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出示作文题
你注意到了吗?装鲜牛奶的容器一般是方盒子,装矿泉水的容器一般是圆瓶子,而装酒的圆瓶子一般又装进方盒子里,方圆之用,各得其妙。
正如古诗所云:“方圆虽异器,功用信俱呈。”人生也是如此,所谓“上善若水任方圆”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正确的审题
这则材料由浅入深分作三层:1.第一段材料是生活现象;2.“方圆虽异器,功用信俱呈”是对第一段材料的升华总结;3.最后,“上善若水任方圆”又使材料上升到人生哲理的高度。
按照材料作文的写作规则,如果出题者没有要求“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意”,写作者就可以从材料的任何一方面去写文章。这样一来——
1.如果从第一层的生活材料方面行文,可以从“方圆之用,各得其妙”,“用好方圆”等方面立意。这里的方圆还不一定是引申意义上的方圆,可以就是指实实在在的方形和圆形。
2.如果从“方圆虽异器,功用信俱呈”方面立意,可以写“各尽其才”“各显其能”“天生我材必有用”“实现自身的价值”“找准自己的位置”等等。因为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这里的“方圆”已经是一个虚化的名词了,它并不一定是实指几何图形中的“方圆”。那么它虚化成了什么意义了呢?下面看看这句话的出处。
“方圆虽异器,功用信具呈”,语出五代宋初诗人徐铉《以端溪砚酬张员外水精珠兼和来篇》,其诗曰:“方圆虽异器,功用信俱呈。自得山川秀,能分日月精。”大约是形容端溪石和水晶珠虽器形方圆有异,器物不同,但它们都润泽和晶莹,都得自山川灵秀、日月精华,都具有完备的美和价值。
以此材料来看,这里的方圆可以代指一切不同形态的事物、不同能力的人物、不同的思想观念等等。所以学生写“各尽其才,各显其能”“天生我材必有用”这类作文完全是正确的。
3.如果从“上善若水任方圆”这方面立意肯定是最佳立意,因为这是此则材料的核心意义所在。但是如何立意呢?我们先来分析这句话。这句话分作两层,第一层是“上善若水”,第二层是“任方圆”。
先看第一层“上善若水”。老子说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里实际说的是做人的方法,即做人应如水,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样的品格才最接近道。在老子的本意里,“上善”是指做人的最好方法、处事的最好态度、做人的最高境界、为人的最佳品质等,由于学生的知识面的限制,如果他们将“上善”理解为最好的行善方法,最好的善良品质也不为太错。“上善若水”是说一个人为人处世要像水一样,那么水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去学习呢?
(一)曰无争。水乃万物之源,厚德无物可比,可它却始终保持一种平常心态,不张扬,顺势而流动,积聚愈深邃愈安静,有一种超然的宁静和达观。
(二)曰齐心。水的凝聚力极强,一旦融为一体,就荣辱与共,始终相依,朝着共同的方向义无反顾地前进,浩浩荡荡,威力无比。
(三)曰坚韧。水至柔,却柔而有骨,信念执著,追求不懈,令人肃然起敬。奔腾的河流一去不回头,“滴答、滴答”的水滴用坚持之力可以凿穿石头。
(四)曰博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水最有爱心,最具包容性、渗透力、亲和力,它通达而广济天下,奉献而不图回报。
(五)曰灵活。水不拘束、不呆板、不僵化、不偏执,有时细腻,有时粗犷,有时妩媚,有时奔放。随时而变,顺势而行,变化万端,姿态各异。
(六)曰清明。虽然也有浑水、污水、浊水甚至臭水,但污者、臭者非水。水本身是清澈、透明的。它无颜无色、晶莹剔透;它光明磊落、无欲无求、堂堂正正。
(七)曰公平。水无论置于何地,不管置于何物之中,均一视同仁,地斜水不斜,器歪水不歪,是谓“水平”。
当然,以上只是水的部分优秀品质,还不是全部。但是,不论水有多少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其最重要的就是一条:“善利万物而不争”,人们把这种品质称为“上善”。
再看第二层“任方圆”。“任”的意思是“任凭”,可以解释为“随意、任意”等方面的意思,这是正解;而不是我们有些人所理解的“担任”的意思(当理解成了这个意思的时候,就被人们解释为“符合”的意思了)。“任方圆”的意思是任凭外界环境是方或是圆,这里的“方圆”进一步虚化为外界环境的好坏等各种变化了,说白一点,“任方圆”的意思是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无论外界环境是好是坏。
