常常被用来证明中国正在建造航母的事实,甚至成了境外媒体渲染“中国威胁论”的借口之一。
那么,回忆录中关于航母究竟是如何表述的呢?如下是回忆录中的部分摘录:
“早在1970年,我还在造船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时,就根据上级指示,组织过航空母舰的专题论证,并上报过工程方案。……以往,我只是在‘外围’观察和思考航母问题,1982年我当了海军司令员,航母在我心头的分量,自然大不相同于往年了。我国是一个濒海大国,有500多万平方公里‘海洋领土’,随着海洋开发事业和海上斗争形势发展,我们面临的海上威胁和过去大不相同。……面对这种情况,中国海军的实力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一旦海上发生战事,有时只能望洋兴叹。发展航空母舰,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1987年3月31日,我向总部机关汇报 了关于海军装备规划中的两大问题:一是航母,一是核潜艇。关于航母问题,当时,我们对海上机动编队只考虑到驱逐舰、护卫舰和潜艇,但进一步研讨后发现,这个编队如果没有空中掩护,无法到岸基飞机作战半径以外作战。后来在研究台海斗争时,我们又发现,使用岸基飞机非常浪费,因为留空时间短,所需飞机和机场就要很多。我们还分析,不发展航母,海军还是要发展驱逐舰和护卫舰,靠它们组成海上机动编队。如果发展了航母,这些舰艇既是护卫航母编队的舰只,也是在海上机动作战的舰只。在现代条件下进行海战,没有航空兵的掩护,无论如何是不行的,如果发展了航母,并不需要增加飞机的总数量,只是飞机的性能有所不同,飞机的价格高一些,但也不会高很多。因此,发展航母编队,是一个如何调整装备经费使用方向的问题,不需要大量增加装备费。更重要的是,有了航母,海上机动作战编队的作战效能会大大提高。至于技术上能不能自力制造航空母舰和舰载飞机,经与航空、船舶等有关工业部门领导、专家研究,它们认为,条件基本具备。当然,有些特殊装置需要认真对待,也是可以解决的。”
从回忆录中可以看出,刘华清老将军对于“中国是否需要航母”、“需要怎样航母”,都做了反复细致详尽的论证。但出于当时经济力量有限的缘故,以及中央顾虑建造航母可能给周边带来的政治冲击,航母项目一直没有得到批准。但是建造航母的技术以及航母战略的研究,在刘华清老将军主政海军时就已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奠定中国海军战略思想
刘华清老将军对中国海军发展的另一个巨大贡献,就是他提出的“海军战略”。上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海军的任务是近岸作战,主要是配合陆军,做沿岸防御,反击敌方的登陆。改革开放以后,苏联的威胁逐渐解除,海洋方向的安全问题更加突出:台湾问题、香港回归问题以及南海岛礁问题等,都需要中国将海洋作为国防的战略方向。因此,将中国海军从“近岸防御”转变为“近海防御”变得更加迫切。
海军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尹卓少将是中国少数具有航母实习经验的军官,他在接受采访时说,刘华清在担任海军司令时,曾主持过多次大型战略研讨会,明确提出了中国海军的战略思想和战略理论,海军作战和建设由此有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当时,在军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由军种单独提出战略思想,海军还是第一个。”
尹卓少将进一步解释,近海作战不是过去所讲的200海里专属经济区海域,而是指台湾以东800海里至1000海里之内的西太平洋海域,以及岛链内的一些海域包括南海,这些海域都是中国海军关注的地方和军力发展的方向。“当时主要发展了‘一舰一艇一机’,‘一舰’是指052驱逐舰,‘一艇’是指039潜艇,‘一机’则是歼轰-7战机。这些装备信息化程度比较高,基本能满足1000海里海域内作战要求。”
据军事专家介绍,现在中国海军的主要装备,多数是在刘华清上世纪80年代主持海军工作时奠定下来的。
回忆录中刘华清就“海军战略”做了详细的阐述:中国海军今后较长时期内的作战海区,“主要将是第一岛链和沿该岛链的外沿海区,一级岛链以内的黄海、东海、南海海区。……随着我国经济力量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增强,海军力量进一步壮大,我们的作战海区,将逐步扩大到太平洋北部至第二岛链,在积极防御的战役战术上,将采取‘敌进我进’的指导思想,即敌人向我沿海区进攻,我也向敌后方发起进攻。”对于战争时期的任务,回忆录中说,“一是独立或者协同陆、空军作战,有效抵御敌人来自海洋方向的进攻。二是保护己方海上交通运输线,三是在统帅部的统一指挥下,参加战略核反击作战。”
