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了解东莞市农村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现状,为制定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随机抽样的原则,从东莞市抽取三个自然村,采用问卷和体检相结合的方式入户对35岁以上常住人口进行高血压患病现况调查。结果此次高血压调查共完成2132人,占35岁以上常住人口的86.28%;高血压的患病率为44.37%,男性高于女性(P<0.01);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P<0.001);1级高血压者明显高于2、3级高血压(P<0.01);高血压患病率随BMI升高而升高(P<0.001);有高血压家族史者患病率高于无家族史者(P<0.01),而父母双方均有高血压者高于父母一方者(P<0.05);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病率高于非糖尿病患者(P<0.001),患病率随糖尿病患病时间延长而升高(P<0.001);吸烟者高血压患病率高于非吸烟者(P<0.001),患病率随吸烟时间延长而升高(P<0.05);高血压高危人群占40.73%,高血压患病率随着危险因素个数增多而升高(P<0.001);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49.37%、37.53%和12.26%。结论彻底转变医疗服务观念,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广泛开展农村居民高血压普查,利用信息技术开展高血压社区规模化、规范化管理,全面提高农村地区高血压的防治水平。
【关键词】
东莞市;农村社区;高血压;患病率;危险因素
高血压因其较高的患病率和对心脑血管系统的严重损害而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化、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高血压等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1]。本研究旨在进一步了解我市农村中老年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现状,为针对性地开展高血压的防治工作提供相关科学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在东莞市选取三个自然村,调查对象为在东莞市居住时间超过5年且年龄在35岁以上的常住人口。
1.2调查方法和内容先在我院有关专家指导下设计调查表,对参加调查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采用问卷和体检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入户调查。主要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职业、学历、高血压病史、并发症及合并症情况、高血压家族史、相关危险因素、用药情况、血压控制情况等,主要体检内容有血压、心率、身高、体重、腰围等。主要辅助检查有血常规、生化、血脂等。
1.3血压测量方法使用标准的水银柱血压计,测量血压的环境应安静舒适,被测者在30 min内禁止吸烟或饮咖啡,排空膀胱,安静休息5~10 min,测量时被测者取坐位,上臂与心脏处在同一水平,首先快速充气,使气囊内压力达到桡动脉搏动消失后再升高30 mm Hg,然后以2 mm Hg/s左右缓慢放气,按柯氏听音法,读第Ⅰ音为收缩压,读第V音为舒张压,相隔1 min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
1.4判定标准高血压诊断依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1],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其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 Hg或近2周内服用降压药者;体重指数(BMI)≥24为超重,≥28为肥胖;知晓率为可被诊断为高血压的调查对象在调查前就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者的比例;治疗率为可被诊断为高血压的调查对象中近2周内服降压药者的比例;控制率为可被诊断为高血压的调查对象中目前通过治疗血压达到目标水平以下者的比例;高血压危险因素是指:父母至少一方有高血压病史;体重指数≥24;摄盐量≥6 g/d;吸烟每天≥1支,持续1年以上;饮酒每周至少1次,持续1年以上;正常高值血压(收缩压130~139 mm Hg和/或舒张压85~89 mm Hg);血糖升高和/或血脂异常;精神紧张度高、生活不规律,持续1年以上;口服避孕药物1年以上;缺乏体力活动(每日活动总量折合不足2000步),持续1年以上。
1.5统计分析使用Access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1.5软件进行χ2检验,以2000年全国第5次人口普查数据进行高血压标化患病率计算。
2结果
2.1完成情况及人口构成此次选取三个自然村进行高血压调查,共计完成2132人,占社区35岁以上常住人口的86.28%(2132/2471),女性调查完成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年龄范围40~96岁,平均(58.71±17.28)岁;高中及以上学历占6.85%,初中占29.22%,小学占46.76%,文盲占17.17%。
表1
调查完成情况(人,%)
性别应调查人数实调查人数完成率(%)χ2值P值
男115292580.3065.73<0.001
女1319120791.51
2.2高血压患病情况此次调查的2132人中高血压患者946人,3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为44.37%,标化患病率35.42%,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高血压患者年龄范围40~96岁,平均(61.56±16.65)岁,高血压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及年龄(岁)高血压患病率比较
分层调查人数高血压人数患病率(%)χ2P值
男92544047.576.82<0.01
女120750641.92
40~5051615329.6579.52<0.001
50~6068328641.87
60~7052823845.08
70~8026817163.81
≥801379871.53
2.3高血压患者血压分级比较在本组946例高血压患者中,血压正常、1级高血压、2级高血压和3级高血压患者分别占12.26%、53.38%、25.48%和8.88%,1级高血压明显高于2级、3级高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血压水平与性别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正常血压和1级高血压患者女性(67.39%)高于男性(62.73%),而2级和3级高血压患者男性(37.27%)高于女性(32.61%),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7,P>0.05)。
2.4多项因素与高血压患病率比较在本组资料中,具有高血压家族史、正常高值血压、超重或肥胖、吸烟、饮酒、缺乏运动、精神紧张、患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的人群占40.73%,其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危险因素者占17.68%。分别对高血压患病率与各项危险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高血压患病率随BMI升高而升高,肥胖人群患病率最高,其次是超重人群,BMI正常者患病率最低;有高血压家族史者患病率(50.11%)高于无家族史者(42.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25,P<0.01),而父母双方均有高血压者高于父母一方者;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病率(63.86%)高于非糖尿病患者(4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4,P<0.001),患病率随糖尿病患病时间延长而升高;吸烟者高血压患病率(52.10%)高于非吸烟者(42.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01,P<0.001),患病率随吸烟时间延长而升高;高血压患病率随着危险因素个数增多而升高,详见表3。
