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德美亚玉米不同物料温度对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来源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wuyw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索德美亚玉米烘干产生的焦糊籽粒的淀粉成分是否发生变化,以德美亚2号玉米为试验材料,通过改变玉米物料温度使烘干后产生焦糊籽粒,并探究不同物料温度焦糊程度对玉米淀粉得率、热力学性质和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德美亚玉米产生的焦糊籽粒的淀粉成分已经变质。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淀粉得率逐渐下降,尤其当物料温度超过60℃,淀粉得率明显降低。与自然干燥相比,物料温度40℃时,最弱微晶结构完善或优化。物料温度高于80℃时由于高温使支链淀粉双螺旋结构解旋,淀粉颗粒结构疏松。物料温度40℃、60℃干燥的淀粉与自然干燥的黏度变化相一致;物料温度80℃,部分淀粉颗粒开始糊化,开始产生焦糊籽粒;物料温度100℃的淀粉完全糊化,冷却后老化,籽粒全部变色成焦糊籽粒,黏度变化不显著。因此,为提高玉米干燥后品质,玉米干燥时物料温度不宜超过80℃。研究结果可为玉米干燥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重新认识腹股沟区腹膜前解剖特点。探讨神经阻滞麻醉下腹膜前疝修补术的技术要点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8年6月~2009年9月,对82例采用局部神经阻滞麻醉开放性腹股沟区前
〔关键词〕 作文教学;写作能力;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14—0036—01  作文教学是语文课程结构中的一部分,而作文特别难教,历来是语文教师的一块“心病”,怕写作文又是学生的“通病”。由于生活阅历少、知识面窄、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缺乏细致观察的耐性及深度,因此绝大多数学生的写作能力较低,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