把“上善若水”和“任方圆”结合起来分析,这个句子的中心语是“上善若水”,“任方圆”是“上善若水”的补充说明,它说明“上善若水”的一种状态。二者合起来的意思是一个人为人处事要有水一样的品格,无论外界环境如何,自己都持心坚定,不会随意改变。所以,这则材料的最佳立意当是“为人处事要具有水的品格(无争、达观、齐心、坚韧、博大、灵活、清明、公平等),无论外界是好是坏,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我持心不变”。这样一来,材料和古诗“方圆虽异器,功用信俱呈”及“上善若水任方圆”的意思就一脉相承了。
那么我们再找来“上善若水任方圆”一语的出处加以印证。这句诗出自于唐代诗人顾况的《宜城放琴客歌》:
佳人玉立生此方,家住邯郸不是倡。
头髻鬈鬌手爪长,善抚琴瑟有文章。
新妍笼裙云母光,朱弦绿水喧洞房。
忽闻斗酒初决绝,日暮浮云古离别。
巴猿啾啾峡泉咽,泪落罗衣颜色暍。
不知谁家更张设,丝履墙偏钗股折。
南山阑干千丈雪,七十非人不暖热。
人情厌薄古共然,相公心在持事坚。
上善若水任方圆,忆昨好之今弃捐。
服药不如独自眠,从他更嫁一少年。 这是一首弹琴陪唱小妾的自怨诗,说的是这个小妾被官人送给了朋友,而且这个朋友还是一个年过七十的老头,这个小妾在哀怨的同时又自我安慰说“上善若水任方圆”,意思是说虽然我遭遇变故被人抛弃,但是我不争不怨,随遇而安,宁静而淡定。这层意思不正好印证了我们上面的分析吗?所以整个材料的意思是“无论外界是好是坏,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我都坚持自己的操守,保持自己的良好品德不做丝毫改变”,从这方面立意是最切合题意的,是最佳立意。
三、错误的审题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2013年湖北省高考作文材料的意思和大多数人所理解的“外圆内方”“天圆地方”等方圆哲学没有太大关系。所以如果从这方面来立意是不切合题意的。但是很多人在没有仔细分析的情况下,看了这则材料之后都觉得要围绕“方圆”来写,于是有人大骂出题者用这么深刻的中国文化来刁难中学生,有人大骂出题者是在引导青年学生要世故圆滑,甚至一些高考阅卷老师也言之凿凿地说如果作文围绕“方圆”写得分就比较高,如果文章里没“方圆”得分就很低。从流传出来的几篇高考满分作文看都是围绕“方圆”来写的。比方说《方圆之用》全文是在论述“方圆”对立统一的关系;《方圆人生》《人生方圆观》是在歌颂一些名人该方则方,该圆则圆。可是考生在考场上就没有我们局外人那么洒脱和随意,他们面对高考作文材料时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当他们深入分析材料之后,觉得这则作文材料并不是在谈方圆,于是有大量的学生在作文中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和地位,谈天生我材必有用,谈上善若水,结果被评的分都极低(从查分结果看出),也就是说被判为了离题作文。
当然,这则作文材料多次出现了“方圆”一词,而且很多同学很难理解“上善若水任方圆”的意思,他们从“方圆”的角度立意行文虽然是直观的感觉,但是如果以包容的心态来看的话,也未尝不可,但这绝不是这道作文题的最佳立意角度,更不是唯一立意角度。那么我们大多数人为何错误地认为这则材料必须写“方圆”呢?因为——
1.在第一时间考场外传出的作文题是“以方圆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因为六月七号上午语文刚刚考试完毕,许多信息都只能询问学生,一些学生看到整个材料出现了那么多“方圆”,所以就告诉老师和周围的人要写“方圆”,这样一来,要抢在第一时间发布消息的人就将这一错误信息发布出去,到现在为止,网络上流传的2013年湖北省高考作文题很多还有“以方圆为话题”的字样。这是谬种流传的结果。
2.许多人在分析材料的时候看到作文材料中多次出现了方圆,就想当然地觉得这则材料就是在讲方圆的重要性,只看材料表面,不分析材料的具体意思,所以就造成了这样一个结果。
3.一些人没有正确理解“上善若水任方圆”的意思,他们把这句话中的“任方圆”看成中心词,实际上“上善若水”是中心词,“任方圆”是补充说明“上善若水”的。其次,没能正确理解“任方圆”中“任”的意思,这个“任”他们把它错误地理解成了“担任”,于是把“上善若水任方圆”理解为“上善若水”但是要符合“方圆(哲学)”。
4.把上面几个原因汇总到一起,误读今年湖北省高考作文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把材料作文当成话题作文来解读了。话题作文的写作要求是无论从哪方面立意,但是不能脱离话题,一定要围绕话题写;材料作文的写作要求是不能脱离材料所涵盖的意思,但是它不要求有一个统一的话题。这就是我们误读今年湖北省高考作文题的症结所在。