表3
多种危险因素与高血压患病率分类比较
分类调查人数高血压人数患病率(%)χ2P值
BMI(kg/m2)
<24117244337.8069.63<0.001
24~2871234047.75
>2824816365.73
高血压家族史
父母一方37818248.154.33<0.05
父母双方593762.71
糖尿病患病时间(年)
<5985051.0218.43<0.0015
5~101167362.93
>10715983.10
吸烟时间(年)
<15542240.746.29<0.05
15~301155749.57
>3025915057.92
危险因素个数
0107141939.1242.28<0.00
1168431345.76
229115553.27
≥3865968.61
2.5高血压防治情况本组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49.37%、37.53%和12.26%,女性治疗率(40.91%)高于男性(3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0,P<0.05);女性知晓率和控制率(51.58%、13.64%)虽高于男性(46.82%、10.68%),但其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χ2=2.18,1.89,P均>0.05)。
3讨论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起病隐避、病程长、致死、致残率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本研究显示:①本地区35岁以上农村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为44.37%,标化患病率35.42%,高于安徽万宇辉等[2]的报导,略低于辽宁郑黎强等[3]的报导,究其原因:一方面,随着东莞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拥有高热量饮食、缺乏体力活动、吸烟、过量饮酒、长期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增大,导致了高血压患病率快速升高;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也是高血压患病率上升的重要原因。此外,本地区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防治工作相对滞后于经济的发展也是患病率上升的重要原因;②1级高血压患者占53.38%,明显高于2、3级高血压患者(P<0.05);1级高血压患者女性高于男性,而2、3级高血压患者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本组资料样本量较小,其原因值得进一步探讨;③正常血压人群中具有高血压危险因素的人群占40.73%,其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危险因素者占17.68%,说明有1/2的农村社区居民将有可能发展成为高血压患者,显示本地区高血压防治任务异常艰巨。分别对高血压患病率与各项危险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显示,高血压患病率与BMI、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患病时间、吸烟时间和危险因素个数呈正相关,从而进一步证实遗传因素、糖尿病、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因素等是导致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这与国内外诸多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2,4- 7]。由此可见,从控制危险因素入手进一步加强农村居民高血压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⑤农村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49.37%、37.53%和12.26%,高于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的30.2%、24.7%和6.1%[8]。一方面,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现代健康理念逐步被农村居民所接受,疾病预防意识有所增强,另一方面,近年来开展的多种形式和多个层次的健康促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血压患者的检出率,进而促进了其治疗率和控制率的提高。但农村中老年人群普遍较低的文化素质不利于从根本上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从而阻碍了本地区高血压防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要全面提高农村居民高血压的防治水平,作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彻底转变医疗服务观念,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加强全科医师培训,改善农村社区医疗条件,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把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防治工作成效纳入社区日常工作中,并作为年终考评的指标之一;②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单位深入社区开展大范围高血压普查工作,同时加强农村社区高血压宣教,提高农村居民对高血压及其危害性的认识,促进高血压患者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③社区卫生服务站应为高血压患者建立动态健康档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高血压社区规模化、规范化管理,提高治疗率和控制率;④社区卫生服务站应为社区高血压高危人群和社区全人群提供测量血压与体检的定期或经常性的健康服务,接受社区居民的健康咨询,采取持久的人群危险因素监测和高血压综合干预措施,促使农村居民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可逆性危险因素,从而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
致谢:本课题有扬子江药业集团和东莞市社卫办领导的大力支持,以及课题组人员的辛勤劳动才能完成,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改版全文).
[2]万宇辉,胡传来,严中亚,等.安徽省某乡镇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研究.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8):3410-3412.
[3]郑黎强,孙兆青,张新忠,等.辽宁省阜新县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调查.中国公共卫生,2007,23(6):743-744.
[4]陈捷,赵秀丽,武峰,等.我国14省市中老年人肥胖超重流行现状及其与高血压患病率的关系.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0):2830-2834.
