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 分析采用红花化瘀汤联合针刺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2019年1月~2019年12月招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所有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中抽取5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并发症采用针刺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红花化瘀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Fugl-Meyer评分用以评价上肢运动功能,并对肩关节疼痛状况进行分析,比较两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而肩关节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红花化瘀汤联合针刺疗法为中风后患有肩手综合征患者的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疼痛,快速恢复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并且使患者生存质量得以改善,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红花化瘀汤;针刺;中风;肩手综合征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1-0028-02
肩手综合征是中风患者常见并发症,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肩关节和手部肿痛、皮肤色泽改变和活动受限等。在中医学范畴内认为,中风后患者会出现经脉气血不足表现,引发气血不足的原因则是气滞血瘀,这也是合并肩手综合征的主要因素。如果患者无法得到及时的医治,则很有可能会导致发生畸形,进而出现非常严重的功能障碍,而在如今的临床治疗中,对于肩手综合征尚缺乏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但是经临床实践,中医疗法在此症治疗中可发挥显著功效。本研究对中医汤剂和针刺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进行细致分析,将研究结果进行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病例收集时间为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此期间招远市人民医院所有收治的中风合并肩手综合征的患者中选择50例符合研究条件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25例患者,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50~75岁,均值为(62.03±1.52)岁;病程在1~3个月,平均病程(1.71±0.31)个月。观察组患者有25例,男性12例,女性13例;年龄在50~76岁,均值为(63.14±1.63)岁;病程在1~3个月,平均病程为(1.64±0.25)个月。本次研究相关内容呈报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批准后开展。纳入病例均对相关情况知情同意。两组基础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满足西医相关诊断和治疗标准者[1];②经中医诊断后,满足《中风病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中相关标准者[2];③意识清晰,且无精神病、认知障碍和药物滥用史者;④无合并肝肾功能不全等严重疾病者。
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感染、心脏肝肾疾病及恶性肿瘤疾病者;②语言交流障碍、认知障碍和理解障碍者;③既往有精神病史和痴呆病史者;④配合性和依从性较低者。
1.3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给予针刺疗法,具体做法如下:协助患者取仰臥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经穴部位》[3]中的相关要求与标准合理的选择穴位。穴位选择为:肩三针、挛三针、肩鹘、肩髎、肩贞、天宗、曲池、中渚等穴位,而后使用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进行针刺,取头部腧穴进行针刺,型号选用0.30 mm×25 mm针。同时,取患者上肢相应穴位针刺,刺针型号选择0.30 mm×40 mm,1 min后留针,使用提插泻法对曲池穴、肩三针、挛三针进行针刺,肩鹘、肩髎、肩贞等穴位采用平补平泻法下针,得气后留针30 min。针刺治疗1次/d。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采用红花化瘀汤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具体做法如下:红花化瘀汤方药组成为:伸筋草30 g,红花、元胡索各20 g,当归、生草乌、生川乌、僵蚕各15 g,皂刺10 g,众药汇合,加入3500 mL水进行煎煮,将煎液合并后放置于特定容器内,让患者进行泡洗,确保温度可以维持在35 ℃~40 ℃,患者泡洗2次/d。14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接受1个疗程的治疗周期。
1.4 观察指标
①采用Fugl-Meyer法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干预前后上肢运动功能评分,范围0~66分,分数越高越好。②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肩关节疼痛程度进行评分,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剧痛,分数越高,患者疼痛程度越强烈。③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判断患者生活质量,包括社会功能、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等评分项,取分范围0~100分,患者所得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上肢功能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和肩关节疼痛程度评分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肩关节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目前由于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严重,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明显增加,并且也给患者带来诸多并发症,肩手综合征就是其中之一。肩手综合征属于一种反射性交感神经障碍,该并发症多出现在急性中风期,且患者恢复过程中如果没有做好相应管理也会出现,主要表现为患侧上肢、肩部等位置重度疼痛,严重时还有可能伴有浮肿症状,导致患者肩手活动受限,也会使血管出现相应改变。如果患者无法得到及时的医治,则很有可能会使肩手部位[4]出现功能障碍,影响正常生活。临床治疗中通常采用阻滞术和交感神经切除术对患者进行封闭治疗,并配以康复疗法,但临床效果不明显。
引发患者出现肩手综合征的原因比较多,比如腕关节长时间强制性长屈、患侧手受伤,以及长期使用患侧手接受静脉输液等。而在临床治疗中,通常会认为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出现是由于中枢前血管运动中枢受脑血管病变的影响,导致患者出现关节活动障碍和肩手疼痛等一系列症状。在中医学范畴内认为,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是患者在中风后出现气虚不可行和气血损伤等症状,最终导致患者体内血气不足,故而发病。在临床治疗中,给予中风后合并肩手综合征针刺疗法,对改善患者病情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有效提高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红花化瘀汤主要成分为红花,它可以达到散瘀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辅以伸筋草,可以发挥祛风通络的功效,从而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有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Fugl-Meyer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和关节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采用红花化瘀汤联合针刺疗法为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峰,陈劲松,涂美.浮刺联合巨刺针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及对ET-1和CGRP水平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20,36(7):42-45.
[2]刘燕,丁志清,刘蓓蓓,等.综合康复训练联合肌内效贴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治疗效果[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0,31(8):957-958.
[3]程建兰,丁丽,袁红梅,等.早期功能锻炼配合中医透药治疗仪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医疗装备,2020,33(15):130-132.
