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图书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与许多学科有直接或间接关系。随着信息科学的发展,信息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的功能得到了扩展。从传统图书馆管理的不足、信息化下图书馆发展的意义和新特征、信息化下图书馆管理模式措施,四方面论述了信息时代下图书馆管理措施的创新。
关键词:图书馆;信息化;特征;管理措施
图书馆作为文献储存、管理和传播的载体机构,对教学与科研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信息时代下现代技术的发展,如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运用,极大地促进了图书行业的发展,同时对图书馆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图书馆必须加强信息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的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一、 传统图书管理工作中的不足
传统图书馆中的资源配置不合理。很多单位对图书管理工作不重视,将其视为一种可有可无的工作,不在乎图书馆有什么书目,很少进行更新。所以,新书未能及时补充,且藏书数量越来越少。传统的图书管理都是采用人工操作模式,没有加入信息化的管理方法。传统的管理方式导致了工作效率的低下,图书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自动化管理的缺乏导致了图书管理时间的浪费。信息化的图书资源的配置应当根据读者在年龄、心理状态以及各方面不同需要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配置。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图书管理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二、信息化图书馆发展的意义
信息化图书馆也称电子图书馆或虚拟图书馆,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多种手段将图像、文字、语音、影像和软件等信息资源信息化,并在网络上传递和检索,提供信息服务的信息中心或数据库。社会信息逐步增长,人们需要储存和传播的信息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传统图书馆的运作显然不能满足这些需要。因此,信息图书馆应运而生。信息图书馆主要建立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存储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基础上。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方便地访问它,以获得这些信息,并且其信息存储和用户访问不受地域限制。目前国内各大型公共图书馆、院校图书馆均基本或逐步实现了图书馆信息化初步工作并不断完善和发展。
三、信息化图书馆的特征
1.管理方式计算机化
信息图书馆利用计算机管理信息化信息资源,并且对全部工作实行计算机管理。
2.信息特征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科学知识体系日趋庞大,而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人的一生不可能对所有的知识加以获猎,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各自学习的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知识方向和学习导向,从而不断丰富发展某个领域的知识体系。因此,如何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寻找知识方向,捕捉和有效利用原来的文化信息
四、信息时代下图书馆的管理措施
图书馆是国家精神文化和科技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基地。要用科学发展观去探索图书馆管理模式,积极推进高校图书馆快速健康发展。
1.图书馆管理模式是以收藏纸张为载体的文献信息,主要围绕纸张文献的借阅服务,图书管理与服务功能单一,服务方法简单
图书馆建设与管理的重点是更好地保证藏书、管理藏书,存在重藏轻用、重管轻用的思想,往往把读者放在次要位置。这就需要需要革新落后的管理模式观念,并依据信息化发展需求采取多样化的管理模式,实现图书管理模式创新和规范化管理。
2.信息资源建设的人员培养问題
强调信息化图书馆建设,强调网络的发展迅速,计算机网络的具体操作还是需要图书馆的人员来完成。首先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和忠诚于图书馆事业,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文明礼貌,举止端庄,服务育人;还要加强专业学习,使图书管理人员了解图书馆各学科的理论方法,掌握图书馆基础理论知识。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图书管理的应用和发展,学校图书管理员还应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以适应发展的要求,不断的学习,掌握有关计算机的多方面知识;其次,主动地与读者进行沟通。了解读者的需要,积极得到实际信息反馈,不断帮助馆里完善信息资源管理建设。
3.信息资源建设的标准问题
信息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过程,本质是将资源电子化、信息化后建成各种类型数据库的过程。标准化是信息资源共享的必备条件,没有标准化,资源共享就失去了保障。各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是良莠不齐的,而如果想有效实现资源共享,则需要各高校图书馆在信息信息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应重视标准的制订和落实,在建库过程中,严格遵循和充分利用各种一致的标准,尽量避免不依规范和标准而随意建立“简易格式”库和非标准数据库,导致大量信息资源不能相互交换,出现不能实现共享和集中的现象。这里更应注意的是有关特色的数据库的建设。信息资源的信息化特征明显显现,从而使信息资源海量化、动态化,提高了信息资源的共享性。
4.抓住时机,找准位置,提供专业服务
图书馆还要配合当地政府和学校安全教育月、卫生宣传周,“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推荐相应的阅读书目;在抗日胜利纪念日,“五一”“五四”、“国庆”、“中秋”等纪念节日推荐关于这个节日的历史由来等相关书籍,在“非典”肆虐、“禽流感”爆发、“地震”灾害时向师生推介相关的报刊文章等等。图书管理的方式要有所发展,有所创新,要向读者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让图书馆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和社会效益。
五、总结
信息时代下,人们对知识的渴望成为人类科学文明进步的动力源泉。高校图书馆,能够满足学生对知识、信息不断增长的需求,是人类知识生产、传播、利用的重要手段,体现出越来越大的社会价值和精神价值。搞好信息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工作,图书馆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极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信息资源的需求,从而完成自己的新时代使命。
