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高一新生城乡学生英语听力口语差距的实情,旨在探索如何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尽快缩小城乡学生在英语听力、口语水平能力上的差距,使他们最终能在同一个教学班中齐头并进,共同提高,从而达到教与学的最大化。
关键词:城乡学生 高一新生 整体教学班 对策
一、引言
笔者所在的高中属鄂西北国家级贫困县(市),每年进入我校的农村生过半。因汉江水库的阻隔,库区内各乡镇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滞后,基础教育相对薄弱,教学器材短缺,教师教学手段落后单一,课堂教学主要是靠“一支粉笔一张嘴”,他们“重笔头轻听说”,偏重于进行大量的重复性语言背诵。制约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相对而言城区各初中的教学软、硬件均大大优于农村,教师教法灵活多样,能用英语组织教学,且学生思维比较活跃,英语基本功也相对扎实。笔者认为制约高一农村学生今后英语水平能力发展的“命脉”就在于听力和口语方面。如果在高一起始阶段教学中处理不好这些矛盾,或可挤压农村孩子后期的英语发展空间,也不利于大面积提高班级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此笔者在所带的两个整体教学班中进行了一年的有益探索,收效颇丰,以飧读者。
二、缩小高一城乡学生英语听力、口语差距的对策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类生来就有学习的潜能和愿望,在合适的条件下,每个人所具有的学习、发现的潜能和愿望是能够释放出来的。《英语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强调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关注学生个体,尊重个体差异。差异较大的学生进入同一班级后接受的却是同一教学进度,这势必造成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提不高,差等生跟不上的局面。那么在现行班级授课限制下,如何弥补这些棘手的问题,从而真正实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这就需要我们想出具体有效的方法,尽快缩小英语能力的差距,特别是城乡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差距,从而为高一新生后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查漏补缺,夯实初中基础。军训期间,我利用早、晚自习对音标和语音基础知识进行了系统复习。从基本的音标识读到拼读单词、语音语流的训练人手,老师首先对每个音标进行细致地讲解示范,然后挑发音特好的城里孩子带着大家反复诵读,找出拼读规律,在同位或同一学习小组中互相纠音,共同提高。在以后的学习中,每个单元认读单词的任务就逐步给学生自己了,教师只抽个别的学生拼读以检查和纠正错误的发音。
在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前,边上课边把初中的语法、词汇进行了系统复习巩固。我们充分利用农村孩子是住校生,在校时间较长这一优势,在高一上学期的前两个月,每晚第三个自习(城市生已回家了)对农村孩子的知识缺陷查漏补缺,为后期听力口语的提高打下基础。而早自习要求农村生提前二十分钟到教室读教师选定的英文文章,既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又培养了语感。
2.培养寝室文化,营造学习氛围。针对农村孩子听力、口语较弱的实际情况,笔者把住校生(农村生)以寝室为单位,寝室长担任组长,教师有计划地给出每周谈论的话题,先在寝室内操练,然后在寝室与寝室间相互交流比赛,适时奖励先进寝室,营造了良好的寝室文化,增强了学英语的氛围。402寝室表演的话剧The Necklace,304寝室的对话At the Res-taurant还深得师生们的好评!同时我鼓励住校生把吃饭、上街、购物、看病、坐车等话题编成英语对话,许多寝室把这些对话或好的句子抄写下来,贴在墙上,随时操练口语。
3.树立榜样,以点带面。许多同学从落后的农村来到城里上学,和城里学生相对流利地道的口语和灵活的语言表达能力相比,他们有强烈地自卑感,想说不会说,能说不敢说,怕出错,怕被人笑话。为尽快改变局面,开学初我先让城区口语好的同学轮流当值日班长,每天或报告班务工作安排或讲一个通俗易懂的英文小故事。当多数农村孩子能听懂时,就安排一些胆子大、口语好的农村学生当值日班长,每节英语课前必作三分钟口语训练,使个别胆小羞怯的农村学生从开始说第一句到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而证明了乡下孩子在英语口语上并不比别人差,也为其他农村学生作出了表率,增强了他们口语表达的自信心。