[4]李然伟,郭珺,窦进,等.缪刺巨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针刺研究,2020,45(2):152-156.
[5]杨秀翠,田风,应勤丽,等.电针联合温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20,29(2):329-332.
关键词:红花化瘀汤;针刺;中风;肩手综合征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1-0028-02
肩手综合征是中风患者常见并发症,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肩关节和手部肿痛、皮肤色泽改变和活动受限等。在中医学范畴内认为,中风后患者会出现经脉气血不足表现,引发气血不足的原因则是气滞血瘀,这也是合并肩手综合征的主要因素。如果患者无法得到及时的医治,则很有可能会导致发生畸形,进而出现非常严重的功能障碍,而在如今的临床治疗中,对于肩手综合征尚缺乏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但是经临床实践,中医疗法在此症治疗中可发挥显著功效。本研究对中医汤剂和针刺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进行细致分析,将研究结果进行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病例收集时间为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此期间招远市人民医院所有收治的中风合并肩手综合征的患者中选择50例符合研究条件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25例患者,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50~75岁,均值为(62.03±1.52)岁;病程在1~3个月,平均病程(1.71±0.31)个月。观察组患者有25例,男性12例,女性13例;年龄在50~76岁,均值为(63.14±1.63)岁;病程在1~3个月,平均病程为(1.64±0.25)个月。本次研究相关内容呈报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批准后开展。纳入病例均对相关情况知情同意。两组基础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满足西医相关诊断和治疗标准者[1];②经中医诊断后,满足《中风病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中相关标准者[2];③意识清晰,且无精神病、认知障碍和药物滥用史者;④无合并肝肾功能不全等严重疾病者。
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感染、心脏肝肾疾病及恶性肿瘤疾病者;②语言交流障碍、认知障碍和理解障碍者;③既往有精神病史和痴呆病史者;④配合性和依从性较低者。
1.3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给予针刺疗法,具体做法如下:协助患者取仰臥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经穴部位》[3]中的相关要求与标准合理的选择穴位。穴位选择为:肩三针、挛三针、肩鹘、肩髎、肩贞、天宗、曲池、中渚等穴位,而后使用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进行针刺,取头部腧穴进行针刺,型号选用0.30 mm×25 mm针。同时,取患者上肢相应穴位针刺,刺针型号选择0.30 mm×40 mm,1 min后留针,使用提插泻法对曲池穴、肩三针、挛三针进行针刺,肩鹘、肩髎、肩贞等穴位采用平补平泻法下针,得气后留针30 min。针刺治疗1次/d。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采用红花化瘀汤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具体做法如下:红花化瘀汤方药组成为:伸筋草30 g,红花、元胡索各20 g,当归、生草乌、生川乌、僵蚕各15 g,皂刺10 g,众药汇合,加入3500 mL水进行煎煮,将煎液合并后放置于特定容器内,让患者进行泡洗,确保温度可以维持在35 ℃~40 ℃,患者泡洗2次/d。14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接受1个疗程的治疗周期。
1.4 观察指标
①采用Fugl-Meyer法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干预前后上肢运动功能评分,范围0~66分,分数越高越好。②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肩关节疼痛程度进行评分,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剧痛,分数越高,患者疼痛程度越强烈。③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判断患者生活质量,包括社会功能、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等评分项,取分范围0~100分,患者所得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上肢功能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和肩关节疼痛程度评分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肩关节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目前由于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严重,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明显增加,并且也给患者带来诸多并发症,肩手综合征就是其中之一。肩手综合征属于一种反射性交感神经障碍,该并发症多出现在急性中风期,且患者恢复过程中如果没有做好相应管理也会出现,主要表现为患侧上肢、肩部等位置重度疼痛,严重时还有可能伴有浮肿症状,导致患者肩手活动受限,也会使血管出现相应改变。如果患者无法得到及时的医治,则很有可能会使肩手部位[4]出现功能障碍,影响正常生活。临床治疗中通常采用阻滞术和交感神经切除术对患者进行封闭治疗,并配以康复疗法,但临床效果不明显。
引发患者出现肩手综合征的原因比较多,比如腕关节长时间强制性长屈、患侧手受伤,以及长期使用患侧手接受静脉输液等。而在临床治疗中,通常会认为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出现是由于中枢前血管运动中枢受脑血管病变的影响,导致患者出现关节活动障碍和肩手疼痛等一系列症状。在中医学范畴内认为,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是患者在中风后出现气虚不可行和气血损伤等症状,最终导致患者体内血气不足,故而发病。在临床治疗中,给予中风后合并肩手综合征针刺疗法,对改善患者病情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有效提高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红花化瘀汤主要成分为红花,它可以达到散瘀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辅以伸筋草,可以发挥祛风通络的功效,从而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有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Fugl-Meyer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和关节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采用红花化瘀汤联合针刺疗法为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峰,陈劲松,涂美.浮刺联合巨刺针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及对ET-1和CGRP水平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20,36(7):42-45.
[2]刘燕,丁志清,刘蓓蓓,等.综合康复训练联合肌内效贴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治疗效果[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0,31(8):957-958.
[3]程建兰,丁丽,袁红梅,等.早期功能锻炼配合中医透药治疗仪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医疗装备,2020,33(15):130-132.
[4]李然伟,郭珺,窦进,等.缪刺巨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针刺研究,2020,45(2):152-156.
[5]杨秀翠,田风,应勤丽,等.电针联合温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20,29(2):329-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