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岗后按时上班两个月
在下岗相当于半次死刑的上世纪90年代,西安一家工艺美术厂改制,一批学历、资历不达标的职工被下岗了。年轻女画工阿布也在下岗之列。前一天,惜才爱才的主任眼眶微红地通知了她这个消息,准备了一肚子开解的话,阿布很爽快地说:“我知道了。”办手续走人。谁知第二天一大早,上班时间,下岗女工阿布照常进了厂房,照常走到过去的座位坐下,开始往画布上涂涂抹抹。完全是“失业员工心有不甘回原厂寻仇”的恐怖片前奏。
领导胆战心惊地提醒她:“你已经下岗啦。”
阿布笑着回答:“我知道,我不要工资。你们谁忙了我就帮谁画,不要钱。”简直可以挤进中国好员工排行榜前十名。
进入工艺美术厂对阿布来说简直就像中了彩票,她从最底层的工人做起,由于展露了绘画天赋,很快调到设计部当画师。这件事对阿布来说,比天上掉馅饼或者下钱雨更幸运,从没摸过正规绘画工具的人突然有一天得到了无数画笔、颜料、多得用不完的设计纸张,哪怕霸着画架画上一整天也不会有人苛责。这样满满当当的幸福,即使多年后谈起,阿布脸上都露出身处天堂的陶醉表情。
和其他奢侈场所一样,天堂的开放时间是有限的。阿布被踢出去之后,一门心思还想回到那里。没有报酬,没有待遇,能画画就是好的。
用这种方法阿布又在天堂多待了两个月,从不迟到早退。工厂领导算是看出来了,阿布是真心喜欢绘画,但工厂有工厂的规章制度。三思之下领导自掏腰包买了绘画工具送给阿布,告诉她以后想画,在家里画就是了。
阿布明白主任的意思,她把那些绘画材料退了回去,再没有去过工厂。
那一年,她刚满20岁。
老板在画画,食客在煮面
西方绘画史留名的画家,认真考据一番,没有一位真正潦倒的穷光蛋。哪怕落魄失意如梵高,至死才卖出一幅画,他弟弟也是当时最炙手可热的艺术代理人,颜料跟画布总是应有尽有的。只要不活在乌托邦里,想玩艺术,总归要有一点闲钱。
彻底下岗的阿布闷在被窝里想了一晚上,给自己设定了一个人生规划:先挣钱,然后歇业画画。
有了这个想法,阿布开始疯了似的找工作,最多的时候,她能一天做三四份兼职。因为工作卖力,她逐渐攒下了一小笔积蓄,开了一家小饭馆,虽然常常累得两眼发黑,但自己当老板,时间总归要自由一些,那段时间,阿布每天晚上熬夜备好第二天的食材,第二天又早早起来把一些需要的东西加工成半成品,用餐时间她身兼主厨、老板跟服务员,而一旦空闲下来,食客盈门的小饭馆就成了阿布的专属画室。
画至酣时,哪怕锅里还煮了饺子,阿布也忍不住到画布前补上几笔。煮坏的食物舍不得倒掉,都成了阿布自己的晚餐。
熟客知道老板是画痴,吃完总是把钱留桌上,招呼也不打就走了,有时看她画得投入,还会帮忙收拾碗筷。于是在那个老旧的巷子里,多了这样一家奇怪的饭馆。锅里常常糊了锅,饺子动不动煮散了,耿直热情的女老板,擦桌子擦到一半会突然不知去向,顾客们见怪不怪,自己调小灶火,装盘,优哉游哉吃完饭,然后拿牙签盒压住餐费,顺手收拾干净自己的台面,淳朴到误入那间饭馆的客人,都像是误入了桃花源。
那是一段极温暖的时光。可惜,就像前面说过的那样,桃花源和天堂一样,都是不能久留之地。没过多久,街道扩建,租用的饭馆面临拆迁,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店面,阿布被迫放弃了桃花源,和好友一起去了香港学美发、开发廊、学美容。
最风光的时候,阿布在一家大型美容公司一路做到副总。人生理想实现了一半:先挣钱。
一般人实现这一半理想后,就会忘了后面那部分。差一点阿布也走上这条路,忙着应酬,忙着挣钱,忙到跟画笔绝缘。