[5]郝超,李建新,张建陶,等.高血压家系中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分析.现代预防医学,2006,33(3):288-290.
[6]Addo J.Amoah AG,Koram KA.The changing patterns of hypertension in Ghana:a study of four rural communities in the Ga District.Ethn Dis,2006,16(4):894-899.
[7]胡继宏,赵连成,周北凡,等.我国35~59岁人群血压的自然转归.中华高血压杂志,2009,17(1):19-23.
[8]李立明,饶可勤,孔灵芝,等.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7):478-483.
【关键词】
东莞市;农村社区;高血压;患病率;危险因素
高血压因其较高的患病率和对心脑血管系统的严重损害而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化、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高血压等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1]。本研究旨在进一步了解我市农村中老年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现状,为针对性地开展高血压的防治工作提供相关科学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在东莞市选取三个自然村,调查对象为在东莞市居住时间超过5年且年龄在35岁以上的常住人口。
1.2调查方法和内容先在我院有关专家指导下设计调查表,对参加调查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采用问卷和体检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入户调查。主要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职业、学历、高血压病史、并发症及合并症情况、高血压家族史、相关危险因素、用药情况、血压控制情况等,主要体检内容有血压、心率、身高、体重、腰围等。主要辅助检查有血常规、生化、血脂等。
1.3血压测量方法使用标准的水银柱血压计,测量血压的环境应安静舒适,被测者在30 min内禁止吸烟或饮咖啡,排空膀胱,安静休息5~10 min,测量时被测者取坐位,上臂与心脏处在同一水平,首先快速充气,使气囊内压力达到桡动脉搏动消失后再升高30 mm Hg,然后以2 mm Hg/s左右缓慢放气,按柯氏听音法,读第Ⅰ音为收缩压,读第V音为舒张压,相隔1 min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
1.4判定标准高血压诊断依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1],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其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 Hg或近2周内服用降压药者;体重指数(BMI)≥24为超重,≥28为肥胖;知晓率为可被诊断为高血压的调查对象在调查前就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者的比例;治疗率为可被诊断为高血压的调查对象中近2周内服降压药者的比例;控制率为可被诊断为高血压的调查对象中目前通过治疗血压达到目标水平以下者的比例;高血压危险因素是指:父母至少一方有高血压病史;体重指数≥24;摄盐量≥6 g/d;吸烟每天≥1支,持续1年以上;饮酒每周至少1次,持续1年以上;正常高值血压(收缩压130~139 mm Hg和/或舒张压85~89 mm Hg);血糖升高和/或血脂异常;精神紧张度高、生活不规律,持续1年以上;口服避孕药物1年以上;缺乏体力活动(每日活动总量折合不足2000步),持续1年以上。
1.5统计分析使用Access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1.5软件进行χ2检验,以2000年全国第5次人口普查数据进行高血压标化患病率计算。
2结果
2.1完成情况及人口构成此次选取三个自然村进行高血压调查,共计完成2132人,占社区35岁以上常住人口的86.28%(2132/2471),女性调查完成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年龄范围40~96岁,平均(58.71±17.28)岁;高中及以上学历占6.85%,初中占29.22%,小学占46.76%,文盲占17.17%。
表1
调查完成情况(人,%)
性别应调查人数实调查人数完成率(%)χ2值P值
男115292580.3065.73<0.001
女1319120791.51
2.2高血压患病情况此次调查的2132人中高血压患者946人,3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为44.37%,标化患病率35.42%,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高血压患者年龄范围40~96岁,平均(61.56±16.65)岁,高血压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及年龄(岁)高血压患病率比较
分层调查人数高血压人数患病率(%)χ2P值
男92544047.576.82<0.01
女120750641.92
40~5051615329.6579.52<0.001
50~6068328641.87
60~7052823845.08
70~8026817163.81
≥801379871.53
2.3高血压患者血压分级比较在本组946例高血压患者中,血压正常、1级高血压、2级高血压和3级高血压患者分别占12.26%、53.38%、25.48%和8.88%,1级高血压明显高于2级、3级高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血压水平与性别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正常血压和1级高血压患者女性(67.39%)高于男性(62.73%),而2级和3级高血压患者男性(37.27%)高于女性(32.61%),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7,P>0.05)。
2.4多项因素与高血压患病率比较在本组资料中,具有高血压家族史、正常高值血压、超重或肥胖、吸烟、饮酒、缺乏运动、精神紧张、患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的人群占40.73%,其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危险因素者占17.68%。分别对高血压患病率与各项危险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高血压患病率随BMI升高而升高,肥胖人群患病率最高,其次是超重人群,BMI正常者患病率最低;有高血压家族史者患病率(50.11%)高于无家族史者(42.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25,P<0.01),而父母双方均有高血压者高于父母一方者;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病率(63.86%)高于非糖尿病患者(4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4,P<0.001),患病率随糖尿病患病时间延长而升高;吸烟者高血压患病率(52.10%)高于非吸烟者(42.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01,P<0.001),患病率随吸烟时间延长而升高;高血压患病率随着危险因素个数增多而升高,详见表3。
表3
多种危险因素与高血压患病率分类比较
分类调查人数高血压人数患病率(%)χ2P值
BMI(kg/m2)
<24117244337.8069.63<0.001
24~2871234047.75
>2824816365.73
高血压家族史
父母一方37818248.154.33<0.05
父母双方593762.71