4.利用周末,充实提高。每周六晚上我为农村孩子(住校生)放映一至两部带有汉语字幕的英文原版电影;学校开放了多媒体教室,在老师的指导下进入英语网站;学校图书馆也为住校生开放,欢迎他们借阅各种英语报纸、杂志以及简写本小说,大大扩大了他们的语言学习视野,提高了学习兴趣,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经常周日组织住校生进行郊游,请同学们模仿为英美游客当导游,介绍当地风土人情、名胜古迹,使他们在实践中获得了成就感,增强了自信心。我校周围的净乐宫、松涛山庄等景点是他们常去练习口语的地方,也赢得了市民对我们英语教学的好评。
三、教学成效
在一年的精心指导下,笔者所带的两个班共112名学生(其中有61名农村学生)。城乡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差距在减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也有了显著提高。从几次跟踪测试发现,农村学生优生面在扩大,差生面明显缩小。
随着教学措施地进一步深入,农村生普遍勤奋刻苦的学风对城区学生起到了表率作用,同时城市学生相对扎实的英语功底、活跃的语言沟通能力也带动了农村孩子。使在同一个班的城乡学生取长补短,合作共赢,进而有力地促进了英语学科的整体进步。高一学年末我们参加十堰市组织的统考中,我带的两个班共112名学生,及格率达95.9%,优秀率30.1%,平均分114.6,三项指标名列全年级前茅。综合评价比刚接班时有大幅度提高。
四、反思
基于学情,敢于正视问题,适时改进教学策略。这也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创新精神的体现。目前城乡学生在高一初始阶段在英语听力、口语的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增大。如果教师不进行教法改革,无疑会使农村基础差的学生掉队、厌学、甚至辍学。诚然,面对学情各异,为争取教与学的最优化,见仁见智,是每位教师的不懈追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Carl Rogers. On Becoming a Person [M]. Boston:Houghton Mifflin. 1961.
关键词:城乡学生 高一新生 整体教学班 对策
一、引言
笔者所在的高中属鄂西北国家级贫困县(市),每年进入我校的农村生过半。因汉江水库的阻隔,库区内各乡镇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滞后,基础教育相对薄弱,教学器材短缺,教师教学手段落后单一,课堂教学主要是靠“一支粉笔一张嘴”,他们“重笔头轻听说”,偏重于进行大量的重复性语言背诵。制约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相对而言城区各初中的教学软、硬件均大大优于农村,教师教法灵活多样,能用英语组织教学,且学生思维比较活跃,英语基本功也相对扎实。笔者认为制约高一农村学生今后英语水平能力发展的“命脉”就在于听力和口语方面。如果在高一起始阶段教学中处理不好这些矛盾,或可挤压农村孩子后期的英语发展空间,也不利于大面积提高班级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此笔者在所带的两个整体教学班中进行了一年的有益探索,收效颇丰,以飧读者。
二、缩小高一城乡学生英语听力、口语差距的对策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类生来就有学习的潜能和愿望,在合适的条件下,每个人所具有的学习、发现的潜能和愿望是能够释放出来的。《英语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强调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关注学生个体,尊重个体差异。差异较大的学生进入同一班级后接受的却是同一教学进度,这势必造成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提不高,差等生跟不上的局面。那么在现行班级授课限制下,如何弥补这些棘手的问题,从而真正实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这就需要我们想出具体有效的方法,尽快缩小英语能力的差距,特别是城乡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差距,从而为高一新生后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查漏补缺,夯实初中基础。军训期间,我利用早、晚自习对音标和语音基础知识进行了系统复习。从基本的音标识读到拼读单词、语音语流的训练人手,老师首先对每个音标进行细致地讲解示范,然后挑发音特好的城里孩子带着大家反复诵读,找出拼读规律,在同位或同一学习小组中互相纠音,共同提高。在以后的学习中,每个单元认读单词的任务就逐步给学生自己了,教师只抽个别的学生拼读以检查和纠正错误的发音。