直到那一天,阿布被派去江浙工作,一路晃晃悠悠路过义乌艺术品批发市场,看到那里在招画师,薪水抵不过当副总的一个零头,但可以全天候地画。
阿布做了有史以来最庄重的决定:给美容公司写辞职信。
等那封信写完,纸团跟硬币的烦恼不翼而飞。
楼会倒,桥会塌,渡你的人会来
从副总变为画匠,阿布住着几平米的出租屋,每天买三块钱以下的盒饭,全天候地画着画,勉强地养活自己,却幸福得像个亿万富婆。
但是,没多久,母亲的一场病,又一次迫使阿布离开了她好不容易找到的天堂。
回西安后,为了照顾母亲,阿布找工作束手束脚,最后接手了一间小区中老年人麻将馆。阿布不会打麻将,也摸不清门道,几乎月月亏损。这时,阿布遇上了她人生的第一个“贵人”。
贵人叫大陈,是常来麻将馆的熟客。他告诉阿布,自己在做一个很有前途的项目,加盟费不高,只要三两万,肯努力的话,做到他那个级别,月薪能有二十万。
大概是在专业领域得到的天分太多,艺术家们对生活总有非常缺天分的一面,连小孩都能嗅出危险的拙劣骗局,阿布却丝毫不怀疑,她只要每个月有一万的收入就很满足,那样她离专职画画的理想就只剩最后一步了。
于是她盘掉麻将馆,东借西凑三万元,全部交给大陈,开始接受加盟培训。
为了发展下线,阿布鼓足勇气找到只有一面之缘的高小雅,鹦鹉学舌地推荐自己的项目。
高小雅一听就知道其中猫腻,费尽心机劝说阿布退出,见阿布死活不信,只好打了报警电话,端掉了那个非法传销窝点。
阿布跟高小雅的故事很有武侠遗风——单纯固执的阿布发现大陈被捕,急得想一个人把所有事情扛下来,当着警察仍说那些人是好人。而女侠高小雅也并不计较,除了跟警察解释到半夜,把阿布带出派出所,还把阿布一路领回家,搜了无数传销团伙的非法证据给阿布看,一点点把她从迷梦中敲醒。
那天晚上,曾经美院毕业后来转行传媒的小雅和阿布聊了很多。
阿布喜欢画花儿,黑色底色上花烈得像火,茎硬得像钢铁,在纸上不分季节也无须土壤地怒放着。喜欢这种花的人,大多揣着理想。高小雅和阿布一起聊她的画,聊她的经历,聊她遥不可及、总是差着一点钱的理想。
高小雅决定动用自己的一切能力帮助阿布——楼会倒,桥会塌,渡你的人会来。阿布搬进高小雅家,借用客厅开起了自己的美术培训班,教孩子们绘画基础知识。她拿开班的这四年跟过去十多年的心血努力互相印证,有了自己独特的画风跟渐趋娴熟的技法。
高小雅的朋友多,他们几乎每周都会来小雅这里聚会,聊聊绘画和诗歌,渐渐地,便有人专程上门参观阿布的画作。
一次偶然的机会下,高小雅在德国定居的朋友肖虎看到了阿布的油画,自告奋勇当起经纪人,带了画作样品去德国推介,很短时间内就反馈回好消息,有三家画廊准备和阿布签约。
与此同时,阿布的画作也受到了联合国中文网的大力推荐。此后,法国和瑞士的高档画廊也对阿布的油画开出不菲的价格。在他们看来,这个一度名不见经传的中国女画家,画作里包含大量中国画元素,画风新锐,色彩大胆,充满才情和独特的想象力。
2013年底,阿布跟瑞士一家知名画廊敲定了合作。就在20幅画作准备寄往瑞士,即将跟它们的创作者天各一方时,十八度灰艺术馆的馆长登门拜访了阿布,要在西安为她举办一次个人画展,算是对阿布的一个肯定,也让这些画儿再陪伴阿布一段时间。
油画跟艺术都是高冷话题,不过2014年4月,习惯清冷的西安十八度灰艺术馆展厅破天荒地迎来了300多名观众,属于多年未有的盛况。阿布的《一抹红·一片蓝》油画个展,红蓝主打的油画色彩恍如沸腾,就像阿布第一次捏着铅笔往烟盒上涂鸦的心情一样。
扫兴的现实主义者们总是说,世上没有什么奇迹,所有奇迹都只是坚持、努力的代名词。有的时候,你不得不承认,这些话比奇迹本身更励志。