参考文献:
[1]王建文. 读者怎样科学利用信息化图书馆. 海天出版社
[2]高熔. 数字化图书馆工作概论. 吉林人民出版社
[3]任宝祯. 信息化图书馆实用知识. 海天出版社
关键词:图书馆;信息化;特征;管理措施
图书馆作为文献储存、管理和传播的载体机构,对教学与科研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信息时代下现代技术的发展,如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运用,极大地促进了图书行业的发展,同时对图书馆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图书馆必须加强信息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的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一、 传统图书管理工作中的不足
传统图书馆中的资源配置不合理。很多单位对图书管理工作不重视,将其视为一种可有可无的工作,不在乎图书馆有什么书目,很少进行更新。所以,新书未能及时补充,且藏书数量越来越少。传统的图书管理都是采用人工操作模式,没有加入信息化的管理方法。传统的管理方式导致了工作效率的低下,图书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自动化管理的缺乏导致了图书管理时间的浪费。信息化的图书资源的配置应当根据读者在年龄、心理状态以及各方面不同需要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配置。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图书管理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二、信息化图书馆发展的意义
信息化图书馆也称电子图书馆或虚拟图书馆,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多种手段将图像、文字、语音、影像和软件等信息资源信息化,并在网络上传递和检索,提供信息服务的信息中心或数据库。社会信息逐步增长,人们需要储存和传播的信息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传统图书馆的运作显然不能满足这些需要。因此,信息图书馆应运而生。信息图书馆主要建立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存储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基础上。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方便地访问它,以获得这些信息,并且其信息存储和用户访问不受地域限制。目前国内各大型公共图书馆、院校图书馆均基本或逐步实现了图书馆信息化初步工作并不断完善和发展。
三、信息化图书馆的特征
1.管理方式计算机化
信息图书馆利用计算机管理信息化信息资源,并且对全部工作实行计算机管理。
2.信息特征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科学知识体系日趋庞大,而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人的一生不可能对所有的知识加以获猎,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各自学习的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知识方向和学习导向,从而不断丰富发展某个领域的知识体系。因此,如何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寻找知识方向,捕捉和有效利用原来的文化信息
四、信息时代下图书馆的管理措施
图书馆是国家精神文化和科技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基地。要用科学发展观去探索图书馆管理模式,积极推进高校图书馆快速健康发展。
1.图书馆管理模式是以收藏纸张为载体的文献信息,主要围绕纸张文献的借阅服务,图书管理与服务功能单一,服务方法简单
图书馆建设与管理的重点是更好地保证藏书、管理藏书,存在重藏轻用、重管轻用的思想,往往把读者放在次要位置。这就需要需要革新落后的管理模式观念,并依据信息化发展需求采取多样化的管理模式,实现图书管理模式创新和规范化管理。
2.信息资源建设的人员培养问題
强调信息化图书馆建设,强调网络的发展迅速,计算机网络的具体操作还是需要图书馆的人员来完成。首先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和忠诚于图书馆事业,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文明礼貌,举止端庄,服务育人;还要加强专业学习,使图书管理人员了解图书馆各学科的理论方法,掌握图书馆基础理论知识。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图书管理的应用和发展,学校图书管理员还应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以适应发展的要求,不断的学习,掌握有关计算机的多方面知识;其次,主动地与读者进行沟通。了解读者的需要,积极得到实际信息反馈,不断帮助馆里完善信息资源管理建设。
3.信息资源建设的标准问题
信息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过程,本质是将资源电子化、信息化后建成各种类型数据库的过程。标准化是信息资源共享的必备条件,没有标准化,资源共享就失去了保障。各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是良莠不齐的,而如果想有效实现资源共享,则需要各高校图书馆在信息信息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应重视标准的制订和落实,在建库过程中,严格遵循和充分利用各种一致的标准,尽量避免不依规范和标准而随意建立“简易格式”库和非标准数据库,导致大量信息资源不能相互交换,出现不能实现共享和集中的现象。这里更应注意的是有关特色的数据库的建设。信息资源的信息化特征明显显现,从而使信息资源海量化、动态化,提高了信息资源的共享性。
4.抓住时机,找准位置,提供专业服务
图书馆还要配合当地政府和学校安全教育月、卫生宣传周,“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推荐相应的阅读书目;在抗日胜利纪念日,“五一”“五四”、“国庆”、“中秋”等纪念节日推荐关于这个节日的历史由来等相关书籍,在“非典”肆虐、“禽流感”爆发、“地震”灾害时向师生推介相关的报刊文章等等。图书管理的方式要有所发展,有所创新,要向读者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让图书馆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和社会效益。
五、总结
信息时代下,人们对知识的渴望成为人类科学文明进步的动力源泉。高校图书馆,能够满足学生对知识、信息不断增长的需求,是人类知识生产、传播、利用的重要手段,体现出越来越大的社会价值和精神价值。搞好信息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工作,图书馆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极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信息资源的需求,从而完成自己的新时代使命。
参考文献:
[1]王建文. 读者怎样科学利用信息化图书馆. 海天出版社
[2]高熔. 数字化图书馆工作概论. 吉林人民出版社
[3]任宝祯. 信息化图书馆实用知识. 海天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