你注意到了吗?装鲜牛奶的容器一般是方盒子,装矿泉水的容器一般是圆瓶子,而装酒的圆瓶子一般又装进方盒子里,方圆之用,各得其妙。
正如古诗所云:“方圆虽异器,功用信俱呈。”人生也是如此,所谓“上善若水任方圆”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正确的审题
这则材料由浅入深分作三层:1.第一段材料是生活现象;2.“方圆虽异器,功用信俱呈”是对第一段材料的升华总结;3.最后,“上善若水任方圆”又使材料上升到人生哲理的高度。
按照材料作文的写作规则,如果出题者没有要求“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意”,写作者就可以从材料的任何一方面去写文章。这样一来——
1.如果从第一层的生活材料方面行文,可以从“方圆之用,各得其妙”,“用好方圆”等方面立意。这里的方圆还不一定是引申意义上的方圆,可以就是指实实在在的方形和圆形。
2.如果从“方圆虽异器,功用信俱呈”方面立意,可以写“各尽其才”“各显其能”“天生我材必有用”“实现自身的价值”“找准自己的位置”等等。因为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这里的“方圆”已经是一个虚化的名词了,它并不一定是实指几何图形中的“方圆”。那么它虚化成了什么意义了呢?下面看看这句话的出处。
“方圆虽异器,功用信具呈”,语出五代宋初诗人徐铉《以端溪砚酬张员外水精珠兼和来篇》,其诗曰:“方圆虽异器,功用信俱呈。自得山川秀,能分日月精。”大约是形容端溪石和水晶珠虽器形方圆有异,器物不同,但它们都润泽和晶莹,都得自山川灵秀、日月精华,都具有完备的美和价值。
以此材料来看,这里的方圆可以代指一切不同形态的事物、不同能力的人物、不同的思想观念等等。所以学生写“各尽其才,各显其能”“天生我材必有用”这类作文完全是正确的。
3.如果从“上善若水任方圆”这方面立意肯定是最佳立意,因为这是此则材料的核心意义所在。但是如何立意呢?我们先来分析这句话。这句话分作两层,第一层是“上善若水”,第二层是“任方圆”。
先看第一层“上善若水”。老子说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里实际说的是做人的方法,即做人应如水,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样的品格才最接近道。在老子的本意里,“上善”是指做人的最好方法、处事的最好态度、做人的最高境界、为人的最佳品质等,由于学生的知识面的限制,如果他们将“上善”理解为最好的行善方法,最好的善良品质也不为太错。“上善若水”是说一个人为人处世要像水一样,那么水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去学习呢?
(一)曰无争。水乃万物之源,厚德无物可比,可它却始终保持一种平常心态,不张扬,顺势而流动,积聚愈深邃愈安静,有一种超然的宁静和达观。
(二)曰齐心。水的凝聚力极强,一旦融为一体,就荣辱与共,始终相依,朝着共同的方向义无反顾地前进,浩浩荡荡,威力无比。
(三)曰坚韧。水至柔,却柔而有骨,信念执著,追求不懈,令人肃然起敬。奔腾的河流一去不回头,“滴答、滴答”的水滴用坚持之力可以凿穿石头。
(四)曰博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水最有爱心,最具包容性、渗透力、亲和力,它通达而广济天下,奉献而不图回报。
(五)曰灵活。水不拘束、不呆板、不僵化、不偏执,有时细腻,有时粗犷,有时妩媚,有时奔放。随时而变,顺势而行,变化万端,姿态各异。
(六)曰清明。虽然也有浑水、污水、浊水甚至臭水,但污者、臭者非水。水本身是清澈、透明的。它无颜无色、晶莹剔透;它光明磊落、无欲无求、堂堂正正。
(七)曰公平。水无论置于何地,不管置于何物之中,均一视同仁,地斜水不斜,器歪水不歪,是谓“水平”。
当然,以上只是水的部分优秀品质,还不是全部。但是,不论水有多少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其最重要的就是一条:“善利万物而不争”,人们把这种品质称为“上善”。
再看第二层“任方圆”。“任”的意思是“任凭”,可以解释为“随意、任意”等方面的意思,这是正解;而不是我们有些人所理解的“担任”的意思(当理解成了这个意思的时候,就被人们解释为“符合”的意思了)。“任方圆”的意思是任凭外界环境是方或是圆,这里的“方圆”进一步虚化为外界环境的好坏等各种变化了,说白一点,“任方圆”的意思是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无论外界环境是好是坏。