在下岗相当于半次死刑的上世纪90年代,西安一家工艺美术厂改制,一批学历、资历不达标的职工被下岗了。年轻女画工阿布也在下岗之列。前一天,惜才爱才的主任眼眶微红地通知了她这个消息,准备了一肚子开解的话,阿布很爽快地说:“我知道了。”办手续走人。谁知第二天一大早,上班时间,下岗女工阿布照常进了厂房,照常走到过去的座位坐下,开始往画布上涂涂抹抹。完全是“失业员工心有不甘回原厂寻仇”的恐怖片前奏。
领导胆战心惊地提醒她:“你已经下岗啦。”
阿布笑着回答:“我知道,我不要工资。你们谁忙了我就帮谁画,不要钱。”简直可以挤进中国好员工排行榜前十名。
进入工艺美术厂对阿布来说简直就像中了彩票,她从最底层的工人做起,由于展露了绘画天赋,很快调到设计部当画师。这件事对阿布来说,比天上掉馅饼或者下钱雨更幸运,从没摸过正规绘画工具的人突然有一天得到了无数画笔、颜料、多得用不完的设计纸张,哪怕霸着画架画上一整天也不会有人苛责。这样满满当当的幸福,即使多年后谈起,阿布脸上都露出身处天堂的陶醉表情。
和其他奢侈场所一样,天堂的开放时间是有限的。阿布被踢出去之后,一门心思还想回到那里。没有报酬,没有待遇,能画画就是好的。
用这种方法阿布又在天堂多待了两个月,从不迟到早退。工厂领导算是看出来了,阿布是真心喜欢绘画,但工厂有工厂的规章制度。三思之下领导自掏腰包买了绘画工具送给阿布,告诉她以后想画,在家里画就是了。
阿布明白主任的意思,她把那些绘画材料退了回去,再没有去过工厂。
那一年,她刚满20岁。
老板在画画,食客在煮面
西方绘画史留名的画家,认真考据一番,没有一位真正潦倒的穷光蛋。哪怕落魄失意如梵高,至死才卖出一幅画,他弟弟也是当时最炙手可热的艺术代理人,颜料跟画布总是应有尽有的。只要不活在乌托邦里,想玩艺术,总归要有一点闲钱。
彻底下岗的阿布闷在被窝里想了一晚上,给自己设定了一个人生规划:先挣钱,然后歇业画画。
有了这个想法,阿布开始疯了似的找工作,最多的时候,她能一天做三四份兼职。因为工作卖力,她逐渐攒下了一小笔积蓄,开了一家小饭馆,虽然常常累得两眼发黑,但自己当老板,时间总归要自由一些,那段时间,阿布每天晚上熬夜备好第二天的食材,第二天又早早起来把一些需要的东西加工成半成品,用餐时间她身兼主厨、老板跟服务员,而一旦空闲下来,食客盈门的小饭馆就成了阿布的专属画室。
画至酣时,哪怕锅里还煮了饺子,阿布也忍不住到画布前补上几笔。煮坏的食物舍不得倒掉,都成了阿布自己的晚餐。
熟客知道老板是画痴,吃完总是把钱留桌上,招呼也不打就走了,有时看她画得投入,还会帮忙收拾碗筷。于是在那个老旧的巷子里,多了这样一家奇怪的饭馆。锅里常常糊了锅,饺子动不动煮散了,耿直热情的女老板,擦桌子擦到一半会突然不知去向,顾客们见怪不怪,自己调小灶火,装盘,优哉游哉吃完饭,然后拿牙签盒压住餐费,顺手收拾干净自己的台面,淳朴到误入那间饭馆的客人,都像是误入了桃花源。
那是一段极温暖的时光。可惜,就像前面说过的那样,桃花源和天堂一样,都是不能久留之地。没过多久,街道扩建,租用的饭馆面临拆迁,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店面,阿布被迫放弃了桃花源,和好友一起去了香港学美发、开发廊、学美容。
最风光的时候,阿布在一家大型美容公司一路做到副总。人生理想实现了一半:先挣钱。
一般人实现这一半理想后,就会忘了后面那部分。差一点阿布也走上这条路,忙着应酬,忙着挣钱,忙到跟画笔绝缘。
直到那一天,阿布被派去江浙工作,一路晃晃悠悠路过义乌艺术品批发市场,看到那里在招画师,薪水抵不过当副总的一个零头,但可以全天候地画。