显然,现在的中国“海军战略”延续了刘华清老将军当年提出的战略思想。
在评价刘华清老将军对中国海军发展中的作用时,杨毅少将用了“不可替代的、历史性的巨大贡献”来概括。“‘中国海军之父’、‘中国航母之父’不是我们的表述语言,但是可以肯定,刘华清老将军在中国海军新战略的提出、新装备的研制以及新人才的培养上,发挥了历史性的、别人难以比拟的作用。”
《刘华清回忆录》摘录点评
1985年11月,中国海军组织了首次军舰编队出访外国的活动,出访船舶为一艘导弹驱逐舰和一艘综合补给舰,共512名官兵,分别访问了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和孟加拉国,历时62天,总航程约1.24万海里。……值得一提的是,返回途中,出访编队在南中国海公海海域,与美国海军第7舰队相遇。这是一次偶然相遇,但也是一个很有历史意义的时刻。……两个编队相遇后,双方编队领导人互致了问候。……随后,双方成纵队,在海上同向而行,双方官兵列队互相致意。在他们的身后,两条平行的白色航迹,翻腾着美丽的浪花。
——原编者点评:如今,在南中国海海域偶遇的中美海军编队,还会相互友好致意吗?相信,多数情况下。双方少不了又要玩一通“猫捉老鼠”的游戏。
1985年11月15日,乘专机离开华盛顿,去墨西哥湾的基斯勒空军基地。抵达基地后,我们参观了英格尔斯船厂和正在建造的美国最现代化的CG-47型导弹巡洋舰。该舰的使命是参与航空母舰战斗群和水面舰艇战斗群行动,装有能满足超视距反舰和对岸攻击的“战斧”巡航导弹,还有可监视较大空域、探测跟踪多个目标的“宙斯盾”系统。……在圣迭戈基地,用两天时间,访问了北岛航空站、海军站、反潜作战训练中心、米拉马海军航空战、帕莫拉通用动力公司,参观了反潜直升机、DDG-994导弹驱逐舰、FFG-37导弹护卫舰、F-14、F-18战斗机、E-2C预警机和“密集阵”生产线。
——原编者点评:难以想象那时的中美两军关系如此密切。当年那些能够让中国人参观的地点,如今都已成了中国人的禁区,尤其是“宙斯盾”系统,连中国人接近瞥一眼都不行。
1991年1月17日凌晨3点,美国对伊拉克发起战略空袭,海湾战争全面爆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针对海湾战争,江泽民主席、杨尚昆副主席和李鹏总理多次强调要掌握海湾战争动态,研究其经验教训。根据这些指示精神,解放军三总部、国防科工委、各军兵种、各军区以及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等单位,系统地多层次地进行了研讨,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我多次组织和参加了海湾战争研讨会,有目的地研究了一些大的问题。海湾战争所显示出的现代战争特点,对我军建设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我们需要有危机意识,要有紧迫感,要研究学习国外的先进军事思想、战术技术和武器装备,进一步完善自我。我认为,美国整伊拉克可以,整中国不行。美国打朝鲜、越南的时候,如果没有中国的支持和帮助,朝鲜、越南要取胜是困难的。我们是他们的大后方,几乎是要什么给什么。这次海湾战争,伊拉克完全孤立,被封锁制裁。美国人怕持久作战,时间拖得越久就越被动。美国怕死人,人死多了就紧张,甚至影响他们的战略决策。我们对付美国人的办法是很多的。
——原编者点评:想起了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迈克·马伦在评论中国试飞“歼-20”时说的一句话——无法理解为何中国发展的军事科技似乎都是朝着美国而来的?看来,在这里可以找到部分答案。
这是1996年9月19日法国《解放报》的报道。报道称,这位80岁高龄但行动敏捷的中国军队领导人很想拥有航空母舰,此次访问法国,意在引进法国的先进军事技术,加强自身的防务能力,打破欧洲国家针对中国的武器禁运。
当这位80岁高龄的老人看到西方国家的先进武器装备时,是何感想?西方媒体并没有做任何猜测,或许,西方国家当时的心理优势,令它们忽略了中国参观者细微的心理变化。