把“上善若水”和“任方圆”结合起来分析,这个句子的中心语是“上善若水”,“任方圆”是“上善若水”的补充说明,它说明“上善若水”的一种状态。二者合起来的意思是一个人为人处事要有水一样的品格,无论外界环境如何,自己都持心坚定,不会随意改变。所以,这则材料的最佳立意当是“为人处事要具有水的品格(无争、达观、齐心、坚韧、博大、灵活、清明、公平等),无论外界是好是坏,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我持心不变”。这样一来,材料和古诗“方圆虽异器,功用信俱呈”及“上善若水任方圆”的意思就一脉相承了。
那么我们再找来“上善若水任方圆”一语的出处加以印证。这句诗出自于唐代诗人顾况的《宜城放琴客歌》:
佳人玉立生此方,家住邯郸不是倡。
头髻鬈鬌手爪长,善抚琴瑟有文章。
新妍笼裙云母光,朱弦绿水喧洞房。
忽闻斗酒初决绝,日暮浮云古离别。
巴猿啾啾峡泉咽,泪落罗衣颜色暍。
不知谁家更张设,丝履墙偏钗股折。
南山阑干千丈雪,七十非人不暖热。
人情厌薄古共然,相公心在持事坚。
上善若水任方圆,忆昨好之今弃捐。
服药不如独自眠,从他更嫁一少年。 这是一首弹琴陪唱小妾的自怨诗,说的是这个小妾被官人送给了朋友,而且这个朋友还是一个年过七十的老头,这个小妾在哀怨的同时又自我安慰说“上善若水任方圆”,意思是说虽然我遭遇变故被人抛弃,但是我不争不怨,随遇而安,宁静而淡定。这层意思不正好印证了我们上面的分析吗?所以整个材料的意思是“无论外界是好是坏,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我都坚持自己的操守,保持自己的良好品德不做丝毫改变”,从这方面立意是最切合题意的,是最佳立意。
三、错误的审题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2013年湖北省高考作文材料的意思和大多数人所理解的“外圆内方”“天圆地方”等方圆哲学没有太大关系。所以如果从这方面来立意是不切合题意的。但是很多人在没有仔细分析的情况下,看了这则材料之后都觉得要围绕“方圆”来写,于是有人大骂出题者用这么深刻的中国文化来刁难中学生,有人大骂出题者是在引导青年学生要世故圆滑,甚至一些高考阅卷老师也言之凿凿地说如果作文围绕“方圆”写得分就比较高,如果文章里没“方圆”得分就很低。从流传出来的几篇高考满分作文看都是围绕“方圆”来写的。比方说《方圆之用》全文是在论述“方圆”对立统一的关系;《方圆人生》《人生方圆观》是在歌颂一些名人该方则方,该圆则圆。可是考生在考场上就没有我们局外人那么洒脱和随意,他们面对高考作文材料时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当他们深入分析材料之后,觉得这则作文材料并不是在谈方圆,于是有大量的学生在作文中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和地位,谈天生我材必有用,谈上善若水,结果被评的分都极低(从查分结果看出),也就是说被判为了离题作文。
当然,这则作文材料多次出现了“方圆”一词,而且很多同学很难理解“上善若水任方圆”的意思,他们从“方圆”的角度立意行文虽然是直观的感觉,但是如果以包容的心态来看的话,也未尝不可,但这绝不是这道作文题的最佳立意角度,更不是唯一立意角度。那么我们大多数人为何错误地认为这则材料必须写“方圆”呢?因为——
1.在第一时间考场外传出的作文题是“以方圆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因为六月七号上午语文刚刚考试完毕,许多信息都只能询问学生,一些学生看到整个材料出现了那么多“方圆”,所以就告诉老师和周围的人要写“方圆”,这样一来,要抢在第一时间发布消息的人就将这一错误信息发布出去,到现在为止,网络上流传的2013年湖北省高考作文题很多还有“以方圆为话题”的字样。这是谬种流传的结果。
2.许多人在分析材料的时候看到作文材料中多次出现了方圆,就想当然地觉得这则材料就是在讲方圆的重要性,只看材料表面,不分析材料的具体意思,所以就造成了这样一个结果。
3.一些人没有正确理解“上善若水任方圆”的意思,他们把这句话中的“任方圆”看成中心词,实际上“上善若水”是中心词,“任方圆”是补充说明“上善若水”的。其次,没能正确理解“任方圆”中“任”的意思,这个“任”他们把它错误地理解成了“担任”,于是把“上善若水任方圆”理解为“上善若水”但是要符合“方圆(哲学)”。
4.把上面几个原因汇总到一起,误读今年湖北省高考作文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把材料作文当成话题作文来解读了。话题作文的写作要求是无论从哪方面立意,但是不能脱离话题,一定要围绕话题写;材料作文的写作要求是不能脱离材料所涵盖的意思,但是它不要求有一个统一的话题。这就是我们误读今年湖北省高考作文题的症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