在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前,边上课边把初中的语法、词汇进行了系统复习巩固。我们充分利用农村孩子是住校生,在校时间较长这一优势,在高一上学期的前两个月,每晚第三个自习(城市生已回家了)对农村孩子的知识缺陷查漏补缺,为后期听力口语的提高打下基础。而早自习要求农村生提前二十分钟到教室读教师选定的英文文章,既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又培养了语感。
2.培养寝室文化,营造学习氛围。针对农村孩子听力、口语较弱的实际情况,笔者把住校生(农村生)以寝室为单位,寝室长担任组长,教师有计划地给出每周谈论的话题,先在寝室内操练,然后在寝室与寝室间相互交流比赛,适时奖励先进寝室,营造了良好的寝室文化,增强了学英语的氛围。402寝室表演的话剧The Necklace,304寝室的对话At the Res-taurant还深得师生们的好评!同时我鼓励住校生把吃饭、上街、购物、看病、坐车等话题编成英语对话,许多寝室把这些对话或好的句子抄写下来,贴在墙上,随时操练口语。
3.树立榜样,以点带面。许多同学从落后的农村来到城里上学,和城里学生相对流利地道的口语和灵活的语言表达能力相比,他们有强烈地自卑感,想说不会说,能说不敢说,怕出错,怕被人笑话。为尽快改变局面,开学初我先让城区口语好的同学轮流当值日班长,每天或报告班务工作安排或讲一个通俗易懂的英文小故事。当多数农村孩子能听懂时,就安排一些胆子大、口语好的农村学生当值日班长,每节英语课前必作三分钟口语训练,使个别胆小羞怯的农村学生从开始说第一句到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而证明了乡下孩子在英语口语上并不比别人差,也为其他农村学生作出了表率,增强了他们口语表达的自信心。
4.利用周末,充实提高。每周六晚上我为农村孩子(住校生)放映一至两部带有汉语字幕的英文原版电影;学校开放了多媒体教室,在老师的指导下进入英语网站;学校图书馆也为住校生开放,欢迎他们借阅各种英语报纸、杂志以及简写本小说,大大扩大了他们的语言学习视野,提高了学习兴趣,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经常周日组织住校生进行郊游,请同学们模仿为英美游客当导游,介绍当地风土人情、名胜古迹,使他们在实践中获得了成就感,增强了自信心。我校周围的净乐宫、松涛山庄等景点是他们常去练习口语的地方,也赢得了市民对我们英语教学的好评。
三、教学成效
在一年的精心指导下,笔者所带的两个班共112名学生(其中有61名农村学生)。城乡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差距在减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也有了显著提高。从几次跟踪测试发现,农村学生优生面在扩大,差生面明显缩小。
随着教学措施地进一步深入,农村生普遍勤奋刻苦的学风对城区学生起到了表率作用,同时城市学生相对扎实的英语功底、活跃的语言沟通能力也带动了农村孩子。使在同一个班的城乡学生取长补短,合作共赢,进而有力地促进了英语学科的整体进步。高一学年末我们参加十堰市组织的统考中,我带的两个班共112名学生,及格率达95.9%,优秀率30.1%,平均分114.6,三项指标名列全年级前茅。综合评价比刚接班时有大幅度提高。
四、反思
基于学情,敢于正视问题,适时改进教学策略。这也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创新精神的体现。目前城乡学生在高一初始阶段在英语听力、口语的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增大。如果教师不进行教法改革,无疑会使农村基础差的学生掉队、厌学、甚至辍学。诚然,面对学情各异,为争取教与学的最优化,见仁见智,是每位教师的不懈追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Carl Rogers. On Becoming a Person [M]. Boston:Houghton Mifflin. 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