而在解放军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刘华清回忆录》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记录刘华清将军当时某一次参观完西方先进装备后的感受:“联想到我国核潜艇及其配套的保障条件、安全措施,当天晚上我几乎夜不能寐。”
提到刘华清将军,多会将他与中国的“航母梦”联系在一起。因为他提出了将中国海军战略从“近岸防御型”转变为“近海防御型”理论,西方媒体就此将他与西方海权理论提出者马汉相提并论,并称他为“中国的马汉”。
近日,西方媒体纷纷转发了中国官方的一则消息:1月14日6时,享年95岁的刘华清上将因病在北京逝世。标题上,它们纷纷打出了“中国航母之父”的字眼。路透社更是用一种惋惜的语气说,中国第一艘航母可能于今年7月1日下水,但“中国航母之父”刘华清则遗憾地不能见证这一历史时刻了。
“没有航母,死不瞑目”
1916年10月20日,刘华清出生在湖北大悟县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那里是大别山区,处在湖北、河南与安徽三省的交界处,因为山高林密,地势险要,成为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的根据地。
没有人会预想到,一个成长在山区,只能在村里小溪里戏水的孩童,今后会成长为“中国的马汉”,指挥中国海军走向远洋的重要历史人物,并为未来的中国航母编队奠定关键性基础。
在回忆录中,刘华清将军清楚记述了担任海军司令员走马上任那一天的心情。“1982年9月15日,我走进了海军办公楼,海军司令员的办公室不算大,但这里有一份重大责任。我走到窗前,举目眺望,思绪万千……”
刘华清一直有着强烈的海军情结,而在这份情结里,航母又占据了重要地位。他是第一位登上美国航空母舰的中国将领。1980年5月,当时还在解放军总参谋部任职的刘华清带领代表团访问美国,那时的中美关系正处于“蜜月期”,出于拉拢中国对抗苏联的战略目的,那时美国事实上将中国当作“准盟国”看待,并不忌讳向中国展现部分先进的装备。当时,美方安排中国军方代表团参观了“小鹰”号航母。刘华清在回忆录上描述了当时的心情:“上舰后,其规模气势和现代作战能力,给我留下了极深印象”。
密集出访调研美英法航母
自此,刘华清心中的航母梦愈发强烈,之后,他更加频繁地出访调研国外海军的先进技术和经验
中国国防大学海军少将杨毅曾跟随刘华清出访,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杨毅少将还记忆犹新。上世纪80年代,刘华清时任海军司令员,当时杨毅在海军外事部门任职,出访时负责刘华清的翻译和外事礼宾工作。
杨毅少将告诉记者,1986年9月,他有幸陪同刘华清司令员连续访问法国和美国。访问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刘华清司令员出其不意地提了很多“小问题”。记得访问基地设在土伦的法国海军军区司令部时,他问对方“有多少人”、“有哪些部门”、“分哪些职责”、“人手够不够用”等等。当听到对方回答只有“80多个人”时,刘华清眉头一紧。因为法国海军军区司令部当时任务并不轻,不仅要指挥地中海舰队的作战任务,还要担负当地海陆空三军的指挥。
杨毅当时很惊讶,“首长怎么会问这么细的问题?”——答案在回国后“揭晓”:刘华清司令员参考法国的经验,很快推进了海军的体制编制改革,将东海舰队、南海舰队和北海舰队打造成战略海区的指挥机关,原来的后勤等其他工作职能被剥离出去,让下面的基地来负责。
在访问美国期间,刘华清看到一位美国女水兵的帽子,觉得很实用又好看,当即对杨毅说:“小杨,看能不能帮我要一顶?”杨毅回忆说,当时并不了解首长的意图,后来才明白,现在中国海军女兵的帽子就是仿造那一顶做的。“没想到老将军的心这么细。”
杨毅回忆说,刘华清司令员在美国夏威夷珍珠港参观了美国的攻击型核潜艇,感觉美国的核潜艇内部很清洁、很安全、空间也比较大,设计注重官兵生活的舒适性。这些经验,回国后都借鉴到了中国海军的建设当中。
上世纪80年代,刘华清密集出访调研美英法等各国航母,比如1980年登上过美国的“小鹰”号航母,1984年11月参观过英国“无畏”号航母,以及“勇敢”号攻击型核潜艇等等,而且每次都将日程安排得很紧。他对杨毅说“出来一趟不容易,我们好好看一看,多学习才能推动我们的海军现代化建设。”
回忆录中,他如此描述自己的观后感:“美国海军经过几十年建设,已形成了与其大国地位相称的现代化海军,但仍在锐意进取,不断创新。由此我深深感到,中国要建立一支强大的具有现代战斗能力的海军,还需要博采众长,狠下功夫。”
心中始终怀揣一个“航母梦”