糖尿病患病时间(年)
<5985051.0218.43<0.0015
5~101167362.93
>10715983.10
吸烟时间(年)
<15542240.746.29<0.05
15~301155749.57
>3025915057.92
危险因素个数
0107141939.1242.28<0.00
1168431345.76
229115553.27
≥3865968.61
2.5高血压防治情况本组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49.37%、37.53%和12.26%,女性治疗率(40.91%)高于男性(3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0,P<0.05);女性知晓率和控制率(51.58%、13.64%)虽高于男性(46.82%、10.68%),但其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χ2=2.18,1.89,P均>0.05)。
3讨论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起病隐避、病程长、致死、致残率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本研究显示:①本地区35岁以上农村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为44.37%,标化患病率35.42%,高于安徽万宇辉等[2]的报导,略低于辽宁郑黎强等[3]的报导,究其原因:一方面,随着东莞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拥有高热量饮食、缺乏体力活动、吸烟、过量饮酒、长期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增大,导致了高血压患病率快速升高;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也是高血压患病率上升的重要原因。此外,本地区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防治工作相对滞后于经济的发展也是患病率上升的重要原因;②1级高血压患者占53.38%,明显高于2、3级高血压患者(P<0.05);1级高血压患者女性高于男性,而2、3级高血压患者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本组资料样本量较小,其原因值得进一步探讨;③正常血压人群中具有高血压危险因素的人群占40.73%,其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危险因素者占17.68%,说明有1/2的农村社区居民将有可能发展成为高血压患者,显示本地区高血压防治任务异常艰巨。分别对高血压患病率与各项危险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显示,高血压患病率与BMI、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患病时间、吸烟时间和危险因素个数呈正相关,从而进一步证实遗传因素、糖尿病、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因素等是导致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这与国内外诸多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2,4- 7]。由此可见,从控制危险因素入手进一步加强农村居民高血压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⑤农村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49.37%、37.53%和12.26%,高于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的30.2%、24.7%和6.1%[8]。一方面,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现代健康理念逐步被农村居民所接受,疾病预防意识有所增强,另一方面,近年来开展的多种形式和多个层次的健康促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血压患者的检出率,进而促进了其治疗率和控制率的提高。但农村中老年人群普遍较低的文化素质不利于从根本上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从而阻碍了本地区高血压防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要全面提高农村居民高血压的防治水平,作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彻底转变医疗服务观念,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加强全科医师培训,改善农村社区医疗条件,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把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防治工作成效纳入社区日常工作中,并作为年终考评的指标之一;②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单位深入社区开展大范围高血压普查工作,同时加强农村社区高血压宣教,提高农村居民对高血压及其危害性的认识,促进高血压患者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③社区卫生服务站应为高血压患者建立动态健康档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高血压社区规模化、规范化管理,提高治疗率和控制率;④社区卫生服务站应为社区高血压高危人群和社区全人群提供测量血压与体检的定期或经常性的健康服务,接受社区居民的健康咨询,采取持久的人群危险因素监测和高血压综合干预措施,促使农村居民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可逆性危险因素,从而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
致谢:本课题有扬子江药业集团和东莞市社卫办领导的大力支持,以及课题组人员的辛勤劳动才能完成,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改版全文).
[2]万宇辉,胡传来,严中亚,等.安徽省某乡镇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研究.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8):3410-3412.
[3]郑黎强,孙兆青,张新忠,等.辽宁省阜新县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调查.中国公共卫生,2007,23(6):743-744.
[4]陈捷,赵秀丽,武峰,等.我国14省市中老年人肥胖超重流行现状及其与高血压患病率的关系.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0):2830-2834.
[5]郝超,李建新,张建陶,等.高血压家系中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分析.现代预防医学,2006,33(3):288-290.
[6]Addo J.Amoah AG,Koram KA.The changing patterns of hypertension in Ghana:a study of four rural communities in the Ga District.Ethn Dis,2006,16(4):894-899.
[7]胡继宏,赵连成,周北凡,等.我国35~59岁人群血压的自然转归.中华高血压杂志,2009,17(1):19-23.
[8]李立明,饶可勤,孔灵芝,等.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7):478-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