阿布做了有史以来最庄重的决定:给美容公司写辞职信。
等那封信写完,纸团跟硬币的烦恼不翼而飞。
楼会倒,桥会塌,渡你的人会来
从副总变为画匠,阿布住着几平米的出租屋,每天买三块钱以下的盒饭,全天候地画着画,勉强地养活自己,却幸福得像个亿万富婆。
但是,没多久,母亲的一场病,又一次迫使阿布离开了她好不容易找到的天堂。
回西安后,为了照顾母亲,阿布找工作束手束脚,最后接手了一间小区中老年人麻将馆。阿布不会打麻将,也摸不清门道,几乎月月亏损。这时,阿布遇上了她人生的第一个“贵人”。
贵人叫大陈,是常来麻将馆的熟客。他告诉阿布,自己在做一个很有前途的项目,加盟费不高,只要三两万,肯努力的话,做到他那个级别,月薪能有二十万。
大概是在专业领域得到的天分太多,艺术家们对生活总有非常缺天分的一面,连小孩都能嗅出危险的拙劣骗局,阿布却丝毫不怀疑,她只要每个月有一万的收入就很满足,那样她离专职画画的理想就只剩最后一步了。
于是她盘掉麻将馆,东借西凑三万元,全部交给大陈,开始接受加盟培训。
为了发展下线,阿布鼓足勇气找到只有一面之缘的高小雅,鹦鹉学舌地推荐自己的项目。
高小雅一听就知道其中猫腻,费尽心机劝说阿布退出,见阿布死活不信,只好打了报警电话,端掉了那个非法传销窝点。
阿布跟高小雅的故事很有武侠遗风——单纯固执的阿布发现大陈被捕,急得想一个人把所有事情扛下来,当着警察仍说那些人是好人。而女侠高小雅也并不计较,除了跟警察解释到半夜,把阿布带出派出所,还把阿布一路领回家,搜了无数传销团伙的非法证据给阿布看,一点点把她从迷梦中敲醒。
那天晚上,曾经美院毕业后来转行传媒的小雅和阿布聊了很多。
阿布喜欢画花儿,黑色底色上花烈得像火,茎硬得像钢铁,在纸上不分季节也无须土壤地怒放着。喜欢这种花的人,大多揣着理想。高小雅和阿布一起聊她的画,聊她的经历,聊她遥不可及、总是差着一点钱的理想。
高小雅决定动用自己的一切能力帮助阿布——楼会倒,桥会塌,渡你的人会来。阿布搬进高小雅家,借用客厅开起了自己的美术培训班,教孩子们绘画基础知识。她拿开班的这四年跟过去十多年的心血努力互相印证,有了自己独特的画风跟渐趋娴熟的技法。
高小雅的朋友多,他们几乎每周都会来小雅这里聚会,聊聊绘画和诗歌,渐渐地,便有人专程上门参观阿布的画作。
一次偶然的机会下,高小雅在德国定居的朋友肖虎看到了阿布的油画,自告奋勇当起经纪人,带了画作样品去德国推介,很短时间内就反馈回好消息,有三家画廊准备和阿布签约。
与此同时,阿布的画作也受到了联合国中文网的大力推荐。此后,法国和瑞士的高档画廊也对阿布的油画开出不菲的价格。在他们看来,这个一度名不见经传的中国女画家,画作里包含大量中国画元素,画风新锐,色彩大胆,充满才情和独特的想象力。
2013年底,阿布跟瑞士一家知名画廊敲定了合作。就在20幅画作准备寄往瑞士,即将跟它们的创作者天各一方时,十八度灰艺术馆的馆长登门拜访了阿布,要在西安为她举办一次个人画展,算是对阿布的一个肯定,也让这些画儿再陪伴阿布一段时间。
油画跟艺术都是高冷话题,不过2014年4月,习惯清冷的西安十八度灰艺术馆展厅破天荒地迎来了300多名观众,属于多年未有的盛况。阿布的《一抹红·一片蓝》油画个展,红蓝主打的油画色彩恍如沸腾,就像阿布第一次捏着铅笔往烟盒上涂鸦的心情一样。
扫兴的现实主义者们总是说,世上没有什么奇迹,所有奇迹都只是坚持、努力的代名词。有的时候,你不得不承认,这些话比奇迹本身更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