老将军回忆录2004年出版时,还引起了一阵不大不小的轰动,原因是当中所提及的“航母”内容。一位曾经参与回忆录编撰工作的专家告诉记者,当时参与编写工作的涉及很多部门,包括海军、总参、国防科工委以及中央军委等等,针对事实的准确性以及可能的涉密内容,都做了严格仔细的核对检查。回忆录里面的一些内容在当时还是很具有震撼效果的,出版后很快引起了国外的密切关注,为国内外研究中国军事问题提供了难得的史料。
回顾2004年以及之后境外媒体的报道,回忆录中关于建造航母的内容,常常被用来证明中国正在建造航母的事实,甚至成了境外媒体渲染“中国威胁论”的借口之一。
那么,回忆录中关于航母究竟是如何表述的呢?如下是回忆录中的部分摘录:
“早在1970年,我还在造船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时,就根据上级指示,组织过航空母舰的专题论证,并上报过工程方案。……以往,我只是在‘外围’观察和思考航母问题,1982年我当了海军司令员,航母在我心头的分量,自然大不相同于往年了。我国是一个濒海大国,有500多万平方公里‘海洋领土’,随着海洋开发事业和海上斗争形势发展,我们面临的海上威胁和过去大不相同。……面对这种情况,中国海军的实力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一旦海上发生战事,有时只能望洋兴叹。发展航空母舰,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1987年3月31日,我向总部机关汇报 了关于海军装备规划中的两大问题:一是航母,一是核潜艇。关于航母问题,当时,我们对海上机动编队只考虑到驱逐舰、护卫舰和潜艇,但进一步研讨后发现,这个编队如果没有空中掩护,无法到岸基飞机作战半径以外作战。后来在研究台海斗争时,我们又发现,使用岸基飞机非常浪费,因为留空时间短,所需飞机和机场就要很多。我们还分析,不发展航母,海军还是要发展驱逐舰和护卫舰,靠它们组成海上机动编队。如果发展了航母,这些舰艇既是护卫航母编队的舰只,也是在海上机动作战的舰只。在现代条件下进行海战,没有航空兵的掩护,无论如何是不行的,如果发展了航母,并不需要增加飞机的总数量,只是飞机的性能有所不同,飞机的价格高一些,但也不会高很多。因此,发展航母编队,是一个如何调整装备经费使用方向的问题,不需要大量增加装备费。更重要的是,有了航母,海上机动作战编队的作战效能会大大提高。至于技术上能不能自力制造航空母舰和舰载飞机,经与航空、船舶等有关工业部门领导、专家研究,它们认为,条件基本具备。当然,有些特殊装置需要认真对待,也是可以解决的。”
从回忆录中可以看出,刘华清老将军对于“中国是否需要航母”、“需要怎样航母”,都做了反复细致详尽的论证。但出于当时经济力量有限的缘故,以及中央顾虑建造航母可能给周边带来的政治冲击,航母项目一直没有得到批准。但是建造航母的技术以及航母战略的研究,在刘华清老将军主政海军时就已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奠定中国海军战略思想
刘华清老将军对中国海军发展的另一个巨大贡献,就是他提出的“海军战略”。上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海军的任务是近岸作战,主要是配合陆军,做沿岸防御,反击敌方的登陆。改革开放以后,苏联的威胁逐渐解除,海洋方向的安全问题更加突出:台湾问题、香港回归问题以及南海岛礁问题等,都需要中国将海洋作为国防的战略方向。因此,将中国海军从“近岸防御”转变为“近海防御”变得更加迫切。
海军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尹卓少将是中国少数具有航母实习经验的军官,他在接受采访时说,刘华清在担任海军司令时,曾主持过多次大型战略研讨会,明确提出了中国海军的战略思想和战略理论,海军作战和建设由此有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当时,在军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由军种单独提出战略思想,海军还是第一个。”
尹卓少将进一步解释,近海作战不是过去所讲的200海里专属经济区海域,而是指台湾以东800海里至1000海里之内的西太平洋海域,以及岛链内的一些海域包括南海,这些海域都是中国海军关注的地方和军力发展的方向。“当时主要发展了‘一舰一艇一机’,‘一舰’是指052驱逐舰,‘一艇’是指039潜艇,‘一机’则是歼轰-7战机。这些装备信息化程度比较高,基本能满足1000海里海域内作战要求。”
据军事专家介绍,现在中国海军的主要装备,多数是在刘华清上世纪80年代主持海军工作时奠定下来的。
回忆录中刘华清就“海军战略”做了详细的阐述:中国海军今后较长时期内的作战海区,“主要将是第一岛链和沿该岛链的外沿海区,一级岛链以内的黄海、东海、南海海区。……随着我国经济力量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增强,海军力量进一步壮大,我们的作战海区,将逐步扩大到太平洋北部至第二岛链,在积极防御的战役战术上,将采取‘敌进我进’的指导思想,即敌人向我沿海区进攻,我也向敌后方发起进攻。”对于战争时期的任务,回忆录中说,“一是独立或者协同陆、空军作战,有效抵御敌人来自海洋方向的进攻。二是保护己方海上交通运输线,三是在统帅部的统一指挥下,参加战略核反击作战。”
显然,现在的中国“海军战略”延续了刘华清老将军当年提出的战略思想。
在评价刘华清老将军对中国海军发展中的作用时,杨毅少将用了“不可替代的、历史性的巨大贡献”来概括。“‘中国海军之父’、‘中国航母之父’不是我们的表述语言,但是可以肯定,刘华清老将军在中国海军新战略的提出、新装备的研制以及新人才的培养上,发挥了历史性的、别人难以比拟的作用。”
《刘华清回忆录》摘录点评
1985年11月,中国海军组织了首次军舰编队出访外国的活动,出访船舶为一艘导弹驱逐舰和一艘综合补给舰,共512名官兵,分别访问了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和孟加拉国,历时62天,总航程约1.24万海里。……值得一提的是,返回途中,出访编队在南中国海公海海域,与美国海军第7舰队相遇。这是一次偶然相遇,但也是一个很有历史意义的时刻。……两个编队相遇后,双方编队领导人互致了问候。……随后,双方成纵队,在海上同向而行,双方官兵列队互相致意。在他们的身后,两条平行的白色航迹,翻腾着美丽的浪花。
——原编者点评:如今,在南中国海海域偶遇的中美海军编队,还会相互友好致意吗?相信,多数情况下。双方少不了又要玩一通“猫捉老鼠”的游戏。
1985年11月15日,乘专机离开华盛顿,去墨西哥湾的基斯勒空军基地。抵达基地后,我们参观了英格尔斯船厂和正在建造的美国最现代化的CG-47型导弹巡洋舰。该舰的使命是参与航空母舰战斗群和水面舰艇战斗群行动,装有能满足超视距反舰和对岸攻击的“战斧”巡航导弹,还有可监视较大空域、探测跟踪多个目标的“宙斯盾”系统。……在圣迭戈基地,用两天时间,访问了北岛航空站、海军站、反潜作战训练中心、米拉马海军航空战、帕莫拉通用动力公司,参观了反潜直升机、DDG-994导弹驱逐舰、FFG-37导弹护卫舰、F-14、F-18战斗机、E-2C预警机和“密集阵”生产线。
——原编者点评:难以想象那时的中美两军关系如此密切。当年那些能够让中国人参观的地点,如今都已成了中国人的禁区,尤其是“宙斯盾”系统,连中国人接近瞥一眼都不行。
1991年1月17日凌晨3点,美国对伊拉克发起战略空袭,海湾战争全面爆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针对海湾战争,江泽民主席、杨尚昆副主席和李鹏总理多次强调要掌握海湾战争动态,研究其经验教训。根据这些指示精神,解放军三总部、国防科工委、各军兵种、各军区以及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等单位,系统地多层次地进行了研讨,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我多次组织和参加了海湾战争研讨会,有目的地研究了一些大的问题。海湾战争所显示出的现代战争特点,对我军建设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我们需要有危机意识,要有紧迫感,要研究学习国外的先进军事思想、战术技术和武器装备,进一步完善自我。我认为,美国整伊拉克可以,整中国不行。美国打朝鲜、越南的时候,如果没有中国的支持和帮助,朝鲜、越南要取胜是困难的。我们是他们的大后方,几乎是要什么给什么。这次海湾战争,伊拉克完全孤立,被封锁制裁。美国人怕持久作战,时间拖得越久就越被动。美国怕死人,人死多了就紧张,甚至影响他们的战略决策。我们对付美国人的办法是很多的。
——原编者点评:想起了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迈克·马伦在评论中国试飞“歼-20”时说的一句话——无法理解为何中国发展的军事科技似乎都是朝着美国而来的?看来,在这里可以找到部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